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冯柳投资体系整理
同花顺
中线波段
2020-10-02 16:01:59

以下均来自冯柳博客及雪球公开文章,黑色加粗字体为人对每一段文字的总结提炼。

有人以市场不同阶段的巨大差异来论证市场错误的存在,我觉得是不恰当的,其实从上面的简例可以看到,无论过程中如何定价,待底牌揭开时都会与之前的逻辑定价不同,我们不能用翻牌后的结果来否定之前的估值逻辑,因为前后的信息量是不一样的,是决定市场的信息因素起变化了,而非市场错误,这也是我经常说的非后验原则,逻辑正确和事实正确是两码事,而这才是决定中线与长线区别的核心之处。

市场不同阶段巨大差异来自底牌揭开时与之前的逻辑定价不同,中线核心是逻辑正确(非后验原则),长线核心是事实正确。

有的企业可能在你整个投资生涯中都可以保持持续的成长,这样最终的结果就是成为世界级的伟大企业,只是这一般都属于事后的总结而非预判,所以我们只能心里祈祷它是个永远不用卖的家伙,然后经常审视它现在是不是该卖了,在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都要保持跟踪,以修正自己的理解和阶段预期。我们的世界是复杂多因素的,所以我们只能尽可能多地思考,在多元思维后简化、择选出易感知的方面,再做出不见得最正确但肯定更容易把握的决定。

伟大的企业一般属于事后总结而非预判,因此我们需要在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都保持跟踪来修正自己的理解和阶段预期,多元化思维简化选出易感知的方面做出更容易把握的决定。

避免永久性资本损失,但对可逆的下跌不强求回避,也就是说可以不理会那些会被中长期因素修复的波动,除非是有绝对理由和充分信心。一是估值倍数的不可逆,也就是说基本面看对了,但现在的倍数以后不再会出现了;二是业绩的不可逆,就是和你预想完全不同,且不是短暂偶发因素导致的;三是时间的不可逆,这不是追求买入就挣,而是要求企业的内在价值必须有增长,允许延后集中体现,否则就算在倍数上和业绩上是可逆的,但时间已经损失了。

避免不可逆的资本损失(包括估值倍数、业绩、时间三方面),可以不理会能被中长期修复的波动。

我认为我们对成长股需要担心的是错判而不是高估,也就是把不能成长的当作成长来估,因为真正的成长给再离谱的价格问题都不大。只是这个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先前确定的之后未必真会如此,所以我们在买入的时候要把不确定考虑进去,在理论估值和不确定率中间找到一个能接受的区域,这就是我对安全边际的理解。认清估值倍数的高弹性、大跨度、可修正的变化特点,再结合业绩增减的双重乘数效应,我们就更能接受和理解市场的大幅起落并参与其中了。

对于成长股最重要的判断是真正的成长而不是高估值,买入的安全边际来自理论估值和不确定率之间找到能接受的区域。

回到中长线的方法上,我觉得长线本身应该就是多个中线组成的,在持股过程中的思考不会差别太远,唯一不同的是,中短线在预期实现或自己不好把握的时候应该选择退出以保证主动和安全,长线则应在看不清楚或犹豫的时候选择坚持,因为能够承载梦想的企业太少,长线股票就是那些能不断让你有更高梦想和预期的企业,所以宁可做错不可错过是应有的原则

长线本身由多个中线组成,长线与中线的区别在于中线在预期实现或不好把握时选择退出,而长线在看不清时选择坚持,宁可做错不可错过是应有的原则。

首先必须是大的产业,足够容纳投资目标的大幅度成长。其次是产业集中度低,如果集中度不低但行业预期景气度高且可持续也可以。对共性行业则选择龙头企业,且须是行业成本最低和管理能力较高的,个性行业可以接受非龙头和低管理,但必须有足够的赢利能力和回报前景等。另外最好这个行业内主要公司都已上市,这样方便取得资料进行横向比较,否则可能会漏算暗处的对手。

大产业中产业集中度低或集中度高但行业预期景气度高且持续,共性行业选龙头成本最低管理能力最高,个性行业可以接受非龙头和低管理,但必须有足够盈利能力和回报前景。对比行业内主要公司需注意是否都已上市,否则可能会漏算暗处对手。

