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风光系列线上交流会-风电主机厂专家交流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4-02-20 21:26:04

会议要点

1. 风电行业并网数据审视

风电并网数据可靠性高,'抢装'现象已减少,近年来补贴政策变化使得项目需要满足评价标准,因此交付数据较为真实。

主机厂商高度关注交付量,因签收确认后便可收款;并网数据显示四季度为高峰,上半年并网量低于下半年。

公司去年风电交付量稳健,自身约18GW,加上同行数据,确认行业整体数据的合理性;公司在全球市场排名靠前。

2. 风电出货量预期及招标走势

2023年公司预估交付量增长20%以上,总交付量约为22G瓦,其中海外市场约3-3.5G瓦。

行业全口径2023年交付目标应达100G瓦,其中海上市场可能出现惊喜,陆上并网能力持平。

各零部件价格谈判情况比去年有改善,预期整体压力较大,叶片价格谈判降幅约为8个百分点。

3. 风电组件成本趋势分析

风电叶片供应链集中,价格波动存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叶片价格预计将进一步提高。

齿轮箱供应链集中度高,价格谈判能力强。尽管降本幅度有限,但相对于去年有所提升。

轴承国产化率提升,成本降低趋势明显。主轴承国产化率预计将达到80%,海上接近60%,降本约10-12个百分点。

4. 风电产业订单与成本分析

公司已在22年年底预定了约70%的次年交付量,并保留了约30%的预留订单。

交付和并网时间需要6至7个月,影响初期的价格报价,使得第一季度的价格相对较低。

去年年底时,公司已占据了80%至90%的年度交付量,这限制了业务对新项目的响应能力。

5. 风电产业链的技术进步与市场展望

海陆风电铸件与锻件主轴比例:目前行业内大多数公司在陆上风电偏向于锻造主轴,但存在激进和保守不同态度。铸件主轴在海上风电的应用较为普遍。

旋转轴承渗透率预期:预测明年旋转轴承(华轴)在风电领域的使用量将大幅增加,由于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将带动整机成本降低约10%-15%。

风电主轴承需求预估:基于今年的整体交付量预估,上半年的交付量约占全年的40%,预计整体交付量在4000台左右,上半年约1600台。

6. 国内风电主轴轴承市场格局

国内风电主机主轴轴承市场竞争格局:洛轴市占率最大,合作伙伴遍及主要风电主机厂;新产品与瓦轴也受市场欢迎,合作伙伴包括明阳等知名企业。

供应链及工艺变革:主轴承供应链集中在少数几家,目前正在从传统工艺向单元化、高级环保工艺转变。

新兴厂商在掌握先进环保工艺方面可能具有竞争优势,若单元圆锥渗透率提高,新兴厂商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7. 海陆风电成本及降幅分析

轴承降幅问题:整体轴承降幅约为10个百分点;海上领域轴承降幅略低于陆上,主因为海上能够生产大型轴承的企业较少。

风机产业价格趋势:近几年,主机厂商的重点在于降低成本,风机大功率带来的成本降低趋势不再是线性,大型风机成本降低速度放缓。

非理性市场影响:中国市场表现出一定的非理性,导致价格波动和质量事故频发,而且主机厂之间意见分歧大,没有形成统一声音。

8. 风电主机转型与成本趋势

轴承的市场趋势是向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倾斜,因为他们通常具备提前储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成本控制。

轴承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单列圆锥和双列圆柱轴承开始逐渐向新型轴承过渡,且此趋势在中介方面是不可逆的。

风电轴承需求的转变为国产化提供机遇,传统进口品牌被国产化替代,尤其在高功率平台较明显,预计持续性增长。

9. 风电主机轴承成本与投资分析

风电轴承成本及定价:不同型号的轴承价格不同,例如4-5兆瓦级轴承大约20万一套,海上更大型号则在60-70万,甚至进口的达到八九十万。

单列与双列设计成本对比:单列设计虽然单套轴承贵,但整体传动系统能降低成本,整个传动链(主轴、主轴承、齿轮箱)的总成本在使用单列设计时较低。

新能源行业供应链稳定性:短期内,即便竞争对手正在投资设备,由于工艺和技术经验积累需时,新能源供应商的优势仍然比较明显,并且价格竞争性较激进。

Q&A

Q:去年风电行业的并网数据是否存在水分?实际交付量如何?

