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晶科能源—浦江夜话·第二期-光伏前世·今生·未来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3-09-14 22:06:37

要点:

1、技术:公司TOPCon技术动态保持半年左右领先,目前单面poly的TOPCon产品的中试线效率26%左右(结合新型金属化路线),今年全年量产达到25.8%,明年推出双面TOPCon产品能做到量产效率26.5%(中试线已经达到),在24年、25年能达到27%-27.5%(通过生产材料的优化,此外对于新型激光等技术储备也有)。

2、产品迭代:双面率是80%左右,我们的目标是提升到90%;温度系数目前是-0.29左右,目标提升到-0.25;TOPCon的182用100mg左右的银浆,希望在未来的3-6个月内能够全面量产0BB产品。

3、BC路线:基于自己中试线,银浆的降耗方面、硅片的薄片化方面和组件的新型材料应用方面降本困难,预计未来2-3年没有成本优势。

4、钙钛矿:晶科TOPCon与钙钛矿叠层效率接近32%,希望年底接近33%,预计商业化还需要3-4年左右时间。

5、POE粒子:实际运行看不缺,POE粒子国产化速度很快,性能可以满足光伏的要求,24年万华等国产化厂商产能投放进展比较关键。

6、PVInfoLink:截止8月底行业已宣称的TOPCon扩产计划超过1700GW,目前可能达到750GW+完成设备招投标,年底前能落地的项目大概率超过600GW,23年预计出货市占率25%左右,24年预计60%+。

对话一 光伏Past时代 & New时代

回顾行业的电池技术革新,从第一代铝背场电池再到第二代PERC电池,电池片技术正在引领第三次行业格局变迁,从P型到N型的再次升级。据第三方统计,2023年TOPCon组件出货占比将超过30%,24年N型产品的市占率将挑战60%。这意味着光伏行业从供应端到应用端,全面进入TOPCon时代。晶科能源作为首批投注并领跑N型技术的龙头企业,TOPCon电池实验室转化效率达到26.4%,当下的量产效率已超过25.5%,明年将超过26%。未来,山西56GWN型超级工厂项目的陆续投产,将成为全球最大的N型一体化基地。

宋锋兵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品质&产品副总裁

1、TOPCon实验室技术和能够产业化技术的差别?

TOPCon实验室技术和能够产业化技术有三个逻辑关系:

1)产业化技术需要实验室技术的支撑。以TOPCon技术为例,最早的时候实验室技术在25%-25.5%,当时产业化技术在24.5%左右,差一个点。但是随着实验室技术提升到了26.5%及以上,产业化技术也到了25.5%,因为产业化技术的进步,所以实验室技术也能更上一个台阶。后面做到26.5%-27%,也是有路径可以实施的。

2)实验室技术是探索性技术,面向应用的技术;产业化技术是通过生态链的整合进行集成创新的技术,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开拓。从这四个层次来讲,两者是有上下关系,也是有部分重叠的。所以一个技术要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并在产业化占据主流的通道,要把这四个方面都解决好。

3)从发展眼光看,一个实验室的技术是否有生命力,不是看实验室的绝对效率,而是看产业化之后能否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2、晶科山西N型一体化大基地,除了物理集中效率提升(硅料进到组件出的时间dada缩短),是否有其他领先优势?

晶科能源山西56 GW的N型垂直一体化项目,与其说是为了做大,不如说是为了做强。举例: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的创新速度不断增长。因为有大量的优秀资源和人才聚焦在大城市,也就是资源的聚焦,灵感的碰撞会带来创新的加速。在山西基地,我们集中最优势的软件硬件,通过智能制造和数字化升级,以及会投很多创新和研发资源,和公司上下游的合作伙伴的生态链一起进行整合,我们认为对于创新加速会有很大帮助。它不但是晶科能源的一次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行业的一次里程碑。

贾锐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新能源&光电子实验室 主任

3、过去十年整个光伏产业最大的变化,整体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展望未来十年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多年来,光伏技术遵循了三个逻辑:1)效率越来越高,2)成本越来越低,3)可靠性越来越好,凡是不符合这三条逻辑的,通通被淘汰了。整个行业以市场的逻辑作为主打原则,未来也要遵循这三个逻辑,缺一不可。

4、晶硅技术后续的发展趋势,企业投放产业链的方向?