用PE来衡量的票,我们也要分清市场时机,比如牛市中30倍是合理的话,那估出来的价格是可以买进的,因为牛市中大家会往好的方向想,总认为未来会更好,这样合理估值就是买点,但熊市中如果20倍是合理的话,这个价格反而是卖点,因为熊市中都有坏的预期,这样合理估值点就容易成顶部。所以我们要尽可能选择成长预期高的票,因为在牛熊中都不会有太坏的预期,而其合理估值往往取决于其自身的成长性,与市场估值关系不大,这样的票在牛熊市都能比较容易把握,毕竟不判断市场只关注企业是最省心的做法。

牛市与熊市中的市场预期差异大带来估值的差异,因此我们尽可能选成长预期高的票,这样在牛熊中都可以有不错的预期,其合理估值取决于自身成长性与市场估值关系不大。

趋势和预期决定中长线,交易行为决定短线,它们互相影响并相互强化和改变,大部分时候你分不清楚谁更重要或更占据主导地位,但有的时候,一方足够强大就可以改变另一方并最终影响自己,对这样的循环与反馈进行理解将会对我们参与游戏带来莫大的帮助。先谈趋势和预期,一般来说,趋势是由预期决定,但预期可以由趋势强化并反过来再影响趋势,形成正反馈直至极限。在形成期,预期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演变强化期,趋势是最关键的方面,而转折期,则往往是双方极限值共振【较量】的结果,考虑到趋势的多样性和变化性特征,预期极限值的作用会更大也更容易判断一点。在我看来,技术分析主要是找出趋势和预期同向运动并强化的机会,价值分析则可以在反向运动但最终会被预期改变的机会上下注。另外,不管是预期还是趋势,它都应包含自身和环境两方面的衡量,这也就是很多人说的,大盘【环境】不好不做个股【自身】的道理,因为大制小、小印大,个体一般都会受整体的压制和影响,并在大部分时候会最终服从于整体【环境】,当然有些先于整体走好的个体则说明其静态预期就已足以抵消整体的压制,若环境压制不进一步加强则比较容易先走出行情来。

趋势和预期决定中长线,交易行为决定短线,它们相互影响强化和改变。趋势由预期决定,但预期可被趋势强化再反过来影响趋势形成正反馈直至极限。形成期预期最重要,强化期趋势最关键,转折期来自双方极限值的共振,判断预期极限值更容易。决定增长预期的除了基本面之外,还有就是市场的阶段性情绪。技术分析找出趋势与预期同向运动并强化的机会,价值分析可以在反向运动但会被预期改变的机会上下注。

越涨越低估的股票,因为在20进入的时候,我们的预期是不到20%的增长,这样目标价一般在30元【业绩增长+估值提升,双击。业绩1.2×1.25(估值提升)】,也就是50个点不到的空间,而一旦涨到30以上的时候,由于趋势加强导致对预期更加乐观,市场开始憧憬50%的增长速度,估值定价往往可以到75乃至100以上,这样就变成了原先50个点的利润目标在涨了以后反而扩大到2到3倍以上,而且由于趋势与预期的加强和明朗,后期目标的实现往往比前期更加迅速快捷。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个极限值,在75的目标实现后,理智的人会发现,如果说20%到50%增长率在理论上有实现的可能,超过50%的增长则是很难预期的,这样在没有新增预期来推动趋势继续加强的情况下,趋势就会变的相对平缓,从而在技术上呈现顶部特征,继而引发重新思考和趋势与预期的反向共振【加强】,负反馈就开始发生。所以说,能否产生新增的更高的预期来维持趋势进一步强化是我们参与游戏的关键。

越涨越低估的股票,预期不到20%增长时,目标涨幅50%(业绩增长+估值提升),一旦达成目标,趋势加强导致对预期更乐观,憧憬50%增长速度,这时涨幅目标扩大到了2到3倍,而且由于趋势与预期的加强和明朗,后期目标实现速度往往更快捷。在没有新增预期来推动趋势继续加强的情况下(预期达到极限),技术上呈现顶部特征,引发趋势与预期负反馈,,因此能否产生新增更高的预期来维持趋势进一步强化是我们参与游戏的关键。

