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贸易冲突不影响中国的繁荣
花生投资见闻
2023-05-15 15:34:03

从 2003 年中国市场经历了 3 轮熊市,每次都是中国经济崩溃论甚嚣尘上,但是不妨碍中国经济完成了工业化起飞,不妨碍我们完成了居民财富创造最为快速的一段,也不妨碍我们居民的社会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中国没有发生危机、也没有发生崩溃,有的只是中国居民逐渐走向了国强民富。

贸易战并不会阻挡我们在工业化成熟阶段走向国强民富的历史规律和宿命,因为这是大的历史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是百年计的历史周期规律,周期不可逆。

本来贸易战是不可分析的,节奏也是不可揣测的,因为这是两个超级大国的政治角逐博弈,远远超过了我们能理解和接触的范畴。信息、影响都不是在我们这些俗人可以掌握的范围内。但是从历史情况和经济的根本原理上我们也许能揣测一些结果出来。

第一、贸易战本身并不会阻挡一个国家走向繁荣的最终结果

历史上一共出现过 2 次大规模的贸易战,都是由原来的主导国向追赶国发起的贸易冲击。第一次是 1903 年开启和 1920 年开启,第二次是从 1970 年到 1989 年的美国对日本、德国发起的贸易战。

第一次的贸易战打出来个一战、打出来个世纪大萧条、打出来个德国的纳粹主义和日本的军国主义、打出来个二次世界大战。即使如此重大的冲击依然没有改变美国最终走向国强民富的复兴之路,没有改变美国的国运,只是把繁荣的时间点拖后了 10 年。

第二次发生在七、八十年代的贸易战没有改变日本、德国在七八十年代全球的国强民富的历史地位,到了七十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学者直接喊出来「美国政府应该向日本政府学学体制改革了」,甚至写出了《日本第一》这本书。日本最终走向「失去的三十年」是自己政策的原因,《广场协议》是在 1985 年签订,但是从 1982 年开始日本就开始走向了金融自由化之路,并在 1984 年之后开始在这条不归路上狂奔。日本最终走向「失去的三十年」完全是自己的咎由自取,跟贸易战没有太多直接关系,况且也是美国正式开始「301调查法案」的 20 年后进入的「失去三十年」,在这中间还有繁荣的 20 年。

德国在当时面临着和日本同样的处境,也是美国人不断找德国人麻烦,但是不妨碍德国的持续辉煌到 2010 年。

国家的根本是制造业升级,是在全球的竞争格局中能保持国家企业的竞争力,为全球的商家提供「更新、更快、更好、更便宜的服务和商品」,这也是做企业和做生意的商业本质。

第二、贸易战发生是历史的必然,是要纠缠 10 年以上的时间,但是也无法遏制追赶国的崛起

从历史规律上看,贸易战是这个时候的必然,是主导国遏制追赶国的方法,为了防止追赶国在技术创新的科技树上对主导国的追赶甚至是超越。是一个要纠缠 20 年以上的事情,而不是目前几次短暂的谈判就再也没有的事情。

在过去的历次大规模贸易战的过程中都是技术领先国——主导国对追赶国发起的方式,而往往是在康波周期的萧条期进行。

1903 年英国的张伯伦对美国的贸易战,主要针对美国人对珍妮纺织机的模仿和运用。美国人的仿制和改进让英国的纺织产业失去了国际竞争力,英国人开始针对美国企业和国家进行贸易攻击和限制。由于一次世界大战陷入停滞,二十年代的贸易战也是存在这方面的意味。

到了七八十年代的美国对日本、德国的贸易战时期,遏制日本、德国获得更高级别技术成为了当时的重要的内容。当我们在 2018 年看到的那一幅中美谈判团的照片,然后用李鸿章李中堂签订条约照片做对比的时候,我们也许只是不知道,美国谈判团的那些老人是当年找日本、德国麻烦的那些人,只是他们从壮年进入了耄耋之龄。

大规模贸易战发生时期往往是在康波周期的萧条期,这是经济层面的必然和政治层面的必然。

康波周期的主导国在康波周期的萧条期之前始终会以技术的提升、创造新的技术实现对追赶国的碾压,在技术层面相处的不是一个层面量级,主导国拥有足够强的技术保持自身企业的竞争优势。然而到康波周期萧条期,进入到技术创新停滞期,没有新的提升生产效率技术大规模的应用,主导国的科技树升级变慢。

而追赶国学习、吸收的能力一直保持,会在康波周期的萧条期实现相应的追赶。我们前面也分析过,康波周期萧条期是追赶国实现追赶的黄金期。主导国为了保持自己的技术领先,一定会在追赶国获取技术层面设置层层障碍。这是经济发展必然规律,也是政治上的必然情况,根本不是简简单单的多买一些美国产品能够缓和的事情。

但是我们也不要抱有太多悲观态度,因为从世界技术扩散和各国研发规律看,主导国的技术封锁仅仅是战术层面的拖延,改变不了追赶国的技术追赶,尤其是在目前全球生产贸易协同化深入的今天。