目前晶体硅是绝对主流,晶体硅又分为TOPCon、PERC和异质结,实际上它们背后的物理逻辑是一样的,就是所谓的钝化接触。这三种技术未来的发展既有借鉴又有区别,因为实现手段是不一样。异质结是低温的手段,TOPCon属于高温的手段。

关于未来TOPCon技术发展,未来绝对是TOPCon的天下,当然其他技术也非常好,但市场空间可能没TOPCon那么大。TOPCon未来提升的空间还是比较大,要实现双面TOPCon技术、提升氧化薄膜技术以及TOPCon和BC类技术融合。

5、目前各公司倡导的不同技术未来是否会融合发展?

有可能,但必须符合三原则:高效率、低成本、高可靠,缺少其一发展都会受限。2017年,日本已经把异质结背接触的电池效率做到了26.7%,但后面也没产业化,因为产业化成本太高。

孙宝全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研究院 教授、博导

6、近年新材料发展和光伏新技术是否有关键性成果?

很多材料造就了光伏的成功。比如以硅为例,从原来的铝背场用多晶硅到PERC电池用多晶硅或单晶硅,到TOPCon单晶硅,造就高效率,都是硅的品质提升。另外TOPCon电池不断做薄,也满足降本的需求。

7、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应用有何规律,未来发展趋势?

从规律来讲,1)从实验室到企业技术做得越来越好,2)对整个电池,比如说钝化接触的理解已经够深入。

8、未来N型技术迭代是否会更快?

TOPCon技术从学术面看有很多优点,比如少子寿命更长、弱光下的响应性更好、温度系数小,这些特点可能吸引更多科学家、企业包括投资者的关注,这些特点造就了产业化进程。个人观点是通过企业界、科学家、投资界一起的努力,肯定会加速TOPCon一些新技术的应用。

王淑娟智汇光伏、中国投资协会能投委 创始人&理事

9、如何看待光伏在整个电力行业或者整个社会体系中的角色?

成本不一样,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肯定不一样,因为需求是不一样的。早期成本很高的时候,光伏组件只能用在卫星上,比如第二颗人造卫星。现在我们新发射的天宫号、玉兔号航天器上也有光伏产品,所以光伏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成本很低,连最普通的农户屋顶上都可以装了几百万套的光伏,角色是有很大变化。

能源转型作用:对于中国而言,光伏行业有非常重要的能源转型作用。能源局公布最新数据,光伏装机已经达到4.7亿千瓦,超过了风电、水电,现在成为第二大电力装机了,发挥作用肯定不一样。我们现在的发电量占比还比较小,但是随着各界的努力下,我们降本增效,再过几年就能看到光伏度电成本加上系统成本可以跟煤电PK,光伏在能源转型中承担更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中国的目标也是全球的,欧洲、美国也在能源转型,对于我们光伏产品需求量是大增的。全球大概95%以上的硅片,70%以上的电池片、组件是我们中国生产的。全球的需求增长自然会带来我们国家产能的增长,给国家就业机会、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社会经济是非常有帮助的。现在光伏产品,跟锂电池、电油汽车一样,成为拉动出口的新增长点。

生态环境治理作用:近几年我们看到在沙漠化治理方面取得非常不错成绩。从最早在青海的戈壁滩、格尔木等地区取得不错成绩,前两年zx在很多场合提到做大型的沙戈荒基地,现在我们也规划了未来十年大概4.5亿千瓦的沙戈荒大基地项目,所以在整体大生态里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业:我们国内大量的光伏项目开工,比如今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投资占到整体电力投资的40%以上,会解决大量的就业,以及企业扩产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10、光伏行业需求波动的原因?

需求是确定性增长,没有波动的。所谓的波动可能是产业周期,技术的迭代,带来降本增效,从而实现需求增长,基本上一直是在围绕周期来发展的。每次产业技术重大技术迭代,总会有一些企业成为黑马成长起来,成为一个新的龙头。但是也有一些原来龙头企业,在技术转换过程中没有跟上节奏,降到二三线甚至倒闭。这个周期更多是企业的周期,而不是行业周期,行业是确定性增长的。

11、目前各环节产能均超过1000GW,是否意味所有的产能过剩?

每到技术迭代的时候,都会遇到产能过剩的情况。我觉得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优质产能相对紧缺的过剩。对于市场经济,适当的过剩是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比如前两年光伏玻璃和硅料,由于没有适当过剩,价格飞涨,其实产能也是在增长的,只不过落后于行业增长的需求,反而让行业的价格逆势增长。

现在的过剩有两个原因:

1)需求趋势增长,比如说硅料,因为终端需求增长,所以硅料的产能需要增长。

2)技术迭代带来的扩产。比如现在处于一个P转N的技术迭代周期,所有的龙头企业扩的都是N型,扩优质产能。他们担心在技术迭代周期中被落下,虽然知道绝对产能过剩,但还是在扩优质产能。前段时间电池片的利润非常好,因为大家的扩产速度,并没有跟上需求增长速度。我们这一轮的扩产是优质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当落后产能被淘汰掉,又会回到适当过剩的阶段。

对话二:技术为王时代,N占整头

金浩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CTO

1、公司为什么觉得TOPCon是主流的商业路线?

