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次新股基本面之:溯联股份【2022年6月13日申购】
股痴谢生
2023-06-11 21:30:13

一、主营业务

发行人专注从事汽车用流体管路及汽车塑料零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及 销售,产品覆盖汽车各类塑料流体管路及相关零部件,包括动力系统的燃油管 路总成、蒸发排放管路总成,以及真空制动管路总成、天窗排水管、新能源汽 车热管理系统管路总成、流体控制件及紧固件等管路零部件。

发行人的产品为汽车动力系统、制动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提供介 质传输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在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中均有大量配套使用。发 行人第一款快速接头于 2003 年取得专利,成为国内最早实现汽车管路快速接 头量产的公司之一。在随后的近二十年时间里,公司通过持续不断的自主研发 与创新,逐步形成并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在快速接头、流 体控制阀、管路消音器等流体管路关键零部件产品的开发和制造中实现应用, 有效满足了客户对于流体管路关键零部件产品在连接可靠性、阀门低压开启与 持久密封性、噪音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并通过大量配套发行人的管路产品,得 到了多家国内自主品牌和部分合资品牌整车制造企业的认证,在快速接头等流 体管路连接件领域实现了对外资品牌的技术突破。

公司被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财政局和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认 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先后被 评为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优秀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成长潜力企业,同时发行 人及其子公司溯联零部件获得 2021 年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发 行人的实验室通过了国家标准的 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 可委员会)认 证。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专利权 83 项,其中发明专利 17 项, 实用新型专利 63 项,外观专利 3 项。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成功凭借其产品优势,成为了国内 少数同时进入国产与合资品牌整车厂(乘用车及商用车)供应体系的汽车流体 管路企业之一。公司各类流体管路产品已在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 上汽通用、长安福特、赛力斯、广汽集团、北京汽车、奇瑞汽车、一汽解放、 华晨鑫源等多家主要品牌整车厂得到了广泛应用。公司作为整车厂的供应商,也曾多次荣获主要客户如长安汽车、比亚迪等授予的“优秀协作奖”、“协同 贡献奖”等荣誉。发行人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过多年 的市场耕耘,发行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得到了其客 户的一致认可,有着较好的市场认可度及美誉度。

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稳定发展,本土企业依靠研发水平和制造工艺不 断提升,在诸多领域实现了突破,自主零部件产品质量稳定,性价比高,开始 参与全球竞争,通过成本优势进行深度替代。同时,汽车整车行业呈现的新能 源化、轻量化、国产替代化趋势,与之相匹配的零部件行业也因此迎来了新的 机遇。塑料因较低的自重,良好的机械性能、耐腐蚀和耐高温等特点,在汽车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塑代钢成为应用趋势,工程塑料对传统橡胶的替代也逐 步开始。公司紧紧抓住这一行业发展趋势,与国内多家主要整车厂及零部件生 产厂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58,499.10 万 元、72,579.72 万元和 84,918.15 万元,2020 年至 2022 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 增长率达 20.48%。

(一)发行人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情况

1.主营业务基本情况

发行人的主营业务为汽车用塑料流体管路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设计、研发、 生产及销售,公司专注为下游汽车整车制造商提供以尼龙等高分子材料为主要 原材料的汽车燃油管路总成、汽车蒸发排放管路总成、汽车真空制动管路总成、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管路总成、其他流体管路、汽车流体控制件及紧固件、 其他部件等共计 7 大类、2,000 余种规格产品。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2.主要产品基本情况

发行人的产品是保证汽车正常运行、性能发挥、安全保障的重要零部件。 流体管路连接汽车动力、排放、制动等各个系统,是整车结构功能件,在汽车 行驶的不同条件下,必须具备耐高低温、压力、疲劳、气候及所传输流体的侵 蚀和机械振动等能力,其材质有橡胶和尼龙等软性介质和金属等硬质材料。与 传统的金属、橡胶管路相比,塑料尼龙介质在产品重量、耐高低温性、可塑性、 耐腐蚀性方面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符合环保化、轻量化等汽车行业发展趋 势。发行人的产品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防渗透、密封性好等特点, 适用于燃油车及新能源车。

发行人各类产品在汽车中的具体分布如下:

image.png

发行人的流体管路总成产品为汽车燃油系统、蒸发排放系统、真空制动系 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流体控制件为用于连接及控制上 述各系统管路总成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塑料紧固件用于汽车管路的紧固、连接 与保护。

因此,发行人产品可分为汽车燃油管路总成、汽车蒸发排放管路总成、汽 车真空制动管路总成、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管路总成、其他流体管路、汽车 流体控制件及紧固件、其他部件 7 大类,具体情况如下:

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发行人主要产品为汽车用塑料流体管路产品及其零部件,其产品情况及特 点如下:

(1)汽车燃油管路总成image.png

汽车燃油管路是连接汽车燃油箱与发动机的塑料流体管路,起到汽车燃油 传输与控制作用。该类产品主要采用尼龙等高分子聚合物制作而成,对生产工 艺过程控制要求较高。发行人开发了一系列拥有专有技术的生产控制工艺装备, 目前已形成 3 项发明专利、24 项实用新型专利,上述专利已延伸应用至蒸发排 放管路总成、真空制动管路总成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管路总成等其他管路总成的生产控制中。

(2)汽车蒸发排放管路总成

汽车蒸发排放管路总成是用于连接汽车燃油箱与碳罐、碳罐与发动机、曲 轴箱与发动机的塑料流体管路,是汽车燃油蒸发排放系统中负责蒸汽传输与控 制的关键零部件。

a.燃油蒸发排放管路总成

image.png

碳罐一般装在燃油箱和发动机之间,其作用是将油箱产生的蒸汽引入燃烧, 防止其挥发到大气中,从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同时降低汽车油耗。发行人研 发、生产的碳罐吸附管和碳罐脱附管,主要用于汽车燃油箱与碳罐、碳罐与发 动机的连接,生产时采用塑料精密挤出成型技术形成管材,再通过热成型技术 将管材弯曲并定型,最后装配公司自主研发的快速接头、流体控制阀和消音器 等零部件。

b.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总成

image.png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 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部件工作。由于气缸内压力较高,少部分汽 油蒸汽和空气通过活塞环进入曲轴箱,导致曲轴箱压力升高、油封漏油。因此 需对曲轴箱进行强制通风,将曲轴箱内的蒸汽引到进气管内,最终进入气缸燃 烧,以降低 HC 的排放,从而降低箱内压力,并避免直接将曲轴箱内的气体排 放到大气中。

