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电动汽车百人会总结纪要
随便起个名字
中线波段
2022-03-27 21:29:25
3月26日上午丨国际论坛:碳中和与国际合作
1、碳中和:1)国内交通领域碳排放占比在10%左右,其中道路交通年排放量7.5亿吨CO2,占比为7%;全球大约有20-25%的碳排放来自交通领域。2)提高燃油车经济效能是短期减排的主要手段,但中长期看需要依托于电动车,目前国内电动乘用车百公里耗电15度,按2021年煤电占比68%计算,对应CO2排放8.5kg,较燃油车减排近40%,未来随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会进一步带来减排效应。
2、销量预期:1)英飞凌预测,国内新能源车将在2025年970万辆,30%渗透率,2030年达到50%渗透率,可见产业链对于国内新能源车放量预期进一步提升。2)北汽集团预测,国内零碳商用车将在2025年达到50万辆以上,对应10%的渗透率;2030年超过100万辆,渗透率超过25%;呼吁京津冀地区实现商用车全面新能源化。3)沃尔沃认为2025年欧洲可能就会有大比例是纯电动车型,因为燃油车的规模效应、残值将明显降低。4)2021年美国加州1/3的新车是电动汽车,但其他州占比仍较低;但本届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车,美系车企也宣布新能源车规划,其中福特F150已经收到数十万份订单。
3、企业规划:1)宝马已实现在2013-2021年累计销售100万辆新能源车汽车。目标2023年13款纯电动汽车,2025年交付200万辆纯电动汽车,2030年至少50%的全球销量为纯电动汽车。2)通用计划到2025年在全球推出30款电动汽车,其中20款在国内推出,其中凯迪拉克LYRIQ将在2022Q3开始交付。3)沃尔沃在2030年成为纯电动品牌。4)松下持续增加美国工厂圆柱的产能;另外大连等三家工厂和丰田合资,旨在开发出方形电池;2022年推出4680并推进歌山产能增长,力争3年内实现无钴化。
4、资源开发:国轩高科对国内锂资源开发的前景表示乐观,预计宜春、青海、四川加速开采,其中宜春2022-2025年产能将分别达到15、28、32、50万吨,国内总供给分别达到28、45、54、79万吨。此外,长期看锂电池行业将实现循环经济,预计2040年全球5TWh的电池产量,将有1.5TWh来自回收。

3月26日下午丨高层论坛:迎接新能源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
1、苗圩:【电动化】预计2021-2030年快速增长新阶段。2022年燃油车销量达到峰值,2030年新能源车销量和燃油车持平(渗透率50%)。【智能化】2021年L2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38%,在所有乘用车的占比为22%,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提高。【网联化】在北京等16地开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协同建设试点。北京完成了2亿元的数字化改造,广州总规模投资6亿,武汉超过3亿。
2、欧阳明高:【电池】2023年规划产能1TWh,2025年产能接近3TWh,而国内需求/出货预计1.2TWh(乐观),存在周期性过剩。锂资源可采储量2020年达到2200万吨,满足新能源车使用需求。预计2030年全固态电池占比1%,2035年实现500Wh/kg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底盘】电动底盘体现在电池系统和驱动系统集成化,颠覆在于轮毂电机。【充电】分为V1G(择时充电)V2G(双向充电)V2X(车充万物)三个阶段,测算2040年汽车保有量3亿量,单车65kwh,预计可参与电网调节的104亿千瓦时,2030年V2G发展提速。
3、企业目标:【长安】目标2025年105万辆,占比35%,2030年270万辆,占比60%。【比亚迪】今年1-2月18万台,今年3月我国渗透率估计超过28%,预计今年底渗透率35%。【小鹏】今年底支持XPILOT 4.0硬件,明年上半年推出XPILOT 4.0软件服务,实现点对点自动驾驶,预计2023年覆盖100个城市。
4、宁德新技术:第一高效成组技术,第三代CTP麒麟电池,电量比4680提高13%;第二热扩散设计,2021年客户对电池包不热扩散要求提升到86%。宁德预计2023年量产8系NP(不热扩散)产品;第三巧克力换电技术,结合EVOGO快换站。
5、智能驾驶平台:【百度】apollo是首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着力搭建车路云图,构建数字底座+智能引擎+生态应用三维结构。【地平线】操作系统和芯片持续发展,TogetherOS开源模式,整车介入OS+系统开发,大大缩短创新周期。

