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个股基本面之:中际旭创
三更灯火五更鸡
2023-05-18 21:14:35

驱动逻辑以 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 AI 工具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英伟达也接连发布新款产品为 下一波 AI 提供技术助力。前沿科技产业化的落地需要云厂商庞大的算力支持,而光通信网络是算力网 络的重要基础和坚实底座,预计这将进一步推动海外云巨头对于数据中心硬件设备的需求增长与技术升 级。Lightcounting 预测,全球光模块的市场规模在未来 5 年将以 CAGR11%保持增长,2027 年将突破 200 亿美元。另外,高算力、低功耗是未来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CPO、硅光技术或将成为高算力场景 下“降本增效”的解决方案。AIGC 的高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数据流量的持续增长和包括光模块在内的 ICT 行业的发展,加速光模块向 800G 及以上产品迭代,但 AIGC 技术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下游应 用领域的的拓展进程以及对算力提升的具体影响力度存在一定不确定性,CPO 相关产品技术的成熟以 及下游市场的规模化应用也尚需时日。 


一、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以及光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目前业务主要通过全资 子公司苏州旭创和控股子公司成都储翰开展。

全资子公司苏州旭创致力于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的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和销售,产品服务于云 计算数据中心、数据通信、5G 无线网络、电信传输和固网接入等领域的国内外客户。公司注重技术研 发,并推动产品向高速率、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为云数据中心客户提供 100G、200G、 400G 和 800G 的高速光模块,为电信设备商客户提供 5G 前传、中传和回传光模块,应用于城域网、骨 干网和核心网传输光模块以及应用于固网 FTTX 光纤接入的光器件等高端整体解决方案,在行业内保持 了出货量和市场份额的领先优势。 

苏州旭创部分光模块产品 

 

 

 

控股子公司成都储翰是专注于接入网光模块和光组件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从芯片 封装到光电器件到光电模块的垂直整合产品线。在光器件领域,公司的产品设计、封装以及生产等方面 均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在光模块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对产品线投入,增加产能储备。目前,公司在自 动化生产平台、自动化设备的自主研发与工程应用化方面已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自动化工艺技术水平 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成都储翰部分产品线 

 1、概述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6.42 亿元,同比增长 25.29%;实现营业利润 13.27 亿元,同比增长 37.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24 亿元,同比增长 39.57%。截至 2022 年底,公司总资产 165.57 亿元,总负债 44.88 亿元,净资产 120.69 亿元,资产负债率 27.11%。

公司持续加大对新方向、新产品的研发布局, 800G 和相干系列产品等已实现批量出货, 1.6T 光模块和 800G 硅光模块已开发成功并进入送测阶段,CPO(光电共封)技术和 3D 封装技术也在 持续研发进程中。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将在未来逐步给公司带来收入增量、提升综合竞争力。

2、收入与成本

 

二、行业情况

(一)

近期,以 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 AI 工具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英伟达也接连发布新款产品为 下一波 AI 提供技术助力。前沿科技产业化的落地需要云厂商庞大的算力支持,而光通信网络是算力网 络的重要基础和坚实底座,预计这将进一步推动海外云巨头对于数据中心硬件设备的需求增长与技术升 级。Lightcounting 预测,全球光模块的市场规模在未来 5 年将以 CAGR11%保持增长,2027 年将突破 200 亿美元。另外,高算力、低功耗是未来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CPO、硅光技术或将成为高算力场景 下“降本增效”的解决方案。AIGC 的高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数据流量的持续增长和包括光模块在内的 ICT 行业的发展,加速光模块向 800G 及以上产品迭代,但 AIGC 技术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下游应 用领域的的拓展进程以及对算力提升的具体影响力度存在一定不确定性,CPO 相关产品技术的成熟以 及下游市场的规模化应用也尚需时日。

 

2023 年作为经济全面复苏的重要一年,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数字中国 顶层设计的落地将带来算力提升能耗增长。同时,伴随着“东数西算”战略的逐步落地,国内数据中心 也同步加快新建、扩容步伐,而光模块作为数据中心内部设备互联的载体,在加大 AI 投入的背景下, 长期来看光模块市场有望持续扩张。Lightcounting 预计中国光模块市场将进一步增长,2028 年中国光 模块市场规模有望达 35 亿美元。 

 