所谓看大势挣大钱、辨别牛熊再投资是非常正确的经验之谈,这样可以不为细节所遮蔽。当然,有人会说对牛熊的判断才是最难的,其实只要看这个市场大部分股票是否已透支其极限预期就好了,不过这样需要对整个市场都有良好的认识,如果不具备这样能力的话,那么我的建议就是只关注确定性高成长的票,它们在牛熊时都不会有太坏的预期,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成长率和时间,与市场估值关系不大,这样比较省心,但要考虑错判后的风险承受。我认为,资产就是金钱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下的不同属性,本质就是现在的钱和未来的钱进行交换,买入是用现在换未来,卖出则是把未来换现在,关键要想明白未来和现在谁更值钱,牛熊市就是这样的一个判断依据,当然,对极少数的优异公司来说,未来总是会强过现在的,这就是超越牛熊大势的更大的大势。

看大势挣大钱,判别牛熊的关键在于看市场上大部分股票是否已透支其极限预期。只关注确定性高成长的票则只取决其自身的成长率和时间,与市场估值关系不大。资产就是金钱在不同时间下的不同属性,本质是现在的钱和未来的钱进行交换,买入是用现在换未来,卖出则是未来换现在,牛熊是一个判断依据,但对极少数优异公司,未来总是强过现在,这是超越牛熊更大的大势。

一般来说基本面研究解决的是强度、时长问题,市场研究解决的是节奏、人性问题,虽然理论上前者是基础,但实务中后者的作用会更直接些且知道作用力的外加方式也能起到辅助前者的功能。而要研究市场就得先建立恰当的市场观,也就是如何去处理自己与市场的关系。我们知道它是个互换需求的场所,特点是有较多的层次和维度,比如个体整体、短期长期、相对绝对以及衍生出来的不同策略和逻辑立场等,其核心是多样性,动机以及逻辑的多样构成了这个需求交换场所。他们的思维行动和认知方式也是通过正反馈形成的,区别仅在于不同的出发点和评价反馈机制,所以我们要承认市场在不同维度上的合理性,这是市场该得到尊重的理论基础,而多维思维就是帮我们尽量理解各群体的出发点,站在更高维度比如整体长期绝对角度上去形成认知捕捉机遇。屁股决定脑袋是人的通性,改变维度立场往往比更聪明的思考更有效,当然这需要我们舍弃一般意义上的激励评价反馈模式。

基本面研究解决强度时长问题,市场研究解决节奏人性问题。研究市场需建立恰当的市场观即自己与市场的关系。市场的核心是多样性,动机和逻辑的多样构成了这个需求交换场所。我们需要承认市场在不同维度上的合理性,多维度思维能帮助我们理解各群体出发点,站在更高维度形成认知捕捉机遇。

市场在不同阶段和方面是有其效率区分的,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效率区分来制定相应的判断和策略。一般来说低效市场的机会多,但实现的慢,高效市场则反之。两种市场对投资人的要求也不同,低效市场要求深度、耐心、毅力与自信,高效市场则要求广度和应对同时配以一定的纠错及跟随能力。所以要首先判断好自己参与的是哪类型市场,然后才能界定出自己与市场的相互关系。如果是低效领域就要明白正因为市场的低效才给了难得的机遇,就要经得起折腾和等待,不能在时间的消磨与反复中动摇了信心。如果是高效领域就得以市场为先,不能固执己见、要有开放的学习心态。一般来说群体越多、思维方式越不同的市场效率会越高,因为参与思考和表态的人多,而市场是集体智慧的最好表达场所,只有在参与群体数量不足以完成集体思维表达、或是数量足但情绪同质化丧失独立性时对抗市场才会有意义。我常和朋友说顶底都是在大众整体正确时才显现的,这个时候往往伴随着最确定的信息和走势,而只有最确定的正确才能导致人群的一致性行为及维度坍塌,市场也就丧失了其宝贵的多样性与智慧表达,也就是说,当市场多样性减少时它就处于低效阶段,多样性完全丧失时它就处于无效的非市场状态,所以市场永远正确的定语是恰当的,因为当它不正确时已不能称之为市场。(注:上面说的大众整体正确是指单维度的,多维度上不存在对错概念,而是多状态的同时并存。信息有不同的确定性,如果某个维度的确定性突然提高到一定程度,那其他维度的权重就会降低,大家就容易被更确定的维度吸引集中,一般来说短期因素导致的市场降维比较多,常见于定量分析、走势分析或短期利好利空信息上,这一般导致中期顶或长期底。长期确定导致的过度升维则容易导致长期顶或中期底,主要多见于定性的过分理解上。)