发行人研发、生产的曲轴箱通风管,在耐高温和耐腐蚀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反复研究和试验验证,包括耐高温老化、耐宝马油(由宝马公司率先提出的 一种模拟运载气体复杂成分的综合性试验油)老化及老化后的初期性能等试验 验证;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总成靠近发动机端设计一层隔热性能优异的铝箔护 套,可有效防止发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高热辐射传递至管路部件导致局部过高 温度而损伤。

(3)汽车真空制动管路总成

image.png真空制动管路是用于汽车真空制动系统中传递制动介质的管路,以保证制 动力传递到汽车制动蹄或制动钳产生制动力,从而使制动随时有效。发行人生 产的真空制动软管是实现真空源(进气歧管或真空泵)作用于真空助力器的关 键途径,软管上的单向阀控制真空抽取的单向流动,同时在真空源停止工作 (停车状态)时单向阀阀片关闭,确保真空助力器内真空度的保持与稳定,实 现制动助力的功能在长期停车状态下有效。

(4)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管路总成

image.png热管理系统管路总成是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中进行热管理流体介质传输的 重要零部件。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增加了大量发热元件(如电池、电 机、电控等),因此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格外重要,冷却技术也成为新能源汽车 的核心技术之一。

热管理系统管路总成由快速接头、尼龙管(或波纹管)、三通接头等部件组 成,具有结构简单、快插快卸、连接可靠、密封性好等特点。发行人研发、生 产的新能源汽车冷却管路快速接头是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冷却管路的应用环境 和特点而研发的,对工作环境温度及工作介质(冷却液)的兼容性、安装和拆卸空间、压力脉冲、振动、流体流量、侧向负载等诸多因素进行了考虑和验证。 另外,快速接头还采用上、下分体式设计,有利于产品平台化展开,以应用于 各种不同的装配环境。快速接头中间以注塑成型的尼龙管或柔性的波纹管连接, 以适应电池包复杂的安装和使用环境。

image.png

该产品能广泛应用在储能模块中。同类产品相比汽车类产品规格更大,回 路更复杂,能耐极寒天气以及长时间的高温工况。储能模块除了在野外作业、 社区、别墅、工地、通讯、光伏和风力发电等基础设施中广泛应用外,更是平 衡电网系统在不同区域和时段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市场前景极大。

(5)流体控制件及紧固件

a.快速接头

image.png快速接头是汽车燃油管路总成、蒸发排放管路总成、真空制动管路总成、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管路总成等管路总成产品中用于连接的关键零部件。发 行人自主研发了多款快速接头,包括按钮式、拉扣式、推拉式、推扣式、不可 拆卸式 5 个大类(衍生品种共计 100 余种),获得发明专利 4 项,实用新型专 利 24 项,外观专利 2 项,另有 17 项发明专利(9 项新能源汽车冷却管路快速 接头、1 项传统能源车用快速接头及 7 项通用型快换接头专利)正在审核中。 公司自主研发的不同锁紧结构技术方案可适用于各种主流管路接口,为客户对 于整车管路技术方案的设计提供了更多可选方案;公司掌握各种接口快速接头 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可有效控制成本,避免对进口快速接头的依赖。除产品专 利外,公司还在该类产品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方面专门开发了独有的工艺装备,获发明专利 6 项,实用新型专利 4 项,并有效应用到自动化生产设备中,实现 工艺技术与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高度融合,形成了一套公司独有的生产工艺和质 量控制体系,进一步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b.控制阀

image.png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款控制阀主要用于燃油蒸发管路及真空制动管路,起到 控制开启、关闭、密封及流量大小、压力调节的作用。发行人生产的控制阀包 括燃油蒸发吸附控制阀、燃油蒸发脱附控制阀及真空制动控制阀。发行人拥有 该类产品实用新型专利 4 项,以及对于阀类产品密封性检测工艺装备发明专利 1 项。

c.消音器

image.png

发行人自主研发的消音器安装于蒸发排放碳罐脱附管路中,主要通过将阻、 抗及扩散消音原理进行有机的组合,同时针对高、中、低不同频率段的噪音进 行治理,以消除燃油蒸汽在快速脱附或碳罐电磁阀开闭节流过程中产生的空气 动力噪音,保证驾乘人员的舒适性。该产品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d.紧固件

发行人研发、生产的塑料紧固件主要用于汽车管路的紧固、连接与保护, 不仅需承载一定的连接力,同时需经受高低温、震动,以及外界碎石或泥沙的 冲击等,从而有效保证各类管路(管束)能够稳固安装、不脱落。

发行人充分利用了新型热塑弹性体材料减震、吸音的特性,在传统塑料紧 固件基础上进行研发和结构创新,成品有效将车身震动进行吸收、释放,使得 震动传递给管路的频率大幅下降,使不同部件间的震动频率形成差异,避免共振,消除噪音。发行人拥有该类产品实用新型专利 4 项及外观专利 1 项。

排放标准的升级和汽车排放监管趋严,核心为节能与环保。针对传统燃油 汽车而言,燃油系统的高效节能环保及轻量化是实现排放标准升级的核心途径, 通过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能输出,实现节能和合格排放,流体管路系统 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3.主要产品应用领域需求演变

发行人产品的应用领域需求演变如下所示:

1)燃油管路演变历程

image.png2)蒸发管演变历程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3)曲轴通风管演变历程

image.png

4)电池包冷却管路系统演变历程

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入新征程,补贴标准优 化后,新能源汽车续航成为重要指标,动力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热点和重 点板块。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性能需求的提升,电池的充放电速度和总容 量都显著提高,这加大了对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的市场需求。

电池包冷却管路系统连接电池水冷板的进出口端口,使冷却液不断循环,对散热效率和效果作用重大,对其密封效果、传输速率、机械强度、抗拉伸等 指标具有高标准需求,是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重要零部件。随着电池容量增加, 起到冷却效果的水冷板在电池包内的分布密度和数量呈现递增趋势,所需要的 管路系统增加,快速接头、管路、传感器、流体控制件和阀等单车使用量显著 提升。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冷却管路系统用材不尽相同,但基于轻量 化发展趋势和传统燃油汽车冷却管理系统的实践,塑料管因密度低、性能稳定, 在冷却管路中的占比逐步提升。

image.png电池包冷却管路系统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变化不大,增量部分主要体现驱动 系统的散热需求。从产品特点看,电池包冷却管路系统管材路径长、流体控制 件少,部分产品与传统燃油车冷却管路系统通用,管路材料为尼龙单层管,单 车配套价值高。除了电池包以外,流体管路也可应用于电机、减速器、电控系 统、空调供暖以及未来的自动驾驶系统的热管理系统中。

