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美股中概暴跌与大A机会
逍遥游之涅盘重生
2021-12-06 18:38:50

周末大家看到美股中概暴跌,好多人问中概股是不是崩了,该怎么办。

从跌幅来看,确实很大,而且是群体性的。主要原因可能和某公司从纳斯达克退市有关。也可能是美国出台一些限制法案。

这背后大的背景,可能产业旋律,从“互联网商业模式驱动型发展”,向“硬科技制造创新驱动型”的过渡。

是股票“崩了”,不是公司都崩了、更不是产业都崩了。互联网依然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效的外溢性。只是需要调整后找到新的社会意义、产业价值、增长曲线。

如科技改造产业、产业互联网等等。

如果是持有人,现在更要检查下自己当时买入的逻辑还在不在,如果在,就持有。(伟大公司跌40%也很常见。)如果不在了,该纠错就只能纠错了。

如果不是持有人,那更需要睁大眼睛了。狂沙之后真金显现。一个旧阶段的结束,也意味新机遇的开始。

股票波动无情,产业发展永续。

国外的中概股在调整,国内的新能源也在调整,不熟悉顶层设计和产业方向的人肯定还是会在波动调整中感到困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那么今天我们不如跳出股票层面,从更高维度讲讲新能源的重要性,了解一下为什么新能源对中国是必须要发展的增量经济?

这两年新能源发展取得了不小的共识。一方面体现在气候保护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的认知,一方面由于光伏平价、陆风平价以及即将到来到的海风平价,基本打消了以前对于新能源成本竞争力的顾虑。

但还有一种思维,认为新能源只是一种“存量替换经济”,无非是费了很大劲,从一些能源切换到另一些能源,并没有产生什么增量效益。

其实这种看法也是片面的。虽然新旧能源切换肯定有存量替换成分,但新能源至少对中国是全局性的增量经济。

旧的化石能源,它们真正的创造者是太阳光照和地球地理变迁,这是化石能源价值的决定性来源。人类只不过是把它们挖出来消费掉。

而新能源,基本上意味着要通过人工把以前太阳和地球创造的价值另起炉灶实现一遍。人力造能源取代太阳和地球漫长洪荒之力所造的能源,这对于“人的能力(科技+制造)”是一个巨大的要求和提升。别人送你一台车开和你自己造一台车开,你从只负责开车到负责造车+开车,对人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你可能还会说:这确实是“人的能力”巨大的提升,但这还是存量置换啊。提升后解决的问题,无非也就是实现了以前本来依靠化石能源的作用而已。

但对于中国,问题显然不能这么看。中国并没有占有太好的化石能源禀赋,而中国如能在“科技+制造”上取得优势,这就是增量。具体来说,体现在很多方面,譬如:

中国现在每年需要进口5亿吨原油。如果发展新能源车哪怕只削减1亿吨原油进口,就对应每年数千亿RMB的外汇节省。节省钱就是增量。

而中国在新能源车全产业链的能力又比油车强太多,这意味着不光能省下几千亿原油钱,还可以自己赚几千亿的车钱。今年前10月国内新能源车就250万辆销售,全年国产产业链产值铁定超4000亿。

还有中国的光伏产品也是全产业链,还能大量出口。出口光伏其实就是出口“人造石油”。我们地里没矿,但是自己造“矿”,甚至连造“矿”的工具设备也是自己造的,再卖给别人,这也是巨大的增量。

另外还有核电、风电、储能、电网系统等等环节不一而足。这些对中国都是直接的“增量经济”,容易理解。

但更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

由于整个新能源横向纵向牵涉了太多的产业环节,化工、电子、新材料、机械制造、精密加工、智能控制……几乎是人类制造业集大成者,在新能源产业提高的能力很容易辐射到其它“相邻领域”中去,譬如:

光伏很多设备和入门半导体设备是“相邻领域”;

风电轴承和汽车轴承、高铁轴承;

核电管材和高端金属材料;

电动车电机电控和工业自动化电机电控;

汽车传感器和工业传感器;

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

风电碳纤维碳梁和军工碳纤维;

电池制造和N种化工新材料;

能源的排放监测设备和很多科研仪器;

……

这些“相邻领域”还只是一小部分,来自于我的印象。

可以想见新能源产业链是一个全天候的练兵场、下金蛋的鸡。对中国研发+制造本来没有能力或者很难直接进入的一些领域,新能源产业链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能力提升“跳板”,帮助我们能力提升后进入以前壁垒森严的其它领域。

打个比方,大家都说房地产带动了很多行业的需求:钢筋水泥建材装修装饰家电…… 而新能源的这个辐射效应比房地产大很多,既创造了需求,也拉动了科研制造能力。

这对于中国来说是间接层面,但可能是意义更为重大的增量经济。

进入未来 30 年,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中国治权需要一套新的能源支撑体系,构筑自己的能源基石。两大国家治权的竞争,在实体经济层面实际上就是能源体系的一次更替,中国无疑希望在构建未来清洁能源体系当中抢得先机。

中国在光伏能源上已经经历了一次泡沫,跌倒过又爬起来。今天新能源体系成本优势会逐渐衍生并不断拓展,随着大量资本涌入,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新材料突破,实现能源转化效率质的飞跃,所以在中国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技术迭代速度会非常快。这是产业发展背后真正的时代逻辑。

从长线上讲,发展新能源,是应时代之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作出的必然决策。未来三十年,全球治权很有可能再发生一次嬗变。中国、中华文明将肩负起这一时代的使命。过去支撑美国霸权百年的基石是化石能源体系,现代经济的血液,未来的中国治权必须构筑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基石。这个基石就是新能源。这就是宏大而强健的时代逻辑。

今天中国的清洁能源就相当于 2000 年的互联网,进入了渗透率长程,爬坡的释放过程当下非化石能源的渗透率刚进入 10%,“十四五”规划目标是 20%,“30 碳达峰”的时候要达到 50%,未来 60 中和要 80%,时间紧任务重,爬坡过程中产生的资本集聚和技术迭代,对应的是一个宏大产业链的重构,将持续很长时间,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资产发生器。

既然长期机会空间不言而喻,那么短期调整波动更不用悲观,以发展眼光看待问题,以边际思维看待调整,以投资心态穿越波动,坚信大周期的力量,高屋建瓴由此心中笃定,回归到自下而上,紧握微观更为踏实。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万里股份
工分
0.05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NeiIHu
    自学成才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2-07 10:26
    谢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