低效市场机会多实现慢,要求深度耐心毅力和自信;高效市场则反之,要求广度和应对同时配以一定的纠错及跟随能力。参与群体越多样市场越高效,那么就需要以市场为先,不能固执己见、要有开放的学习心态。而低效市场多样性丧失进入无效的非市场状态,这时伴随着最确定的信息和走势从而导致人群的一致性行为及维度坍塌,形成了大众整体正确带来市场的顶底。(群体被更确定的维度吸引带来大众整体正确的单维度,短期因素常见定量分析走势分析短期利好利空信息带来市场降维导致中期顶或长期底,长期确定多见于定性的过分理解带来市场过度升维导致长期顶或中期底。

老巴的牌局傻瓜说大家都听过,有人问如何联系到股市中来,我说很简单,对着图形进行前推沙演就好了,把自己代入到过去的时点,找到重要的顶底发生区域,如果在当时的信息情况下不能得出之后的演变判断,那就说明这个游戏里有比你更高明的参与者,我们只能在逻辑延展时进行跟随而非对抗。如果进程中还不能理解图形与基本面的解释对应关系的话,那就表示它已彻底超出了能力范围,不离开就会成为牌局傻瓜了。

对着图形进行推演找到过去重要的顶底发生区域,如果在当时的信息情况下不能得出之后演变的判断说明游戏里有比你更高明的参与者,我们只能在逻辑延展时进行跟随而非对抗。如果进程中还不能理解图形与基本面解释对应关系,说明已经超出能力范围,成为牌局中的傻瓜。

那市场可知状态是什么阶段呢,很简单,就是维度向两端扩散,相互间的制约关系弱化,这会形成阶段性行情的明朗,但也往往意味着市场进入非常态构造区间,它不是一个精确时点和绝对可知的概念,而是一个过程,长度由确定性的被认知显形速度决定,同时显形速度推动确定性进一步的被认知加强,直到过分的升维降维同时进行形成共振。比如都知道贵了,但高维的认为长期因素的明朗足以修复价格的高昂、忽视了这种明朗是市场演化尾声带来的错觉性加强,低维的认为短期能涨就行了忽视了个体逻辑不适用于整体的悖论状态,而正态分布的中间维则迅速萎缩,维度制约消失,市场也就完成极限构造进入可利用阶段,当然这些判断的关键还是在于维度确定性是否被错觉性加强,这就需要对基本面的把握同时借助图形长期结构的演变来帮助理解。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得出市场是不可知或可知的,关键要看它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结构同时对应的是何种的基本面和估值情况,顶底的构造区间一定是简单可认知的,这和我之前文章里说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是极限概念而非低估概念是一个道理,没有什么比清算更极限的吧,而极限往往是简单确定可认知的,这才是信心和赔率的来源,市场认识和价值认识的方法其实是相通的。很多事情之后看是常识,之前并不是,当时看到的都是确定性,正因为这样的确定才会让行为走向极端,这也是我上篇文章里讲的顶底都是在大众正确中形成的原因,当然这个正确指的是错误维度上的正确,所以侧重和转换比深入思考更重要。

顶底的构造区间一定是简单可认知的,如格雷厄姆的清算带来的安全边际就是一个极限概念,而极限往往是简单确定可认知的。很多事之后看是常识,之前看并不是,当时看到的都是确定性,正因为这样的确定才会让行为走向极端,在大众正确中形成顶底,所以侧重和转换比深入思考更重要。

