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芯能科技(603105)5月31日机构内部交流会议
慧选牛牛
买买买的机构
2023-05-31 15:19:00

慧选牛牛
2023-05-31
5月31日慧选牛牛讯,芯能科技(603105)机构举办内部交流会议,一、董事长介绍公司经营情况:

公司2022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67,039.2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058.35万元,同比增长12.00%;若剔除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公司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4,728.91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2.28%。公司成立于2013年,总人数645人。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研发人员人数同比增加158人,同比增长94.05%,2022年公司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58.63万元/人,同比增长22.16%。此外,公司不断引进优秀的研发人才,在成都、北京、天津等多地新建研发办公室,与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深度紧密的合作关系。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为24%。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100.87万元,同比增长38.87%,环比2022年第四季度增长19.47%;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7万元,同比减少98.14%;若剔除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00.07万元,同比增长15.98%。

由于公司新增产品料号较多,为更加准确、清晰呈现公司产品品类及产品规划,公司根据产品功能及特性对主营产品进行了重新分类,对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不产生影响。公司将信号感知芯片、隔离与接口芯片、驱动与采样芯片三大产品品类重新划分为传感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三大产品品类。其中将信号感知芯片之集成式传感器芯片划归至传感器产品;信号感知芯片之传感器信号调理ASIC芯片、隔离与接口芯片、驱动与采样芯片之采样芯片划归至信号链产品;驱动与采样芯片之驱动芯片划归至电源管理产品。报告期内在汽车领域的发货规模已超1亿颗,并且车规级芯片已在大量主流整车厂商/汽车一级供应商实现批量装车。我们的核心市场应用领域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泛能源的市场,指围绕能源系统的工业类应用,从发电端、到输电、到配电、再到用电端的各个领域,包括光伏储能、模块电源、工控、电力电子、白电等。另外一个是汽车电子市场,我们逐渐从早期的占明显优势的新能源车三电系统,逐渐拓展到整车的车身电子、整车域控、汽车的智慧照明等更多汽车电子应用领域。从下游应用领域看,2022年全年汽车电子领域营收占比23.13%,相较于2021年提升了约13个百分点,泛能源领域收入占比为69.69%,其中光伏储能领域收入占比为22.85%,消费电子领域从2021年的16.01%降低至7.18%。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传感器产品、信号链产品、电源管理产品等三大类,2022年各类产品均保持快速成长,其中信号链产品实现营收104,566.55万元,同比增长60.95%;电源管理产品在2022年度实现营收50,976.24万元,同比增长196.67%;传感器产品在2022年度实现营收11,110.98万元,同比增长202.35%。受惠于汽车电子、光伏、电力储能、功率电机驱动等下游应用领域整体需求旺盛,公司抢抓机遇,不断推出应用于汽车、工业等高壁垒市场的芯片产品,各类芯片产品销售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

在研发投入方面,22年相比21年我们持续加大投入,扣除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我们22年的研发投入2.38亿元,相比21年实现了翻番以上增长,研发的人员规模也基本接近翻番。在去年整体行业景气度变化起伏很大的状态下,我们依然坚持在长期方向上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研发的进展,比如在磁传感器领域的角度、轮速等,我们去年也投入了新的研发项目;比如在信号链方向,去年做了丰富的产品规划;在车规级的通用接口芯片方向,去年新增了丰富的产品,如汽车电源管理芯片、功能安全D等级的主驱隔离驱动、车载马达电机驱动、汽车的高边开关产品2022年我们正式开始了全球化市场布局,主要是在日本、韩国和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成立了销售办公室,销售团队也在陆续到位。相信随着海外团队进一步的壮大,海外市场的营收会成为我们整个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在供应链方面,全资公司纳希微会承担公司的一部分产品的封装和测试,纳希微现在已经正式投入到试生产,有一部分产品已经开始小批量的封测。在质量管理方面,我们一直专注于构建车规等级的高可靠性的质量管理体系,这套管理体系也得到了行业内很多头部客户的认可,同时我们的功能安全体的建设也在稳步的推进中。我们一直注重组织建设,并持续关注人才引进和培养。过去我们主要通过社招来吸引行业内众多优秀人才加入。但随着行业回归常态,现在我们将重点转向校招,并为他们准备了丰富完整的培养课程(备注,公司早期几乎不招聘应届生,因为公司的理念是初创公司用不起应届生,要招有丰富经验的社招工程师)。同时,我们也推进管理和支撑体系建设,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今年我们将持续优化成本和提升效率,以构建未来的成本竞争力,随着供应链紧张的缓解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成本端的竞争将变得越来越激烈。此外,自上市以来,我们积极参与了一些产业投资基金,并进行了一些布局和投资。希望未来能够通过产投联动的方式,更好地构建长期竞争力。

