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澳华内镜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2-10-11 22:06:45

Q-奥巴的X1很快拿证,主打4K功能,对我们来说,300和奥巴的X1的性能,主机,镜体的差别和优势?

X1目前看是明年底在国内上市,主推光源,镜体没有看到注册信息,X1的镜体最早在国内也要后年上年,从产品角度上,X1比290有进一步提升,X1有4K的像素,300原来预计是明年上半年,现在是今年Q4上市,是为了抢时间,X1即便明年上市,镜体要24年,我们希望在图像上的优势能够先抢一部分三级医院的市场。整个性能来讲,和X1对标还是吃力的,X1是奥巴8年研发的迭代,比290会有明显的提升,高光谱会下放在300平台,高光谱是X1没有的,继续在差异化上做努力。去做高等级医院的提升。和X1对比我们还是不占优势。

Q-X1的价格?

X1在欧洲比290贵了50%。

Q-如何看和X1的竞争?

X1预计2年后会比较全,300的目标希望拿到国内10%的市占率。

Q-贴息设备的状况?

比我们之前预计的更快,我们之前判断即便给医院低息贷款,医院未必会采购,但目前看下来,积极性非常高,我们观察到今年会有提升,但总体上对设备来说是稳定的,只是今年提前兑现。

包括新基建都是供给端的提升,但实际上真正要让他转起来,成为持续产生现金流的业务,和他的诊疗量相关,今年上半年奥巴的数据是往下掉的,但是开立、澳华做的都不错,因为奥巴很多是三级医院的生意,很多是替换,更像耗材,与诊疗量相关性更大,包括南微,这两年受到疫情影响很大,需求受到抑制。奥巴镜体耗材业务是支撑他业务的核心,贴息政策主要是看是一次性的,还是能够带动整体诊疗量的提升,渗透率的提升,我们的观点是渗透率还是会持续提升,中国的胃癌患者的发病率还是在提升的,早筛不跟上这块一直会是问题,会有促进,但这个意义有多大要看。2019年行业增速超过30%,那是因为一线城市的需求一下子爆发,目前从逻辑上看会往二级城市下沉,但是20-22年受到疫情的压制,后续还是要看需求端的恢复,疫情管控还是个比较大的因素在里面。

行业性的受益情况,肯定和市占率相关,国产企业的主线逻辑是往高等级医院发展,下沉市场的渗透率提升是奥巴的主线逻辑。这个政策最受益的是奥巴,但是国产往高等级医院渗透的逻辑是不变的,日系在高等级医院的渗透率在90%以上。

Q-消化科室在医院的状况?

和大设备不一样,我们买了得有医生去用,和科室发展是有关的,科室比较强,又有内镜医生,肯定希望有设备。日本非常明显,日本胃肠镜检查都是在基层,国内也一样,不可能到上海专门做一个胃镜,他肯定是就近的。

Q-怎么看国内的竞争对手?

打法肯定有差异的,产品结构方面,我们策略是非常清晰的,差异化+创新,产品的快速迭代,才能够在高端医院放量,从200开始,我们很多功能都是全球首创,比如300的旗舰功能4K,聚焦在软镜设备这块,开立更多元化一点,起家的超声,硬镜,涉猎的科室更多,规模也比我们大,有利有弊,利的地方是他有更多的市场费用,我们对市场费用管控的还是比较严的,我们真正意义上和专家有联系就是前两年的事情,开立2019年开始对市场投入很大,大家目标是一致的,希望打入三级医院,但是如果产品力不够的话,商业逻辑没法做到奥巴的程度,我们希望差异化的努力,有一天能在三级医院放量。

Q-迈瑞会进来吗?

迈瑞要做的话,一个是收购,一个是原研,原研的话,把产品打磨到原研能用至少要5年,大的公司并购肯定比原研要快。他之前收了上医光又卖了,和迈瑞其他产品不太一样,迈瑞适合价格占优势的设备。

Q-200和100的产品变化?