我们可以把市场划分为低风险、潜在风险和绝对风险三个阶段,低风险阶段就是看错了也不会亏钱,像我去年初做大族时其实是判断错了它的业绩增长,但并没有影响到获利。而潜在风险阶段就是必须要判断对,对了一定赚钱,错了肯定会亏钱。绝对风险状态就是你判断对了也会亏钱的,哪怕达到或超过预期也会亏钱,比如07年的高端白酒和地产银行就是这样,虽然大家所有的增长预期都实现了,但这么多年下来依旧是负收益。我过去十年实际上是以高成长投资为主,去年下半年(指的13年)改投了低估值股票。并不是我放弃了成长理念,只是我认为万物皆有价,当价格补偿到了一定程度,则应该相应的转换立场。我可以为了企业的成长去等待,去憧憬企业的未来,但是我不会为这个憧憬支付太多额外代价,我把企业的成长当作安全边际,然后立足于当下来支付价格。过去的市场体系里的估值差对成长股有利,成长20-30倍,非成长股也有15-20倍,市场没有区分开成长和非成长,投资人为成长支付的溢价不十分明显,但现在的估值差已经扩大到3到5倍之多,只有极度精准的成长判断才能够覆盖掉风险利差。

市场可以划分为低、潜在、绝对三个风险阶段,低风险看错了也不会亏钱,潜在风险判断对了赚钱,错了肯定亏钱,绝对风险判断对了哪怕超过预期也会亏钱。万物皆有价,不会为企业成长的憧憬支付太多额外代价,把企业成长当成安全边际立足当下来支付价格。

各方面都完美的系统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放弃效率和短期安全的系统往往才会是长期安全和可重复的,这不太符合人性,也就保证了系统的独特和有效性,也有利于将精力放在长期要素和战略点的思考上。研究有三个着力点,产品研究(可以帮助理解生意模式和估值模式)、格局研究(可以帮助理解发展路径和可把握程度)、股价阶段分析(可以帮助解决视角力度以及预期的程度理解)阶段分析能解决赔率分布问题,基本面研究可以解决空间、方向和信心问题,阶段认识是相对次要的辅助工具,不能夸大但也不能没有。守正出奇求变,研究上的“正”就是逻辑风格,这个要稳定,不能功利性的变来变去,但视角要灵活,这是“奇”,要不停的转换视角去看待问题。再就是要有挖掘变化的能力,这是超额收益的来源。

放弃效率和短期安全的系统才会是长期安全和可重复的,有利于将精力放在长期要素和战略点的思考上。研究有三个着力点,产品研究(帮助理解生意模式和估值模式)、格局研究(帮助理解发展路径和可把握程度)、股价阶段分析(帮助解决视角力度以及预期程度理解)。阶段分析解决赔率赔率分布,基本面解决空间、方向、信心问题。守正出奇,正指的逻辑风格要稳定,奇指的要不停转换视角去看待问题,再就是要有挖掘变化的能力,这是超额收益的来源。

弱者体系就是假定自己在信息获取、理解深度、时间精力、情绪控制、人脉资源等方面都处于这个市场的最差水平,能依靠的只有时间、赔率与常识,我的整个投资框架都是立足于这个基本假设而建立起来的。我把市场分为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两种,强者是要深度研究,让盲区消失,所有方面都要看见,弱者是只要不呈现就看不见。那收益看不见没关系,得到了会更欢喜,风险看不见是不行的,所以就要等它呈现出来,变成风险可见,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大幅下跌过的股票的原因。那么长时间的单边下跌后,它的理由一定会被市场呈现出来。跌了那么久,原因路人皆知,不需要你去做深度研究也能找到主因。我经常开玩笑说,对一个很熟悉的股票研究得很充分,却亏钱了,然后你归结为意外,但下次还是继续这样的不幸运。那么,为什么不把它反过来,去靠幸运与意外挣钱呢?很多东西事后看虽是必然,事前看全是偶然;也有很多东西事后看全是偶然,事前看其实是必然。其中的关键就是赔率与常识,用赔率抵御风险,用常识增加确定性。当然,后期我有所进化。即便风险看不见,但只要收益那部分足够大,能够一俊遮百丑,风险暴露时能够被市场原谅也可以。当然,前提也是看得见的那部分被高度呈现,而不是自以为是。所以,要么大幅下跌,要么长期上涨,前者是逆向投资的理论基础,后者则是顺势投资的基石,两者并不冲突。不过,我的逆向并非真正的逆向,真正的逆向是在观点激荡时勇于交换观点的人。我的逆向只是形式上的,内心其实是承认对方观点的。高位买是强者的权利,要能看清未来算明细账。在低位的时候,如果你再去算账,就很容易吃大亏。所以,我们看到为什么散户有的时候会亏大钱,因为它在高位的时候无限地想象,低位的时候又死抠细账。它跌了这么久,那一定是方向上出了问题,你要把方向给想明白。如果能把方向证伪掉,是不需要考虑定量的问题,因为低位天然带有弹性和赔率。我是机会驱动而非研究驱动,所以不存在我偏好与不偏好哪个行业。当然,会有熟悉与不熟悉之分,它决定我进入这个领域的方式和姿势。如果对某个行业不熟悉,我就只守正不出奇,只选择大家有共识,并且都相对认可的标的,不会去挑选自己觉得好的标的。而在我熟悉的领域就会去出奇,可能会挑选一些市场有分歧的标的。在某个股票上你赚过钱,持仓时间长了自然就会熟悉,但是做哪个股票不是由熟悉与不熟悉决定的,是由机会决定的。

