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学习 资治通鉴(43)欲成大事者,不可慕虚名而处实祸
逍遥游之涅盘重生
2022-03-05 09:04:31

最近看了一个段子,感触颇深,分享给大家。

“我们国防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保卫英国”

“不,伯纳。是为了让人们相信英国受到了保卫”

“让俄国人?”

“不是俄国人,是英国人,俄国人知道没有”





讲真,这段子虽说不知是真是假,但类似的事情,历史上倒真是不少见,比如说下面这段记载。

材料(可略过,直接看白话):

以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冒顿单于。是时,冒顿方强,为书,使使遗高后,辞极亵嫚。高后大怒,召将相大臣,议斩其使者,发兵击之。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中郎将季布曰:“哙可斩也!前匈奴围高帝于平城,汉兵三十二万,哙为上将军,不能解围。今歌吟之声未绝,伤夷者甫起,而哙欲摇动天下,妄言以十万众横行,是面谩也。且夷狄譬如禽兽,得其善言不足喜,恶言不足怒也。”高后曰:“善!”令大谒者张释报书,深自谦逊以谢之,并遗以车二乘,马二驷。冒顿复使使来谢,曰:“未尝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因献马,遂和亲。

白话文:

惠帝以宗室女子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单于。当时,冒顿正强大,写信派人送给吕太后,措词极为亵污傲慢。

吕太后大为愤怒,召集将相大臣,商议要杀掉匈奴来使,发兵攻打。樊哙说:“我愿意率领十万军队去横扫匈奴!”

中郎将季布却说:“樊哙真该杀!从前匈奴在平城围困高帝,那时汉兵有三十二万,樊哙身为上将军,而不能解围。如今四方百姓哀苦之声尚未断绝,受伤兵士刚能起身,而樊哙却想搞乱天下,妄称以十万军队横扫匈奴。这是当面说谎!况且,匈奴好比禽兽一般,听了他的好话不必高兴,听了他的谩骂也不值得生气。”

吕太后说:“说得对。”便派大谒者张释送去回信,十分谦逊地致以歉意,并送给匈奴二乘车、八匹马。

冒顿接信后又派使臣前来道歉,说:“我们从不知道中国的礼义,感谢陛下的宽恕。”于是献上马匹,与汉朝和亲为好。

上篇文章提到:刘邦死后,惠帝仁弱,吕后垂帘听政,开始了大权独揽之路。

这段故事讲的是,吕后权力之路上,遇到的一次政治危机:匈奴冒顿(mò dú)单于的挑衅。

简单讲讲故事背景

汉惠帝找了个宗室女子(就是诸侯王的女儿),当做公主嫁给了冒顿单于。

这是西汉初期的汉匈和亲,是一段耻辱血泪的历史。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匈奴强,汉朝弱,为了避免匈奴侵犯汉朝北部边境,汉廷不得不用这种名为“和亲”,实际上是给蛮夷交保护费的屈辱方法,获得暂时苟安,谋求发展。

匈奴虽说白拿了钱和人,但他们素来是不讲礼义的,一来他们觉得汉廷软弱,可以欺负,二来他们还想要更多。所以当时的匈奴冒顿单于就写了一封言辞傲慢无礼的信,给大汉吕太后。

这个冒顿单于在刘邦还在世的时候,就从汉朝娶了一个公主做阏氏(yān zhī,匈奴君长的嫡妻),之后直到刘邦去世,他都没什么过分举动。


但刘盈登基后第三年,冒顿在另娶了一位汉朝公主的情况下,突然大改以前的态度,开始倨傲起来,其实就是想捏一捏软柿子,看看能不能捞点更大的好处。

当时的汉廷,惠帝只是名义上的皇帝,真正的掌权者是吕太后,所以冒顿是直接写信给吕太后的。

这对于正在揽权的吕太后来说,是一次典型的外部危机:如果向匈奴表现出恐惧、软弱,那不光汉朝廷会颜面扫地,吕太后的威望也会大大降低,不利于她接下来的篡权;但如果跟匈奴硬刚,发动战争,汉廷也打不赢,就算赢了也没好处,还容易搞得民不聊生,影响执政者统治稳定。