1)理论效率。行业中一直在研究晶硅的最高效率是多少,我们看到TOPCon、hjt和bc的最高效率是非常接近的,BC单面电池高的话可能会达到0.2、0.3差异,TOPCon和hjt是非常接近的,约为28%,能够做到单晶结构的天花板是选择路线的第一个要务。

2)谁更能够在低成本的情况下产业化,我们一直在评估三个技术:hjt、bc、TOPCon,我们认为从成本来讲,TOPCon从现在到未来到3-5年依然具有绝对领先性。

3)在企业界实现的方便度和难度。对于hjt,其生产设备的成本投资过高,并且很多核心设备里的原部件依靠于进口;对于TOPCon,实际工业实施的难度相对比较低,以PERC作为基础进行大幅改造就可以实现;对于BC,不仅成本相对比较高,实现的难度也会更高。

所以,从理论效率的天花板、实际实现的难度和最终的性价比三个方面来看,我们是坚定的认为TOPCon在过去1-2年,到现在,再到未来的3-5年依然会是一个主流的路线。

2、行业中觉得TOPCon是PERC升级的过渡态怎么看?

首先我们要看如何去理解过渡,PERC从2016-2022年期间占据主要市场地位,但是从现在来看,可以说在过去的五六年内PERC也是过渡。对于TOPCon,我们认为它是从2022年到未来的3-5年占据市场50%或以上的技术路线,所以不会认为TOPCon是过渡产能。

在各种方面进行迭代之后,在5-6年之后有可能会有包括叠层等各方面会进一步产生。晶科在上市的时候路演讲到公司的电池效率22年是25%,23年是25.5%,24年是26%,我们实际达成:22年是25.2%,今年将会达成25.8%以上的电池效率,24年将会投建是26.5%以上的新电池产线,预计明年会达到26.5%,在24-25年可以达到27-27.5%之间的量产转换效率。我相信这样的转化效率肯定是能够压制所有的其他的基础路线,成为市场上量产的主流。

3、公司提高电池转换效率的实现路径或者是可能的方式?

去年是在TOPCon的基础上叠加了se的平台,达到了25.5%以上。现在是在se的平台上面进行进一步优化,结合一些新型金属化的技术路线,在中试线上已经达到26%左右的量产效率,所以我们对今年全线量产达25.8%以上的量产效率是非常有信心的。

对于26.5%的目标,在中试线上也已经达到了接近26.5%的批量效率,所以我们认为全面达到26.5%的权限效率也是可以执行的,并且达到26.5%的实践方式并不是非常困难,不需要非常多高精尖设备的支持。

对于27%-27.5%的目标,往往某个技术路线出现之后,在26.5%的基础上,通过生产材料的优化来达到27%左右的电池效率是非常轻松的。同时我们也进行了下一代的技术储备,比如对新型激光基础化的储备。所以我认为结合新的技术达到了27%-27.5%,在未来的2-3年内是非常有可行。

4、BC有哪些技术路线吗?现在的量产难点是什么?优劣势有什么?如何展望未来的市场空间?

BC是基于hjt和TOPCon产生的产品,所以BC的提效路线是基于hjt的hbc或者基于TOPCon的tbc。优劣势方面:

1)降本困难。对于BC,工艺步骤相对复杂,并且降本是非常的困难的,比如银浆的降耗方面、硅片的薄片化方面和组件的新型材料应用方面。从公司的BC量产中试线来看,我们判断在未来的2-3年,它和TOPCon的成本差异基本会在0.1元以上。

2)BC更适合做单面的产品。因为正面没有遮挡,但是把很多栅线和连接全都放到背面,使得背面的遮挡过多,从公司的数据来看,超过50%以上的双面率是非常难以达成的,并且成本非常高。因此我们认为的BC更适合做单面产品,而TOPCon转化效率和BC转化效率的差别基本在0.2-0.3左右,即一个档位左右,但如果为了一个档位的差别而去增加大概0. 1元以上的成本,我们认为不是不可能,但是应用范围会相当局限。因此在单面产品方面,我们认为BC会是一个分支,但并不一定会成为主流。而在双面产品上,因为BC的双面率在50%左右,测算双面的综合发电收益来看,即便在单面(正面)情况下,大概多5W左右,背面发电效果远远低于双面TOPCon产品,所以我们是认为对于双面产品来说,即地面电站普遍选择的高性价比产品,BC在2-3年甚至在更长的时间内是没有相应的生命力的。

总结来讲就是:1)BC的提效端不够明显;2)成本端劣势大;3)BC是平台化产品,在TOPCon达到26.5%以上的新型技术路线上对设备的应用和BC是高度一致,即在双面poly的TOPCon基础上,是可以做BC产品的,但是我们依然并不认为在未来的三年左右的时间BC将会成为绝对的主流。

5、对于定制化产品,晶科在TOPCon技术迭代方面是否有相关的考虑?