英国当年在纺织技术上对美国的各种限制,依然没有妨碍美国人在电气化过程中提升生产效率,即使没有一战和二战的爆发,应该也是注定会被美国人所超越。

虽然 1972 年美国人发起了对日本人的 301 调查法案,但是日本人八十年代依然完成了在家电、汽车、工程机械、电子制造等领域完成了追赶。索尼、松下更是让美国的家电公司彻底退出了国际竞争舞台,沦为三线品牌;丰田等汽车制造商的追赶让通用电气在七十年代陷入到了一场危机,内部陷入官僚主义、外部受到日本企业的冲击,然后有了杰克韦尔奇的上台,挽救大厦于将倾之际;日本国家层面多年对半导体制造的投入研发,让 NEC 在半导体制程技术方面能和英特尔角逐,逼着英特尔经历生死存亡时刻,战略重心转向做芯片设计;工程机械方面,小松制造所完成了「小松围城」对卡特彼勒的围剿,让卡特彼勒在 1987 年每天亏损 100 万美金;京瓷等精细化工也接近了杜邦、3M等美国精细化工巨头的研发实力。

即使面临美国的各种技术限制和约束、贸易战的各种条款,依然不妨碍日本企业的仿造、偷学进一步的制造业升级,完成了全球生产技术比拼中的胜出。

中间的这个过程核心是来自主导国攀升科技树的速度变慢,追赶国还能不断的攀升科技树。追赶国不需要完全超过主导国的技术,只要能缩小差距,性能上接近就可以通过低价完成国际市场的争抢。这个也就是历史上为什么贸易战无法遏制追赶国崛起的原因所在。

所以现在是中国作为追赶国对美国主导国发起技术冲击的 20 年,虽然我们当下还没有相应的实力对美国的技术产生冲击,但是也许在我们攀升完 20 年科技树的时候,我们就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了。不要小看中国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10 年前我们能生产什么?现在能生产什么?已经有太多的东西完成了进口替代,太多的产品海外公司的超额利润已经被我们自己的企业所打没,当年通讯器材由于华为的出现让阿尔卡特等利润缩减了 90%。这是我们的底气,也是历史规律和必然。

第三、全面实施关税美国要比我们更加的难过

从中长期的角度( 5 年到 10 年 ),如果美国全面的征收关税,那么美国的经济状况要比中国困难的多,会带来美国的高通胀,在高国家债务和依靠央行 QE 维持核心资产价格的今天,高通胀会对美国整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压力。企业竞争优势的逐渐缩小、国内的通胀、核心资产价格无法继续上涨,不亚于美国 70 年代的颓废时代。

国家级别的竞争优势是制造业体系全面化的比拼,在目前全球的生产体系中,唯有中国拥有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链条,还有高效率的生产体系( 基础设施、高技能产业工人、为幸福生活打拼的勤奋的工程师和工人 ),在全球都是找不到第二个可以替代的范本。

对于美国增加的关税是否能通过足够强大的产能外迁来弥补,这个从目前情况看只能有部分,绝大部分的产品还只能在中国采购,那么相应的关税注定着会由美国的消费者最终买单,必然会推高美国的核心 CPI,推高核心 CPI 会有什么结果?美联储必然的动作是提高利率,缩减货币供应量。对于美国的高国债,每年大量的财政缺口,这是很难接受的事情;而同时对于全球唯一资产证券化率达到 170% 的国度,整体资产价格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泡沫,需要依靠美联储的流动性和杠杆维持的今天,提高利率和缩减货币供应将会对美国股市资产价格形成重要的打压,居民资产表受损,进而影响美国的消费和支出,这是美国最重要的核心资产。

而对于中国呢?担心产能和订单的外迁对于失业和民企负债的冲击。然而由于完整的生产链条和高效率的生产体系决定了我们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产能的订单外迁大概率只是一小部分,外部找不到能对中国形成工业产能替代的国度出现,甚至在 10 年的时间内我们都看不到有足够强大的对手出现。

如果能对中国产能替代,是需要国家级别进入到工业化起飞阶段,必需要满足工业化起飞阶段三要素「固定汇率、以经济为目标的强权政府、拥有足够的资本进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 GDP 、人均粗钢消费量两个标准。这些已经把东南亚、印度、墨西哥等区域和国家都排除在外,他们未来 10 年注定无法进入到工业化起飞进程。最多只能成为承接部分中国中低端产品的产地,类似当年日本在 80 年代低端产能外迁造就了亚洲四小龙,如果没有日本自己制造业的升级失败,韩国和台湾未必会抢占太多日本企业的市场。甚至我有种悲观的感觉,全球产能迁移经历过 4 次的过程,在未来的 20 年有可能就在中国戛然而止了,因为我们还有广大的内陆三、四线城市,这些都可以承接沿海区域的中低端产能的迁入,甚至根本就不需要迁移到别的国家去完成生产。

只有一种情况也许会对我们造成一定的冲击,就是美国完全禁止从中国进口产品,让中国的 3000 多亿美金净出口转为 0,这个假设是让人发狂的大胆假设。因为这是改变了过去 50 年的「全球共生」模式。这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都无法承受和承担的结果,因为极有可能出现的就是全球性的萧条甚至是战争。

综上,我偏向认为贸易战改变不了中国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的「国强民富」,改变不了资本市场中长期的繁荣,更加改变不了我们的「国运」。

在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规律下,中国注定着 20 年时间的繁荣昌盛;中国资本市场注定着进入繁荣。

中国国运昌盛!

1684135319186.jpg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平安银行
工分
9.32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