2021 年初,发行人的电网储能电池模组冷却管路开发成功。该产品较汽车 产品规格更大,回路更复杂,能耐极寒天气以及长时间的高温工况。该产品能 广泛应用在野外、社区、工地、通讯及能源设施中的储能模块中,市场前景较 好。2022 年,发行人的热管理管路全车尼龙管集成化技术方案获得客户定点, 进入同步开发阶段,加速了尼龙管路产品在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的渗透。

4.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

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58,216.92 万元、72,419.83 万元和 83,519.79 万元,其构成情况如下:

image.pngimage.png二、发行人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及竞争情况

(一)发行人所属行业及确定依据

发行人主营业务为汽车用塑料流体管路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设计、研发、生 产和销售。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发行人所属行业为 “C36 汽车制造业”之“C3670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类别。

三、行业情况

  1. 汽车行业

(1)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a.全球汽车产销量规模

全球汽车行业经历了近 10 年的持续增长,目前已进入成熟期。作为世界上 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汽车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 动大等特征,已逐步成为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支柱 产业,而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汽车生产国家也正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向 着汽车制造强国的序列快速迈进。2009 年至 2017 年,全球汽车保持稳定增长 态势,产销量稳步上升。全球汽车产量由 2009 年的 6,179.19 万辆增长至 2017 年的 9,730.25 万辆,年复合增长率 5.84%;全球汽车销量由 2009 年的6,541.52 万辆增长至 2017 年的 9,566.06 万辆,年复合增长率 4.87%。

2018 年,全球汽车行业承压遇冷,产销量分别为 9,563.46 万辆和 9,505.59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1.71%和 0.63%,为自 2009 年以来首次下降。 2019 年,该下降趋势有所扩大,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了 4.02%和 3.95%。 2020 年,全球汽车市场下滑严重,全球销量为 7,797.12 万辆,比 2019 年的 9,042.37 万辆下降了 13.77%,全年汽车产量为 7,762.16 万辆,比 2019 年的 9,178.69 万辆下降了 15.43%。2021 年,全球汽车市场回暖,全球销量为 8,268.48 万辆,比 2020 年的 7,797.12 万辆上升了 6.05%;全年汽车产量为 8,015.50 万辆,比 2020 年的 7,762.16 万辆上升了 3.26%。

image.pngb.全球汽车销量分布情况

从全球汽车销售分布情况来看,亚洲、北美洲和欧洲是全球汽车消费的主 要市场,近 5 年上述地区合计销量占全球总销量比例保持在 93%左右。其中, 欧洲及北美洲等主要发达国家汽车消费市场近年来已趋于饱和,但发展中国家 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国际汽车巨 头纷纷加大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产能投资,亚洲、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地 区成为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2015-2017 年,亚洲汽车销量由 4,270 万量增长 至 4,789 万辆,年复合增长率 5.91%。其中中国汽车销量由 2015 年的 2,460 万辆增长至 2017 年的 2,888 万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比例由 27.42%增长至 30.19%,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

2018 年,受全球经济形势及行业政策影响,全球汽车市场结束了连续 7 年 的上涨,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中国车市受中美贸易战及 1.6 升及以下汽车购 置税退出等因素影响,2018 年销量同比下降 2.77%。2019 年,美国贸易保护 政策和制裁的持续,以及各国出台的最新排放标准给汽车销量带来较大影响, 全球车市销售规模再次缩减,其中亚洲汽车销量同比减少 7.5%,为全球降幅最 大的区域。2020 年,汽车销量下降明显,产销量数据与 2011 年相当,其中, 亚洲汽车销量同比减少 8.67%。

image.png(2)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a.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随着工 业技术水平提高和汽车产业集群效应的显现,我国正逐渐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 心。2009 年我国汽车产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近十年 来,我国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汽车产量占世界汽车产量比重近年来保持 在 25%-33%。2022 年我国汽车产量占比达到 31.78%。

image.pngimage.png2009 年至 2017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逐年上升,占全球汽车产销量份额也 逐步增加。2018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累计为 2,780.92 万辆和 2,808.06 万 辆,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 4.16%和 2.76%,我国汽车产销量出现负增长,占 世界汽车产量比例也有所下降。2019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2,572.1 万辆 和 2,576.9 万辆,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 7.5%和 8.2%。2020 年,我国汽车产销 量分别为 2,522.5 万辆和 2,531.1 万辆,同比下降 2.0%和 1.9%,与上年相比, 跌幅分别收窄 5.5 个百分点和 6.3 个百分点,继续蝉联全球第一。2021 年,汽 车产销分别完成 2,608.2 万辆和 2,627.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和 3.8%, 结束了 2018 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降局面。2022 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702.1 万辆和 2,686.4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和 2.1%,与上年相比,产量增速持平,销量增速下降 1.7 个百分点。

2018 年及 2019 年我国汽车销量下降,主要是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中美 贸易摩擦及消费者信心下降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此外,国六排放标准的逐步 落地,也使部分消费者持观望态度,整体汽车消费水平降低。2020 年我国汽车 产销量仍有所下降,但同比降幅已收窄至 2%以内,出现了复苏迹象。2021 年 汽车产销同比小幅增长。2022 年,尽管受芯片结构性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 格高位运行、局部地缘政治冲突等诸多不利因素冲击,但在购置税减半等一系 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的有效拉动下,在全行业企业共同努力下,中国汽车市 场在逆境下整体复苏向好,实现正增长,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

b.乘用车产销量拉动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长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升级的影响,乘用车成为更多家庭、 个人有意愿购买的耐用消费品。近年来,乘用车产销量占我国汽车总产销量比 重保持在 80%以上,乘用车产销量的增长直接拉动了我国汽车总产销量增长。

image.png

2020 年,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量分别为 1,999.4 万辆和 2,017.8 万辆,同 比下降 6.5%和 6%,其中前 4 个月降幅较大,从 5 月开始逐渐回升,对汽车产 销的增长贡献度持续扩大。2020 年乘用车市场呈“前低后高”走势,下半年消 费需求回升,市场增速回归,乘用车销量下滑幅度逐步收窄,并于 12 月达到了 全年销量最高。