1、数通市场

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算力需求的大幅提升加快了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 速度。同时随着“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持续提速。信通院数据显示, 截至 2022 年底,国内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 650 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 180EFLOPS,居 全球第二。

光模块作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重要零部件,伴随着数据传输量的显著增加,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加。 据 Dell'Oro 统计数据,2022 年全球数据中心的资本支出增长了 15%,到 2026 年全球数据中心资本支出 预计将达到 3,500 亿美元。资料显示,2022Q4 北美云厂商巨头(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苹果) 的资本开支为 420.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1%,环比增长 2.0%,据 Factset 一致预期,云巨头合计资本 开支预计在 2023 年增速放缓,同比增长 3.86%。 

 2023 年 3 月,受头部客户放缓数据中心部署计划的影响,LightCounting 下调了对以太网光模块市 场的销售预期,2023 年预计以太网光模块市场将减少 10%,并且在 2025 年前不会有超过两位数的增长, 不过长期的 CAGR 仍维持在 13%左右。尽管如此,LightCounting 并没有太多削减对 400G/800G 光模 块的需求预期,LightCounting 数据显示,2023 年开始,800G 有望拉动新一轮增长,预计在 2026 年突 破 30 亿美元大关。 


 2、电信市场

2023 年,我国 5G 投资逐步迈过高峰,随着国内 5G 基站数量的不断提升,增速趋于平稳。根据工 信部统计,2022 年我国新建 5G 基站 88.70 万个,累计建成并开通 5G 基站 231.20 万个。工信部表示, 2023 年将新建开通 5G 基站 60 万个,总数将突破 290 万个。据 GSMA 数据,中国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 5G 市场,5G 连接数在 2022 年底已超过全球总量的 60%。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将从 2020 年的 5 个上升至 2025 年的 26 个,总数达到约 390 万个,5G 用户普及率从 2020 年的 15%提高到 56%,5G 基站的稳步 建设将推动电信市场光模块保持稳定增长。财报显示,三大电信运营商 2022 年资本开支合计为 3,519 亿元,同比增长 3.70%。2022 年三大运营商云计算业务全部增长 100%以上,新兴业务成为业绩增长的 重要推动力,AI 应用的出现有望为运营商的云计算业务带来新一波的增长。另外,从资本开支结构上 来看,为顺应“东数西算”发展战略以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对算力需求的高速增长,三大运营商的资本 开支向算力网络建设倾斜,2023 年三大运营商的算力网络相关资本开支指引合计约 891 亿元,同比增 长 34.20%,在总资本开支中的占比约 25%。

 3、固网接入市场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面部署千兆光纤网络”和加快“千兆城市”建 设,并规划到 2025 年实现:10G PON 及以上端口数从 2021 年底的 500 多万个增长至 2025 年底的 1,200 万个;千兆宽带用户数也扩大近十倍至 6,000 万户。《“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 2023 年)》也提出计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 施,AR/VR、超高清视频等高带宽应用进一步融入生产生活。2023 年,工信部表示将开展千兆光网 “追光行动”,加强跨行业、跨企业、跨地区网络协同创新,支持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转型。我国目前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截止 2022 年底,千兆及以上接入速率的 固定宽带用户 9,175 万户,规模是上年末的 2.7 倍;建成具备千兆服务能力的 10G PON 端口数达 1,523 万个,较上年末接近翻一番水平,全国有 110 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

随着运营商进一步拓展千兆宽带业务,向 10G PON 升级已经是大势所趋,亚太运营商正引领全球 接入网向 10G 速率升级, 未来的增长空间较大。Omdia 数据显示,大多数国家的 FTTH 基础设施建设势 头正在增强,预计到 2027 年,全球 FTTH 家庭渗透将超过 12 亿户;全球 PON 设备市场预计在 2027 年 超过 180 亿美元。

 4、未来发展趋势

硅光解决方案集成度高,同时在峰值速度、能耗、成本等方面均具有良好表现,因而是光模块未来 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硅光子技术是基于硅和硅基衬底材料,利用现有 CMOS 工艺进行光器件开发和 集成的新一代技术。

 

硅光将在 2021-2026 年继 续获得市场份额,全球硅光模块市场将在 2026 年达到近 80 亿美元,有望占到一半的市场份额,与传统 可插拔光模块平分市场。2021 年至 2026 年硅光模块整体累计规模将接近 300 亿美元。 