 

A:去年的官方公布的风电并网数据分为两类,一个是并网数据,另一个是调查数据。并网数据的准确性较高,不存在或者造假的可能性低。虽然在2020年陆上风电抢装导致数据水分较大,但到了之后的年份,除了海上风电个别省份可能有省补之外,大多数情况并不会出现。去年,我们的交付量近似18吉瓦左右,再加上其他企业的数量,总的并网量可能在70多吉瓦左右,所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Q:去年的出货量情况如何?是否达到预期?

 

A:去年整体的业主需求不及预期,但是国家能源集团等企业在年末进行了加速并网,以至于整体交付量还是比较理想的。尽管上半年存在一些波折,总体看来,去年的出货量与我们预期大体相符。我们去年的整个交付数据接近18个吉瓦,如果加上其他企业,去年的出货量可能会有三十多个吉瓦,而这也不包括海外交付量。总体来讲,市场的交付和并网数据是符合预期的。

 

Q:主机厂商对于出货量和并网量的关注度如何?

 

A:对于主机厂商而言,他们更关注的是出货量。出货量的核算是业主签字确认后开始的,这也是主机厂商收到第三笔货款的时间点,因此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并网量通常在第四季度最多,因为风电建设周期较长,上半年的并网量通常还较低。

 

Q:去年的交付量和金风科技比较如何?

 

A:去年我们的交付量和金风科技比较接近,或许我们略微领先一些。就全球而言,不论是第一或第二,差距并不会太大。金风科技在海外的交付量比我们少。

 

Q:海外风电项目的建设周期与国内有何不同?其对交付和吊装进度的影响如何?

 

A:由于海外项目建设周期较慢、运输需时三个月,加上业主审核进度较慢,海外交付与吊装进度的差异量较大。与国内相比,国内交付和吊装的差异不大。

 

Q:公司今年的风电产品交付量预期是怎样的?你对整个行业今年的交付量有何预测?

 

A:公司今年整体预估的交付量比去年有20%以上的增长,大概在22吉瓦左右,其中海外约3至3.5吉瓦,国内约19吉瓦。我对行业的判断是,如无去年那样的军事和中央巡查等影响,全行业的交付量应该能达到100吉瓦。

 

Q:今年风电市场的招标情况如何?

 

A:去年整个行业的招标量超过100吉瓦,预计今年将近100吉瓦招标。结合去年吃掉的30吉瓦和今年预计交付的70吉瓦,2019年的招标量部分已被消耗。可以预见今年市场将有大几十吉瓦的新招标量。我预测今年的交付量不会差,海上项目的交付量可能会有惊喜。

 

Q:海上风电项目预计会如何,今年的招标量能否超过前两年?

 

A:今年的海上项目预计会表现更好。从最近核准的项目来看,海上风电的消费量应该会有所增长,尤其是与十四五计划相比,海上目标的差距还较大,因此预计今年会有一些惊喜。路上的项目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海上的量可能会更大。

 

Q:去年公司海上风电项目的出货量是多少?预计今年会有变化吗?

 

A:去年公司海上风电项目的公布数据为1.1吉瓦,而今年预计会有所增加。

 

Q:关于风电主机厂的零部件价格谈判情况,今年相比去年有何不同?

 

A:今年整体谈判情况要比去年好,因为主机厂商在近两年一直面临盈利压力,毛利率也在下降。上游零部件厂商去年的毛利率相对较好,所以今年手机厂商的压力会更大。另外,叶片的降价幅度今年约为8%左右,而公司自研自产较多,整体成本相比外部采购节省5%左右。

 

Q:目前叶片供应链的情况如何,叶片成本会下降吗?

 

A:叶片供应链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中台时代新材等企业,这些企业布局完善,生产效率较高。关于价格,当前并未考虑原材料波动的影响。考虑到原材料价格波动,如果超过一定幅度,叶片价格可能会上涨或下降。我们预判,叶片的两种主要原材料之一,即碳纤维,去年价格较低,今年可能会上涨。因此,整体叶片成本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整体来看,叶片成本预计会降低约8个百分点。

 

Q:齿轮箱供应链情况及价格趋势如何?

