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凡拓数创线上策略会交流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4-01-09 20:57:00

2. 业绩展望与策略

凡拓数创成立超20年,专注3D数字技术和内容制作,随着AR/VR/MR技术引进和元宇宙概念兴起,虚拟现实产业逐步发展向万亿级市场规模靠拢。

公司通过20年形成全国化布局,在主要城市设有分中心,2022年在创业板上市。发展脉络经历三个阶段,与新技术应用密切相关,目前专注数字创意产业。

瞄准未来,正结合3D技术和AI,开发数字孪生AI及相关产品,拓展应用于智慧城市、文旅、市政环保等领域,2023年信息化业务收入目标预期为8000万,毛利率约60%。

3. 业务及战略布局深度解析

发展模式多元化:公司设立独立营销团队,从突击战略转向持久战略,设定8000万至1亿销售目标;打算通过内生式发展与垂直领域并购相结合实现扩张。

收并购策略:准备利用上市资本,在建筑、智能制造、水利、交通及环保等未深入领域通过并购积累资源和行业理解,实现业务、技术和市场资源协同。

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与策略布局:公司已有5年MR领域经验,即使市场对MR设备存在炒作,公司会测试内容的硬件适配性。通过谨慎乐观态度,关注设备体验和成本问题,以及B端和C端的应用场景。公司已有针对虚拟内容、虚拟IP角色和多媒体3D短视频的战略布局。

4. 项目实施与财务概况

凡拓数创公司在三维可视化产品和数字一体化综合服务领域有所积累,能够快速完成内容制作与交付,常年合作的设计院项目从设计到交付的周期一般不超过2个月。

数字展馆业务涉及项目策划、内容制作、设备采购及现场实施施工,根据项目复杂程度和规模,实施周期通常为4至6个月,此业务占公司总规模的大部分,约5亿。

公司收款周期受公共预算类项目影响有拉长趋势,影响利润确认节奏和资产减值计提,但对于大型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面向B端展厅项目,收款情况会好转,占比约4成。由于收款原因公司收入确认较为谨慎,影响了利润表现。

尽管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压力可能增加,凡拓数创仍看好数字展馆业务前景,基于国家强调文化自信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政策背景,特别是在非遗文化和特色文旅领域。公司对未来产业发展持乐观态度,预计政策支持将持续。

5. 策略定位与市场前景

数字展馆市场容量正增长,当前国内约有3万家,预期能容纳10万家以上,展示市场扩张潜力。数字化改造的需求增强,为存量市场提供升级机会

政府财政承压,影响短期需求,但市场订单充足显示行业需求旺盛,公司预计数字展馆业务增速在20%以上

公司策略调整,优先选择高毛利、预算明确、好付款条件的项目,注重现金流管理和避免资产减值损失

6. 市场竞争与技术积累

公司竞争优势:在数字展馆业务领域,凡拓数创拥有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内容创作能力,对行业与文化有深度理解,有信心在全国范围内与其他主要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

行业竞争格局:三家公司(风雨筑、丝路视觉、凡拓数创)在数字展馆领域占主导地位,竞争主要在于垫资能力、方案设计与内容创作,其他地区公司则可能以关系为主进行竞争。

技术壁垒与数据资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项目和数据积累,凡拓数创重视并投资于数据、模型库、素材库建设,视这些为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要素,在3D可视化技术方面拥有强大的数据资产。

Q&A

Q:公司的数字孪生业务有哪些发展规划和未来目标?

 

A:去年9月,我们成立了孪生事业部,聚焦市场营销,并设定了年销售目标8,000万到1亿。未来将通过内生式发展与外延式并购两种方式拓展数字孪生业务。一方面,依靠自身力量深耕细分垂直领域;另一方面,利用资本市场优势,收购专业信息化服务公司,以快速进入诸如交通、水利、环保等行业,并产生业务、技术和市场资源的协同效应。

 

Q:公司在AR、VR以及MR方面的布局及应用前景如何?

 

A:AR、VR、MR对于我们而言不是新概念。在过去十年中,我们在房地产、展览等领域积累了相应的内容制作经验。但因硬件设备体验差和应用场景未打开,市场接受度有限。目前对于MR的发展,我们持乐观加谨慎的态度,并关注其体验度、低成本化等问题。未来MR是否会打开新的应用场景还需观察,我们重视的是公司在该领域的战略布局。已经在数字虚拟人、虚拟文化IP角色活化等方面进行了布局,看好其在C端市场的应用前景,例如线上云展馆、元宇宙展馆等。另外,还有团队在做3D短视频等内容,为未来C端应用探索可能性。即使目前团队规模较小,但一旦市场趋势明朗,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Q:公司在3D可视化产品和服务方面能否分享一个成熟案例的项目周期以及关键环节?