2021 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2,140.8 万辆和 2,148.2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7.1%和 6.5%,增幅高于行业 3.7 和 2.7 个百分点。从全年乘用车销量变化 情况来看,年初由于基数较低,乘用车市场表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但是随着 芯片供应不足问题逐步显现,叠加同期基数的快速提高,乘用车市场开始出现 回落。进入四季度伴随芯片问题的逐步缓解,乘用车市场运行趋稳,降幅逐渐 收窄。12 月,随着芯片供应问题较 11 月有所缓解,叠加企业年底冲量因素, 本月乘用车有所回升,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252.7 万辆和 242.2 万辆,环比分 别增长 13.2%和 10.5%,同比分别增长 8.4%和 2.0%,增速较 11 月由负转正。

2022 年,虽受到芯片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但得益于购置税优惠和新能源汽 车快速增长,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呈“U”型反转,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2,383.6 万辆和 2,356.3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1.2%和 9.5%。

image.png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同时, 受到世界经济增速下滑,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了居民汽车消费信心,加之汽车行业去产能、去库存的趋势 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近两年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就乘用车未来发展趋势来看,虽然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基本面仍然 稳固、质量效益持续提升。2022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883 元,比 上年增长 2.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9,283 元,较上年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33 元,增长 4.2%。我国乘用车保有量与 发达国际仍存在差距,且区域发展不均衡,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 高,预计未来我国乘用车仍有较大增长潜力。此外,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生产过 渡期及新能源汽车补贴期限的延长,预计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补贴政策及双倍积 分的推动下呈快速发展趋势,整体乘用车销量预计将逐渐回暖。

c.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进步显著,重点企业集团市场集中度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通用、大众、丰田等国际巨头汽车品牌纷纷与中国车企成 立合资品牌汽车生产企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但也长期占据 了中国汽车中高端市场。近十年来,中国品牌汽车取得了长足发展,通过不断 地自主研发及技术引进,中国品牌汽车销量逐年增长,逐步拉近与合资品牌的 差距,中国品牌汽车份额已由 2014 年的 29.2%上升到 2017 年的 38.4%。

在乘用车市场,合资品牌表现仍优于中国品牌,但中国品牌正逐步兴起。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自 2009 年的 31.4%逐步增长至 2017 年的 42.20%, 达到历史高峰。2020 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 774.9 万辆,市场份额降低至 38.4%。2021 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 954.3 万辆,同比增长 23.1%,市场 份额达到 44.4%,比同期上升 6.0 个百分点。2022 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 1,176.6 万辆,同比增长 22.8%,市场份额达到 49.9%,为近年来的最高点。

image.png从各国品牌来看,日系、德系和韩系品牌乘用车销量份额呈持续下降态势, 美系品牌保持相对稳定。我国乘用车各品牌销量占比如下:

image.png从汽车品牌销量分析,2021 年,我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 合计为 2,262.1 万辆,占我国汽车销售总量的 86.1%。2022 年,汽车销量排名 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 2,314.8 万辆,同比增长 2.3%,占汽车销售总量 的 86.2%,高于上年 0.2 个百分点。在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中,与上年相 比,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持续走强,销量增速最为明显。广汽、奇瑞呈两位 数快速增长,长安、吉利呈个位数增长,其他企业则呈不同程度下降。

image.pngd.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偏低

2001 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为 1,802.04 万辆,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的增长, 我国汽车保有量也呈快速增长趋势。截至 2022 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 3.19 亿辆。

image.png根据世界银行 2019 年世界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数据,中国的千人汽车保有 量为 173 辆,位于统计的 20 个国家中的倒数第四位。其中,与我国人均 GDP相近的巴西、墨西哥和土耳其每千人汽车保有量分别为 350 辆、297 辆和 199 辆。排名前三位的美国、澳大利亚和意大利千人汽车保有量分别为 837 辆、 747 辆和 695 辆。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尚处于较低水平,我国汽车行业仍有较 大发展空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预计 2025 年新车消费将达到 3,000 万辆。

image.pnge.我国汽车市场区域发展不均衡,购买力中枢向三、四线城市转移

我国浙江、江苏、广东及华北地区的主要省市汽车保有量较高,而我国中 西部地区汽车千人保有量普遍低于 150 辆。

受道路拥堵、停车难、空气污染等因素制约,上海、北京、广州、天津、 杭州、深圳、贵阳、石家庄及海南等先后实行汽车限购措施,随着汽车数量的 增加,重庆、成都、武汉等中心城市的道路拥堵压力也逐渐加剧。与此同时, 我国三四线城市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2012 年,我国一、二线城市中产阶 级人数占我国全部中产阶级人数的 83%,三四线城市中产阶级人数仅占 17%; 预计至 2022 年,我国三四线城市中产阶级人数占比将达到 39%。随着低线城 市的中产阶级快速崛起,其将成为中国未来家庭消费总量和新增消费总量的主要贡献力量。

据相关统计,对比 2018-2019 年留资(留下个人资料)、到店、试驾、购 车行为人群,三四线城市人群呈增长趋势,其他级别城市呈下降趋势,超一线 城市下降更加明显。预计未来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我国乘用车的销售主力。

image.png日本、韩国的汽车消费环境与我国存在更多的相似性,在发展过程中也面 临相似的社会问题,从日本、韩国的过往汽车消费统计数据看,对于人口密集 型区域,每平方公里汽车保有量是限制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东部发 达省市的每平方公里汽车保有量已经处于成熟期水平,而其他部区域则相对较 低,未来中西部省市是我国汽车消费的中坚力量。