 

A:齿轮箱大多为资源配置产品,但也存在采购部分,主要集中于南能高值等企业。我们知道,在巴黎专柜里面,齿轮箱的占比对于双馈机型来说是20%到25%之间,相对较高。齿轮箱供应链的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市场上认可度较高的企业。考虑到攻击级别的设计难度和固定资产的投入,产生了较强的议价能力,因此这两家企业在齿轮箱领域比较强势。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降幅好于去年,去年降幅约为3到4个百分点,再加上我们谈判后的降幅,去年总降幅达到了6到7个百分点。今年我们预计齿轮箱的整体降本在8个百分点左右。

 

Q:轴承供应和成本降低情况如何?

 

A:轴承在形式上有所调整,整个行业正放弃使用调心轴承技术方案,转向更高效的单面圆周轴承技术方案。国产轴承品牌如洛轴及其他合作伙伴在技术和工艺上都更具竞争力。今年轴承整体降本预计在10个百分点左右,其中主轴承降本同样为10%,而偏航变桨轴承降本将达到大约12%。

 

Q:铸件部件的成本趋势?

 

A:铸件部件今年的整体降幅最高,预计降幅在17到18个百分点左右。这一降幅超出了预期,主要原因是像日月这样的企业扩张能力强劲,为了满产而在价格上做了较大让步。跟随日月的步伐,其他厂家也不得不降价,这导致今年铸件部件的整体降幅超出预期。

 

Q:锻件部件价格及供应情况如何?

 

A:锻件行业近年来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三一等企业涌现的锻件组织断裂问题。各家企业可能在选择铸件或锻件时更加保守。目前,大型用途倾向于使用单立元接轴承,导致在大规模应用中,铸件成为了标配。从长远来看,大型化趋势推动着铸件部件的使用,但锻件部件的扩产并不积极。锻件部件的价格大概降了4到5个百分点,是降幅最低的部件。

 

Q:主机厂商的利润空间和市场风险如何?

 

A:虽然零部件厂商的降价为主机厂商提供了一定的利润空间,但主机厂商今年的盈利压力依然较大。销售价格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由于风机向大型化发展,它们的降本趋势将持续,但市场和招标价格不会像之前那么激进。此外,一些主机厂商可能因较低利润而采取放弃订单的策略来调整投标价格,向市场引导涨价的趋势。整体而言,今年主机厂商面临的市场风险可能将进一步加大,亏损幅度可能会扩大,获利变得更为困难。未来预计主机市场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状况可能会相对改善。

 

Q: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贵公司对订单的规划状况如何?在确保交付量的前提下,您有预留一定的订单量吗?

 

A:我们公司通常会在每年年底提前下订单,规划未来一到两年的交付量。在2022年底时,我们下达的订单大约占到了整个规划量的70%左右,意味着还有30%的预留订单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留?那是因为我们知道从下达订单到实际交付,一般需要6到7个月的时间,最多也就这个时间长度。至于海上风电项目,从接到订单到业主并网可能要十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我司总体的订单安排确实预留了一定的敞口以应对未来需求。且到了去年年底,我们手头的订单基本上占到全年交付量的80%多,接近90%。这意味着今年如果有新项目加入,实际上我们的交付能力已经很有限,几乎已经没有余力。

 

Q:那么对于供应商的谈判策略,贵公司是如何确保零部件价格和量的?

 

A:我们与供应商的谈判是基于全年交付总量的,会明确给予的比如10万吨产能这样的订单量,保证总产能略大于我们全年需求的产能。这样的谈判不仅锁定了价格,也确保了数量。不同供应商或零部件可能存在些许差异,例如叶片可能采用阶梯价结构,或者有价格对赌条款。大部分零部件,比如终端架子,则可能在全球范围内锁定了一定量的价格。尽管年底我们通常会和供应商重新谈判一些降价,但由于年初已基于量达成合同,年底谈判相对比较被动。

 

Q:去年由于市场变化,成本压力的情况下,贵公司最终能实现多大幅度的价格谈判成功?

 

A:去年市场状况较好,使得供应商处于比较强势的谈价地位,但到了年终时由于交付不达预期且成本压力较大,最终我们通过重新谈判降低了成本。以住建材料为例,我们在年底谈下来的价格降幅大约为3个百分点左右。而去年上半年,预期整个行业都特别好,这导致了供应商的谈价位置较为强势,但到了九月后,我们根据整体规划目标下调,使得我们在对供应商的成本压力进行重新谈判时能拿回一点优势。

 

Q:在轴承和其他铸件方面,贵公司的采购策略有何调整?对于风电主轴的材料选择,您如何看待目前的行业趋势?