 

A:关于3D可视化产品,这通常涉及结构图和效果图的制作,以及3D影片和VR内容的开发。这些产品化的内容制作周期相对较短,例如常年合作的设计院画一张图可能几天就完成,而那些内容制作个把月左右可能就交付了。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交付周期在两个月内算是较长的。涉及裸眼3D的户外屏等工程实施类项目,一般一个月左右就能完成交付。

 

Q:数字展馆项目的实施周期和收款情况如何?

 

A:数字展馆属于展览展示工程,因此需要经过招投标、项目策划、内容制作、设备采购、现场施工到调试等环节。这些建立在屏幕呈现的展馆项目,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和规模,从两个月到六个月不等。在整体收入中,这类业务占较大比例,约5亿以上。目前,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紧张,跟公共预算相关的项目支付周期有所拉长。而较之公共项目,我们面向大型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的B端展厅项目的收款情况比较好。收款问题导致公司在收入确认上保持谨慎,我们甚至在财报中会看到相应的计提资产减值情况较大。对于AI3D信息化产品这一块,由于规模相对不大,其对整体业务的影响并不显著,2019年的收入为1000到1500万元,预计2020年为3000到4000万元。

 

Q:对2024年财政预算紧张的情况下,凡拓数创如何看待与政府相关业务的展望?

 

A:政府预算方面的确存在一定压力,但我们对数字展馆这块业务依然持乐观态度。首先,我们属于文化产业,而国家近年来大力弘扬文化自信,并且有不少在展馆建设上的大主题投入,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特色文化旅游。这背后的大政策支持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积极展望。

 

Q:公司在数字展馆市场的增长空间如何?

 

A:根据市场容量分析,我国当前只有约3万家展馆,而按照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来看,市场足够容纳超过10万家展馆。而且,在这3至4万家存量市场中,对利用声光电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沉浸式展馆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些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Q:目前政府财政预算和毛利情况会对凡拓数创的业务有什么影响?

 

A:尽管经过疫情的影响,地方政府财政预算较紧张,影响了短期内财政投入,中央政府财政相对充裕。从市场单子来看,需求依然旺盛。但是,公司在选择项目时将遵循策略:优先选择高毛利项目、预算明确的项目、付款条件好的项目。这样的策略调整是为了保护现金流、减少资产减值损失及其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未来公司的市场策略将更注重做高质量、精细化的项目。

 

Q:公司一季度的订单量情况如何?

 

A:目前的订单量能够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疫情前一年的业绩大约在6到7亿元左右,去年与前年相比有所下降。基于当前的订单情况,预计今年数字展馆业务至少能保持20%以上的增速。

 

Q:公司的竞争对手有哪些?公司的差异化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对于具体竞争对手的信息录音中并未提及,同时也没有明确阐述公司具体的差异化优势。因此,这部分问题无法从提供的录音材料中获取答案。

 

Q:目前市场上的同类公司主要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差异化主要在哪些方面?

 

A:市场上的此类上市公司主要有三家,分别是上海的风雨筑、深圳的丝路视觉,还有广州的凡拓数创。这些公司在数字展馆业务方面各有侧重。上海风雨筑最早是从建筑模型发展起来,后来转向工程总包,因此规模相对较大。丝路视觉和凡拓数创的发展路径较为相似,都是从做建筑结构图效果图逐步转型到数字展馆业务。在差异化方面,主要在业务拓展、垫资能力、方案设计、创意和内容制作上展开竞争。在市场上的业务拓展上,公司需要展现出自身的垫资能力和资金实力,因为这是一个涉及工程的行业。其次,要有优秀的方案设计和创意,因为最终产品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最后,则是要展现公司在内容创作方面的实力,这是凡拓数创等公司有信心的领域,拥有超过二十年的行业经验。

 

Q:在3D可视化技术领域,行业的痛点是什么?我们的竞争壁垒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A:3D可视化技术的痛点在于充分利用数字渲染引擎达到优质的效果。竞争壁垒主要体现在积累上,包括对行业、创意、美术和文化的深入理解。行业理解和创意积累是关键,需要长期积累大量案例和项目经验。此外,3D数据要素的积累也很重要,这包括了图像、策划案、空间模型和实物模型等多种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逐渐构成的数据资产将成为立足行业的重要武器。特别是对于凡拓数创这样的公司,一直注重对数据库、模型库和素材库的投资,通过二十年的积累,持续增加数据存储和AI模型建设。公司认为,未来竞争的关键将是在3D数据资产的积累方面,这是实现行业长久立足的关键。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凡拓数创
工分
2.36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02-17 08:40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