我们跟客户是有经常性的深入沟通:

1)双面率方面基本是80%左右,我们的目标是提升到90%;

2)在温度系数方面,目前是-0.29左右,我们的目标提升到-0.25,我们的TOPCon的双面poly上就很容易办到,因为我们的双面poly的VOC和BC基本一致,在740~750之间,温度系数有非常明显变化。

3)成本方面,TOPCon的182用100mg左右的银浆,希望在未来的3-6个月内能够全面量产0BB产品,能够把银浆以及相应的其他的封装成本进一步下降,相信快速的成本下降和性能提升,能够更好的满足客户和服务客户。

董寅中  ACWA研发中心  负责人

6、作为率先使用TOPCon的业主,当时是什么样的机缘或者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选择TOPCon技术路线?

在选择技术的时候永远看重哪种技术能带来最低的LCOE。困难点在于结合项目的特点,基于最低的LCOE去评估技术。公司很多项目都在中东非,环境特点是高温、高湿、沙尘,其实我们对n型TOPCon的评估已经很久了,我们是在市场上非常早用n型TOPCon的开发商,在p型向n型的过渡转换阶段,我们看到n型TOPCon给我们带来更高的发电量,甚至对于n型组件来说也是存在溢价的,因此最终我们选择n型TOPCon,包括选择晶科,我们也很高兴晶科在这条路上走的是非常快,帮助投标参与很多项目,n型TOPCon最起码对我们的帮助就是说让我们拿到更多的项目,我们的预测是在未来的3-5年,n型TOPCon是主流,n型TOPCon具有:双面率好,和p型相比温度系数好的特点,很契合我们在中东非的应用场景,给我们带来更多发电量。合作项目包括今年、去年和未来3-5年投放的新项目。

7、对TOPCon未来几年的技术迭代或进步、成本、效率的展望或期许?目前和晶科的合作是由针对性的产品定制吗?

1)降本行业中离不开各位同仁的努力。

2)我们现在跟晶科在深入交流关于研发方面的合作。未来会有更多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技术,公司在和晶科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对技术的期望:(1)双面率能不能进一步提高。因为公司的项目地点都是沙漠,双面组件对于发电量增加是非常显著的。(2)温度系数能不能进一步优化。(3)效率能否进一步提高。公司要在这几个技术参数找到平衡点,尤其是在公司应用场景当中找到平衡点。这样的平衡点找到之后,能达到成本最优和性能最优。

所以说我们现在和晶科也在探讨这方面的合作,基于我们的财务模型、项目的需求,能不能做一些定制化的产品,我相信这种产品不单是我们需要,整个中东和类似应用环境都会有需求。对于一些关键的技术参数,一直在探讨能不能帮公司达到最终的目的:最低的LCOE。

8、公司有没有关注屋顶或者其余的方案?

我们目前主要是集中式电站、大型地面电站。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有不同的技术选择,我觉得更多种技术选择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最近对我们来讲,尤其海外市场更多大型的地面电站,因为对于电价下降诉求比较大,公司在中东的电价大概可能在一度电1.4-1.5美分甚至更低,是非常有竞争优势的。分布式需求比较少,海外市场可能还是集中式的应用需求可能更高一点,可能最后n型TOPCon是主流,其他技术作为补充,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的需求。

葛子义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  研究院、国家杰青

9、钙钛矿方向备受关注,怎么看和TOPCon的叠层电池?

目前钙钛矿跟晶硅叠层的效率已经比较高,今年沙特国王大学报道的小电池效率已经达到了33.7%。国内,隆基也报道过33.5%的叠层效率,这些效率可能是基于跟一些异质结技术进行了叠层。

晶科主推TOPCon和钙钛矿的叠层,包括了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也一直在做TOPCon和钙钛矿的叠层技术,比较看好这个技术,因为虽然效率比异质结基础上的叠层稍微要低一点,但是它可以利用现有的产线,现有的设备不需要做太大改变,进一步降低组件成本。晶科做的TOPCon和钙钛矿叠层经过第三方认证,目前是接近32%效率。我们是比较有信心在今年的年底左右做到接近33%,虽然没有达到34%-35%,但是向上的空间仍然巨大。(金浩)

对于未来TOPCon和钙钛矿叠层技术如何发展,首先做叠层的时候,在TOPCon的光面支撑一些电流,没有绒面上做的高;另外TOPCon电池在叠层里面对电压的贡献还不够,还要继续进一步提升;在子电池方面是钝化接触、对电压的贡献,结晶控制,顶电池方面是提升宽dai'xi钙钛矿的稳定性、电池稳定性、大面积均匀性。

10、您觉得TOPCon和钙钛矿叠层的量产或者产业化的时间轴和时间点是怎么样的?