 (二)相干技术

数据中心光互联方案可根据其传输距离来选择两种支撑技术,一种是直接探测技术,另一种是相干探测技术。相干探测凭借着高容量、高信噪比等优势在城域网内的长距离 DCI 互联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直接探测的应用场景更适合相对短距离互联。随着单通道传输速率的提高,现代光通信领域越来越多 的应用场景开始用到相干光传输技术,相干技术也从过去的骨干网下沉到城域甚至边缘接入网 。 

旭创在产品研发和技术研究方面 持续重点投入,公司的相干产品支持 5G 回传、边缘网络、城域和 DCI 互连等应用,目前 400G 全系列 相干产品已实现批量发货。此外公司还推出业界最高输出功率 400G ZR / OpenZR+ QSFP-DD 相干模块,输出光功率可以达到+5dBm,模块功耗业界最低。

Omdia 预计 2025 年相干将达到 250 万支规模;2022-2025 年,400G 相干光模块年复合增长率将超 40%。讯石预测,2023 年-2028 年,ZR 光模块市场规模将从约 30 亿元,增长到超过 60 亿元。 

 

(三)光电共封装技术(CPO)

光电共封装(CPO)指的是交换 ASIC 芯片和硅光引擎(光学器件)在同一高速主板上协同封装, 从而降低信号衰减、降低系统功耗、降低成本和实现高度集成。CPO 的发展才刚起步,并且其行业标 准形成预计还要一定时间,但 CPO 的成熟应用或许会带来光模块产业链生态的重大变化。硅光技术既 可以用在传统可插拔光模块中,也可以用在 CPO 方案中。800G 传输速率下硅光封装渗透率会有提升, 而 CPO 方案则更多的是技术探索。但是从 1.6T 开始,传统可插拔速率升级或达到极限,后续光互联升 级可能转向 CPO 和相干方案。

LightCounting 表示,AI 对网络速率的需求是目前的 10 倍以上,在这一背景下,CPO 有望将现有可 插拔光模块架构的功耗降低 50%,将有效解决高速高密度互联传输场景。Lightcounting 预计,CPO 出 货预计将从 800G 和 1.6T 端口开始,于 2024 至 2025 年开始商用,2026 至 2027 年开始规模上量,主要 应用于超大型云服务商的数通短距场景。全球 CPO 端口的销售量将从 2023 年的 5 万增长到 2027 年的 450 万。2027 年,CPO 端口在 800G 和 1.6T 出货总数中占比接近 30%。Yole 报告数据显示,2022 年 CPO 市场产生的收入达到约 3800 万美元,预计 2033 年将达到 26 亿美元2022-2033 年复合年增长率 为 46%。

 三、行业上下游

光模块行业的上游主要是光器件行业、集成电路芯片行业和 PCB 行业,下游主要是云计算数据中 心、长距离传输、移动通信、宽带接入及安防监控等领域。 

 1、上游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光模块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光器件行业、集成电路芯片行业和 PCB 行业。光器件行业的供应商较 多,其中高端光器件主要由国外供应商提供;集成电路芯片主要有激光驱动器和限幅放大器,可提供此 类芯片的供应商分布在全球多个地区;结构件、PCB 属于充分竞争的市场,其需求由下游需求主导, 应用领域几乎涉及所有电子信息产品。综合来看,光模块行业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充足,产业发展成熟, 这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2、下游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光通信模块行业的下游主要是通信设备制造商和大型互联网企业,光通信模块产品的运用领域涵盖 了云计算数据中心、宽带接入及长距离传输等行业。高速光通信模块是光通讯设备中的核心组件,作为 信息化和互连通信系统中必需的核心器件,光通信模块的发展对 5G 通信、电子、大数据、互联网行业 的影响至关重要。同时,也只有不断提高光通信转换模块产品的速率、积极研发出更高规格的模块,才 能满足下游产业迅速发展的要求。


四、行业竞争格局及公司竞争地位

1、行业竞争格局 

近年来,随着光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光通信模块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主要呈现 出两大特点:从产业链上来看,光通信模块企业不断进行并购重组,垂直整合产业链,行业集中度进一 步提高;从区域发展角度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光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国际上 主要的光通信模块生产商逐步将制造基地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企业在光通信模块上 的研发能力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并成为国际化竞争中的重要力量。LightCounting 指出,在过去的十 年里,中国的光器件和模块供应商逐渐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份额,中国的供应商目前在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市场占主导地位。在光通信行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光模块企业加快并购重组,进行产业链垂直整合,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公司行业地位