 

A:就铸件主轴而言,我们知道质量与成本是决定性因素。铸件主轴的价格自然较高,但各类部件的整体价格降幅保持一致,我们基于一定量的产能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因此不同部件的降幅不会有太大差异。就住建材料而言,虽然我们原计划今年将更多使用住建材料,但由于一些质量安全问题,我们决定暂停在某些级别的产品中采用住建材料。当行业达到或超过8兆瓦级别时,通常会选择单元柱型硬质合金。因为这样的硬质合金可以承载较大的直径,能够承受越来越重的轮毂负重。而对于七兆瓦以下的单位,使用锻间轴可能存在风险,因为其生产工艺中的加工缺陷风险较大。考虑到去年一些铸件主轴断裂的问题,整个行业对此都较为谨慎。

 

Q:目前陆上风电主轴铸件与锻件的占比情况如何?

 

A:在陆上领域,不同厂家的风电主轴铸件与锻件的选用策略各有不同,有的更激进,有的则较为保守。目前,三一等厂家在小径级别的陆上风电主轴已经有接近20%的铸件使用量,而整体行业在这个级别的铸件占比可能不超过20%。如果将大径级别也包括在内,整个行业的铸件占比大约在30%左右。

 

Q:对于2024年滑动轴承的市场渗透率有何预期?

 

A:在海上和陆上风电领域,预计2024年将见证滑动轴承较大的渗透率提升。今年,预计会有一些样机小批量验证,而明年则是滑动轴承量上的一个关键点,随着尺寸的增大和商业级别技术的成熟,预计整机成本降幅显著,可能达到10%到15%。此外,随着需求的增加,未来可能会考虑其他供电选项。整体来看,滑动轴承的市场渗透预计会较为顺利,技术上无显著风险。

 

Q:多个厂商对于合作供应商的选择情况如何?

 

A:目前来看,有厂商与长盛和双飞等供应商合作,同时也有的与虫得合作。不同厂商有不同的合作对象,但主要集中在这三家供应商。具体到我所了解的范围及准确性,主要合作关系可能以这三家为主。

 

Q:今年风电主轴轴承的需求量大概多少?

 

A:今年整体交付量预估在4000到几千台之间,上半年大约占全年的40%。具体细分到每个月或季度的需求量,去年上半年占了30%,而下半年占70%。今年,由于海外交付量以及客户项目的陆续交付,预计上半年的交付量约1600台,不到2000台,占全年交付量的46%,整体交付量比去年更为均衡。

 

Q:国内风电主机厂主轴轴承市场的竞争格局及市占率情况如何?

 

A:目前国内风电主轴轴承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洛轴、新前梁和瓦轴这三大厂商。洛轴在这三者中产量最大,由于拥有更好的调性,尤其在国产化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已经与多家知名风电企业合作,包括清风名扬、三一和韵达。瓦轴的网络表现也不错,与绵阳和三一有接触。新前梁在调性和专场方面颇有优势,其技术在某些细分领域表现出色,因此也得到了明阳等企业的青睐。另外,清风在培养天马作为其供应商,似乎在未来也有较好的合作潜力。

 

Q:行业改进和技术进步方向是什么?这对于新疆能源的市场份额有什么影响?

 

A:行业正在从传统的调薪工艺向单元圆锥工艺过渡,同时风电主轴轴承的工艺也在不断进步,趋向更先进的污染缺口工艺。在这种工艺上,新前梁有优势。随着单元圆锥渗透率的逐步提高,可以预见新疆能源的市场份额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Q:风电主机厂轴承的降幅情况如何?分别在路上和海上的降幅又有何不同?

 

A:统筹来说,如果区分陆上和海上的轴承,陆上轴承的降幅大概在11%到12%左右,而海上轴承的降幅则略低,大约在8%到9%。原因在于市场上能生产海上更大级别的轴承的厂家并不多。而海外供应商,比如SKF的降幅约为7%,国内则略高一些。

 

Q:未来市场上陆上和海上风机价格趋势如何?有何理性分析?

