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参考华为看小米汽车比较优势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3-12-27 21:28:47

L小米汽车:华为之后的实力崛起

小米汽车凭借经验丰富的高管团队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2023年,其研发团队将达到2300人,2022年的研发投入达到31亿人民币。产品定位在竞争激烈的 20万以上市场,预计首款车型的定价将具有竞争力,并将于2023年上半年实现量产。

预计小米汽车在2023年上市后,单月销量能达到约1万辆,年销量可能在7~10万辆之间。尽管小米汽车产业链已初步梳理明确,涉及多家配套企业,但由于初始产值较小,对2023 年企业营收弹性预计不会超过6个百分点。

.小米汽车技术借鉴华为模式

小米汽车正在加速进程,尤其是在软件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通过快速迭代和智能化 营销体系的优势,未来有望重塑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华为智能汽车的前景与产业链紧密相关。华为智选案例显示,从发布到销量有明确的生命周 期。小米汽车展望同样积极,预期将迎来投资机遇。在28号的技术发布会上,我们将深入 对比小米和华为在智能汽车方面的表现,关注发展阶段、合作模式以及智能驾驶等领域。

.战略投入与品牌优势

小米汽车业务计划在未来1000天内,未来10年内投入100亿美元,首期投入100亿人民 币。在北京经济开发区设立了生产基地,总产能为30万辆,分两期各15万辆;上半年的 目标是实现量产。

依托品牌、研发、渠道、资金和现金流资源优势,小米与华为相似,在汽车行业中对品牌效 应和技术积累充满信心。2022年Q3,小米全球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三,市占率为14%;手机 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7.7%,月活跃用户创新高;loT平台设备同比增长25.2%,这有助于其 汽车业务的品牌迁移和粉丝效应。

.市场挑战与战略布局

小米汽车在技术布局上升级了手机和AloT战略至人车融合,发布了小米澎湃OS覆盖车机 系统,实现了 OS系统全覆盖且软件架构统一。

在市场定位上,小米选择的赛道具备高销量潜力,目前披露的参数突出了车速和较长的轴距,价格竞争力有待观察。小米的多元化生态优势明显,与AloT、互联网服务相互赋能,现金 流充沛,并对库存实施精细化管理。

.小米汽车技术积淀与投资前瞻

小米汽车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截至2023年9月30曰,小米集团现金储备高达人民币1,276 亿元,能够支撑前期的汽车开发及智能驾驶技术研发。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2年全年电动汽车创新业务投入为31亿人民币,2023年前三季度 进一步增加至43亿人民币,专利申请超过1000项。小米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在国内处于 第一梯队,公司持续在人工智能领域扩张,并收购了深动科技,以加强自动驾驶技术和产业 链布局。因此,小米汽车在技术积淀和投资前景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二、详细介绍

尊敬的投资者们,下午好。我是国信汽车的分析师,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就小米 汽车的主题向大家进行汇报。我的同事王绍楠也在此与我一同分享我们的见解。我们在11 月发布了一份关于小米汽车的专题报告,深入探讨:

了小米的竞争优势,并全面比较了小米和华为在手机和汽车领域的业务。在详细介绍对比内容之前,我将首先对小米汽车进行简要回顾,包括其发展历程、研发团队、产品布局和产业链等四个方面。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公众对小米汽车的关注始于2021年3月。当时,雷军在春季发 布会上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专注于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标志着小米正式进军汽车领域。雷 军承诺在未来10年内投入100亿美元,其中首期投资为100亿人民币,用于打造小米首款 汽车。预计首款车型将在明年一季度亮相,其研发周期约为三年。相比之下,华为的汽车业 务也在2019年5月启动,并在2022年上半年发布了首款车型,同样经历了约三年的研发 周期。这表明无论是消费电子公司还是新兴汽车制造商,小米和华为都在行业内迅速响应并 行动。


接下来是团队方面,小米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由集团创始人雷军担任,供应链则由前麦格 纳中国区副总裁黄振宇负责。市场部总经理李肖爽原为小米大家电部门负责人,目前同时兼 任小米汽车副总裁兼市场营销总经理。此外,高级顾问胡振南先生曾任吉利汽车研究总院院 长,拥有超过25年的汽车行业经脸。小米汽车的外观设计团队也汇聚了行业精英,包括前 宝马IX车型的外观设计工程师以及前极狐汽车的总裁于立国等。截至2023年3月,小米汽 车的研发团队规模约为2300人,2022年单年度研发投入约为31亿人民币。相比之下,华 为2022年末汽车业务的研发团队规模约为7000人,累计研发投入达到30亿美元,但这个 数字涵盖了超过三年的时间。