弱者体系假定能依靠的只有时间、赔率与常识。强者是深度研究,让盲区消失,所有方面都看得见,弱者是只要不呈现就看不见,收益看不见没关系,但风险要等它呈现出来变成可见。长时间的单边下跌理由一定会被市场呈现出来,路人皆知。用赔率抵御风险,用常识增加确定性。高位买是强者的权利,要能看清未来算明细账,低位只需要把方向想明白,不需要考虑定量问题,天然带有弹性和赔率。大幅下跌是逆向投资的理论基础,长期上涨是顺势投资的基石。我是机会驱动对行业无偏好,不熟悉的行业只守正不出奇,选择大家有共识先对认可的标的,熟悉的行业会去出奇,可能会挑选一些市场有分歧的标的。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是非心”,这与得失无关。是怎样就怎样,该做的事情哪怕有再大的损失、再大的慌乱也要去做,哪怕这样非常难以接受。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就是“得失心”,而为之就是“是非心”。困而知之是需要自己亲身经历,但失败的路太多,无法一一承受,所以只能祈祷自己足够幸运恰好碰到一条成功道路,然后提炼总结不断复制。学而知之则更上一层,但也只适用于简单环境,复杂模式则无法应对,因为复杂之所以为复杂,就是因为它不太容易被识别和借鉴,哪怕事后回过头来你会感叹说如山岳般古老,但在当时,你还是会觉得这是第一次出现。所以,仅靠学习能力是不足以应对市场的,还得“思而知之”。所以,思考能力比学习能力和丰富经验都重要。

最重要的是“是非心”,与得失无关,坚持做正确的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就是得失心,而为之就是是非心。困而知之需要亲身经历,学而知之更上一层,但只适用简单环境,复杂环境不容易被识别和借鉴,哪怕事后回头看如山岳般古老,因此还需要“思而知之”,思考能力比学习能力和丰富经验都重要。

这个世界有简单和复杂两种思维框架。有人是极简思维,抓主要矛盾,这在简单市场中比较有效,但容易缺乏敬畏心,经常大赚大亏;有人是复杂思维,觉得是多因素与矛盾发生作用。复杂思维的人比较容易敬畏世界,但缺乏定力和自信,而且会比较累。我觉得这个世界应该是既有简单的一面,也有复杂的一面,有可被我们感知的方面,也有不可被我们感知的方面。我倾向于找到可被感知的方面去坚守,然后放弃复杂的方面。解释复杂其实就是一种贪婪,我们要放下所有的贪婪。反过来,不敢面对简单就是恐惧,这也是需要放下的。在市场里,方向是简单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看一个股票的最高点最低点的原因,因为那里代表着最单纯的思维。什么是复杂的?节奏是复杂的。就像创业一样,很多人都共同看到了未来的前景,被如此明确的方向所感染,但最终死在了复杂的过程节奏中。股市也一样,需要找到简单的方向,然后应对好复杂过程。简单的东西需要坚持,这是立身之本,但也要警惕被复杂所侵蚀,两种思维要并存不悖。不管什么样的品质,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总有让你弱点暴露出来的场景。很多天赋异禀的人,准确率极高,但最后却死在准确率高上面。因为准确率高的时候就进入了简单模式,认为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是如此简单,就很容易栽跟头。所以靠天赋、靠品质都走不远,一定是靠科学的训练、系统的学习和独立思考,最终形成恰当的是非标准和行为准则。

