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2022策略会交流纪要:
STJiuCai
2021-12-23 08:40:41
航天宏图
公司2008年成立,2019年科创板上市。08年也是遥感起步阶段,当时国内卫星数据处于空白状态,面临蓝海市场。
08年至今,是行业积淀、卫星数据逐步建立过程。空间分辨率逐渐提高,卫星数量极大提升,这得益于国家的两项专项建设——高分卫星系统建设、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民口高分7颗星,军口高分7颗星,奠定了国内的遥感数据,卫星数据源,使得空间分辨率能达到0.2,0.3米。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2015),70-80颗遥感卫星,目前已建30-40颗,可以应用到气象、资源、海洋等领域。
公司业务情况
宏图最开始是给各个部委做卫星的建设系统,前十年是做从天到地的数据建设,给各个主用户单位做基础软件研发、数据处理分析等(原来这部分业务占比70-80%);从18年到现在,随着卫星增多,成本降低,载荷增多,质量增加,宏图业务从只服务省部委大型监测到全面下沉到各个行业,与水业、农业、住建结合等。(已经增长到50%,今年预计这部分业务能增长到60%)
今年工作重点:利用原来的积淀技术,实行行业级解决方案,并下沉到省市区县
做到B端,C端,解决成熟的标准化产品问题,PIE基础软件平台,做SAR卫星产品,云图,卖给小B端,用完全自动化的方式呈现到用户面前。
主要做好三个维度产品
1、遥感工具软件PIE基础软件平台,提供定制化开发服务。将相关产品规模化应用云服务平台,目前形成了SaaS平台,基础软件有20多款,算法有几百个,做企业级产品。在APP上目前主要面向专业C端,未来计划面向普通用户,以小程序形式展现C端用户感兴趣的功能,公园面积、污染情况。
2、做好数据源的收集工作:建立国内首个分布式雷达,达到未来实现更多商业化场景的基础条件,以实现更高精度、更高载荷,不受气候条件影响;优化天地一体化结合能力,实现自主研发无人机公司的量产,地面控制系统,通过无人机观测,实现更高颗粒度,更高频次。
3、建立四级分支机构,开展标准化的产品服务;分支机构订单达到50-60%,未来还可以做数字化乡村遥感应用
未来展望
在国家政策上,未来民口卫星会持续增加,军口卫星增量会更大,大概有10倍量级的增量。宏图原来做民高分行业拓展,现在引入军转人才,逐步由民渗透到军,未来承担的军口体量会越来越大;在民口业务上继续下沉到各个地方的服务,持续拓展C端,逐步探讨产品形态、商业模式,未来产品形成“333”的业务格局,云服务、APP、PIE+行业定制各占30%。
PIE底层技术支持公司发展,这个软件的技术门槛如何理解,互联网厂商尝试是否有较大的门槛?
宏图08年就开始做软件的研发,经过多次迭代后,平台的技术门槛很高,我们与国外主流软件相比已经没有差别,甚至超越国外。国外没有大范围的地理优势,宏图可以完美覆盖国内的卫星影像,中国以后的影像在未来应用会更广泛。
科学技术从0到1很难,要做到更广的市场、更商业化,还要解决1到10,这也不容易,宏图在这一方面也做的很好,有10余个行业的应用,100余个算法库,未来绑定自己的数据源,以后的推广效果会更好。
市场空间的看法,民用和军用如何看,十三五对比十四五如何看?