所以,必须慎重。

但吕太后处理得非常到位。

她看过来信之后,先是大怒,然后召集文武百官,商量要不要杀掉匈奴使者,派兵攻打。

吕太后未必不知道打不过匈奴,但她还是要和百官商量打不打,这就是要摆个姿态,向天下人都有个交代,我吕太后,包括我们大汉,在匈奴面前,不是个软柿子

这个操作跟文章开头的段子一样,哪怕是没有,哪怕是做不到,也要表现出有,表现出做得到的姿态。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英国人需要看到这样的姿态,大汉子民需要看到这样的姿态。

而当年白登之围中,作为上将军的樊哙,首先站出来表示支持吕太后打匈奴,还主动要求带着十万人去横扫匈奴。我第一次看到这里就笑了。

当年刘邦连人带兵被冒顿困在白登山七天之久,樊哙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还是靠着文臣陈平才救出了刘邦。

现在刘邦死了,冒顿尚在,樊哙却说要横扫匈奴,嘴炮也没有这么打的。

但笑过之后,仔细想想,樊哙这么说也是没有办法。他能不知道这么点人就是去送人头吗?他肯定知道。

他之所以非得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他的身份特殊,首先,他是吕太后的亲戚,外戚,这一点决定了他必须支持吕太后,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吕太后摆出姿态,樊哙也要立刻跟进,要在立场上保持一致,哪怕这个立场只是给其他人看的。

其次,樊哙是武将,军人的职责就是要服从命令,指哪儿打哪儿,不管打不打,只管怎么打。要是他一个武将都软了,大汉朝廷还怎么站得稳。

但是樊哙这个人也挺鸡贼,他说要带兵十万,还横扫匈奴。就像后面季布说的那样,当年三十二万都打不过匈奴,现在还十万,是不是脑子秀逗了。

樊哙就是故意这么说的,立誓去做一件完全不可能做成的事情,姿态够高吧,但这都是糊弄老百姓的,当场的百官,包括吕太后,估计一耳朵就听出来樊哙的弦外之音。

所以,接下来的季布就登场了,他也是一通嘴遁,总结起来,就两点:第一,反驳樊哙,十万兵横扫匈奴,是骗人的;第二,匈奴和禽兽无异,他说了什么都不必放心里。

这话术水平多高,他没说这仗要不要打,只是说樊哙十万人横扫匈奴是蒙骗吕太后。吕太后要是同意樊哙的说法去打,那就是被樊哙骗了;吕太后要是没同意樊哙的说法,那就是英明。反正责任在樊哙,不在吕太后。

至于到底要不要打,季布也没有明说,只是“提醒”吕太后:匈奴的话,就把它当个屁给放了呗,我们大汉哪能跟他们计较呢?

瞧瞧,这台阶一级一级铺得,太到位了。

吕太后什么样的人?这么厉害的政客,看到台阶也就顺着下来了。

随后,吕太后就派大谒者张释拿着礼物,给匈奴送去回信。


这里得提一下这个张释,他第一次出场就是这次替吕太后送信给匈奴,后来吕太后立诸吕为王的时候,张释还专门为吕太后去劝诫刘姓诸侯王,从这可以看出来,张释深得吕太后信任,估计是他给匈奴送信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好。

张释送去的信,不仅言辞谦逊,而且还送了二乘车、八匹马。完了之后,匈奴冒顿就改过自新,说“我们从不知道中国的礼义,感谢陛下的宽恕”,并和汉朝和好如初了。

这里我看得真是不对劲,冒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杀了自己的父亲,篡位做了单于的人。这样的人,跟他说礼义,他能信?他能听得进去?要是他真的信,真的听进去了,又怎么会前倨而后恭呢?

而且,之前又送人又送钱,都不能让冒顿讲礼义,这次仅凭着一封信两辆车八匹马,就让冒顿讲礼义了?冒顿是缺人给他写信吗?还是说他缺车缺马?这些他都不缺啊?匈奴打仗靠的是骑兵,不是车兵,而且他们多得是良种马,质量和数量都不是汉朝的马能比的。可为什么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就能让冒顿改变态度呢?

