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学习 资治通鉴(69 )“正治,可以犯罪,但绝不能犯错
逍遥游之涅盘重生
2022-05-01 08:44:57

材料(可略过,直接看白话):

壬子,上使中尉召错,绐(dài)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

白话:

二十九日,景帝派中尉召晁错,欺骗他说坐着车巡察市中,于是,晁错穿着上朝的官服在东市被斩首。

文说:

标题出自《走向共和》,剧中袁世凯的台词。晁错的结局,正是印证了这句话。

晁错的一生走得比较顺遂,年轻时因才气和政治见解,受到文帝赏识。只不过,文帝当时迫于勋贵围堵寒门人才的压力,没有重用他,而是把他赐给了太子刘启。

在刘启身边时,晁错数次上书削藩政论,再得到文帝和刘启的双重信任。前155年,景帝上台第二年,晁错升至御史大夫。当时的御史大夫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书记,副国级没跑了。

前200年出生的晁错,爬到这个位置,前后用了15年,那时的他45岁。他的跃迁路径很清晰,全凭自己本事,搞定关键人物,没经历什么政治斗争。


这是晁错的幸运,但也是他最终犯错的铺垫。

1.

晁错的寒门出身,决定了他在朝中并无根基,只能依附皇权。他的才干和削藩的激进政论,是获得文帝与景帝信任的根本,这决定了他政治之路的狭窄。他陪伴太子一路登上皇座,决定了他并没有多少实际的从政经验。而且太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景帝,一直对他言听计从,朝中也没人敢和他叫板,这导致他缺乏斗争的意识和经验。他一路顺利升迁,导致他原本就傲物的风格,更为自负。

解释一下:晁错必须推行削藩,向皇帝证明自己说到做到,来维持热度。但他的激进风格,与缺乏相应的经验,导致他的削藩刚在试水阶段,就已经让诸侯们看出他打算全面削藩,并一撸到底的决心,这无疑得罪了诸侯。

同时,他傲物自负的作风,和皇帝给的独宠待遇,又容易招致朝中权贵们的嫉恨。两相叠加,让晁错处在了一个强敌环伺的孤立位置。

这种术之层面的操作错误,逆练统战理论的结果,对外就是给吴王以口实,伙同其他诸侯造反,对内就是晁错得不到除皇帝之外其他人的支持,这不仅让他自己的削藩志向早夭,更给皇权带来劫难。

晁错确实有大才,有见识,但,他的大才没有经过实际事务的淬炼,是纸上谈兵的大才,他的见识是大方向上的见识,其他人未必看不出削藩是大趋势,只是晁错敢说而已。

更重要的见识是什么?是对现实的理解和时机的把握。晁错并没有低估景帝削藩的决心,但他高估了皇权的能量,低估了诸侯们抱团反制皇权的实力和决心,这是他看不清的现实。同时,晁错高估了景帝对他的仰赖,低估了权贵反对派们对皇帝的影响,这亦是他看不清的现实。

晁错在上书削吴之后,又伺机接连削了楚、赵、胶西,这是典型的抓小放大,难道不应该学一学高祖,团结能团结的力量,搞逐个击破吗?这种漫无目标,找机会见谁都怼的方式,表现出晁错在削藩大事上缺乏节奏。

晁错犯的错,外看是没有搞好统一战线,树敌太多,加上对现实评估不足,行动不周密,胡乱出击,内看其实是经历欠缺,缺乏实践经验。有理论高度,但落地能力欠佳,如此,大才也成了漂浮的无根之木。

2.