Q4是300上市,300主打高等级三级医院,200是中端医院,100和AC-1主打基层市场,200出厂价是100的一倍,300是供给我200供不上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大的。产品特点是希望通过临床反馈不断更新,最近有个三甲医院扩建了5个内镜室,其中有4个用的是我们的产品。光源、特殊光都有不一样的地方。产品的迭代基本上是4-5年。300我们是对标X1的,会对标来看。不一定会翻倍。

专家的意见是基层用国产就够,真的给你290你也用不了。

Q-300配套镜体?

主机光源+胃肠镜,明年上半年是光学放大,超过100倍,十二指肠镜,可变硬度明年上半年拿证。

Q-迈瑞说设备贴息对行业没有增量?

我们和他看法是一样的,一开始看法是雷声大,雨点小,影响不会特别大,实际情况看不是这样,这个是蛮奇怪的,很多医院之前确实没机会买,实际上是政策风险的转移,即便未来还不上了,但这个是政策的转移。现在看下来有增量,有利于提升他的渗透率。从医院端看比我们想象的要积极。

Q-软镜能否收回成本?

收不回。三甲医院肯定是挣钱的,20分钟2000多块,那是印钞机。买奥巴的机器,可以用3年,医院3个月就回本,这个账算的回来,三甲医院根本不缺病人,但是基层没需求,一年开展几百上千例,钱肯定回不来。

Q-贴息的钱还不上怎么办?

都是公对公,本来医院都是公立的,设备也没有拿走,都属于固定资产在医院。这几年设备的发展是明显低于预期的,从耗材公司的报表就能看到,主要受疫情压制,但是大家有了胃镜检查的理念,这个是不可逆的。

Q-销售方面?

今年费用端释放是明显的,打高端医院,对团队的要求,经销商的要求,服务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营销费用有适量增加,三级医院有营销资源的精英在加入,目前300的经销商是单独招聘,做基层的经销商没有能力做三级的,需要重新招募,300的经销商正在招募中。包括高等级医院,三级医院有资源的。

Q-明年300的放量?

我觉得肯定要快,200是18年上市,19年翻番,我们希望300放量节奏会更快,这块是之前。目前是后年攻下国内10%的份额,这个要进入国内100-200家的三甲医院,并且是使用。

Q-海外市场这块?

之前受到疫情管控,受到上海物流的影响,这两年成长不是很好,新组建的营销团队在深圳,国际化会换打法,海外可能会放1-2个销售,最确定的市场在欧洲,还是稳健增长。300预计明年海外CE 能拿证,美国是需要高举高打的市场,需要自建团队。印度人口基数大,我们AC-1当初是给印度的特供机,但是整个印度的诊疗水平远远滞后,印度人命不值钱。

Q-AQ300上市后,占诊疗收入的比重?

保守点到24年半数以上是300。

Q-300和贷款贴息政策的问题?

医院采购设备是有个周期的,300还是能采上点的。

Q-300招商的话,任务和学术团队?

学术团队已经在招募了,从整个300的节奏来说,发布了以后,长海、友谊、鼓楼已经有些在试用了,三甲医院也不是商业化的目标,这些医院也是日系品牌重点维护的市场,目前也不一定攻不下来,但是专家来展台肯定没问题。给到经销商的返利肯定是高的,扣率还是要给到经销商足够的。

Q-毛利率水平?

平均毛利率70%,200的产品的毛利率是80%以上的。

Q-4K的差异是直接肉眼可见的吗,多光谱的优势在哪里?

图像肯定是有提升的,但是不是像硬镜那么线性,硬镜是直接提升,如果按比例算,图像大概能提高40-50%。高光谱不是多几个特殊光那么简单,是基于算法的自动切换的染色方式,帮助医生更快的筛查出早癌。

Q-国产化政策的逻辑?

奥巴曾经和上医光合作,搞了2个月就撤了,不会OEM,以日本人做事的方式,他们考虑问题是取决于层级的管理,总部的思路和中国不一样,中国销售团队肯定希望搞个厂用中国品牌去卖,但是日本总部可能想法不太一样,我们也不太担心这个。

Q-内镜的瓶颈是否是医生?

不是,是需求。很多消化道的医生是别的科室转过来的,一旦需求起来,供给不是问题。核心在需求,日本的每10万人的内镜医生是中国的10倍,就是依靠需求驱动的。

Q-耗材策略的调整?