二、问答环节:

Q:今年一季度实现环比增长,相比大多数的公司、以及今年的行业端情况,实现了不

错的增长,主要原因是什么?

A:Q1增长的原因:第一,有约一半的营收来自于汽车和光储等泛能源这两个赛道,这两个赛道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虽然新能源车出货量在一二月份不达预期,但在三月份已经开始迅速恢复,从全年来看,这两个赛道的增长预期仍然乐观。第二,公司的产品在泛能源和汽车等核心赛道上不断拓展市场份额,例如,在光伏储能领域,公司持续推广隔离驱动类产品,以替代传统的光耦驱动产品,并通过替代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在新能源汽车主驱动领域,公司的非功能安全的驱动芯片已获得市场上很多客户的认可,市场份额也在快速提升,带来了一些新的增量。第三,公司持续推出新的产品,拓展产品品类,比如磁电流传感器,在去年下半年发布后取得了较好的市场进展,同时如电源类、车灯照明类和接口类产品,在23Q1也实现了不错的增长势头,为公司带来了新的营收增长。第四,去年下半年以来行业供应缓解导致库存上升,整个行业的营收增长受到影响,公司也受到了影响,不过随着去年下半年的去库存,下游客户的库存水位有所下降,加上汽车和光储市场原本的库存不多,经历短暂消耗后恢复提货模式。

Q:下游领域结构里面,泛能源占了70%,光伏储能占其中的20%多,剩下的50%能否大概拆解一下?

A:泛能源领域中,光伏储能的营收占比约为23%。数字电源主要涉及到PC服务器、基站和充电桩等电源,占比不到20%。工业电机驱动方面,主要包括变频器和伺服系统等大型工业电机驱动系统,占比不到20%。剩下的10%相对分散,包括一些电力电网相关的行业、功率电器类的行业等。

Q:23Q1毛利率大概45%,相比去年有一定下滑,原因是什么?产业链上,上游的晶圆厂、封测厂产能紧张的情况也有所缓解,后续的毛利率展望如何?

A:去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市场的缺货得到缓解以及下游领域需求景气度分化,国外厂商以及国内同行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尽管在竞争策略上,公司保持积极的市场竞争策略,并不会因为价格问题失去市场份额。然而为了应对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在去年Q4至今年Q1期间,公司在部分头部关键客户和市场进行了跟随降价的举措,从而导致毛利率出现下滑。不过,公司也积极进行了成本端的优化,以保持成本上的竞争力。成本优化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商务谈判来降低成本,并取得了一些不错进展。上游的晶圆厂和封测厂都给予了公司有力的支持,为公司提供了有竞争力的降价幅度。然而,由于客户端的降价是立即生效的,供应链的降价则需要生产周期和库存周期,所以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往后看供应链成本端的优化将逐步在毛利率上体现出来。除了供应链成本优化之外,公司还通过内部做了非常多的成本优化动作。通过产品设计和制程上的优化,积极改善产品成本的构成。我们相信,通过设计与工程上的优化,能进一步提升成本竞争力。因此,从上述情况来看,Q1确实是成本压力较大的时期,但公司相信,随着这些成本优化的举措逐渐产生效果,整个毛利率的状况应该会逐步得到更好的稳定或改善。

Q:23年后面几个季度的股份支付费用大概是什么情况?

A:2023年全年股份支付费用大约在3个亿左右,第一、第二季度会承载大部分费用,第三、第四季度费用逐渐下降;按照季度来看,一二季度大概在9000万元,三四季度大概在5000万元。

Q:泛新能源和汽车电子占到公司差不多9成的营收。除了这两个领域,消费电子和传统工业领域的景气度如何?海外龙头扩产对行业未来有什么影响?