在产品布局上,小米在今年10月底的新品发布会上提出了全新的集团战略——人车加全生 态战略。L1月15曰,小米品牌的汽车在工信部进行了公示,预计将推出SUV车型,并拥 有Max和P「0两个版本的纯电动轿车。目前可参考的车辆参数显示,小米汽车的轴距较长,且在车速方面表现出色。同级别竞品定价在24-30万人民币之间,月销量从几千辆到3万 辆不等,而20万以上的纯电动汽车市场相对较大,竞争也较为激烈。考虑到小米以往的定 价策略,我们预计其SUV车型的起售价将低于竞品。在产能方面,小米在2021年末已在北 京亦庄设立了自建工厂,总产能计划为30万辆,分两期建设,每期为15万辆。我们维持 对首款车型SUV7的起售价预测为24万人民币,上半年量产目标保持不变。

对于即将举行的发布会,我们充满期待,预计这款新车将提供高性价比的选择。对于明年的 销量预期,我们预计单月销量可达1万辆,如果考虑到明年3月份上市,全年销量有望达到7万至10万辆。

在产业链方面,我们也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价值量较大的部分如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和座舱域 控制器,预计单价在1-2万人民币区间,具体价格取决于搭载的芯片配置。例如,高配版本 可能采用英伟达OrinX芯片,中低配版本可能使用欧瑞博的芯片。其他部件如空悬系统,预计由拓普配套的单价约为1万人民币。此外,银轮、新泉、无锡振华美利信等企业也为 小米提供车身部件,单价在1300至2000元人民币之间。由于明年小米的产量规模还不大,这些企业的营收弹性可能不会非常明显,我们估算营收弹性最大可能在6个百分点左右。营 收弹性较大的企业包括德赛、拓普、经纬恒润和无锡振华、美利信等,主要在4-5个百分点 左右。

.小米汽车技术前瞻:借鉴华为模式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在华为智选的引领下,尽管小米进入整车业务的时间并不早,但其推进 速度非常迅速。小米的加入进一步改变了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华为和小米在软件算法、操 作系统、渠道和营销体系方面具有优势,并且他们的车型迭代速度极快。鉴于汽车智能化的 快速渗透和传统汽车商业模式的变革,华为和小米未来无疑将重塑整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同 时,他们的参与也有望推动生态链企业的发展,如将原有的消费电子产业链扩展到汽车零部 件领域。对于小米自身而言,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

华为的汽车业务主要通过其产业链和华为汽车的关联效应进行炒作。此前的焦点是代工厂赛 力斯,而后逐渐转向长安等企业。即使基于关联效应,我们也看到了丹尼斯和长安的市场表 现异常活跃。从发布会到订单、产品交付和销量,整个过程都有明确的周期性进展。目前,小米处于类似于华为2021年汽车业务发展阶段。预计明年的小米将进入类似华为2022年 的阶段,从发布会到订单和产品交付,我们认为小米本体及其相关产业链将迎来重大的投资 机会。

接下来,请我们的同事详细汇报小米汽车的相关细节。我们的报告主要对比了小米汽车和华 为汽车的情况。虽然小米的技术和产品细节尚不清晰,但具体技术细节将在28号的技术发 布会上公布。这次发布会旨在展示小米官宣造车1000天以来取得的技术进步以及雷军对电 动车的思考,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要点。报告主要从发展阶段和合作模式、手机和汽车业务 情况、生态链发展,以及智能驾驶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下,我将逐一详细介绍这些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看发展阶段和合作模式。华为的车业务始于2019年5月,在ICT基础设施 业务框架内,初期主要是零部件供应模式。到了 2020年,业务重心调整到消费者业务框架 内,同年推出了 HI (华为智能)模式,并从零部件供应转向整车设计。2021年,智能汽车 解决方案架构进一步升级,4月与ARCFOX合作推出了 Aito品牌,11月智能汽车业务升级 为鸿蒙智行(HarmonyOSSmartMobility)。同样在11月,长安汽车宣布与华为合作,签署 了投资备忘录,成立了子公司。华为的发展模式逐步深入,从供应零部件转变为更深层次的 合作参与。