(3)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a.我国汽车消费市场规模仍存发展空间

2001 年至 2022 年,我国汽车产量的年均增速达 13.33%。“十三五”期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为 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均超过 8%。随着我国生产总值、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 不断增长,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首次购车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汽车 更新换代和居民需求的变化,二次换车的需求也不断增加。2001 年至 2021 年, 我国城镇化率由 37.66%上升至 63.89%。城镇化率的提高伴随着我国公路等基 础设施的完善,也推动了我国汽车的消费需求。

b.环保化、轻量化趋势

全球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导致对石油消费需求大幅增长,汽车尾气排放对 世界环境造成了大量污染,世界各国愈加重视尾气排放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汽车轻量化可以减低燃油耗用,降低使用成本,且可以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 我国近年来出台的《中国制造 2025》、《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 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 (2019-2020 年)》等相关政策文件中,均指明了汽车轻量化技术是当前汽车产 业的重点突破方向及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汽车轻量化的措施主要有轻量化 设计和使用高强度、轻质量材料,如使用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 塑料等新型汽车材料。

c.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持续上升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至 2025 年我国新能 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达到当年汽车总销量的 20%,力争经过 15 年的持续努力, 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 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同时,工信部表示,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 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 2022 年底,并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相 关政策的提出与实施,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

2020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136.6 万辆和 136.7 万辆,同比分别增 长 7.5%和 10.9%,增速均较上年度实现了由负转正。从月度销量来看,新能源 汽车从 7 月开始呈现增长态势,且增幅逐渐扩大,12 月更是创下历史新高。经 过我国长期以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培养,上下游各个环节逐步成熟,不断 丰富和多元的产品满足了市场需求,应用场景也在逐渐完善,这些因素使得新 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同时,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汽车强国战略 的关键,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在相关政策的扶持及产业链快速发展 的影响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预计将持续上升。

2021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54.5 万辆和 352.1 万辆,同比均增长 1.6 倍,市场占有率达到 13.4%,高于上年 8 个百分点。从新能源汽车走势情 况来看,全年保持了产销两旺的发展局面,3 月份开始月销量超过 20 万辆,8月份超过 30 万辆,11 月份超过 40 万辆,12 月份达到 53 万辆,表现出持续增 长势头。从细分车型来看,纯电动汽车的单月产销也刷新了历史记录。12 月纯 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43.4 万辆和 44.8 万辆,同比均增长 1.1 倍;插电式混 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8.4 万辆和 8.2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6 倍和 1.2 倍。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 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 分别完成 705.8 万辆和 688.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6.9%和 93.4%,市场占有 率达到 25.6%,高于上年 12.1 个百分点

image.pngd.国六排放标准对我国汽车产销量的短期影响

2016 年 12 月 23 日,环境保护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即国六排放标准,自 2020 年 7 月 1 日 起实施。与国五排放标准相比,国六排放标准更加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例 如要求汽油车的一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50%,总碳氢化合物和非甲烷总烃排放限 制下降 50%,氮氧化物排放下降 42%。在新标准实施后,国内国五新车将不再 销售和上牌,国五车辆的保值率将降低。

2.汽车零部件行业

(1)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汽车零部件是指机动车辆及其车身的各种零配件,一辆汽车的零部件总数 可达 7,000 个以上。目前,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主要分布于全世界 16 个国 家及地区,日本、德国及美国为百强零部件企业数量最多的三个国家,全球汽 车零部件产业呈“三足鼎立”格局。百强企业中日本上榜 24 家,美国上榜 21 家,德国上榜 18 家,中国共 7 家企业进入全球百强名单,全球排名第五位。

image.png2020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头部企业营业收入基本保持稳步增长。以美 国、欧洲、日本等为代表的成熟市场中,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增速放缓,而以南 美、俄罗斯和中东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汽车零部件产业则保持强劲增长。

随着全球汽车市场保有量增长、产品保值率提高,新车需求开始减少,汽 车零部件市场的两极分化愈加明显,行业竞争加剧。中外合资、整零合作以及 同行业内的兼并整合预示着新一轮变革的启动。零部件厂商纷纷瞄准下一代汽 车的先行研发,为获取必要的前沿技术达成技术互补,由博世、米其林、日本 电装等巨型汽车零部件厂商发起的并购重组热潮,开始加速推动中坚厂商参与 战略重组。巨头之间的跨国并购、战略合作、业务重组频频发生,全球汽车零 部件行业正在酝酿重新洗牌。

在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节能化”趋势和政策的引导下,全球 市场大力推进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企 业也根据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加速了汽车零部件的核心技术突破。

随着汽车消费主体的迁移,主要汽车整车企业的属地化建厂消费模式,带 动了当地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过去 10 年中,中国逐步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 消费和生产国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逐步成长,凭借成本优势进入国际整 车企业的零部件配套体系,中国企业在全球百强零部件企业中的占比正逐年提 升。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a.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正处于产业恢复期

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的发展速度趋于稳定。中国汽车工 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4 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 0.26 万亿元,2019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4.28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 0.28 万亿元,同比增长 7%。在汽车行业平稳增长带动下, 零部件市场发展总体情况趋于良好。我国汽车产业规模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 一,未来产销量的世界份额在目前的 30%水平上还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汽车零 部件领域的创新要素已经形成一定积累,创新环境逐步向好,相关财政和产业 政策不断优化,发明专利数量稳步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行业长期向好势 头不变。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我国构筑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机遇。

b.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传统汽车关键零部件部分产品技术实现突破,并已得到批量投产及应用;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迅速,产品性能和质量显著提髙,动力电池、驱动 电机及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目前已培育出一大批优质零部件企业。 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节能化”引领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工业升级转 型趋势下,零部件企业开始逐步与通信、互联网等企业跨行业、跨技术领域合 作,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部件研发不断得到重视,我国汽车零部件迎来快速发展 局面。

c.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竞争力有所增强

根据汽车权威媒体《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的“2020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国有 7 家企业入围,另有 2 家中资 投资企业,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国际竞争力正不断増强。

(3)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a.汽车产业链全球化

汽车零部件被誉为汽车工业的根基,与汽车工业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不仅与 国内整车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且在全球汽车配套市场扮演了越来越重要 的角色。各大整车制造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综合竞争力,逐渐开始在全 球范围内采购零部件,构建全球产业链。但受益于先发优势,欧美日韩等国家 的零部件企业主导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国际市场影响 力相对有限,即使在发展最快的中国市场,全球性的大型汽车零部件集团受益 更大。随着汽车消费主体的迁移,主要汽车整车企业的属地化建厂消费模式, 带动了当地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过去 10 年中,中国逐步成为全球第一大汽 车消费和生产国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逐步成长,凭借成本优势进入国际 整车企业的零部件配套体系。

b.汽车生产本土化

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同时,积极推行本土化策略,即利用本土资 源、在本土生产适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车型和零部件产品,同时提供营销和金 融服务,形成本土化的竞争力,以实现贴近本土客户和市场的目标。

