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复星-BioNTech合作电话会纪要
选对股买对时
中线波段的公社达人
2021-05-11 23:13:01
Q:复星和BioNTech成立的公司,对BioNTech来说定位是什么,是技术产品在中国落地的平台吗?不只是疫苗的合作而是更深远的绑定,BioNTech是怎么考量的他的想法和定位。厂房建设进度大致判断,是否还有什么审批事项。在国内生产的成本下降程度,供应的范围是国内还是全球。
A:我们和BioNTech从去年开始多轮深入沟通,中国市场有巨大的需求。在中国有建设基地,对于保证中国市场的供应,提高MRNA的可及性,降低优化成本很大帮助。基地第一阶段聚焦在MRNA新冠疫苗的生产上。未来会积极考虑MRNA其他疫苗生产。当前主要是保证中国大陆市场的供应。厂房建设是在去年谈合作的时候就有涉及,设备辅料都是要提前考虑的。这方面工作去年就开始了,需要提前的东西我们都全部完成。我们在金山的厂房设施是很完善的,BioNTech远程对我们厂房做了审计,是认可的。我们的厂房也通过多项国际的认证。原液上在工艺技术的完整转让之后才能获得。我们是计划8月开始IQ,OQ,PQ的工作,然后按相关部门的要求滚动提交资料。中国的劳动是成本比较低,我们供应链也有独到的优势。MRNA的很多辅料也是需要从中国进口的,本地化生产会有成本的优势。具体成本降低的水平还在测算,没有具体的数据能提供给大家。

Q:如果八九月份建设厂房,产能爬坡情况怎么样?原料是否成为产能的约束?面对突变株,合资公司有自研的能力吗?
A:原料药和原液的转移就是按10亿/年来考虑的,产能的上量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目前的厂房就已经有3.5-4.2亿/年的产能。起点就很高。在国内注射剂的产能不应该是问题,我们旗下很多生产基地,也是通过国际认证的。产能我们会根据到时候市场需要做安排。MRNA生产期间原料也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我们和BioNTech一起考量全球供应链的建设。项目才刚开始,还没发现很大的不能解决的事情,从我个人来看,还是很有信心的。对于突变来说,这是全球性的项目,针对突变株还是以BioNTech为核心,中国厂房还是以生产承接为主。配合生产和注册等工作。

Q:计划产能10亿是怎么得到的,有哪些商业上的假设?
A:如果作为中国补充性的满足,18岁以下有2亿,大量大病患者还有免疫力低价的人,还有孕妇等等,商旅人士。这些人中有60-70%需要相关免疫,市场还是相当大的。对于常态人群来说大家也是可以选择的。需求不用太大考量。对于产能,要扩展不是很大的问题,未来完全看需要,有需要我们就扩产。疫苗短期产能需求是比较大的,化解短期疫苗的供需问题还是比较重要的。5亿到10亿的边际成本还是很低的。未来合作厂房是要成为BioNTech全球产能的一部分。
股权涉及还有董事会设置,都是50比50,这是共同控制的企业,当作合营企业。收入是不会并表,但是投资收益会记入复星公司。

Q:我们和BioNTech的合作,是从0开始,还是此前就有相关技术积累。技术许可如何?
A:我们关注MRNA很长时间的,但是没有组织研发去动手做。未来BioNTech的无形资产会转移进来,之后合作工作才能开展。未来BioNTech包括辉瑞都会开展技术的优化,共同合作。成本、供应链、储存温度等等,使疫苗的稳定性和可及性更好。

Q:美国政府支持放弃新冠疫苗的专利,怎么看待,合资公司对国内竞争格局有什么影响。
A:我们自己的理解来看,疫苗供应链是最关键的问题,主要是产能。专利的豁免对疫苗的供应没有什么帮助。疫苗即使是企业拿到了技术,后续的生产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而且专利的放开对未来的创新积极性是比较大的损伤。所以我们当前应该聚焦解决供应链的问题。我们和BioNTech的合作达成一致在美国声明之前,虽然那时候还没有签字,但是我们认为这事对我们的合作没什么影响。

Q:基地交付时间?
A:生产线和设备不可能独立于技术存在,有些通用的东西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后面的事情需要协作再做安排。未来基地的其他用途,第一阶段是MRNA新冠,未来还是有MRNA扩展的可能性。

Q:疫苗是个人资费还是国家采购?产能的扩产需要和BioNTech重新签署协议吗?10亿是满足10亿人的需求还是?
A:我们还是积极会加入国采的,等我们有生产能力了,我们才有资格去说这事。私采我们也会积极去推动。价格一个是国家考量,一个是市场化行为。我们会定在合理范围内, 目前我们也没有具体的数字。未来产能要扩产,是不需要新的协议问题。如果需求好,质量好,我们的基地全球地位也会提高。产能还是看需求弹性变动情况,有各种变量影响,但是需求量肯定是巨大的。

Q:本地生产的MRNA疫苗,重新审批还是可以用以前BioNTech进口的MRAN疫苗审批的结果。如果我们厂房未来加入全球供应链,是否需要BioNTech还有辉瑞的同意。合资公司的利润分配情况。
A:可以用以前的。加入全球供应链只是有这个可能性,合资公司怎么好自己才重要。我们是生产企业,BioNTech是研发企业,两者的合作是互相补强的。扩产协调之类的事情都还很远。第一步还是中国生产进快搞起来。
第一阶段还是成品进口,收入算复星,反部分利润给BioNTech。合资公司成立,以合资公司来销售,收入算合资公司。以利润分配的方式复星获得利益。
进口是65%-35%,复星多,但复星承担商业化、研发的投入。合资公司成立后,按股本分享利润,但是费用承担上不一样。

Q:怎么看MRNA的国内竞争格局?
A:目前疫苗短缺,单月的需求还是很大的,我们有大的产能,可能短期就把急需的现状缓解了。我们和BioNTech合作之后,成为更有效率的基地,留下了未来的可能性和产能余地。未来国内的竞争是在所难免的,我们的销售上有5-700人的销售队伍还有权威的规划。

Q:合资公司生产副总是BioNTech指派的,复星是否接触不到生产的核心技术。复星怎么招聘组建队伍满足10亿的生产的需要。
A:合资公司就是双方共有的,合作的IP怎么归属与双方并得到合理的保护是很重要的。这些知识产权都是共有的。对双方利益都是最大化的。团队来说,我们国内的人才还是很丰富的,我们也很早就准备了相关的人才。

Q:10亿产能爬坡,进口苗的成本是多少,利润空间是多少?
A:15%的成本加成,别的具体数据不方便透露。目前成本也是在不断优化不断变动的。爬坡不是什么大问题。

Q:有和BioNTech讨论在印度开展生产的想法吗?
A:各种可能性我们都会积极去探讨,还没有形成结论的时候也不方便说。

Q:战略问题,BioNTech和复星MRNA的合作,技术平台的延展能否做一下介绍?
A:我们和BioNTech很早就有接触的,有比较好的信任,多个层面的团队都有比较好的对接。MRNA新冠只是我们合作的起点。复星有很多资源,和BioNTech的MRNA技术平台相辅相成。BioNTech也不仅仅是MRNA,还有很多布局,肿瘤上的疗法很多。现在还是聚焦当下,才好谈未来的合作。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复星医药
工分
6.92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4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