登录注册
大华股份中报业绩沟通纪要--20210828
无名小韭38250923
2021-08-29 10:49:59
【业务情况】
上半年全球新冠疫情反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多变,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同时,伴随着全球半导体及部分元器件供应紧缺,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采取多种措施全力保障产品供应安全和项目交付。一方面坚持多重研发策略,保证产品稳定的替代更新;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备货,强化供应商战略合作等方式,保障原材料供应的稳定。同时公司积极把握市场和行业的发展趋势,持续投入,针对软件架构能力、基础软件平台、云睿云业务系统完成了进一步优化,专业程度持续提升,进一步强化了区域技术营销体系,增强技术与业务协同。在丰富公司产品和方案的同时,全面提升技术营销能力。
 
在对内管理上,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经营理念,落地大量精细化管理举措,包括全业务单元加载经营看板,实现对省区的技术、销管、财经三项垂直管理。通过蒲公英计划,将研发人员向业务单元转岗,实现技术与业务双轮驱动发展。通过海星计划下沉总部软件业务专家,保证研发与市场紧密联动,成立公司及项目经营管理委员会,落实回款的同时,盘活存量业务,大幅提升业务含金量,持续推进it人力资源变革等各项措施。
 
当前随着智慧物联行业的高速发展,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边界在逐渐模糊,同时软件业务正处在物联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公司将聚焦资源,全面赋能各领域智慧物联数字化发展。因此为了增进投资者对所属行业发展和公司战略方向的理解,公司在本期报表中调整了部分业务的披露口径,未来随着公司其他业务的逐渐成熟,公司也将适时对报表披露口径进行针对性调整,以便投资人更精确的准确的跟踪公司业务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05亿元,同比增长34.27%,其中创新业务收入11.97亿元,同比增长94.25%。软件业务收入5.51亿元,同比增长65.61%。实现归母净利润16.43亿元,同比增长22.03%。实现整体毛利率41.42%,剔除热成像影响因素后,去年同期为40.91%,毛利率水平稳中有升。
 
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一方面是去年同期红外产品的拉动因素,另外一方面源于公司上半年加大了战略备货,同时公司高度重视经营质量改善和应收账款管理,报告期内应收账款规模同比基本持平。利润端方面,本期公司表观利润受到较多因素扰动,一方面报告期内汇兑损失1.32亿元,零跑投资损失1.65亿元。
 
若剔除这两项的影响,利润端表现与营收基本匹配,另一方面信用减值损失3.68亿元,所得税退税1.8亿元。这两项因素一进一出,也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利润表现。未来随着公司历史包袱逐渐出清,业务质量切实提高,信用减值损失对利润的影响将逐步减小。
 
毛利率方面,公司Q2单季实现毛利率41.74%,环比Q1提升了0.84pct。分区域看,上半年国内毛利率实现39.75%,相比2020年同期下降2.32pct,相比19年同期上升2.28pct,海外毛利率43.69%,相比2020年同期下降13.2pct。毛利率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跟地域、产品结构、汇率以及经营策略有关。公司在去年红外产品影响较大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市场进一步落实高质量发展战略,优化集成商合作生态,降低非战略性主动集成业务占比,强效考核专业产品收入水平,同时明确软件业务的专业高度,从而提升了业务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费用方面,上半年期间费用率29.15%,较上期下降5.93%,主要是营收基数增长叠加精细化管理所致,其中研发费用率10.4%。公司持续重视技术创新,研发费用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0%以上。
 
业务端方面,报告期内国内业务实现营收77.77亿元,同比增长34.33%。其中G端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10.79%B端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47.23%。其他业务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45.09%。从业务板块来看,b端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得益于公司持续搭建企业业务体系和强化组织能力,深入行业市场和目标客户,重构行业格局,努力实现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的双赢。公司强调中台能力作为发动机的重要性,对行业线进行重量型专家型加载,行业线腰部力量得以快速增长,同时减少非战略性主动集成业务,优化集成商业务生态,发挥合作伙伴放大器作用,加强企业客户覆盖。我们看到在b端的示范领域中,许多行业多个季度保持高速增长,表现出了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和韧性。公司将持续通过深挖客户在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的需求,现已推出面向大企业市场的数十项场景方案。
 