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外零部件企业进入中国,汽 车零部件本土化取得明显进展,目前国内商用车及中低档乘用车投产时国内配 套率基本达到 100%。中国已基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和零 部件售后服务体系,为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我国是汽车零部件大国,但非汽车零部件强国,汽车主要核心零部件仍然 掌握在外资手中。随着全球汽车消费进入微增长、存量竞争阶段,成本成为整 车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凭借成本优势,逐步获得合资品牌的合格供应商资质,进入车企巨头的全球供应体系。同时,随着我国自主品 牌汽车参与全球竞争,我国自主零配件企业也跟随出海,配套整车企业,我国 汽车零部件行业将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

c.汽车零部件轻量化

塑料零部件的应用对于降低汽车重量、节约燃油、促进环保以及可回收利 用等方面均有显著作用。汽车轻量化是未来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 全球汽车制造业中呈现出汽车塑料化的趋势,汽车塑料件的应用推广有望提速。 汽车轻量化,使以尼龙、聚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ABS 和聚乙烯等为原材 料的塑料零部件市场得以迅速扩大。对于最终用户而言,塑料产品的质量优势 越发显著,其较轻的重量有利于节约燃油,同时,塑料的隔热性能有利于汽车 节能指标的实现。

d.汽车零部件行业趋于精细化、多层级化

汽车产业逐渐呈现精细化分工的趋势,整车厂从最初拥有全流程生产链条, 逐步转变为专注于汽车设计、技术研发、核心部件生产,其余各类零部件均从 其合格供应商目录中实施采购,不同零部件的供应商遍布全球,充分发挥不同 地区、不同供应商的比较优势。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多层级化主要体现在多层级的供应商系统中。整车厂通 常向其一级供应商直接采购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再向上游供应商,即二级供应 商采购零部件,以此类推,形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多层级分工。

e.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质量控制不断提高

整车厂采购零部件时,要求零部件生产企业满足一系列质量标准。质量标 准主要包括国际汽车工作组(IATF)制定的国际汽车质量技术规范 IATF16949 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各国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对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和管 理体系制定的相应标准,如我国的 3C 认证。另外,整车厂对其零部件供应商 的考核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整车厂在确定其零部件供应商前会对供应商的生产 能力、研发能力、产品质量等进行长时间、多轮次的考核,部分整车厂还会对 其零部件供应商的整个生产流程进行过程控制。

f.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毛利润变动情况

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保有量的不断提高,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毛利润水平 不断提升。2016 年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毛利润呈快速增长趋势,2016 年同比增长率达 38.86%;2017-2020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毛利润增长率 分别为 27.01%、10.57%、4.77%和-2.10%,增长率逐渐降低,行业毛利润水 平逐步趋于平稳。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毛利率水平较为稳定,近 10 年来始终维 持在 20%左右。

image.pngg.我国自主零部件产品的进口替代趋势

从长期来看,我国汽车市场的容量仍将不断提升,有利于我国汽车零部件 行业稳定发展。随着研发水平和制造工艺的不断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 诸多领域实现了突破,由标准的被动接受逐步转变为主动参与标准的制定。我 国自主零部件产品质量稳定,性价比高,具备参与全球竞争及进口替代优势。 根据 2018 年前瞻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中,70%以上市场份 额被外资背景企业占据,在汽车电子等高端汽车零部件领域,外资背景企业占 据超过 90%以上的市场份额,替代空间巨大。

技术突破是全球竞争和进口替代的前提。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许多由外资 垄断的零部件开始国产化,例如发动机、变速箱、电控系统等;在新能源汽车 三电系统等领域,我国与全球领先的供应商属于相近水平,特别是电池领域, 宁德时代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的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向全球主要的汽车整车企业均配套供应,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基 本处于寡头地位。

成本优势是全球竞争和进口替代的不竭动力。在技术实现突破后,受益于 我国工程师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行业竞争加剧倒逼整车降成本、企业内部管 理优化等宏观、中观和微观因素影响,自主汽车零部件产品逐步配套合资品牌, 进而加入其全球供应体系,凭借价格优势和规模优势等因素,在汽车玻璃、轮 毂、汽车内饰等诸多领域,一旦实现技术突破后,我国自主零部件产品将会实 现对外资及合资产品的快速替代。

3.公司所处细分行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汽车流体管路是指连接各个功能件的软管、硬管等管状零件,其作用是在 各功能件之间传递各种介质(如油液、气体等),从而保证部件实现应有的功能, 使整车能够安全平稳地行驶。

(1)汽车产销量增长带动汽车流体管路行业的增长

目前,整车厂商对于流体管路的需求取决于全球汽车总体产量水平。根据 全球大型汽车零部件集团上市公司 TI 邦迪 2021 年年报,预计 2021-2028 年全 球轻型汽车产量复合增长率约为 4.0%。自 2009 年以来,全球轻型汽车的产量 增长主要是由新兴市场贡献,其中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近年来汽 车产量占世界汽车产量比重始终保持在 25%-30%之间。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逐 步扩大,我国汽车产销量也将进一步提升,从而带动流体管路细分行业的持续 增长;同时,随着全球整车厂通过在新兴市场建立工厂以降低其运营的劳动力 和物流成本,实现本土化生产,我国流体管路细分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新能源汽车及汽车轻量化需求下,塑料流体管路将具备更大市场空 间

2016 年,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信部牵头编制的《节能 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明确提出:至 2030 年,乘用车新车油耗为 3.2 升/ 百公里,商用车油耗同步国际先进水平。此外,2020 年开始逐步实施的《第六 阶段轻型汽车和重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也对汽车排放标准作出了严格规定。 随着国家对于汽车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关环保政策的陆续实施,要实现上述目标,汽车的轻量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质 量轻、防渗漏也是汽车流体管路发展的主要方向。