3月27日上午丨动力电池论坛:下一代电池产业化之路
1、卫蓝新能源:正在与蔚来汽车合作,计划基于ET7车型,推出单次充电续航1000公里的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电池包达到150度电,能量密度为360Wh/kg。这款固态电池预计在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开始量产。全球对全固态电池高度关注和高强度的研发,但依然存在着诸多技术挑战。为了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需要打造一个新的产业链,形成下一代的工业4.0级的固态锂离子电池产业链。
2、亿纬锂能:看好大圆柱和叠片铁锂电池是行业里终极发展方向:1)大圆柱设计制造+回收都能做到标准化,会成为未来高中端车辆的主要电源方向;2)磷酸铁锂电池的结构稳定,耐候性好,采用平面电极时电池的反应更加的均衡,寿命长可做到4000-8000次的循环,对于普及性车型提供了廉价且优质的电池。公司也开始布局200GWh已公告建设,预计2022年建成。
3、欣旺达:碳中和背景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并重是实现交通运输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欣旺达以“左手混动右手纯电“的方案助力交通运输领域双碳目标达成,公司的HEV电池具有超高电池功率确保高节油率、长寿命终生免维护、模块化确保系统高兼容性三大优势。BEV主打超级快充电池。
4、比克:圆柱动力电芯安全性优势大,同时具备更全面的表征电池使用寿命,搭载高镍+硅体系助力长续航,激进化学体系下,保持全生命周期一致性。预计2025年大圆柱将占到30%的份额,也就是接近480GWh。大圆柱电芯的壁垒在于工艺/设备、原材料、车企投入、优质产能,目前一致性达到车规级产品,能达到的设备还很少。
5、SES:2012年开始研发锂金属电池,时至今日已做到超过100Ah;现在跟通用、现代、本田一起进行A样品联合开发,明年进入B样,后年C样,2025年正式量产。

3月27日下午丨商用车:电动化与智能化发展路径
1、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蔡团结:交通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再上台阶;十四五期间进一步确立新的推广目标,到2025年底,全国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分别达到72%、35%和20%;强化示范公司引领作用;完善相关充电基础设施。
2、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李建秋:短途重卡换电趋势明显,轻型燃料卡车在2万吨量产规模下成本与燃油车相当,燃料重卡主要突破800-1000km以上车型,未来燃料电池在系统寿命上需要突破,2030年达25000h,散热突破,满足100km/h持续,储氢成本突破,80kg氢成本在3万(5万套量产下),实现三大方面突破有望2025年实现燃料重卡大规模应用。
3、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徐洪磊:商用车减排路径为深度电动化和智能高效化,未来90%左右的乘用中大型客运会以纯电动形式存在,轻型卡车未来电动为主,其他技术形式为辅,中重型卡车电动和燃料仍在并行发展开发中,其中日运级(300km以内)电动可以满足需求,日运级(300-500km)电动成本较高,电气化公路仍在完善,长距离(500km以上)电动成本高,未来是纯电动还是换电还是燃料电池仍需观察;加快商用车新能源积分政策研究。
4、一汽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季一志:新能源战略布局情况:2021年9月发布15333新能源战略,计划2025/30/35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0/30/50万辆,占总销量20/50/70%。
5、北汽福田总经理武锡斌:构建以绿色能源为主线的节能减碳生态体系,纯电动适用中短途(200km以内),燃料电池适用中重型和中长途(300km以上),混合动力适用复合情况,预计2025年新能源在商用车整体渗透率达到10%以上,商用车总量在450万辆左右,新能源商用车对应45-60万辆,福田汽车目标2025年实现新能源销量10万台,占有率15%以上。
6、三一重卡董事长梁林河:电动重卡换电模式中度电服务费占比20%,车电分离租赁费用40%,电费40%,目前换电相比于充电模式经济性不高;直销模式是对接大客户的必然销售方式,新能源重卡销售看重整体系统方案;车辆零部件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关系;目前行业还面临政策,电网及原料价格波动等带来的挑战。

3月27日下午丨氢能:迈向规模示范新阶段
1、陈清泉院士:双碳目标下,碳达峰不仅要减量,还要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为峰值能源需求的2.7倍,但是要解决稳定供应问题,氢能是储能比较好的方式之一,我国氢能资源丰富,占世界1/3,但杂质多,提纯成本高,最后应用成本高;四网四流融合,推动碳中和、促进数字经济。
2、庄信万丰钱总:我国能源结构多煤贫油少气,导致碳排放较高,而可再生能源具有局限性,只有结合了碳捕捉的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洁氢,绿氢应用是化工行业碳减排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各种城市尾气等可用甲醇技术加绿氢制备绿色甲醇项目。
3、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王贺武:氢能发展愿景(2035年实现百万辆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上路行驶,2050年与纯电技术共同实现汽车零排放),氢能燃料电池发展里程碑(2020商用车市场启动,保有量8000-10000量,加氢站100座,2025年在150公里半径内因地制宜,运行车辆5-10万辆,加氢站1000座,2030-2035,车辆保有量80-100万辆,加氢站超过5000座),氢燃料汽车市场(快速起步中,2016-2021年,累计产销1万辆及8600量,车型为客车及卡车等商用车为主,乘用车小于100辆;氢燃料汽车技术指标逼近2025年目标但成本仍较高,加氢站2020年底118座,2021年210座;电堆成本达到2020目标要求,与2025目标仍有差距;推广应用方面全国初步形成“3+2”格局)。
4、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副所长史英哲:根据地方各政府氢能产业规划推算,2025年产值达到8000亿,2030年有望达到1.55万亿,保有量2025年7.6万辆,2030年20万辆,加氢站2025年954座,2030年1464座;构建与双碳目标相一致的“1+2+4+N”氢金融体系,强化绿色金融对氢能全产业链的创新支持。
5、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截止2021年碳交易累计9400万吨,总成交额超过30亿元;氢能产业有望发展成为万亿级市场,国际氢能协会预测2030年氢能需要直接投资7000亿美元,其中制氢3000亿,氢能分配2000亿,氢能末端2000亿美元。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宁德时代
工分
1.99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2-03-27 23:03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