还有,为什么这次任务之后,张释就成了吕太后的心腹,帮她糊弄诸侯王去了,后来张释还在吕太后这里混了个建陵侯当当。他一个没有军功的人,凭什么?

所以,真的是因为史书上提到的这些东西,才让冒顿改变态度的吗?

还是说,其实张释去给匈奴送信的时候,带去的东西,甚至答应匈奴的条件更多,更耻辱,更丧权,而这些东西都是不能出现在正史当中的。为了保持统治者的崇高地位,为了保持平头百姓心中的大国荣耀,为了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好评。或许,把这些都抹去了。

史家,只能用这种前后矛盾的写法,来给后来读史的人间接提个醒。

哎,我想到这里,写到这里,感觉真是屈辱,世界的真相就是:挨打从来不是因为我们错了,只是因为我们弱,落后就要挨打,道理永远在拳头最硬的那个人手里,根本没有什么公理正义可言,只有实力。这种血泪教训,我们今日之国人,怎么能够忘记?

想我们泱泱华夏,多少次站起来又被打趴下,打趴下又站起来,多么不容易啊!经过最近百年的奋斗,终于又一次挺直腰杆站起来了。

扯远了。

话说回来,吕太后当时的这个做法,得分两个方面看:

首先,在大汉子民的眼中,她和朝廷对匈奴表现得不卑不亢,以礼服人,照顾到了百姓的情绪,维护了自身统治的稳定;其次,她在真正面对匈奴的时候,很有可能用了一些不能出现在正史上的手段,用利诱的方法让匈奴表现得顺从(威逼根本做不到,跟蛮夷讲礼义更是扯淡)。

这种名实不一的手法,可以认为是吕太后对匈奴软弱,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时的现实就是这样,匈奴强过汉朝很多。

如果仅仅因为匈奴几句傲慢无礼的话,就觉得大汉国威受到了侮辱,为了讨回所谓的朝廷颜面,大国声威,就不管不顾地开战,那最后受伤的只有汉朝和百姓,对统治者和朝廷一点实际好处都没有。

这就是为了虚名,而让自己身处于实际的祸患当中。(吕太后要真这么做了,那她的政治生涯可能就此结束)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实际利益,想要成大事,不可以慕虚名而处实祸。

而且,真正要打败匈奴,靠得也绝不是一时的愤勇,更不是网上键盘侠、嘴炮党天天喊打喊杀,而是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增强自身实力,在下一次受到匈奴侮辱的时候,能够不再软弱。

最后来点权谋的:

当时吕太后召集百官议事,当时主战主和的人肯定都非常多,为什么就樊哙和季布的话被记录了下来?难道其他功臣都没说话?

季布作为了一个降将(原属项羽),为什么敢当着功臣集团的面,反对勋贵樊哙?他一个中郎将,什么功劳没有,为什么有资格说话?吕后为什么只凭他一言,就确定了外交政策?



所以,很可能,这就是一出吕太后提前和樊哙还有季布商量好,合演的一出戏,主要是演给大汉子民看。

华夏民族向来视匈奴为蛮夷,如果吕太后不表现出对匈奴强硬给百姓们看,那百姓们就会对朝廷很失望。当时的社会环境又很宽松,到时候说不定谣言四起,群情激奋,民间的舆论力量会倒逼着朝廷对匈奴开战,那这样麻烦更大。

所以,不如安排好戏码,提前控制。

而之所以找季布,纯粹是因为他是降将,在汉廷背景较弱,正好可以借他的嘴,试探群臣意见。

如果大家都反对季布,坚决要打,那就先把季布打了,说他妖言惑众;假如大家都支持季布,那吕太后正好可以顺水推舟,站出来做个总结,并表现出纳谏的一面。

总之,吕太后怎么样都不亏。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贵州茅台
工分
1.23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4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股歪歪
    全梭哈的龙头选手
    只看TA
    2022-03-05 09:23
    感谢分享,慢慢品!!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股歪歪
    全梭哈的龙头选手
    只看TA
    2022-03-05 09:23
    慢慢品!感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