要实现真正的量产的话,要求很多,首先是大面积的组件的良品率,包括稳定性的测试、中试、产线的量产、降本,都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需要3-4年左右的时间。

邢天成   CEPHEI Investment润晖投资  投资经理

11、面对不同的可选择路线,作为投资人会怎么样评估一个路线的潜力或者是前景?

光伏行业没有一项技术是十全十美的,任何的技术都可以或多或少的找出一些理论的优势,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看各项技术的时候,仅仅去看理论上的优势、理论的溢价、理论成本是不够的,更多去看技术在过去或者现在量产上有哪些难点,然后再去进一步挖掘,推荐这个技术的公司或者这个行业有没有哪些整体的解决方案,可能是原材料端,也可能是辅材、设备、工艺,找到以后再去做跟踪和验证。我的体会是和产业里的专家或者领导交流的时候,需要主观判断内容的可兑现性,特别是在中短期的可兑现性是怎么样的。结合以上,当真的找到了或者说认为有一项技术到了可投资的阶段的时候,其实不仅发现了这一种技术,衍生的一些关键工艺也是有投资机会的。行业里能跟踪观察点特别的多,重要的是找到靠谱的渠道,能找到相对来说可信度更高的公司或者管理层,去撬动更好的验证途径。

12、光伏行业的上市公司很多,验证信息比其他行业更加容易和方便,在新人阶段不了解的情况下如何做评估?

我觉得当研究一个新技术的时候,是光伏对研究员的挑战。所以从我个人的经验角度,就是要尽快去找到新技术里面相对口碑、研究相对扎实的公司的核心人物,然后尽量通过他们能够更事半功倍的去学习和判断。

13、在光伏充分竞争的行业里面,评估行业的企业的差距、公司之间α或者差异,需要看哪些评估要素?

成本、国际化、ESG,三个因素其实是相辅相成。

1)成本。第一关心的不是现阶段重复性的投资,而是新技术下各家的成本差异。因为新技术的成本曲线可能跟现有的认知、现有技术的成本曲线是完全不同的。第二关注的是制造体系,比如企业的运营效率、能效、制造储备。

2)国际化。在运营端有几个特征:一是品牌企业能不能在海外做出品牌,做出本土化的营销,这样才能帮助形成溢价;二是企业的准入资质。还有就是全球化的视野,光伏行业是长尾的市场,每年都会有很多细分市场,有爆发性的机会,哪一家企业有全球化的视野才能够去挖掘好机会。在制造端,因为出海是现在所有企业走向的选择,怎么样在海外把成本控制好,是非常难的课题。

3)ESG。从环境和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海内外社会包括政府对于ESG的关注度都是在与日俱增的。

除此之外,我觉得往后在国际化制造的背景下怎么去做好员工的权益保障,因为员工会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可持续做好这件事情,核心还是更好的制造体系上,只有提高自动化的能力,那才能够做好出海。

4)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是基石,当一家企业有很好的研发储备的时候,如果说在决策机制或者股东治理上存在问题,很有可能在新技术和老技术之间、面临多种技术路线选择的时候出现摇摆,这样的话所谓的技术创新只能停留在实验室,不能走向浪潮。

对话三:解构N型生态链

金浩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CTO

1、未来TOPCon良率、降本增效和生产流程简化的空间?

现在N型产线的效率和设计一致,接近25.8%,良率和PERC一样。未来在产线简化上还有空间,核心在于设备企业是否能把一些前后道功能进行相应合并。

目前单面poly的TOPCon产品的效率26%左右,我们明年推出双面TOPCon产品能做到量产效率26.5%,在24年、25年能达到27%-27.5%。

2、TOPCon扩产比较多的情况下,新的高效率N型产能的规划会不会被推迟?

不太会被延迟的,我们在设计第一代时已经考虑到第二代和第三代,也预留了相应的空间,而且新一代TOPCon的工序也只有一道左右的变化。现有的大量产能只是促进对未来技术的进步,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效率能做得更高,而不是因为有产能就不再获新产能去提升效率。

3、未来企业之间的差异化?

