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新疆能源化工产业形势与趋势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3-12-28 22:52:16

会议要点

1. 新疆能化产业发展探讨

新疆能源煤炭和电力化工产业具有巨大机遇,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及可再生能源资源,是国家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区域。

位于国家能源战略的重心,新疆的能源输出通过‘西电东送’和‘疆电外送’正在加强,新疆煤炭产量已超过4亿吨,且具备二氧化碳封存的潜力。

新疆近年来定位为战略保障基地,对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任务承担重大角色,如煤炭紧张时期增产近1亿吨,维护国家和人员安全。

2.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展望

煤炭作为基本保障: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将是全球最后一个煤矿关闭的地区,预测至少维持至2060年50年

煤炭资源和分布:四大煤田—整东、哈密、库拜、吐鲁番,其中库拜适合做焦煤。21年外运3,700万吨,22年已超8,000万吨,外运通道也已拓展

煤炭转化和电力生成:新疆作为煤化工和煤焦化基地,有利于就地转化,如煤化工项目投资或达8000多亿,发电量增长快速,新疆电力外送主要往华中地区,到2025年将建成新的特高压通道

3. 新疆能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新疆煤化工产业涵盖煤制油、天然气、烯烃及乙二醇等环节,在哈密等地规模化发展。

国家大型企业投资新疆能源化工,技术成熟,目前已有数个煤化工项目投产并盈利,其中包括天然气项目。

新疆拥有丰富煤炭资源,且结合新能源消纳,有助于能源结构转型,未来预期煤化工继续得到政策支持。

4. 新疆煤化工产业未来走向

新疆重点发展能源化工产业,积极拓展产业链。目前已有多个化工基地,如天业和美克化工等,加快发展进程。

煤化工转化技术需升级与环保需加强。已建成大型煤化工项目聚焦直接转化与综合利用,强调高附加值与政策支持下的产业链发展。

新疆化工产业面临环境保护挑战,需解决水资源缺乏和大气污染问题。产业链不完善、产业转型和升级迫切。

5. 挑战与机遇并存

新疆能源化工面临的挑战包括二氧化碳排放控制,预计低碳或零碳排放煤化工将成未来发展方向。

油价波动及国际形势复杂性给煤化工行业带来不确定性,但新疆丰富的煤资源和成本优势,为煤化工提供竞争优势。

煤化工行业未来的增长潜力预计受限,投资需求高昂,科技创新是行业潜力的关键。

6. 双碳路径与高效利用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积极推进双碳工作的关键,尽管在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下降,保证煤炭安全供应依然是基本前提。

煤炭行业需优化技术提高利用效率,支撑可再生能源变动性带来的安全挑战,储存及变频技术提升将增强灵活性。

CCUS(二氧化碳捕获、封存与利用技术)是煤炭未来在能源转型中的兜底选择,助力实现清洁能源过渡。

7. 新疆能化产业的崛起与挑战

国内能源需求超预期,特别是煤炭消费量过去两年大幅增长,迫使对新疆能源化工产业的依赖和开发提前。

中东部地区能源供给受限,煤炭和油气增量难以自身满足,使得新疆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战略地位大幅提升。

新疆安全稳定环境改善,加上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推动了新疆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

8. 新疆煤炭产业发展展望

新疆煤炭产量增长未有整体规划,但地区性大规划存在,并对超预期产能和规划进行质疑。

新疆煤炭产能与产量存在不匹配问题,当前产能指标低于实际产出。

铁路运输能力未见明确增量计划,但南疆至青海线路预期提升,对高耗能产品运输具有积极影响。

Q&A

Q:新疆能源化工产业目前面临哪些挑战和趋势?

 

A:目前,新疆能源化工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油价问题、高能耗高水耗以及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等。对于二氧化碳排放来说,未来可能会转向低碳或零碳排放的煤化工,这预计将成为一个重要方向。低碳和零碳排放、结合可再生能源的煤化工业务模式也是正在考虑中的发展路径。关于油价问题,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如俄乌冲突和中东战争,但油价并未飞涨,这值得煤化工从业者深思。同时,新疆的能源化工产业得益于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在竞争上具有一定的优势。预计到2027年或2028年,将会出现新的发展高潮,且煤化工产业的总转化量可能增加至2亿吨左右。

 

Q:新疆的煤化工产业未来的投资潜力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A:新疆煤化工产业的投资潜力巨大,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巨额投资的行业。预计未来的科学规划将会吸引热情的投资。如哈密国家能源集团的投资金额就达到1,600亿。尽管煤制天然气项目提案较多,但最终能实施的项目总量不会超过100亿立方米。在煤炭方面,预计将难以显著增加产量;尤其是在发电领域,煤炭使用将会呈现下降趋势。总体来看,新疆的煤化工未来会有一定的增长,但不太可能大规模扩产。科技创新将是煤化工行业的急需,特别是在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煤化工方面,将新能源与煤化工结合的潜在创新有望为行业带来显著的变革,不仅能解决安全问题,同时能有效整合新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

 

Q:新疆能源化工产业在双碳工作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是否符合双碳目标?