行业处理快速增加和放量,卫星遥感不可或缺。
军口未来十四五期间大概200颗卫星发射,宏图是主体单位之一,未来若能参与20%-30%的建设,未来自己发卫星,数据采购,军口导航图制作,优势明显,全国三四家单位,军民测绘,有100多亿市场空间。
民口主要是两个领域,其一为自然资源领域,全国要做30几个数字底座,今年已陆续中标(包头、宁夏、黄冈等),23维仿真引擎;其二为应急管理领域,该领域能给公司带来持续性增长,已下沉到7、8百个区县,订单规模超6亿。部委级规划目前已经在逐步落实,传统行业也会给宏图带来持续增量。
收费模式
以项目制体现居多,但是平台加项目,国家级平台基础上推广,在行业级产品上打造。是长期去做,很多客户服务了10年之多。完全标准化产品则是卖账号,以年服务费形式为主。
中科星图
公司情况
公司创立于2006年,是国有控股的高新企业,面向政府和特定领域,产品主要为数字地球。
股东背景:由空天院、中科曙光两大主要股东组成,空天院拥有航空航天的高精尖技术,中科曙光是资本市场老牌上市公司,由中科院计算组孵化的公司,拥有成功的产业模式,将空天院的航天技术与中科曙光的产业模式、计算技术等形成中科星图。
主要业务:数字地球通过满足三大要素:航天基础设施、航天3S技术(GIS\GPS\RS)、新一代技术(云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天上卫星给地面产业赋能,实现数据采集、大数据处理、承载、三维可视化等。应用领域为国防、交通、气象、海洋等。
公司战略:2020年之前深耕于军口市场,未来专注于民口市场,最终走向海外市场。
民口市场主要通过提取行业共性,形成数字地球基础平台,叠加行业特性,形成中台产品,在中台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开发。
企业规划
集团化、生态化、国际化。其中集团化是指在民口业务上成立子公司,如星图智慧,气象海洋等,子公司负责各个领域,完成集团化布局,母公司依旧专注于军口项目。
数字online平台建设
加大研发力度,让百姓和政府可以用上媲美谷歌地球的数字地球,打开2C端业务;之前是2B和2军工。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建设:其一为数据端:花重金购买数据;其二为建设性能足够的超级计算机:满足更好的用户体验。
财务现状
40%左右增长率;40-50%毛利率;20%净利率;研发投入逐年上升,大概为12-13%。
军口深耕,向民口转,怎么看军民业务的规划、收入、增速、占比?
军民希望形成55开,目前是64开,未来民口增速大于军口,军口作为平稳保底的业务,民口作为快速增长的业务
军方业务的应用场景
按军兵种划分,按场景划分(情报、作战等),可以是综合的作战平台或者是每个小场景覆盖
民口业务更新进展
海南的项目已经到二期了,农林业、安徽这边也有项目落地,低空通航也逐渐有布局
如何看星图的竞争力,客户对供应商的要求,门槛在哪里,如何抢占市场
竞争是好事,除了近海市场外,其他竞争还为时过早,只有宏图与我们公司业务比较相近,我们希望有更多公司进入市场,才能真正把市场做出来,目前整个行业仍处于早期。2015年后,商业航空航天发展、空天基础设施建设、计算机领域的快速发展让行业数据获取成本下降,数字地球行业才慢慢发展,竞争对公司来说是一个好事情。在特种领域,竞标中相遇较少;在民用领域要分市场;真正形成竞争的是子公司维天信与宏图之间。
作为从军口想民口转的企业,只要在军口上能行,在民口上也行,公司通过在当地与细分领域的公司形成合作,与地域的优势资源结合,形成收并购,加快在相关领域内的发展;另一方面子公司会留出股份给员工做激励,员工持股比例在1/3左右,增强竞争力。
民用军用空间的看法?十三五和十四五对比的大致体量
军口:根据国际形势、国家动作,是否重视信息化发展,与国家的经费支持程度,军队的信息化程度有关
民用: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包括了2C端市场,2C端市场的打开对整个商业航天航空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目前商业航空航天的盈利不佳,原因是2C端市场太小了,对比谷歌每年采购数据要花10亿美元,2C打开对整个生态的盘活有决定性意义。
民用市场的关键技术和竞争力,BAT企业是否有机会进入
民品有数字地球,军球和民球共用一个地球,对数字化的处理、承载都是一个基础地球,民品是在基础上叠加了民用的特征,处理能力及承载能力都是想通的,可以进行复刻。劣势是民用领域的沉淀不够,通过与民用的优质企业和政府合作弥补这些劣势。
BAT,腾讯之前也想做,但没有太大反响,因其在GIS\RS领域内有短板,在数据源端如何进行匹配,如何与航空航天结合是进入该行业的一个壁垒
研发人员情况,从哪找来,构成,规划
人员增速与公司增速相匹配,去年900多人,600多人研发,200人做基础数字地球的更新和维护,400人做中台产品交付设计相关工作;北京、西安、安徽(人力资本相对较低);增速会与收入端相匹配;民口的研发人员根据未来增速会翻倍