不少人说,景帝杀晁错是断诸侯造反之口实,分化瓦解他们,试图停止七国之乱,可惜效果不明显,所以结论晁错白死。

要我说:他死得不冤。

削藩是个外交性质的问题,但,晁错把它扩大到了王朝内部斗争的内政问题。

先是申屠嘉,看不惯晁错受专宠,想找机会弄死他,结果反而被气死。再是朝会上晁错和窦婴因削藩问题互怼,两人因此结下嫌隙。然后是晁错与袁盎素来不和,袁盎还被晁错搞掉了官职。

这些事件,看上去都是晁错与其他个人之间的芥蒂,但其实每个人背后都站着一个团体,代表着一种势力。申屠嘉是功臣遗老,窦婴是突破封锁的外戚,袁盎是文帝时代的寒门精英,他们之中有人占据历史能量,有人拥有未来想象,而晁错背后仅有一个景帝。


如果这些人都因为嫉恨晁错而站在一起,那能量是巨大的,这会造成臣子与皇权的对立,而新立的景帝无力招架。我常提到斗争,其实就是一场能量的争夺战,很明显,晁错已然输了一招。

就像拿破仑口中所言的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样。何故?就是因为能量还没有团结在一起。能量一旦团结起来,可以将对手震碎。

很不幸,晁错加速了政敌们的团结。

3.

吴楚叛乱后,晁错和景帝商量平乱方略,晁错建议景帝亲征,自己驻守长安。马后炮一下:这主意挺馊,好在景帝年轻且信任他,但凡疑心重的皇帝,晁错不死也得失宠,而且晁错事到临头把皇帝推出去卖命,说明他事先没想好紧急预案,事发后慌乱失措,胡乱开方。这样的素质,做御史大夫,德不配位。

之后,晁错想以袁盎曾担任吴相,受过吴王恩惠,必定替吴王遮掩反叛阴谋为理由,杀掉袁盎,但这个想法遭到了两个亲近下属的反对,晁错因此犹豫不决。转头有人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袁盎。这儿的“有人”用得非常晦涩,但大概率可以猜到是谁泄密。

从这个小细节,可以看出两点:一,晁错不得人心,对下属的掌控力度也不高。二,朝廷危机,他不急着平叛,反而想公报私仇,气量小了。陈平说过:丞相的职责就是协助天子,调和阴阳。晁错如此不能容人,却做了丞相预备役的御史大夫,不够格。

袁盎得知消息后,没有坐以待毙,连夜找到窦婴,说明原委,并向他请求面见景帝。要知道当时的袁盎已是白身,照样能在半夜见到贵为大将军的窦婴,这种能量和影响力,岂是一般寒门能有的。

而且,窦婴当时还真带他进宫面圣了。这很有意思,袁盎为什么第一时间找窦婴求助?袁盎死不死,跟窦婴没半毛钱关系,窦婴为什么要帮一个白身?这原因只能在晁错身上,首先窦婴和晁错也结过梁子,对袁盎来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其次窦婴和袁盎一样,也做过吴相,很可能窦婴也收过吴王的好处。所以窦婴必须帮袁盎一把,不然,谁都不敢保证晁错留守长安之后,会不会也对政敌窦婴来这么一手公报私仇。

于是,袁盎和窦婴,为了各自的身家性命,一同站到了晁错的对立面,并顺利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我们翻开史书,回过头再看当时这段记载:半夜,身兼大将军之职手握重兵的外戚窦婴,突然带着已被罢官的前朝老臣袁盎,求见景帝。大敌当前,袁盎的退敌之策,就是要晁错死。晁错到底该不该死?已经不重要了,他现在必须死,因为此时的袁盎和窦婴代表的不只是他们个人,更是反对晁错的各路权贵,他们因为恐惧晁错,站在了一起。这是内斗,是逼宫啊。



景帝能怎么选?选错了,朝中出几个带路党,汉军临阵倒戈都不是没可能。别扯什么仁孝忠义礼信,帝王拿来忽悠百姓的话术,他自己最不会相信。斗争之中,人都是为自己的。换个皇帝无所谓,只要姓刘,下边人照样做三跪九叩齐呼万岁。但对景帝来说,这关乎自己的政治生命。

所以,为了避免内部撕裂,为了团结一致对外,只好让晁错去死,全家陪葬。

这就是正治,可以犯罪,但绝不能犯错。这既是在说晁错,亦是在说景帝。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贵州茅台
工分
2.36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3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