例如,像问界这类销售良好的品牌,都是在深度合作模式下运作的。在零部件供应方面,华 为主要提供智能驾驶平台、激光雷达、鸿蒙车机等产品,这种合作较为基础。目前,HI模 式仅剩下长安一个合作伙伴,因为初期有三个合作伙伴,但2021年广汽已经从HI模式退出,转为供应商角色,后来ARCFOX也进行了升级。

现在,华为重点推广的是智能汽车业务,主要与ARCFOX合作推出了 AitoM5、M7和N9 三款车型。对比这些车型的销量历史,波动较大,主要是由于性价比更高的车型销售表现更 好。例如,2023年8月,奇瑞发布了与华为合作的AitoS7; 12月,江淮汽车宣布了与华为 的合作细节,指出江淮将负责建设生产基地,而销售方面将由华为终端或指定的第三方在全 球范围内独家提供车型营销、用户运营和生态服务。

.战略投入与品牌优势

华为的汽车生态系统(Carbiot)发展历程揭示了其对汽车业务的重视。尽管小米进入该领 域的时间相对较短,自2021年3月宣布进军车市至今仅1000天,但其对汽车业务的预期 投入显现出高度重视。根据公告,小米计划在未来十年内,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总投 入可能高达100亿美元。

2022年10月,小米在其SurgingOS论坛上首次将汽车业务纳入公司战略规划。同年L1 月,小米获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批准,不同于华为的三种合作模式,小米倾向于自主建设 产能。与北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的合作协议

;显示,小米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的汽车生产基地,总产能将达到 30万辆,分两期实施,每期产能为15万辆。据悉,小米设定的目标是在明年上半年开始量 产。

在手机与汽车业务的对比中,无论是华为还是小米,都凭借其品牌影响力、渠道资源、研发 能力和充沛的现金流等多维度优势,构成了其投身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截至2022年底,华为在全球拥有6万家门店和专柜、5500家体验店以及2200家授权服务中心。智选车在市 场上也布局广泛,同期用户及体验中心超过1000家,覆盖230个城市。

在研发方面,自从车载操作系统HiCa「成立以来,华为已累计投入超过30亿美元,并组建 了一支7000人的研发团队。在强大的人力和资源支持下,华为在车载操作系统或智选车型 的销量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小米在手机市场的优势同样显著。以2022年第三季度为例,小米全球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三,市场份额达到14%,连续13个季度稳居前三。特别是在中高端市场,小米14系列在双口 期间成为四大电商平台国产手机销量冠军,成为高端市场的一匹黑马。小米在打造爆款产品 方面展现出强大的能力,无论从最初的低价策略,到如今向中高端市场转型,品牌扩张的方 向都证明了这一点。

公司的Q3手机业务毛利率达到了 16.6%,同比增长7.7%。全球用户月活跃数也创下了历史 新高 同时ALT平台持续增长。截至9月30曰,loT平台已连接的智能设备达到6.99亿,同比增长25.2%。拥有5件及以上智能设备的用户数达到了 1370万,同比增长26%。小米在 全球手机市场及loT领域具有强大的品牌优势,这无疑将在车载系统等领域转化为巨大的商 业潜力,并具备强大的粉丝效应。我们认为,这些因素将成为小米在汽车领域突出的优势。

.市场挑战与战略布局 在今年10月,小米集团在其最新战略中升级了手机和LP业务,进军人车互联领域,并发 布了全新的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作为战略核心的承载平台。公司从个人设备逐步扩 展至智能家居,再迈向智能出行,展现了其广泛的影响力。自2010年成立以来,小米在操 作系统领域的探索已覆盖手机、嵌入式系统,乃至自主研发的通用操作系统和车机系统,实 现了全线系统的整合。特别是在小米澎湃的位置上,实现了统一软件架构操作系统底层的完 美融合,这构成了小米在手机领域过去的品牌优势。

小米首款车型选择的市场定位具有高度竞争力。与models.世界的F7、小鹏的机器等相比,其所处赛道的潜力显著。例如,model3在国内的月销量最高曾超过3万辆,小鹏P7也达 到近1万辆,这表明该赛道能够支持单一车型月销量达到1万辆,显示出这是一个具有巨大 发展空间的赛道。目前,小米20多万元级别的轿车所在赛道及其他细分市场已经相当成熟,竞争极为激烈。

虽然小米车目前公开的参数不多,但其速度性能表现突出。单电机版本的最高速度为210 公里每小时,峰值功率为220千瓦;双电机版本则可达265公里每小时。轴距也显得相对 较长。我们期待其后续产品发布后能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性。