北斗和遥感融合后的变化,场景展望
北斗精度比GPS更高,数字地球将地球进行三维拆分,将运动轨迹能更新定位在球上
但目前数据收集能力,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还有限,不能完全实现,但北斗是建孪生数字地球的基础
中科创达
公司核心逻辑不变,是智能操作系统厂商。汽车领域,创达是从座舱切入,2021年是自动驾驶元年,创达10月初成立高阶自动驾驶公司,布局域控制器和软件,形成开放的软件平台。座舱产品走向个性化、互动化,实现了从座舱域到低速驾驶的跨域发展。自动驾驶,基于芯片平台的项目在开展中。智能融合是趋势,驾驶与座舱会融合,形成中央计算平台。软件成为汽车核心中枢,未来还有广阔的开拓空间。
物联网也有融合的趋势,物联网OS是核心竞争力。消费类物联网,如机器人、视觉、AR/VR,创达做好软件,通过模组整合形成软硬一体方案。行业类物联网,比如在工业视觉,与亚马逊、施耐德电气的合作已经开花结果,除此之外,在边缘计算、智能楼宇、能源等方面都在开拓客户,行业场景未来非常广阔。创达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公司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劣势?最大几个客户的营收占比?重点车型占比?
全球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和创达完全相像,所以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
汽车领域全球有200多家客户,每家的合作项目规模不一样。现在汽车收入大部分来自座舱,未来自动驾驶会越来越多,汽车收入中80%来自软件开发,20%来自 IP授权,IP+服务是发展战略。大部分客户来自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在积极拓展中。
手机业务的增长为何与行业关系不大?
宏观看,手机厂商越来越集中,行业稳定,但技术依然在迭代更新,客户也依然越来越强,对软件依然在创新投入。在成熟的产业中,客户会对资源进行调配,会越来越依赖独立的第三方平台厂商如创达,提升效率。创达收入的增长来自客户不断的认可,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项目,这个趋势会长期保持。
公司业务间有无协同效应?
智能操作系统是主线,贯穿三项业务。三项业务产品是独立的,但也是融合的,都融合了智能操作系统的技术。未来都是走向智能融合,智能操作系统是核心,中台支撑了各种业务的开发。独立和融合有机协调。
创达在自动驾驶的进度?芯片厂合作的情况?域控制器何时有产品落地?
与芯片厂商如高通合作广泛,目前主要围绕长城客户。与黑芝麻也有紧密的合作。域控制器,预计在2023年有第一个定点。
创达与IT外包公司运作模式的比较?
核心区别在于是否对客户提交的产品负责。外包模式中,产品的交付由发包商负责。创达会对客户交付的产品负责,出现问题由创达解决。
自动驾驶域中,车厂给到第三方厂商的研发份额跟座舱域相比应该怎么看?
座舱由于人机交互需要个性化,而自动驾驶是AI能力。操作系统架构有相通的部分,虚拟化技术能通用,芯片的开发也有通用的,中间件也是相通的。座舱和自动驾驶的开发工作量差不多。
自动驾驶收入较座舱区别?国内国外渗透率?
开发工作量差不多。座舱领域全球领先,当前大部分收入来自国内,在北美已经到达领先地位,海外市场不断开拓。
和芯片厂商合作如何产生收入?公司的价值?
收入体现在智能手机里。与芯片厂商有联合实验室,芯片厂商更多属于合作伙伴,最终客户还是终端厂商。
各个业务的收费模式?软件开发服务的复用性?
手机领域全部都是软件开发收入。汽车领域,80%软件开发,20% IP授权。物联网领域是商品销售,软硬一体。软件开发有通用平台,很多功能是可以复用的,比如视觉。
物联网业务中各产品占比?增速?VR主要产品?与FB合作方式?
物联网Q3是86%的增长,并没有很细的拆分,主要就是机器人类别、视觉、AR/VR。AR/VR在2016年就已经布局,行业依然属于初期,公司大部分都是提供软硬一体模组,给头部厂商也会提供软件方案,商业模式随客户需求变化。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航天宏图
S
中科星图
S
中科创达
工分
2.63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1-12-23 08:45
    +1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12-23 08:46
    转发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