A:从市场需求端看,尽管汽车电子和光伏储能的行业增长幅度可能不会像去年那么大,但其增长的确定性仍然明朗。整个能源结构的变革,包括汽车新能源化和智能化趋势没有改变。因此,这两个市场的增长确定性还是不错的。除此之外,我们比较熟悉的赛道有工控行业和数字电源,目前来看,这几个市场的实际需求相对低迷,但是我们与这些行业内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大家普遍认为下半年应该能看到需求的增长恢复。因此,我们可以对下半年做一些期待和展望。至于像消费电子行业,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经验并不是很丰富,因此可能并不能反映出这些行业的完整状况。但是,从整个行业的状况来看,我们可以期待在今年下半年,这些行业整体都会有比较好的增长表现。从市场竞争的状况来看,国外的大厂正在回来,并采取一些积极的市场竞争策略,这给市场带来了一定压力。然而,对于国产厂商来说,我们仍然相对乐观。这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国产替代的大趋势,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无论是国内客户的国产化需求,还是海外客户的多元化供应需求,都非常强烈。尽管供应短缺的问题有所缓解,但头部客户仍在坚定地推动这一战略的落地。另外,国产厂商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从产品开发能力、质量管控能力、整个公司的经营体系,还是成本优化能力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我们相信,依托国内的产业链资源,国产芯片公司仍然能够获得具有竞争力的成本表现。虽然说缺货已经缓解,但未来的真正竞争不仅仅是pin-to-pin的成本竞争。尽管成本竞争最容易在相互替代的产品之间发生,但公司面向的汽车电子市场和泛能源市场正在迅速变化,并产生了许多新的应用创新需求,这些应用创新的源头都是在中国。因此,对于国产晶圆厂来说,如何与国内行业的头部客户紧密合作,共同定义和开发更具前瞻性的产品,可能是国产厂商未来的一些机会点。我们相信通过对应用领域的持续聚焦和投入,包括与各行各业的头部客户紧密合作,我们能够在未来的下一代创新性产品上建立领先优势。

Q:公司在海外布局的具体策略和规划是怎样的?海外客户导入国产供应商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公司进入海外客户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哪?A:全球化是纳芯微比较确定的未来战略方向。芯片是整个电子产业的上游领域,在芯片领域中,所有全球领先公司都是全球化公司,没有一家公司可以通过区域市场做到全球领先地位,中国芯片公司也不例外。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未来成为全球领先的芯片公司,那么全球化是必由之路,因此我们会很坚定地“走出去”。“走出去”会面临很多挑战,比如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核心诉求等,但是其中也有机会,即海外很多头部客户有非常明确的多元化供应构成的需求,尤其是欧洲客户。一方面,在地缘政治形势下,欧洲很多客户在考量未来市场的准入制度、供应安全制度时都在积极构建多元化的供应体系,即希望在原来以欧美为主的芯片供应体系之外,构建以中国为主的另一套供应体系,将其作为一个高级别策略来推进。另一方面,无论是欧洲还是日韩,IC供应格局已经非常稳定,很多客户在强势的供应商面前缺少议价能力,尤其是过去两年的缺货情况给大家留下了比较惨痛的教训。因此,很多客户会抛开国际局势,引入一些新的供应商来刺激供应链的活力,实现成本优化。这也是中国芯片公司推进国际化的机会点。此外,我们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过去几年的缺货窗口对我们国际化的推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在海外的重要客户上取得了非常好的突破,包括海外大型的汽车Tier1的客户、工业及光伏头部客户等。通过海外销售团队的建立,我相信我们也能够有机会更好地服务这些客户,巩固已经取得的进展,并且拓展新的合作机会。我们会逐渐从海外客户的开拓,进一步推广到对全球人才资源、供应链资源的利用,再到最后真正实现全球化经营。Q:产业基金后续主要的投资方向是什么?未来与这些被投项目的合作模式如何?其中年报中披露的英纳威的主营业务是什么?A:模拟芯片行业的发展史基本上就是并购史,很多头部公司都是通过并购不断壮大成长起来,我们相信中国公司也不例外。我们上市之后,在投资并购领域积极布局,参与了一些合作基金。在上市的一年里,我们参与了不少对外投资,更多是投资一些早期初创团队,期待对我们未来产品的开发起到协同作用。从合作模式来看,不同公司不一样,有些是独立运营的,有些与我们在产品定义、客户渠道、研发体系、供应链资源等方面均有不错的协同,希望能够帮助被投企业快速成长。英纳威是主要从事车载高速接口产品的公司,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Q:汽车电子方面,公司年报披露了2022年汽车电子营收占比从2021年的9.99%提升至23.13%,同时汽车电子也是公司战略聚焦的重点方向之一,公司未来在汽车电子领域产品布局的规划和思路?以及从单车价值量来看,目前公司产品所能实现的单车价值量能达到多少?

