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转载两篇文章:缺电和煤炭的关系
玩玩牛股
2021-09-26 19:57:52

一:
能源危机!煤炭!煤炭!!
高度认识本轮缺电背后根源的因素,欧美白左激进双碳的代价正在降临,能源供应将在今冬出现全球性危机:

1,本次能源危机是全球性的,能源需求旺季还没来临,欧美天然气和电价出现局地暴涨十倍,欧洲多国重启燃煤发电机组。中国拉闸限电,有主动双控的原因,也有电厂缺煤的原因,在工业怪兽对电力的吞噬面前,风光还无能为力。

2,导致全球能源危机,源头是白左主导长期激进的减碳政策,将能源需求押注风光的增长。事实反应,风光受气候影响巨大,暂时无法扮演能源供应压舱石的角色。过于激进的清洁能源政策,即将被残酷的现实纠偏。

3,在中国的能源供应里,现在和可以预期的将来,煤炭是绝对的扛把子。目前,我国煤炭装机量占比57%,发电量占比72%;风光装机量占比24%,发电量占比10%。2030年碳达峰前,煤炭的使用量依然会稳步爬升,增速会下压;2060年碳中和时,煤炭的预期发电占比仍然可能高达40%。通达信锂电池板块市值8.6万亿,光伏板快市值7.8万亿,风能板块市值3.5万亿,而煤炭板块总市值1.2万亿。

4,中国逐渐不再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国内缺煤,和国际供应关系很小,来自澳洲的煤炭昂贵,国际煤炭市场高度流通。国内因素中,人为的限产和关停占部分原因(关停化工是应对能耗和低环保,关停小煤矿还有应对矿难低人权的指责,更刚性),国内可经济开采的优质煤矿,变得越来越稀缺,是更长远的因素。很多东北、华东的老矿,已经枯竭没有可采经济价值;新疆汪洋一样的煤田尽管富庶,但加上运输成本,比现在的天价煤还贵。每年煤炭供应增量减去衰竭产能,赶不上需求的增量,涨价成为必然。

5,对煤炭的需求不止国内,印度、东南亚等人口大国,在重走中国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在开动庞大的工业化机器时,新能源目前还是绣花枕头,用煤权,是后发人口大国的发展权。目前,全球高企的天然气、煤炭价格,后发人口大国的进口需求,已经举足轻重。

6,能源的涨价,不同于钢铁化工的涨价。后者的涨价,是供给侧和碳中和,是人为因素,是国内因素,可以被双限政策修正。国内以煤炭为代表的能源涨价,除了人为因素,还有资源天然稀缺的客观因素叠加,还有全球性供需联动的因素叠加,更加独立、长远、难以扭转。资源涨价,也是东西部平衡共同富裕的途径;电力十年不涨的局面也将改变,是国内外通胀平衡的途径。

7,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发动机,能源是经济之母,石油煤炭是化工之母,是周期的周期,是一切需求的需求。传统能源,在可控核聚变到来之前,永远是朝阳产业。
“是来自白垩纪的光伏和储能”。
美国气候中心预测,这个冬天有66%的概率再出拉尼娜现象,但愿这个预测错误,不然这个寒冬的能源危机里,白左们只能用爱发电。

二:
新浪微博链接:
限电只是开始,全球最贵的冬天即将来临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国神华
S
陕西煤业
工分
16.54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8)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熊途牛路
    躺平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09-26 23:24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君子好逑
    一卖就涨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09-26 22:18
    玫瑰啊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9-26 21:29
    谢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9-26 21:04
    谢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星火🔥燎原
    一路向北的萌新
    只看TA
    2021-09-26 20:59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9-26 20:49
    用爱擦出火花,照亮寒冷的冬夜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9-26 20:49
    谢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018小-车ju
    中线波段
    只看TA
    2021-09-26 20:13
    所以,澳大利亚的煤,有的是人买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