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理想汽车专家访谈纪要
修仙小锦鲤
航行五百年的公社达人
2021-07-04 21:08:42

理想ONE的用户画像?
70%男,30-40岁,40-50岁,90%+是已婚其中80%-85%有孩子。首购30-40%,其他是增购换购

长期看理想汽车面向的用户群体?
跟理想ONE比较接近,就是主打这个市场,全覆盖。因为这个市场是增量。

为什么说是纯增量?
家庭用户是增加的。一直没有专门说是电动车。公司比较成功一直是没有专门提电动车

新车型计划,定价策略以及各自面向的客户群体?
2022年全尺寸增程SUV,旗舰车型,40万+;2023年2个纯电平台,一个是空间为主,一个是运动性能为主。从22年起每年2款。理想定位不是大众、丰田,就是一个豪华品牌。新车型的定价没有具体规划,肯定比ONE低。

会一直坚持大单品吗?
是的。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用户考虑,不用纠结各种价钱和配置。公司只卖整车,控制整车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没有那么多配置,生产销售效率都比较高。理想从开发的过程中,就坚持不算计客户。

牺牲细分市场的客户?
我们的用户没有觉得我们的车贵。以后用其他的车型去覆盖。

ID4/6卖不好的原因?
传统车的品牌优势没有了。新能源会重新塑造电动车的品牌意识,为品牌去买单就不太可能了。ID4性能并不是很出众,在智能时代,交互也一般。ID6主打三排空间,但是第三批还是不能坐人,智能也不行。燃油车时代,自主的轿车SUV的产品力已经不输大众了,但是新能源车就不一样了。

ID6对ONE冲击不大?
还不如途昂。用户还是会觉得理想是一个电动车企业。

突然发新款的原因是?
内部不觉得是突然,还是希望产品力领先。公司的切换节奏和效率是比较高的。理想产品不会降价,新车是通过涨价。

之前定价过40万?
没有。

如何看特斯拉的定价?
特斯拉的降价,不只是追求量。国内外的价格波动大,产能物料都会影响价格。国内的定价,还涉及中美关系。理想不会走这样的路线。

销售渠道的策略?
零售体系坚持直营城市展厅,不会跟4S店经销商合作,不分利益。销售重点还是先有市场。长期没有一个确定的想法。售后有自己的维修保养中心,钣喷是跟第三方合作。公司不图售后赚钱。

对盈利的想法?
整个公司:研发投入还是会很多。盈利不是第一个考虑,还是看量。
模式:就是卖车

对生态建设的想法?
理想是比较踏实,其他东西不是问题。

7月份排产上万?
7月没有上万,还是8000多。现在一款车销量7000多台了,有可能Q3Q4上万。

竞品价格战?
肯定是问题。但是汉兰达的量没有被威胁,暂时客户重叠的少。

汉兰达的核心用户跟ONE的差别?
汉兰达的客户更加保守,之前一直开燃油车,注重可靠度,老牌子。这部分用户一二线已经有观念的改变了。

置换的来源?
BBA、大众丰田本田。SUV轿车都有,都不是大的。小车换大车。

如何看增程的残值?
还是乐观的。公司坚持大单品,就是为了残值。增程会持续存在,因为面对的是燃油车用户。也不担心取消购置税。

技术路线的想法?
即使纯电商了,也会坚持增程。

自动驾驶的路线?
思路:还是从L2到L4的渐近式。硬件和功能是标配,走自研的路线。先提升软件能力。最终的目标是希望自研芯片。公司早期没有很多的钱和精力做自动驾驶。现在量出来了,要想办法赶上。现在好比是小学,还是可以追赶的。公司没有小鹏那么大的团队,差距客观。但是接下来会去发力的。Q3推地图、导航,肯定比蔚来。

自动驾驶数据收集?
数据是全部收集的。做的事情就是利用回传数据,分析司机和系统的驾驶行为。不会软件单独收费

哪些零部件会自制?
目前就是车身。投入太大的不会去做

供应商选择的倾向,尤其是电池等核心
电池:还是跟宁德时代深入合作。为了保供也会考虑其他的供应商
合资造电池?估计不会去做

芯片短缺的影响?
有一定的风险,目前还是可控的。可控的程度是指,每个月都还能保证下一个月的供给。芯片也不是价高者得。

收购北京现代工厂?
在推进。是以后做纯电车型的工厂,数字不知道。

常州工厂?
基于现在的建设最大15万产能,现在还没有达到。后面有一个扩产,会达到20万以上。M6双班产能15万,现在一切正常。

原材料涨价的影响?
不太清楚。终端应该不会涨价,特斯拉独特

年降?
是有的。具体今年的情况不知道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宁德时代
S
比亚迪
工分
0.58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