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重磅!这类产品明确暂不实施带量采购,医疗政策底越来越近?
瞪羚社·社长
下海干活的机构
2022-09-04 18:50:13

9月3日消息,医保局对外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

《答复》指出:集中带量采购重点将部分临床用量大、临床使用较成熟、采购金额较高、市场竞争较充分的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通过公开透明的竞争规则,促使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同时让企业获得明确的市场预期。

在集中带量采购过程中,医疗机构根据历史使用量,结合临床使用情况和医疗技术进步确定采购量。由于创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在集中带量采购过程中,国家医保局会根据临床使用特征、市场竞争格局和中选企业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带量比例,在集中带量采购之外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这次的《答复》,印象中是医保局对于“创新医疗器械暂不纳入集采”首次明确的答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认知的“医疗器械都会纳入集采”恐慌情绪,给行业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往往一个板块底部拐点的确认需要三大因素配合,包括政策、资金、业绩(估值),尽管可能本次的《答复》并不是决定性的,但随着正面的政策利好不断累积,板块再向下的动能将逐渐减弱。

资金层面,众所周知行业ETF基金的波动、风险显著低于个股。在本周,份额增长超过1亿份的有20只基金,其中酒ETF、芯片ETF和医疗ETF份额分别增加了9.57亿份、7.49亿份和6.88亿份,分别净流入资金7.7亿元、7.2亿元和3.4亿元。

从医健行业的估值看,目前医药生物指数已达23.66倍,已经接近历史最低值。

(来源:Wind、方正证券)

在受疫情影响的2022年上半年,医药生物依旧保持了较高的利润增长,位列全行业第三。

只要政策风向口径能够逐步修复市场情绪,行业的价值回归终究会到来。

01 何为创新医疗器械?从审查标准见端倪

创新器械,如何分辨?

最明确的可参考标准莫过于——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针对具有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国际领先、国内首创、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等情形的医疗器械,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优先对创新医械产品进行办理,并加强与申请厂商的沟通交流。

该程序2014年设立,在2017年审查产品达到63个,在2018年并更新对“创新”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入选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核心要求有三个:

1、专利:首次注册的二类、三类医疗器械,专利、申请人在中国依法拥有产品核心技术发明专利权,创新审查申请的时间是距专利授权日不能超过5年,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

2、阶段&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已经定型,申请人完成了产品的前期研究,是包括预期的用途、组成成分、性能指标已经确定,研究的数据完整和可溯源。

3、临床价值&创新性: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产品主要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机理为国内首创,产品的性能或者是安全性与同类产品比较,有根本性改进,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截至2021年底,共有351个医疗器械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其中113家企业的134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02 透过事实看本质:望梅止渴or确有其事?

《答复》中明确,集采的重点是将“临床用量大、临床使用较成熟、采购金额较高、市场竞争较充分”的部分高值耗材品种进行纳入,我们不妨盘点一下2021年全国的带量采购情况,来明确政策的实施情况。

2020-2021年,全国范围集中带量采购品种目前只有两个,包括冠脉支架和人工关节。

冠脉支架国产替代率超过75%,每年植入手术量超过一百万台,市场规模超过150亿,历经国采后从1.3万/个的价格降到700/个的水准。

人工关节国产替代率只有30%出头,每年植入手术量在70-80万台,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国采后,髋关节均价从3.5万降至7000元,膝关节从3.2万降至5000元。

除了国采外,再从大的省际联盟集采角度审视(可视为小型国采),被集采覆盖的品种不仅包括国产替代率高的冠脉球囊等心血管器械,同时也包括人工晶状体、超声刀头等国产替代率低于25%的品种。

所以,国产替代率低,并不能正面对抗集采(采购金额高、临床用量大两个条件符合就可以构成纳入条件),无论是近期电生理、超声刀、起搏器等产品被纳入地方集采初步名单,都证明了这一点。

但可以明确的是:国产替代率低(市场竞争不充分)与集采降价幅度低呈正相关的关系,已经从人工晶状体、超声刀等品种验证了这一点。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21年9月浙江的神经介入微导管带量采购(替代率低于10%),集采中标结果显示:以进口厂商为代表的分组1获得了超过90%的采购量,国产厂商为代表的分组2仅获得了428个年采购量(总计划采购11178个),虽然价格降幅未公布,但可以判断幅度较为温和。

“创新器械”的标签可以去争夺集采之外的市场空间,这是国家预留出来的“无压制市场”,人工关节标外市场很好的演绎了这个逻辑。

国内人工关节市场近5年的CARG超过20%,而国采报量占2020年的90%,随市场增长,非中标市场占到2021年市场份额的20%。

非中标市场有两个情况:既包括有条件的患者愿意付更高价格植入新一代创新产品,也包括部分医患不认可中标品牌转而选择其他品牌标外产品。

后者的市场空间受到各地医保局对未中标产品的支付标准、中标产品的挑选标准的影响,各地标准不一,不过也有部分省份给出了宽松的政策,其中包含福建省

福建省非中选人工关节的医保支付标准设定为2.5万元/套,2.5万元以内的个人先行自付20%后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超出25000元以上的部分由患者自付。

综上所述,在相关品种集采后,医疗器械创新平台通过2-3年来消化影响,在稳住基本盘后可以通过创新产品占据标外市场、海外市场份额重新拿回中高速的增长曲线,近期乐普医疗等器械企业有这样的趋势。

03 器械新赛道、平台型创新企业的曙光

政策趋势下,不妨可以对“创新能力强、赛道新”的器械企业更加乐观一些。

神经介入、手术机器人、内窥镜、冠脉介入、主动脉介入是2021年至2022年6月期间获批最多的五大创新器械类别,也代表了产业的趋势。

另外,2021年以来国内创新器械获批产品数量前五的公司包括微创系、品驰、联影医疗、先健科技、景昱医疗。

从国产替代率的角度看,内窥镜(软镜+硬镜)、电生理、超声刀、神经介入、外周介入、口腔耗材、眼科耗材等国产替代率低的“年轻赛道”依然具备很强的投资机会。

举两个典型案例:

国产内窥镜龙头开立医疗2022H1实现营收8.36亿元,同比增长30%;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60.33%;

国产外周介入龙头先瑞达医疗2022H1实现实现营收1.75亿,同比增长25.1%;期内溢利3109.6万,去年亏损1253.6万。

两者核心产品均需通过进行院内手术进行销售,在受到上半年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快速增长。

器械行业大的趋势性机会,正在孕育。

结语:到了目前这个阶段,信心比黄金重要,相信春天已经越来越近。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微创医疗
S
开立医疗
S
先瑞达医疗-B
工分
1.43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