报告期内,海外业务实现营收57.27亿元,同比增长41.48%,得益于公司稳定的供货能力,渠道网络进一步下沉,本地化团队不断壮大,各主要区域保持了较快增长。创新业务板块营收高速增长,公司大力发展机器视觉、家用、视讯协作、汽车电子、智慧消防等新兴业务。公司高度重视创新业务的培育,依托公司在视频物联行业的研发积累,以及供应链整合能力和市场能力大力创新,持续发展新的高速成长领域。
 
在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壮大先进制造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指引下,伴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慧物联行业充满了机遇,但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依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以及短期供应链扰动依然持续,给行业及公司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未来公司将持续保持在研发端市场端的精准投入,攻坚产品软件和行业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应用,以高绩效为导向,激活组织效能,优化合作生态,携手客户,拥抱数字化、智慧化未来,力争以更好的经营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
 
【提问环节】
Q:公司披露软件业务的比重,如何理解这个披露口径?如何看待4%这个占比?
A:软件业务收入主要是面向各行各业的软件应用平台,包括企业和政府应用平台,目前这个5.5亿软件收入都是面向客户直接签约的软件收入,也有一部分软件没有独立定价,是包括在一揽子合同中的,我们也会根据会计准则进行定价拆分。
 
软件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软件(大的行业软件平台)是大华的核心战略之一,这几年一直在坚持投入,大华的软件大家了解很少,但实际上我们积累经验已经很久了。软件平台这块我们是2009年开始成立的,当时主要聚焦在视频平台和各个行业的基础底座的孵化。当时看中了要往解决方案走,因此必须要发展软件。201617年左右,大华明确提出要向解决方案转型,在这种战略下,如果不大力发展软件,转型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在人员上也做了一些大幅调整。目前,软件平台方面有3000人左右,如果我们把定制开发人员也算上,就不止这些人了(不包括嵌入式软件人员,这个放在硬件定制化开发里)。
 
软件在大华中是解决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无法和其他部分分开。我们的研发底层是五大核心研究院:大数据/先进技术/中央/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研究院。先进研究院技术聚焦AI算法,这块有1000多人,做行业算法。中央研究院聚焦未来2-3年核心技术点的开发,比如5G模块、新材料等,做提前储备。大数据研究院聚焦大数据平台里用到的数据库,主要是一些公共底座。智慧城市研究院,聚焦智慧城市方向,不做开发,而是顶层设计,做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城市建设周期很长,数字化建设没有5-10年是做不出来的,我们需要有顶层专家去和政府讨论。网络安全研究院,在智慧物联的大网下,数据安全很重要,我们交付的系统需要有网络安全的保障。这些研究院构成了大华的技术支撑。
 
嵌入式设备、也就是硬件这块有二十多条产品线,IPC、存储设备等,都在硬件开发团队这里。但真正面向客户的是解决方案团队,而不是单一的产品团队。单品时代已经过去。我们通过解决方案团队把硬件和软件进行统领。SDT团队又分为面向政府的和面向企业的两个方向。企业SDT有大约20个行业方向,农业、制造业、能源、教育等等。每个方向里,都会深耕行业需求与客户场景,为客户解决痛点。
 
软件3000人的团队下面还有分成小的组织,有软件平台的架构团队,也有产品经理团队,有基础组件团队,还有基础平台团队。基础平台团队,就是指操作系统,各行各业的应用都是在基础平台上展开的,在这之上有各个行业的应用产品线,面向公安、交警、物流、制造都会有。还有一个独立的海外软件部。这是为了面向客户交付,也是为了支撑未来公司业务的发展。
 
整个软件几千人的团队,围绕着一体系、两平台+云睿。一体系指的是所有软件都是在统一架构体系下做的,这是通用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对接更方便。两平台指的是针对企业的基础平台ICC和城市视频云平台。云睿是面向政府和企业的云服务,主要走公有云,但如果客户有需要也可以走私有云。一体系两平台都部署在客户内部,偏向比较重的部署模式,而云睿更加轻量化,更方便,只要账号登录就能使用,对用户来说很方便而且负担更轻,不需要太多IT人员去进行管理。对我们来讲,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客户粘性。目前,企业端往云走的趋势还是很明显。
 