 

A:24年之后,光从理性角度分析,陆上和海上风机的价格下降幅度应有所缓和,因为整个行业的成本降幅减小。如果以零利率即不赚钱的情况来估算,装机功率在70万千瓦以下的风机,原材料成本约在1100元/千瓦,再加上运维安调等费用,总成本大致在1300元到1400元/千瓦。而对于大功率的风机来说,成本理论上会更低,但由于供应链的新冠情况和批量优势尚未显现,还可能导致成本上升。当前分析,10兆瓦级别的风机原材料成本大概在900元以下,再考虑其他费用,成本大概在1000多元。然而,非理性市场行为可能使事情变得复杂,价格竞争依然激烈,导致价格下降压力很大,主机厂商已经处在一个比较艰难的阶段。

 

Q:海上和陆上风力发电的平均降幅是多少?主轴部件的价格趋势如何?

 

A:陆上风力发电的成本降幅在15个点左右,而海上风力的成本降幅则更大,因为海上原本的成本较高。去年平均海上采购成本大概在16到18元每千克,陆上则在12元左右。主轴部件的价格在市场价格基础上有所降低,降幅基本在15%左右。

 

Q:目前单列圆锥轴承和调薪平台的市场占比如何?新能源公司在这方面的部署情况如何?

 

A:从我们今年的整体出货量来看,如果以2022年为标准,单列圆锥轴承的交付量应该在6到7个吉瓦,其余都是调薪平台。所以,单列圆锥轴承的占比大约是30%。由于这种切换对于中间商来说是一次较大的变化,一旦采用了新的轴承类型,他们通常不会再更改。目前,大部分配置使用的是新能源,进口轴承的使用已经很少,因为新型国产化轴承已经逐渐替代了进口轴承。随着时间的推移,单列圆锥轴承的比重将会不断增加,预计到明年左右,单列圆锥轴承的占比可能会过半。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一旦达到某一断点,全面转向单列圆锥轴承是必然的。

 

Q:新型轴承的投放和转型速度是怎样的?

 

A:整体的功率提升是循序渐进的。去年我们平均交付的功率大概在5吉瓦左右,今年预期平均功率要提升到6吉瓦以上。但实际上,根据现在的统计,全年交付的平均功率大概在5.8到5.9吉瓦。预计到明年,整体交付功率可能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跳到7吉瓦左右。这是因为八吉瓦以上级别的机型将更多地投入使用。到了十吉瓦以上的大型机型,交付速度不会那么快。八吉瓦至十吉瓦的机型是去年下半年开始投标,所以他们的交付预计会在今年下半年陆续完成。

 

Q:风电主机厂专家能否更新一下目前轴承的最新单价?以及不同轴承型号的价格区别?

 

A:我们的轴承因型号不同而定价不同。例如,4到5兆瓦级别的可用于海上的8850内径型轴承价格相对较低,大约在20万元左右。而更大型的如80兆瓦级别的海上轴承,两个所需的轴承加起来的成本接近70万元,这是国产的价格;若是进口的,价格可能上升至八九十万元。

 

Q:若后续风电行业多采用调新型轴承,这是否意味着每套轴承的价值链将大幅增加?

 

A:如果转向单列轴承系统,相较于调情系统,单个轴承确实成本更高,因为要用两个单立元。同时,单列轴承具有其优势,比如轴体可以轻量化,而且在技术上,调薪系统已经难以处理更大级别的轴体难题。而对于整个传动链来说,单列系统虽然轴承成本增加,但齿轮箱的成本可以降低。从整体来看,大功率级别的传动链成本是低于使用条线的成本的。虽然单个轴承使用两个单品原则上更贵,但整个系统相比较而言,成本是下降的。

 

Q:目前新能源部门在轴承行业的优势是否持续明显?未来,如果其他企业在工艺和设备上赶上来,格局会如何变化?

 

A:短期内,即使其他竞争者也在购买设备,他们可能不会迅速赶上。整个工艺,尤其是对于技术和经验积累,都需要时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追赶得上的。同时,新能源部门在内部管理和合作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此外,新能源近几年在定价上也较为积极。综合来看,新能源的优势在短到中期内仍然较为明显。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杭齿前进
S
福能股份
S
新天绿能
工分
1.92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