极简思维抓主要矛盾,容易缺乏敬畏心,复杂思维容易敬畏世界,但缺乏定力和自信。我倾向于找到可感知的方面去坚守然后放弃复杂的方面。在股市里,需要找到简单的方向,然后应对好复杂的过程,简单的东西需要坚持是立身之本,也要警惕被复杂所侵蚀,两种思维要并存不悖。靠天赋品质都走不远,一定是靠科学的训练、系统的学习和独立思考,最终形成恰当的是非标准和行为准则。

好的生意模式同时还符合可预期、可展望、可想象这三个要求,可预期就是要搞明白1年内的业绩和估值情况,可展望就是要能大致感受出企业三年的发展路径,可想象就是要能对10年后的未来有所期盼,可以很模糊,但得有想头。前两条决定企业的业绩及可持续性,最后一条决定能否在估值上升的情况下表达业绩。我把下跌分为杀估值、杀业绩(经营节奏)和杀逻辑。杀估值的最好,因为跌下来后导致其下跌的因素就解除了;杀业绩的就其次,但只要针对其经营节奏和变化进行投资也是很好的机会;最要小心的就是杀逻辑的,这个一般不建议参与,很难抄对。当然这三种杀跌有时会混在一起,有可能从杀估值开始然后业绩节奏变差最后发现原来是逻辑改变了,这就比较悲剧,所以一定要借助市场的智慧进行判断,用复杂去化解复杂,万不可自作聪明,这个市场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个人力量在巨复杂体系面前是微不足道的,要弃智和谦卑,用常识、信仰以及运气去面对。

好的生意模式符合可预期(搞明白1年内的业绩和估值情况),可展望(能大致感受出企业三年的发展路径),可想象(能对10年后的未来有期盼)。前两条决定企业的业绩及可持续性,最后一条决定能否在估值提升的情况下表达业绩。下跌可分为杀估值(最好,跌下来代表下跌因素解除),杀业绩(针对其经营节奏和变化进行投资也是好机会),杀逻辑(不建议参与)。当三种杀跌混在一起,要借助市场的智慧进行判断,复杂市场面前用常识、信仰以及运气去面对。

我会做个划分,首选高关注度低购买度的,估值容易抬升;回避高关注度高购买或低卖出度的,这个估值有下行压力;低关注低购买或高卖出的估值虽低但提高缓慢;低关注度高购买或低卖出时估值不容易有大变化;关注度可以从报告以及交流热度上得知,购买度可以从图形阶段及筹码结构上得知。我只是主仓不太动,但有很多小仓会经常调整,这是我与市场保持连接的方式,我的静是来源于动的,在我确立主仓前,我会与很多票建立连接,反复的试错,反复的开仓,通过增减来感受自己的内心。我以前常说投资要听三个声音,一是企业的声音,就是了解企业基本面,二是市场的声音,就是前面讲的借助市场智慧完善认识,三是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是获得角度感和进程感的方式。毕竟主仓事关重大,长期持有的过程中又会碰到许多考验,极端情况下一定会放大自己内心的缺点,倾听和体会的过程就是通过增减不断假设和变换角度,每个人都会有仓位思维,都会有被屁股影响的时候,这些都是很自然的人性,不用去对抗它,利用好自己的情绪,引动它的变化从而获得更多层次的思考与总结。

首选高关注度低购买度的,估值易抬升,关注度可以从报告以及交流热度得知,购买度可以从图形阶段及筹码结构得知。我的主仓不太动,很多小仓会经常调整来保持与市场的连接,确立主仓前会与很多票建立连接,反复试错与开仓来来感受自己的内心。每个人都会有仓位思维,被屁股影响,不用去对抗它,利用好自己的情绪,引动它的变化从而获得更多层次的思考和总结。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顺鑫农业
工分
378.97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0)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3-12-29 21:14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后韭
    只买龙头的散户
    只看TA
    2020-10-10 22:21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0-10-03 20:03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0-10-03 14:17
    留存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055-Rebecca
    超短追板
    只看TA
    2020-10-03 12:07
    感谢分享  看了一遍 似懂非懂  看了还是得多读几遍才行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0-10-03 04:20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0-10-02 16:26
    mark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0-10-02 16:17
    感谢老师分享,点赞关注赢工分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