在价格方面,具体信息尚不明确,但预计会与现有市场上类似车型的定位相似。是否能在价 格上具备优势,值得关注。

回顾华为智选车型m7的情况,其月销量最高时达到1.2万辆,但今年前三季度销量有所下 滑,最低降至2000多辆。这主要由于行业竞争曰益加剧,m7的竞争优势相对新款车型减 弱。9月份新款MCW推出后,智能驾驶功能得到升级,价格比前款减少了四五万元,因此 性价比更高。随着更多厂商推出自动驾驶车型,消费者在购车时更注重直观体验。从9月问 界新车型发布后的销量大幅回升可以看出,问界系列在11月份新车销量达到1.888万辆,其中m7销量为1.52万辆。预计12月份将交付2.3万辆,而从2024年起月交付能力将达 到3万辆,显示出其商业模式已取得阶段性成功。

尽管小米的新车型进入的市场竞争激烈,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通过产品对比和手机业务 的分析,我们总结了小米的发展历程以及与华为手机和汽车的比较。

小米的发展优势首先体现在其多元化生态以及手机业务、loT平台和互联网服务之间的相互 赋能。雷军在内部公开信中指出,手机业务的全球影响力、手机及loT和互联网平台的相互 赋能强化了用户粘性,是公司的优势所在。公司现金流资源充足,2023年的策略是兼顾规 模和利润。第三季度的整体毛利和手机、生活消费品的毛利均创下历史新高。此外,公司还 对库存进行了精细化管理,前三季度存货金额同比下降了 30.5%。

.小米汽车技术积累与投资展望

截至2023年9月30曰,小米集团持有的现金储备达到了人民币1,276亿元。这其中包含了 在造型设计和智能驾驶研发上的前期投入,这些领域无疑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因此,拥有 稳定而强大的现金流资源至关重要。从公司财报中可以看出,小米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投入正 在持续增加。在2022年全年,电动汽车创新业务的研发费用投入为31亿元人民币。到了 2023年的前三个季度,这一数字持续增长,上半年投入达到26亿元,第三季度的费用为 17亿元。截至9月21曰,小米企业已申请的专利数量超过1000项,并且在人工智能领域 的拓展也在不断加强。

早在2016年,小米就组建了以Ayse为核心的智能团队。进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三年后,迅速组建了自动驾驶团队,并收购了一些自动驾驶公司。小米的自动驾驶技术可被视为国内 一线水平,采用的是先进的2.0高阶支架平台,并首次搭载了 n7级别的支架板,显著提升 了高速场景如上下匝道避障和施工场景的处理能力。

2021年8月,小米以约5亿元人民币的总金额收购了深动科技,使其成为小米集团的全资 子公司。深动科技的原始技术团队加入小米后,公司在过去几年中致力于构建中长期产业战 略,对自动驾驶领域上下游的企业进行了大量投资。

回顾小米的发展历程,它犹如一个操作系统(OS)的成长史。从初期开发MIUI,到2014 年推出统一的设备连接协议和通用LP模组,2016年开始研发通用操作系统,2019年并行 研发针对不同资源的通用系统。2021年,小米开始研发车载操作系统,标志着车机OS的 启航。2022年初,公司决定统一系统架构,包括底层代码和软件结构。在2023年10月,小米完成了整个架构的统一并公布了集团战略。因此,从生态建设到造车,小米已经步入了 一个成熟的阶段。

尽管由于保密问题,目前公开的产业链信息有限,但根据我们的报告,我们认为有一些公司 具有潜在的高价值,如托普德赛和星辰银轮等,这些都是我们深度覆盖的企业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万兴科技
S
科大讯飞
工分
24.29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6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1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6)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3-12-28 22:54
    今天发布会没亮点,车价股价在35w+以上,低配估计也要25W+以上,因为高配用宁德麒麟电池组成本就要十多万了,叠加雷老板说要做高端车,价格有点贵
    3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一缸水一条鱼
    超短追板的散户
    只看TA
    2023-12-28 20:50
    今天从小米汽车发布来看,没有特别的亮点,如果价格没有心动,估计销量不佳
    3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12-28 21:33
    真会吹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12-28 20:25
    感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12-29 08:33
    19万起,秒杀007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加油奥利给
    下海干活的韭菜种子
    只看TA
    2023-12-28 20:19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