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猫神小师妹
孤独求败的龙头选手
2022-11-13 13:26:53
为什么是K线 就像人们发明了复式记账法来记录和描述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人们用K线图来记录股票的行情和价格走势。K线图源于日本德川幕府时代,被当时日本米市的商人用来记录米市的行情与价格波动,后来被引入到股市及期货市场。几百年过去了这些方法沿用至今,几乎没有太大变化,在肉眼可及的未来似乎也不太可能出现更好的工具。 刚接触股票的时候就有个疑惑,为什么一定要用K线图呢,把日内的分时图连在一起不是能包含更为完整的信息吗,不是能更好地把握股票走势吗?后来自己亲自试了一下,深刻体验到了什么叫“多则惑,少则得”的道理。把一只股票每时每刻的交易数据都堆在一起看,只会脑袋发懵,一无所获。而将一段时间的交易简化为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以及交易量这五个量,反而对走势能有更为清晰的感知。 从交易的微观角度来讲,我们现在电脑上看到的日内分时图上的每一个黑点,并不对应一笔确定的交易。如果我们把两个不同的交易软件放在一块仔细比较,会发现分时图的走势每时每刻都会有细微的差异。这是因为软件要画分时图,不可能把每一笔交易全部画上去,只能是间隔很小一个时间段比如一秒钟去画一个点,这样软件所画的只是某个极小时间段的最后一笔交易的成交价格,以及这个时间间隔内的交易量。完全有可能在这个极小的时间段内完成价格差异很大的多笔交易,这个极小时间段内的交易其实用一根K线来描述是最合适的。只不过这个时间段太小,通常情况下价格起伏也有限,因此用一个黑点来表示,对于人的感官而言是没有任何差异的。如果非要把每一笔交易都在分时图上显示出来,大脑处理这些信息的经济性会急剧下降。 因此,K线就成了一种完美的分形几何模型,我们可以画出一只股票任何时间尺度上的K线图来,小的时间尺度上的K线群形成大的时间尺度上的一根K线。理论上如此,但实际上我们看得最多还是以自然时间段为单位的K线,比如日线、周线、月线和年线。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日线,因为日线的开盘及收盘价都是集合竞价的结果,具有远超过分时图上一般点位交易价格的意义。日线内再看更细的K线,那就不如直接看分时图来得直接。当然,如果我们在小时或者分钟级别上观察好几天的K线,那还是很有意义的。具体下文会做分析。 正是因为K线是一种分形几何模型,那分形几何的一些基本规律就会在K线上显现。分形几何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自相似性,即同一只股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K线图呈现出相同的走势,大盘、板块的K线也会跟个股的K线出现相同的形状,总之一些固定的结构会在各种不同层次和范围的K线中反复出现。股价虽然不可预测,但这些固定结构却如同混沌的潮汐涨落之间偶露真容的礁石,罕见却稳定。对于这些结构的认识和发现,我们可以秉承数据教的信条,认为其是各个极其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记住其样子但不去做归因;当然我们也可以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型,分析各种形成的原因,只不过这种分析无法证伪,因为我们无法掌握足够的信息。不同是股票在不同的时间段会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呈现出一定的结构,因此当我们去研究某只股票的时候,我们需要反复切换不同的时间尺度去做观察。有些股票盘子大机构是主力,日线上起起伏伏难看其端倪,但可能在周线、月线上比较清晰;有些股票比较妖,结构可能出现在分钟级别。但对于散户而言资金量比较小,加上T+1的市场规则,看到120F比较合适,再细下去随机因素的作用会不断放大,作为决策依据的意义就不大了。反复切换时间尺度去看一只股票,能更好地把握其目前所处的位置,日线的上升趋势可能只是周线上的横盘震荡,甚至只是月线上下降的一小段。有时候不去操作,仅仅只是反复观察一段走势的来世今生,也能极大地提高盘感。 那些相对稳定的结构出现的次数如此之少,就如同自然界的猎杀,就算是一些很顶级的动物猎手,也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等到一次完美的出击,大部分时间大部分的狩猎都是以失败告终,新手往往需要大量的失败来磨练技巧和耐性,老练的猎手也需要极大的意志力去克服不断出击的冲动,以免浪费能量和受伤。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工分
0.4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