基础平台团队在开发大华的PaaS+DaaS,这是大华最基础的平台能力,这两个合起来就是基础底座,目前一千人左右。这就是物联领域的行业操作系统。微SaaS是讲某行业中公共的基础应用提炼出来,变成基础的SaaS应用,这样可以提升整体交付效率。从PaaSDaaS到微SaaS再到SaaS,整个有很清晰的层次。
 
我们是如何开发软件的?
软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基于客户需求一步步迭代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SDT起到了很重要的龙头作用,软件是解决方案的承载体。客户需要的一个完整方案,一个软硬件结合的东西,SDT在这里发挥的是理解客户诉求的角色,软件会跟着SDT的专家一起跑客户。通过我们智能化的能力,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的客户需求。
 
软件交付的方式有两种:
一个是基础平台的交付,一个是定制。很难概括软件通用性如何,因为每个行业都不一样。有一些大的行业,我们会构建他们的基础能力。我们在交付过程中,需要把客户的管理能力融合到整个系统里来。我们在企业这块面临的业务本质已经发生变化,我们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环节后,所需要解决的就不是通用问题,而是个性化的问题,所以存在一些定制。但是面向小企业的时候,就可以相对通用一些,在这边是卖标准化偏多。基础平台和定制是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的关系,基础底座的开发也是基于客户的诉求不断积累的。
 
大华在定制这块也在不断发展自己的合作伙伴,因为我们没有精力顾及到方方面面,主要是做好基础平台部分,其他部分可以就近通过合作伙伴完成。由于大华实行全开放的策略,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层实现快速的业务定制。
 
模块是把自己认为的某个方向上相同功能的部件打包使用,大华在这样大的构架下,模块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平时我们也不太强调模块一共有多少个,因为标准难以统一。我们有上千个基础模块,内部也有模块管理平台,团队kpi里也有考虑到模块的部分,但这些只是提高内部开发效率的手段之一。
 
软件这块我们讲得比较少,不管是AI还是软件能力上,我们都保持低调。但这不代表我们没有在做。到2023年的目标是软件收入不低于30亿,今年半年度有5.5亿纯软件(即软件平台)收入。
 
软件能力如何体现?举个例子,某银行实现全国大联网的视频综合应用平台,光是视频就有75w路,有上百万路的硬件设备接入平台。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计算能力的支撑,其实是不可能建出这么大的软件中心的。在银行里,我们这样的案例算是首屈一指了。
 
Q费用率的下降原因何在?
A:我们现在的人才政策有转变,一方面是有行业know-how的专家,另一方面倾向于招聘应届硕士生,这样人员效益能最大化。另一方面,我们在经营方式上可以进行核心团队的激励。上半年公司在持续保持投入,新增人数有3k人,上下半年都会有入职。另外,我们一直在持续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可以把经营场景数据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费用开支。
 
Q:贡献比较多的SDT是哪些?
A:企业有20+SDT,加上政府一共近30SDT。从现在的效果来看,快速增长还是在企业端。从去年开始,公司战略方面看到了企业市场的巨大空间,研发端到市场端都加大了投入,经过一年多验证,确实是对的。进入到万物智联的时代后,和安防时代就彻底不同了,以前卖几个摄像头就可以了,但现在企业端的发展变化很大,比以前深入很多。企业很现实,每一分钱都要发挥最大的价值,因此企业数字化追求的是管理水平的提升,更高效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等。我们要进入企业生产管理的过程,能做的事情非常多。
 
比如企业园区的管理,现在讲智慧园区,从进园区的道闸、楼宇电器管理、考勤管理,把它们串在一起才是园区管理的基础功能。在3C制造等行业,液晶面板的监测我们做的就是质检部分,通过算法的加载,可以把检测率做到95.5%,减少了人力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在纺织企业里,做产品的质量检测,可以节省很多基础劳动力,全天不间断。在物流行业,我们可以做包裹的分拣、包裹体积的测量、自动计费、运送车辆的调度,形成物流生产链的全智能化。在养猪场中,现在可以通过摄像头帮助养殖,智能化监测猪的疫情预警,防止外面的疫情传播到猪圈里。
 
一个行业里,如果老大、老二做同一个东西的时候,大概率不会选择同一个供应商,因为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机会。
 