会变得很明显的,去年推TOPCon时,我们就认为会动态领先半年左右,目前也看到了。我们在已经率先应用一些新型金属化技术,行业也在跟随。包括SE技术、双面ploy以及后面技术路线的规划和落地,我们认为也是领先于行业半年左右的时间。头部企业和跟随企业的技术差距会依然保持,甚至逐步拓大。尤其是一体化企业,我们的优势是原材料上的提升和组件的配合,所以一体化的优势也能够让头部企业和后面的企业保持一定的距离。

周光大 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有限公司 总经理&CTO

4、POE在TOPCon上的应用?POE的国产化?

POE在TOPCon上的性能是有优势的,随着TOPCon的兴起,POE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目前TOPCon可以分双玻和单玻。双玻的封装方案趋于统一,和PERC的总量消耗差不多,但随着MBB方案的应用,整体POE用量有下降。今年下半年双玻渗透率高,大家都预测POE粒子要紧缺,但从实际运行来看,也没那么缺。

POE国产化也是解决POE紧缺的方法。目前POE 粒子国产化速度很快,但石化行业的产能释放的周期较长。从试用结果来看,国产化粒子的性能也可达到进口粒子水平,满足光伏的需要。第一批的产能释放会慢一点,后面会呈现加速的过程。

2024年非常关键,因为万华、京博等国产化厂家都进入量产阶段,第一个工厂能不能顺利的投放出来很关键。第一批投放后,每隔两年就可以释放一批更多产能。

5、N型时代,以胶膜为代表的辅材会不会变得更重要?怎么保持可靠性的领先?

胶膜地位没有改变,属于价值比较小,但可靠性比较重要的辅材,一直都围绕电池和组件在做方案。TOPCon和PERC的差异在于叠加比较多的新技术,包括银铝浆、薄片化、MBB和0BB。封装材料是围绕组件做改进,过程中会看到可靠性的问题,福斯特还是喜欢这种挑战的,行业也一直向高效率、高性价比、高可靠性发展。封装材料在这方面可以起到比较多的作用。

李文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CTO

6、对TOPCon设备的布局?设备对技术发展会有哪些贡献?

奥特维从研发串焊机进入光伏行业,之后产品线越来越丰富,拓展出激光划片机和单晶炉等产品,后来又进入电池生产线设备领域,具备石英件和干法设备的生产能力。设备是为工艺服务的,在产品越来越丰富后,有助于对光伏产业链工艺的理解,从而能提供更好的设备为客户服务。在设备方面,能让新技术落地就是很大的贡献。比如单晶炉的低氧技术,可以把氧含量从十几个ppm降低到10ppm以下,意义非常大,可以有效提高电池效率。未来会进一步的深化研究,让降氧效果更好。有低氧技术后,还可以推进连续加料系统的应用,可以改善晶棒电阻率,也能提升电池效率。

7、0BB、LP和PE设备的推出节奏?

我们设备比较成熟,未来要看0BB在客户端的工艺和技术进展。目前LP设备的目标是提高良率和效率,我们收购的团队在PE等方面都有成熟的技术储备,会在适当时机放到市场做验证。现在最稳定的还是LP,PE的问题也在解决,但还要看实际量产的效果。

张武 深圳市拉普拉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CTO

8、LPCVD的进步空间?后续如何配合后双面poly?

LP 技术非常稳定,对新技术会有独特优势。现在双插已成为主流,未来新技术、新产线都会实现双插,对产能是直接加倍的,成本会降低一半。LPCVD只有热和气两个因素,在管径和长度方面还有空间可以挖掘,我们也在准备下一代设备的开发,希望能尽快给客户带来进一步的产能优势。同时新的热场设计,包括快速升降温、硅片预热都在进行,会在以后的迭代中不断的推出。在核心零部件方面也有做布局,包括热场温控、流量控制、气体控制等技术,已经实现自主研发。石英寿命一直都是制约LPCVD的关键因素,我们在石英的表面处理、石英涂层、碳化硅替代等也批量化了。未来在耗材成本方面,会给客户带来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9、碳化硅替代石英件是否可行?

因为结构件是异形的,之前是不可能的,但现在通过拼装可以实现,将成本大幅度下降,良率大幅度提升,已经是非常确认的方向。

10、未来2-3年,LP和PE路线之间的竞争关系?

这种竞争是良性的,会快速推动行业前进,我们内部也在PK。LP确实有很核心的优势,未来的双面TOPCon和TBC对成膜质量、均匀性和稳定性要求更高,LP在这方面有独特优势,在性能方面是LP是胜出。成本方面,把产能、工艺、时间和耗材成本都做了很大优化,未来它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金浩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CTO

11、展望供应链上的紧缺?