A:我们一直以来的产品布局思路都是围绕着核心市场应用来拓展布局。汽车电子是我们聚焦的重要应用领域。这两年我们围绕汽车电子市场进行了非常多的产品品类拓展。简单介绍一下:第一,在前端传感器方面,我们有一些磁传感器,包括现在已经量产的电路传感器以及正在开发中的角度、轮速、开关等传感器,另外,还有我们较早存在的业务,即汽车压力传感器。第二,在信号链方面,我们比较早地开始做车规级的传感器的信号调理芯片,还包括通用信号链产品,如通用的运放、ADC等,其中有很多是围绕汽车应用做产品规划;以及专用的ASSP或专用SoC这些都会是我们持续拓展的方向。第三,在接口方面,我们在汽车方面主要有CAN、LIN的产品在量产。第四,在驱动方面,包括隔离的门驱、非隔离的门驱,马达电机的驱动、照明的驱动,都是在汽车上的应用场景。第五,电源管理方面,我们目前量产了一些供电电源类的芯片,去年发布了LDO,今年会陆续量产更多的Buck一类的供电电源类产品,以及进入到更高集成度的PMIC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第六,在功率路径保护方面,包括高边开关、低边开关,低边开关去年已经实现量产,高边开关今年应该有机会投放市场。

关于单车价值量,据我们自己的统计,如果新能源车型尽可能多的用到我们的芯片的话,目前已经量产的产品在一辆新能源车上大概可以达到400元人民币。Q:最近大家都非常关心服务器市场,全球大模型发展的背景下对于数据中心和AI服务器需求持续增加,公司目前在服务器市场已经有哪些产品布局?以及未来公司在AI服务器等领域的新品布局规划和产品推出节奏展望如何?A:我们内部将服务器电源归入了电源产品领域,而不是服务器领域。服务器电源主要包括隔离的驱动、采样、接口以及数字隔离器,还包括一些非隔离的驱动。我们在服务器电源方面有不错的进展,一些头部客户与我们都有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的市场份额还不错。在服务器主板方面,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温度传感器类产品,一类是I2C接口类产品。这些产品我们与国内一些服务器厂商也有不错的合作,未来我们在服务器领域会围绕现有产品进行拓展,开拓更多服务器接口类产品,服务器领域抛开电源不看的话,单独的服务器在目前的营收中占比不高。

Q:22年公司的整体人员增长幅度较大,研发费用率的提升幅度也挺大。23年公司

的人员扩张情况如何?

A:23年整体人员不会出现过去几年的翻番式成长,随着行业内人才紧缺较前两年有所缓解,我们逐渐由社招转向通过校招自己培养人才的模式,今年人员扩张节奏会有所趋缓。Q:目前磁传感产品的营收体量水平如何?磁传感器新产品推出的节奏是怎样的?A:磁传感器目前营收的主要构成是磁电流传感器。磁电流传感器增长确实很快,去年我们投放市场的半年时间内,其贡献了约6000万的营收,今年这部分会持续快速增长。除了电流传感器之外,我们还布局了非常多的品类,比如角度传感器和线性传感器,今年会陆续量产,预计在上半年就会开始起量,在今年会构成新的营收贡献。磁开关传感器产品在今年年中左右会开始量产,可以期待今年在磁传感器方面有比较快速的增长和好的市场表现。

慧选牛牛统计:该股最近90天内共举办了2次或以上机构内部交流会;90天内共有12篇券商研报,机构给出评级12次,买入评级9家,推荐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强推评级1家,机构目标均价为20.03元。90天内共127次机构调研,其中券商调研16次,基金45次,私募18次,资管15次。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芯能科技
工分
2.26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3-06-26 19:16
    确定这是603105芯能科技的信息?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05-31 15:52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