耗材后面会有策略调整,我们未来3-5年会聚焦设备。现在一次性胃肠镜都是先烈,走不下去的。耗材一次性会有布局,正在做。

Q-耗材未来集采后逻辑是否有变化?

耗材本身逻辑是很好的,波科、库克、奥林巴斯的逻辑是很好的,这种公司要对抗集采政策要不停创新,我们也是这么判断,包括一次性镜体,一旦一个东西,上量,必然在国内进入集采,这是绕不过去,集采2方面过去,1个是价格对利润打压,另1个是有助于提升的行业的集中度。

Q-三级医院的扩建需求?

是比较明显的。按病种付费、实际上是提高医院收入的,很多医院开展的越好,医生才能挣钱,政策调整上,唯一限制三级医院不是医生、设备,是物理空间,疫情前,病人排着队来,一直是供不应求的,内镜室到头了,不可能凭空添加设备。目前40-50家三甲都是偏远地区为主。我们卖的都是偏远地区的三级医院。

Q-内镜中心的单子?

我们刚刚说的那个三甲医院,5个内镜室里,4个用我们的,1个就是奥巴的放大,虽然宾得和富士都有,但医生只认奥巴的放大。另外像ERCP用到的超声内镜的需求,主要看医院医生的水平,国内40000名的内镜医生,可能只有小几千个能做ERCP的手术,ERCP在国内一直没有起来。

Q-机器人的进展?

今年目标是开发原型机,不会那么快。做好了区别还是挺大的。报证的速度取决于开发进度,国际最快的是新加坡的XXmaster,主要做ESD的手术,最需要机器人的市场在中国,中国基础病例很多,医生是忙不过来的,好医生是稀缺的,这块产品新加坡、香港有团队在做。商业化需要时间,对医生是全新的需求曲线,产品可靠性验证需要时间。

Q-动物内镜的市场?

主要在欧美,比如马场、海洋公园,比较稳定,但是量不大,总共2000-3000万吧。

Q-分体式内镜?

一次性内镜分好几个赛道,呼吸,做的最好的还ambu,国内ambu有证,但没买。一次性支气管镜未来会是主赛道。一次性泌尿的赛道,国内好多公司在拿证,成本上有优势,但问题天花板比较低,容量小,再有一个是一次性胆道镜,波科、南微有产品,我们后面有会做。一次性十二指肠镜,我们在做,最后是一次性的胃肠镜,我们也想拿证,但是想法很美好,但是一次性的两个优势,一个是成本, 一个是感控,怎么把成本做低,同时性能不减。一个是感控,目前大部分企业做一次性内镜都是做不通的。但是有一个场景,就是用于高风险的手术,ESD、ERCP的手术,现在镜体、设备、和耗材的配合,能结合术式的发展,分体式内镜的插入部是一次性的,能够预装。分体式是往这个方向走,结合临床的术式来做。未来希望能够做出减少医生手术难度和学习的曲线。创新类的产品。

Q-今年下半年和明年营销费用的区间?

研发费用率会在20%左右,营销费用率20%+,管理费用率规模起来后边际会有提升。竞争对手实力都很强,必须要匹配有能力的人,我们的盈亏平衡线至少在2.5亿。净利率会很快上来。

Q-业绩预期?

收入Q1-Q3是20%+,全年是30%+,利润要后年出来,15%净利率肯定能做到。收入今年30%,明年50%,后年50%。从今年会披露进入三级医院的数量和金额,医院名单都能出来。能看到300的产品在往哪些三级医院走。

Q-维修的团队?

维修人数是翻倍增长,40-50人的规模。

Q-应收账款和经营现金流二季度不太好?

三季度会有所恢复。

Q-闵行的疫情有影响吗?

上半年封控谁都没经历过,现在比较成熟,一有风吹草动工人就有应对。

Q-北京有强制说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的比例?

主流的三甲医院,北京政策跟的比较紧,会在业绩上体现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澳华内镜
工分
2.26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意大利炮手
    蜜汁自信的公社达人
    只看TA
    2022-10-11 23:30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