 

A: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占有很高比例,目前超过50%,预计五六年内将降至50%左右。尽管双碳目标下,不用煤可能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我们无法在忽略需求的情况下完全不用煤。保证煤炭的安全供应是基本前提,不能将双碳作为唯一目标。我们的能源安全观也在变化,双碳目标下的能源安全不仅要确保绝对的能源供应,也要考虑能源的转型安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至关重要。近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可以减少大约30%至40%的碳排放增量,在未来的5到10年内甚至可能会更突出。新能源变动性给能源稳定性带来挑战时,煤炭的支持能力尤为重要。另外,通过提高煤电的灵活性和效率,煤炭能更好地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而CCUS技术——即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则作为煤炭利用的终极手段,将在无法完全依靠其他能源和技术时提供兜底保障。综上,煤炭在转型安全中发挥着保障供应、支持新能源接纳和兜底的三重作用,这将是煤炭转型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Q:对新疆能源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何看法?

 

A:新疆作为中国能源保障的重要基地,在能源转型和双碳路径下,要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保障,确保高质量发展。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协调平衡。随着技术发展和政策适配,我们可以期待能源技术创新持续进步,并最终明确煤炭退出及其转型道路。新疆的能源化工产业在未来需要探究既兼顾发展又高品质的能源转型途径,实现发展和高质量的结合。新疆的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到煤炭的合理利用和转型,确保能源的持续供应,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同时,逐渐实现绿色低碳的转型。

 

Q:新疆能源化工产业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为什么没有大幅度发展,而近两年突然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A:这很可能与我国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有关。此前对能源转型的速度和人员需求的预测基本上是正确的,然而短期内的变化却出乎意料,比如煤炭消费量的突然增加。原预计煤炭消费顶点约为42-43亿吨,但去年不仅突破了45.6亿吨的预期,甚至今年可能继续增加,达到47-48亿吨,甚至50亿吨。新增的需求主要归因于开放进口、释放一定进口量来缓解内需。

 

Q:当前市场担忧煤炭价格下跌后,新疆的能源化工产品仍有出路吗?

 

A:新疆的能源化工产业正在经历总量的增加需求,东部地区不太可能提供这种增量。新疆和内陆的油气产量已经占据第一位,而新疆还拥有大量可再生资源。再者,新疆目前具有良好的安全稳定局势,为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稳定的煤价和安定的局势促使新疆的战略地位大幅提升,再加上中东部地区的资源日渐枯竭,使得市场对新疆的能源化工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因此,尽管存在价格波动的情况,但新疆的能源化工产业因配合国家能源策略需求,市场前景依然被看好。

 

Q:为何新疆能在短时间内从储备基地转变为保障基地?

 

A:这主要得益于中央政府对东部地区持续减量的政策以及新疆地区稳定的发展形势。随着中东部资源的枯竭,使得新疆能源提前了10年从储备基地转入了保障基地。新疆目前有持续增长的新能源增量,符合国家的能源战略和总量控制需求。新疆发展的稳定性、资源富集及政策支持使其在能源行业中的战略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Q:新疆煤炭产量计划中长期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是否有自治区层面的整体规划?

 

A:目前新疆的煤炭产量大约是4亿多吨,实际产能指标为3亿吨。虽然没有自治区层面的整体规划,但是地方层面如振东、哈密和伊利等地区都制定了非常大的规划,一些计划提出产量可达10亿吨,但这在短期内看起来不太可能实现。一些专家组曾作过合理估计,预计新疆的煤炭开发大概在6亿吨左右。至于产能指标与产量的差异,以及煤矿审批过程中的缓慢进展,去年从能源到碳排放的控制或许会为新疆带来更多产能指标,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速度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确定。

 

Q:新疆煤化工项目多,但消化与运输能力是否匹配?铁路运输方面有无明确的增量开工计划?

 

A:新疆对于煤炭和煤化工产品的运输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铁路线路的增量开工计划并不十分明确。不过,南疆往青海的铁路线路预计很快将被打通,而南疆和北疆的环线铁路已经建成。至于河西走廊的问题,虽然去年遇到了一些困难,目前看来仍缺乏明确的规划。内蒙古方面的铁路规划也会影响新疆的运输能力,但现在至少公路方面仍能承担一部分运输需求。煤化工产品的运输与原煤运输不在一个量级上,这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Q:如何平衡安全生产和煤矿保供之间的矛盾?

 

A:安全生产与煤矿保供并不应该呈现矛盾状态。如果为了保供而采取超常识运营或不达标的生产行为,那是错误的。新疆增产能够相对较快的原因之一是露天煤矿的安全性更高。过去,由于市场预测出现偏差,导致需求急剧增加时生产滞后,进而可能导致安全问题。未来,只要有准确的预测,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煤矿保供仍然是可能实现的。过去几年由于未严格执行“先立后破”的方针而产生的问题需要反思和改进。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国际实业
S
天富能源
S
青松建化
工分
2.16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