同时,近年来在我国大力推广、发展新能源汽车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产 销增加,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管路总成产销量也随之增加。新能源汽车由于其 电驱动、动力总成体积较小、功率密度较高等特点,对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管 路总成在轻量化、耐高温、导热性及绝缘性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上述汽车发展趋势及管路总成发展需求下,塑料管路因与橡胶管路、金 属管路相比具备质量轻、防锈蚀、防腐蚀、导热系数低,并且具备较高的绝缘 性和抗老化等优点,将在汽车轻量化、节能化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发挥更 重要的作用,塑料汽车管路的市场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3)汽车流体管路国产化加速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行业增速放缓并出现下行压力,汽车市场竞争加剧, 各大整车厂成本压力加大。我国汽车管路企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通过技术引 进、自主发展、研发创新,并在与各大合资、自主品牌整车厂就新产品、新需 求进行不断实验、调整及匹配的过程中,已逐步缩小了与国外汽车管路生产企 业之间的差距。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国产汽车管路具备价格低、物流便利等 优势,在开发设计水平、制造工艺等方面具备进口替代能力,正逐步被各大合 资、自主品牌整车厂所使用。在当前形势下,很多整车厂为避免海外零部件断 供风险,将本土优质供应商纳入配套体系,进一步加速了汽车流体管路国产化 的进程。

四、竞争对手

  1. 发行人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地位

公司是国内主要的汽车用塑料流体管路产品供应商之一,深耕汽车用流体 管路及塑料零部件行业二十余年,目前已实现流体管路产品设计自主化、品种多样化和生产自动化,形成了核心生产工艺技术并实现批量产业化。发行人产 品主要用于汽车燃油系统、制动系统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等,属于整 车安全件。这一细分市场进入壁垒相对较高,需零部件厂商有较长时间的技术 沉淀、较强的同步开发能力、试验验证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成熟的管理体系 和自主的设备优化创新能力。

多数整车厂在开发新车型时选择此类产品的供应商,必须是有过同类车型 开发经验而且无事故批量供货的厂家。即使厂商具备所有资质能力,新开发整 车客户的周期仍需二至五年。对于行业新进入企业来说,要得到主流品牌汽车 厂的认可难度较大、耗时较久,目前市场上细分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少于十家。 由于绝大多数整车厂会强制指定本类总成上关键零部件的品牌,能够通过自主 生产或批量采购关键零部件,从而降低成本、形成有效价格优势的零部件生产 企业较少。随着整车厂对汽车零部件企业同步研发能力以及系统化供货能力要 求的不断提高,未来优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市场集 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

发行人拥有完整的产品研发和生产体系、稳定的管理和技术团队、先进的 生产设备、实验检测设备以及优质的整车厂客户资源。公司以长安汽车、上汽 通用五菱、比亚迪、赛力斯、北京汽车、奇瑞汽车等国产品牌客户为根基,积 极拓展合资品牌市场,逐步发展包括上汽通用、长安福特、东风日产、东风悦 达起亚、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北京现代等品牌客户。同时,发行人积极与邦 迪管路、八千代等外资主流零部件厂商合作,以外资品牌轿车的全球化供应商 为桥梁来获取更高端的产品市场、行业信息和技术提升。

3.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竞争对手

(1)行业竞争格局

a.国际市场竞争格局

欧美零部件制造商一直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目前,汽车用塑料流体管路生 产企业主要集中于欧洲、美国、东亚。国际上从事汽车用塑料流体管路生产的 企业主要有 TI 邦迪、美国库博标准、德国诺马等。TI 邦迪主要生产塑料油箱及 配套的燃油管路、空调管、散热管等其他汽车零部件,库博标准主要产品为密 封件、燃油和制动管路系统、流体传输系统和减震系统等,诺马主要生产卡箍、 快速接头、紧固件等。发行人主要为我国内资整车厂商及部分合资整车厂商提 供配套产品,目前业务主要集中于国内。

b.国内市场竞争格局

汽车用塑料流体管路行业为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细分市场之一,国内同 行业公司数量相对较少,市场份额主要集中于少数几家大型外资及大型国企汽 车零部件生产商。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邦迪管路、亚大汽车等。邦迪管路主 要为国内的欧美合资整车厂商提供配套产品,而亚大汽车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 集团下属的凌云股份,其与合资及内资整车厂商均有合作,为公司主要竞争对 手。

大型整车制造企业倾向于选择固定的零部件供应商。整车厂要求供应商通 过 IATF16949 认证,随后会对供应商进行多次质量和技术评审,供应商通过评 审进入整车厂供应商目录后,才能参与项目招标,后续整车厂仍会定期对供应 商进行质量、供货能力等各项考核。整车厂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选择供应商,且 汽车用塑料流体管路属于定制化产品,每款车型均需配套规格不同的各类流体 管路,开发新车型需进行重新设计。随着整车市场竞争加剧、汽车相关行业政 策变化、汽车更新换代加速,整车厂为了降低沟通、采购、研发等各项成本, 倾向于与固定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

(2)发行人主要竞争对手及发行人的比较优势

发行人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如下:

①邦迪管路系统有限公司(TI Fluid Systems)。TI 邦迪 2001 年于英国成 立,主营产品包括汽车用刹车管、燃油管、油箱、燃油泵等。根据 TI 邦迪 2021 年年报,目前 TI 邦迪在中国成立了 9 家全资子公司。2022 年 1-6 月 TI 邦 迪实现营业收入 15.60 亿欧元。

②库博标准。库博标准 1960 年于美国成立,目前库博标准在中国已经设 有如下机构:库博标准亚太区总部、库博标准昆山工厂,并在芜湖、重庆、长 春、荆州等地设立了工厂和研发基地,主要从事设计、开发并制造减震器、汽 车专用紧固件、密封件、汽车操作系统、燃油输送系统等产品。根据库博标准 2022 年半年报,库博标准 2022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 12.19 亿美元。

③亚大汽车。亚大汽车成立于 1987 年,为凌云股份子公司,主营产品包 括塑料尼龙压力管及总成系列产品、液压管路及总成系列产品、聚乙烯管材管 件及配套机具系列产品,亚大汽车中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子公司包括河北亚大、 上海亚大和长春亚大。根据凌云股份 2022 年半年报,河北亚大营业收入 8.25 亿元,净利润 0.94 亿元;上海亚大营业收入 9.62 亿元,净利润 0.98 亿元;长 春亚大营业收入 4.04 亿元,净利润 0.32 亿元。亚大汽车目前是我国汽车塑料 流体管路最大的供应商之一。

④川环科技。川环科技(300547.SZ)成立于 2002 年,是集科研、生产、 销售和自营进出口业务于一体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研发、 生产和销售车用胶管系列产品,核心业务是为各大汽车整车制造厂商提供配套 汽车橡胶软管产品,产品范围涵盖燃油系统胶管、冷却系统胶管、制动系统胶 管、动力转向胶管、车身附件系统胶管、进排气系统胶管。川环科技是目前国 内市场领先、具备了较大规模的汽车胶管专业生产企业之一。根据其 2022 年 半年报,川环科技 2022 年 1-6 月营业收入 3.89 亿元,净利润 0.52 亿元。