我们去年做了一个战略性的选择,不做主动性的集成,因为会伤害合作伙伴。除非甲方要求一定要做集成,否则我们都交给合作伙伴做,这是一个利益分配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为我们企业端的增长带来了红利。
 
Q:上半年现金流中“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支出哪些比较多?
A:管理与销售活动中的现金。去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商业活动有所减缓,而今年国内经济恢复,市场活动的加载对应的现金支出也有增加。
 
Q:公司跟移动正式战略合作后,上半年有哪些明确的进展?
A:移动这个项目主要分两条线在做。公司和移动的合作是冲着业务去的,是有组织保障的,最上层有战略委员会,之后落到全国的对接。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很大,我们的合作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我们对这个项目通过证监会的审核充满信心。
 
Q:软件收入30亿的目标时间点?云睿这边SaaS占软件营收的贡献?
A2023年软件收入目标不低于30亿。云睿当前处于战略投入期,在软件收入上的贡献还比较小。到今年八月初,我们云睿里服务企业的数量达到5k家,用户有50w,接入的设备大约100w路,智能化设备占比在30%-40%,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Q:展望下半年,是否会恢复正常的毛利率?
A20年存在红外扰动,21年上半年毛利率相比19年有所上升,Q2相比Q1毛利率也在上升。下半年毛利率会趋于稳定。
 
Q:创新业务增速不错,这块有没有什么具体介绍?
A:创新业务主要是机器视觉、汽车电子、消防、安检、无人机等部分,同行业其他公司创新业务增长也不错。利用母公司的市场渠道,我们在一些好的赛道里加速发展,我们也非常重视这个部分,每双周我们会过一遍这些子公司里的业务。未来相信还会保持高速增长。
 
Q:软件业务利润率比较高,收费模式是怎样的?年费还是一次性付费?
A:一共三种模式:1)卖通用软件,一次性报价,后续收取一定维护费,在政府和企业端都很常见;2)软件定制费,在大的企业和政府存在一些开发,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项目型的报价;3)运营服务费。
详细占比现在没有统计,但通用模式居多,定制这块在一些项目上会有,但占比不多,因为很多让给了合作伙伴。运营这块占比最小,但随着后续云业务起来,可能会有逐步的提升。
 
Q2G业务上半年增长10%左右,如何看待政府侧的发展情况?后续展望如何?
A:政府需求相对刚性,未来行业增速的中枢可以保持在10%-15%,有能力壁垒之后头部公司可以有略高于行业增速的表现。上半年公司做了一些主动舍弃,会影响到一些G端的表现;政府端原本偏向公安,但现在公司有8-10SDT,应急、水力等民生领域占到越来越大的比重,还处于初期的阶段,有很多数字化转型的路可以走。拉长时间去看,政府业务还是能带来刚性的收入的。
 
QAI开放平台在研发体系里的定位是怎样的?
A:它是一个帮助合作伙伴实现算法的平台,有开放的接口。有一定能力的客户只要有一定的图片,就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训练,获得一个算法包。我们帮助伙伴构筑自己的基础能力,形成共生的发展关系,我们也可以把大华的开发成本降下来(毕竟我们公司无法覆盖每个行业)。
 
Q:我们对合作伙伴的做法和友商有所不同,公司同时也在做下沉,如何划定边界?
A:我们自己在做相关的下沉,但和合作伙伴不冲突,不是和合作伙伴抢市场。一方面是让市场更活跃,另一方面是赋能合作伙伴,让合作伙伴更有能力,提升公司的覆盖。在分工上,构建了共建共赢的模式,下沉的很多销售和技术人员,和合作伙伴是捆绑关系。比如某个小片区里有50个客户,我们是带着对应的合作伙伴一起去覆盖这50个客户的。有一些直接客户是由大华直接覆盖,其他的共同覆盖,最后合作伙伴可以共享利益。
 
Q:信用减值方面的影响?
A:公司从18年开始,应收账款的计提都是同行业里比较严格的,从业务质量来说,也主动降低了集成业务,下半年到明年和以往同期比都会下降。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大华股份
工分
11.53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4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1-09-03 19:54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熊途牛路
    躺平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08-30 08:16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