中际旭创集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的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和销售于一体,为云数据中心客户提供 100G、200G、400G 和 800G 等高速光模块,为电信设备商客户提供 5G 前传、中传和回传光模块以及 应用于骨干网和核心网传输光模块等高端整体解决方案。凭借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低成本产品制 造能力和全面交付能力等优势,公司赢得了海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并保持了市场份额的持续成长。 Lightcounting 在最新发布的 2021 年度光模块厂商排名中中际旭创和 II-VI 并列全球第一。中际旭创作 为光模块领域的领先者,未来将继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效创新,并及时响应市场需求,推出满足 客户需求的光模块解决方案。

 五、

三级行业分类:通信 -- 通信设备 -- 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


主营业务: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以及光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产品名称:中低速光通信模块 、高速光通信模块 、光组件  、电机绕组装备

公司亮点:全球领先的光模块解决方案提供商,2021年全球光模块供应商TOP1

主要概念:光电共封装技术(CPO)

关键词:光电共封装技术(CPO)、光模块、800G、

800G相关公司(A股):

剑桥科技: 公司 25G、 50G/100G、 400G/800G 光模块产品营收占比约为 0.40%、53.80%、 25.70%。

联特科技200G光模块以上的产量并不高,主要产量集中在100G及其以下。2022年 800G 光模块样品开始向客户送样测试。

新易盛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技术创新,从而推动光模块向更高速率、更小型封装、更低功耗、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为云数据中心客户提供 100G、 200G、 400G 和 800G 产品;为电信设备商客户提供 5G 前传、中传和回传光模块、以及应用于城域网、骨干网和核心网传输的光模块;

华西股份:互动平台回复:索尔思光电目前800G光模块已实现小批量交付。公司将间接持有索尔思光电54.68%股权,为索尔思光电第一大股东,索尔思光电将纳入华西股份的合并报表范围。

通宇通讯:主要为200g,400g光模块。800g项目在研发

华工科技:华工科技子公司华工正源发布了多款800G系列光模块,以及预告发布代表下一代产品风向标的800G硅光模块,成为业界首批发布800G光模块的厂商之一,并在三季度实现800G全系列数通光模块发布及批量出货。报告期内,华工正源已推出400G、800G硅光芯片,实现了高端光芯片的自主可控,具备从硅光芯片到硅光模块的全自研设计能力。

中天科技:公司着力推动光通信模块产品的升级和整体研发水平,建成用于400G 光模块和 400G/800G 硅光模块研发的 COB 高速光模块实验室,成功掌握 COB 高速光模块的封装能力(有400/800g实验室,没量产)

亨通光电:公司成功发布了 800G QSFP-DD 2×FR4 光模块;亨通光导和亨通光纤共同完成的“新一代有机硅光纤预制棒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亨通光纤的“CALMCom®品牌光纤”荣获 2021 年度讯石英雄榜“光通信最具竞争力产品”奖项。

天孚通信:2022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 6220 万元,占当期期营业收入 10.77%,同比增长 17.92%,各产品线为 200G、 400G 和800G 光模块配套的光器件产品分批实现量产。

聚飞光电:参股苏州熹联光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4.77%。熹联基于sicoya硅光技术进行自主设计研发800G OSFP 2xFR4光模块产品,该系列产品符合IEEE 802.3cu, OSFP MSA 和CMIS-5.1等标准,主要应用于以太网、数据中心及云计算等。

光迅科技:产品组合包括10G/25G/50G SFP/SFP+/SFP56光收发模块,40GQSFP/100G QSFP28和AOC(有源光缆),200G/400G/800G QSFP DD /OSFP,16G/32G/64G FC光模块产品。

景旺电子:据2023年3月24日互动易回复:剑桥科技是公司重要客户之一,公司光模块产品下游客户较多,目前订单稳定增长,公司批量出货25G/50G/100G/200G/400G光模块产品,800G高速光模块已通过客户验证。

本文只做个股基本面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参考。如果对您有所帮助,感谢点赞+关注,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来自韭研公社APP)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际旭创
S
新易盛
S
光迅科技
S
剑桥科技
S
华工科技
工分
4.19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阿汤哥WX
    散户
    只看TA
    2023-05-23 07:10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05-18 21:45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