大家会越来越倾向于用更好的材料。比如,国产POE出来后,性价比增加,大家会更加倾向用POE;N型致密料和其他料的成本差异缩小后,会更加的倾向用致密料。但材料供应端的紧缺程度没有太大问题。我们可以用更好的,但是也有替代方案。但在设备方面,我认为会存在一定的紧俏的问题。很多新技术都在路上,那新设备以及新设备应对前面产线的升级,以及下一代的技术升级都是非常丰富的。

对话四TOPCon 新场景和新机遇

于瀚博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解决方案负责人

1、TOPCon价格并未体现其价值,为何?

更倾向于从应用端去看,N型主要有效率高以及单瓦发电量高两个优势:

1)效率高体现的价值在6-8分钱,(效率高带来初始投资成本的节约)

2)发电量提升给客户带来价值在2毛;

那在NP相差25-30W空间下能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溢价在2毛-2.5毛/W;但是售价端溢价最高1毛,也即是价值没有体现出来,是希望价值能让出给客户,在公司强大产能下 N型的故事和溢价能更好体现出来。

2、从项目实证角度,TOPCon实际的增益和来源?

刚推出N型到今天有10GW量,刚开始推TOPCon时候没有真实案例去体现较P型的发电增益,所以做了很多电站,包括晶科自身、第三方、业主等,国内南边会做到红旗拉府口岸,东边我们做到青岛,南边做到了漳州、云南等,海外有沙特马来等,总体看下来,最高发电量增益9%以上,不同场景有不同发电量表现,不同场景都给客户证实了发电量优势。

另外为了让客户更直观地真实地看到发电量增益,晶科推出了面向全球所有人开放的,能够每分每秒看到N型发电量较P型优势的网站。

3、N型普及之下,更适合TOPCon新场景有哪些,比如今年比较热门的海上光伏场景?

在国内以及海外卖的很好,是因为首先TOPCon是全应用场景的产品,比如在西北和中东可以实现很好的温度系数;山地以及沿海得益于可靠性、低衰减低首衰的特性,客户实实在在能看到其优势。

针对海上光伏,于上周中标了国华海上光伏的项目。1)N型可靠性是非常有优势,海上系统很贵,那N型自身的高效等优势可以带来支架等初始投资的降低+发电量的增加;2)运维优势,如果选择非一线厂商的组件,较低可靠性下运维成本不可估量,海上的湿度和紫外线对于组件要求相当高。3)较陆上同样组件同样30年质保,成本一定比陆地高,即使有溢价,也值得去买,多花的1-2分、3-5分溢价换来更好的品质。

因此认为TOPCon是当前适用于全应用场景的产品也是量产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李娜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设计总工程师

4、当初怎样的因素支撑认为TOPCon是主流?

1)测算结果下的判断:2017年领跑者项目已经接触到,当时的技术跟现在有差距,但是已经了解到了TOPCon优势,当时阻碍应用的问题在于价格高得多,那随着在22年也看到了晶科的量产,与其联系后做了现有项目场景的测算,17-18年内价格区间2毛以上应用有问题,但当时价格沟通完发现测算下的结果是很理想的,是基于测算后的收益和技术性能后的判断。

2)历史上去看,一路看着当年单多晶之争,多晶胜在价格优势上,行业一面倒向多晶,5-6年行业出现PERC产品,当其价格区间跟多晶拉到相同水平,就成为主流,迅速产业转型,其作为技术主流持续了5-6年;21年11月晶科开发布会,当时业主讨论TOPCon是什么以及其优势,而现在基本大家都清楚,行业的反馈和认知很清晰。

光伏项目组件选型是唯一法则,在总承包和项目占比中为绝对量,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一路走来送大家一句话:不否定过去,不畏惧将来。我们不否定10年前的多晶以及5年前的PERC对行业的贡献,那往后整个行业聚力在TOPCon,那5-10年之后HJT 、BC和钙钛矿进步和应用会发生,我们拭目以待。但现在行业最主流和认可就是TOPCon产品。

5、项目里TOPCon优势怎么体现,实际应用阶段相较于设计阶段有无超预期地方?