⑤鹏翎股份。鹏翎股份(300375.SZ)成立于 1988 年,是全国规模较大, 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鹏翎股份主要产品 涵盖了汽车冷却管路总成、汽车燃油管路总成、汽车空调管路总成、汽车油气管路总成等多个系列。根据鹏翎股份 2022 年半年报,鹏翎股份营业收入 7.86 亿元,净利润 0.47 亿元。

五、发行人报告期的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

                                    2023年一季度                                                                   2022年度

营业总收入(元)                  2.21亿                                                                            8.49亿  

净利润(元)                       3058.59万                                                                         1.53亿

扣非净利润(元)                3023.89万                                                                          1.51亿

发行股数 不超过2,501 万股

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0,004 万股

行业市盈率:24.54倍(2023.6.3数据)

同行业可比公司静态市盈率估值(不扣非):28.30(川环科技)、36.81(鹏翎股份)去除极值32.56

同行业可比公司静态市盈率估值(不扣非):38.46(川环科技)、36.35(鹏翎股份)去除极值37.41

image.png公司EPS静态不扣非:1.5294

公司EPS静态扣非:1.5094

公司EPS动态不扣非:1.2229

公司EPS动态扣非:1.2091

公司EPSTTM不扣非:1.5465

公司EPSTTM扣非:1.5273

拟募集资金39,220.36万元,募集资金需要发行价15.68元,实际募集资金:13.32亿元.

募集资金用途: 1汽车用塑料零部件项目 及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 项目(汽车用塑料零 部件项目、汽车零部件研 发中心项目)2补充营运资金

6月发行新股数量10支。5月发行新股数量27支。

汽车 -- 汽车零部件 -- 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所属地域:重庆市

主营业务:汽车用流体管路及汽车塑料零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    

产品名称:供/回油管总成 、燃油蒸发排放管路总成 、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总成 、真空制动管路总成 、冷却管路总成 、排水管路 、清洁管路 、塑料管 、快速接头 、流体控制阀类 、消音器 、塑料紧固件 、其它注塑零件    

控股股东:韩宗俊 (持有重庆溯联塑胶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比例:41.82%)

实际控制人:韩宗俊 (持有重庆溯联塑胶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比例:41.82%)

   

   

你是否有战略配售:无

股是否有保荐公司跟投:无 

关键字:(1)汽车燃油管路总成(2)汽车蒸发排放管路总成a.燃油蒸发排放管路总成 b.曲轴箱强制通风管路总成 (3)汽车真空制动管路总成(4)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管路总成(5)流体控制件及紧固件a.快速接头 b.控制阀 c.消音器 d.紧固件 

行业:汽车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

发行公告可比公司:溯联股份、凌云股份、鹏翎股份、川环科技、标榜股份。

汽车用塑料流体管路领域竞争对手:①邦迪管路系统有限公司②库博标准③亚大汽车④川环科技⑤鹏翎股份⑥溯联股份

汽车一级细分行业:商用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摩托车及其他、乘用车。

汽车零部件二级行业细分:汽车电子电气系统、其他汽车零部件、轮胎轮毂、底盘与发动机系统、车身附件及饰件。

底盘与发动机系统三级行业细分:轴承、制动和传动系统、橡胶制品、汽车压铸件、汽车空调、汽车电子、农业机械、密封件、发动机零配件、发动机、多元汽车零部件、多元工业部件、电控系统、齿轮。

底盘与发动机系统三级行业:潍柴动力、拓普集团、伯特利、旭升集团、爱柯迪、双环传动、富临精工、威孚高科、万向钱潮、万里扬、山子股份、银轮股份、富奥股份、亚普股份、亚太股份、天润工业、飞龙股份、智慧农业、精锻科技、云内动力、贝斯特、秦安股份、浙江世宝、豪能股份、湖南天雁、万安科技、精进电动、福达股份、全柴动力、腾龙股份、雪龙集团、德宏股份、渤海汽车、湘油泵、西菱动力、隆盛科技、金麒麟、苏奥传感、东安动力、隆基机械、川环科技、奥联电子、南方精工、中原内配、派生科技、远东传动、新坐标、华培动力、宁波高发、苏常柴A、襄阳轴承、光洋股份、圣龙股份、北特科技、中马传动、蠡湖股份、长春一东、登云股份、正裕工业、科华控股、长源东谷、铁流股份、凯众股份、鹏翎股份、潍柴重机、嵘泰股份、密封科技、德迈仕、泉峰汽车、日盈电子、冠盛股份、标榜股份、越博动力、中捷精工、正强股份、盛帮股份、天普股份、泰祥股份、华纬科技、三联锻造、溯联股份。

汽车橡胶件四级行业:中鼎股份、浙江仙通、川环科技、鹏翎股份、溯联股份。


(创业板)

行业市盈率:24.54倍(2023.6.3数据)

行业市盈率预估发行价:37.04元,可比公司预估市盈率发行价静态:49.15元,可比公司预估市盈率发行价动态:39.63元。

实际发行价:53.27元,发行流通市值:亿,发行总市值:亿

价格区间45.75元,最高47.03元,最低44.45元.是否有炒作价值:无

动态行业市盈率预估发行价:30.01。

上市首日市盈率:43.56倍.行业市盈率是否高估: 是 可比公司市盈率是否高估:是

公司EPS动态不扣非:1.2229公司EPSTTM不扣非:1.5465

同行业可比公司静态市盈率估值(不扣非):38.46(川环科技)、36.35(鹏翎股份)去除极值37.41

预计中报业绩:净利润6385万元至6996万元,增长幅度为1.19%至10.86% EPS1.9330pe27.56

疑似概念:比亚迪、国六、汽车热管理、新能源汽车、小鹏

是否建议申购:  估值,股价,都没看出来,优势在哪里。唯一,就是中报业绩看起来不错。有小概率破发的可能。

上市首日开盘价:溢价%,市盈率。是否破发:

如果对您有所帮助,感谢点赞+关注,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风险揭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务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投资建议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直接买卖建议,投资者须对其投资行为进行独立判断。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平安银行
工分
7.07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1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