调研过一些电站,去年有些项目虽然用了,今年才是陆续建设和并网阶段,调研过业主的反馈,跟着应用的和场景和地区有区别;拿现在在做的处于陕西中部的国能项目,山地光伏和零散型就是组串式最优解,那TOPCon四高两低优势在山地上放大更多,有限土地面积下放两串,会尽可能放大其优势,于总所说的效率优势之外,也不能忽略用地收紧越来越紧张下,土地、电缆接线上的优势,体现在BOS成本,也即是降本。

于总说的是增效,刚刚补充的是降本,TOPCon项目是兼具了业主最关注的降本增效两方面。

6、今年设计的项目里TOPCon占比?

没有特别统计过,当前走前期项目比较多。

拿自己接触比较多的山西和西北业主来看,去年会讨论优势、效率具体多少;今年业主对于TOPCon产品性能优势认知非常清楚。

当前TOPCon产能也很多,呼吁领军企业继续造福行业,价格空间继续让利业主。

周罡 鉴衡认证太阳能事业部 总经理

7、户外实测角度,效率发电量是怎样的实际表现?

先介绍整个跟晶科组件实证合作的背景:

当年刚推出时,业内对于TOPCon组件的发电性能、可靠性存疑,公司在全球拥有最多样的气候类型,有自主建设的电站6个,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的气候类型+跟晶科合作的海上场景,在以上7个场景下对于NP型做了全面地对比。

1)年化发电量上,7个实证电站下,应用固定支架总体来说发电量增益在4.2-4.8%;应用跟踪支架下整体提升预测超过5%;

2)可靠性方面,超过1年方案实施下,国内第一个发现N型组件低衰减率超过业内预期;

3)多应用场景,也是接下来场景中继续去探索的,相信会给业主带来更加显著的收益。

8、TOPCon组件的检测指标去确保高可靠性及高质量?

更能说服市场、业主和保险机构的也是再跟晶科去合作的,是去建立更能衡量N型组价整体可靠性、更接近实际应用的一套标准。

由公司牵头与龙头企业一起起草标准,就是在不同典型气候下组件加强老化的标准,今后绝对不止去看是否通过61215/61730的认证,其只是门槛,通过新建标准和加严测试,在不增加时间成本和经费成本下,通过实验室3个月时间去模拟实际户外高温高湿、干热、极寒等环境近二十年的变化,另外几种场景还在验证,后面会适时再去推出验证结果。

赵祥PVInfoLink 资深分析师

9、中国和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展望,有无比较值得期待的市场?

22年会用需求强劲、超预期形容当年光伏市场发展态势,23年光伏需求增长依然十分显著。

1)中国市场方面:能源局发布22年装机87.46GW,而今年1-7月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今年全年装机有望来到190GW,实现翻倍增长。

2)全球市场方面,年初预期装机在390-455GW;近期各大企业组件出货数据公布,H1 达到200GW,按往年下半年需求会更加旺盛,那么预计全年组件出货将超过400GW甚至达到450GW。

需求主要来自于中国、欧洲和美国。

1)欧洲H1整体需求还是比较火热,7-8月假期以及库存困扰,组件出口有所削弱,但近期随着假期结束,需求复苏,预计全年92-114GW,主要在德国、西班牙和波兰。

2)美国需求潜力还是比较强大,溯源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当前反规避确立但短期影响不明显,另外头部企业也在加紧布局应对,整体需求较旺。

增速比较明显的市场主要是沙特、南非和智利。

1)沙特,本地目标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7%,很多地面电站已经开工,当前比较低的产业链价格将推动,全年预计达到5.5GW;

2)南非,比较严重电力供应+3月推出新建光伏系统税收抵免+8月财政部公布的能源贷款政策+能源迫切转型需求下,有望实现飞速增长;

3)智利,分布式市场很值得期待。

10、如何看待TOPCon未来市场的渗透率和发展趋势、速度和空间?

超预期发展这个词在23H1经常用到,公司每季度更新产业链信息,22年底去看23年TOPCon产能规划大概在300GW附近,现在去看已经远远超过,这主要归功于去年晶科为首的企业大规模扩产的成功,截止8月底行业已宣称的TOPCon扩产计划超过1700GW。

这部分为了细拆能够实际落地的项目,重新跟踪项目设备招投标情况,按8月底统计,已有720GW完成设备招投标,目前可能达到750GW+完成设备招投标,按项目完成招投标为判断其大概率能落地的依据,则年底前能落地的项目大概率超过600GW,而存量PERC产能在500GW,随着TOPCon新增产能落地、爬坡,24年上半年产能将全面超过PERC。

今年去看,大部分项目在H2落地,H1 TOPCon出货在29GW,23全年出货预测将达到110GW,市占率在25%附近;展望24年随TOPCon理论产能全面超过PERC +终端优势+不存在产能瓶颈,将全面加快对PERC的替代,预计市占率将达6成及更高。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晶科能源
工分
2.64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