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新能源整车价格战分析
价值盐选
高抛低吸的老股民
2023-04-29 13:39:06

汽车产业链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一方面构成汽车的零部件非常多,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非常多,因此可投资的标的就很多。


另一方面由于汽车是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这个行业的天花板足够高,能产生一些足以翻很多倍的股票。

未来是新能源车的时代,这一点已经是大势所趋,而且国内的新能源车产业链不像半导体国产化替代,我国的新能源车产业链已经十分强大,就连特斯拉也要实现零部件的全部国产化,走出国门也是势在必行的。

尽管今年以来新能源车受到价格战,政策补贴退坡,渗透率见顶,未来产能过剩预期的多重影响,板块股价大跌,但下跌意味着机会,只要我们在危机中看到机会提前布局,等困境反转的时候就会迎来收获期。

新能源车产业链主要由核心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构成。伴随着新能源车电动化趋势的,还有智能化网联化,汽车的内部构造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带动相关汽车电子和软件的发展。


总而言之,新能源车产业链包含了众多机会,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但再多说一句,供应链企业的盈利一般都是波动的,曲折上升的,尽管行业总体在向上发展,企业也很难连续稳定高增长保持很多几年。

无论是半导体、新能源车、风电光伏还是通信相关的那些个行业,产业链的业绩都要看整个行业的大周期趋势,而且一般来说越往上游,周期波动越明显,一边要看供给,一边还要看需求。

供不应求时候他们是香饽饽,但紧随而来的就是供大于求,一波降价去库存下来,股价业绩双杀。

另外,制造企业利润率一般没有太高的,终端厂商还有压缩成本的需求,供应链企业都有潜在的降价预期,这会导致他们盈利能力的降低。

除非他们有办法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能不断降低成本,或者护城河够深,让竞争对手进不来,否则即便行业在发展,供应链上的某个环节也可能出现所有玩家都不赚钱的局面。

当然,产业链上的企业并非没有好的,只是需要我们认真筛选个股,理性研究护城河,掌握好投资节奏,跟上猫毛的步伐。股市里不缺机会,缺的是眼光和耐心,有了这两样,赚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新能源汽车三电是个庞大产业,这个以后再分析,先简单分析下新能源整车。

造成本次新能源汽车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就是这轮价格战,因为降价会影响盈利能力,而且也会成本也会转嫁到上游,势必影响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

但在本次价格战之前,汽车行业已经进行了两轮价格战,每当市场增长放缓,车企就会内卷,降价去库存抢市场,还有就是排放标准提高,车企也需要清理库存。


第一轮价格战是因为 SUV 渗透率见顶,叠加总需求见顶。

由于 2013 年到 2015 年乘用车销量整体需求下降,同比增速分别为 16%、10%、7%,为了促进销量,2016 年推出购置税减半政策,16 年乘用车销量增速 15%,但 17 年由于刺激政策逐渐消退,销量增速下降为 1%。

2010 年~2016 年自主品牌 SUV 销量快速提升,2017 年 SUV 整体渗透率达到小高峰,之后的 2017 年~2019 年实现合资品牌对自主品牌 SUV 的替代。

从 2017 年 2 月开始,各地经销商推出地方性补贴优惠,最高 10 万元,持续大约 2 个月,到了 4 月和 5 月,各大车企推出官降活动,主要目的是清理旧款库存,价格战由此拉开。

第二轮价格战主要是发生在 2019 年,这一年是乘用车市场近十年来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价格战的诱因是税率改革,其中以增值税价格下降为主,进口车关税下降为辅,引发车企普遍降价。

关税下降引发进口高端车型普遍降价,但这一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美国产的进口车两次税率阶段性提升到 40%,其他车系维持在 15%,因此美国车销量十分惨淡。

与此同时,多地提前实行国六排放标准,该标准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限值在国五的基础上分别下降了 50%和 42%。

国六车需要在国五车的基础上装配三元催化转化器提升性能、减少排放,因此车企在 2019 上半年打响价格战,去国五车的库存。

这一轮持续时间较长,直到 2020 年疫情导致国内国外工厂停工停产,车市价格因供给端紧张才再次回升,价格战结束。但疫情持续下经济下行,车市低靡,新推出的车型价格不仅不升,反而小幅下降。

之前整体毛利率较高的情况下,市场格局较为分散,一旦毛利率下降到常态化水平,缺乏成本优势的厂商就会被淘汰。

法系车在第一轮价格战中遭受重创,市场份额降至 1.2%,韩系车先是由于萨德事件销量大减,后又经历 2019 年价格战,市场份额跌至 3.4%以下,市场份额提升的是日系和德系,合计提升 10%左右。


价格战导致的结果就是部分获胜企业长期盈利能力提升,这在其他行业也是一样。

因为价格战比拼的是成本和坚持能力,你的竞争对手坚持不住垮掉了,而你还剩一口气,等市场恢复之后竞争对手少了,你不仅能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还能卖上更高的价格,几轮下来,市场集中度就会提升。

这轮是第三轮价格战,虽然未来是新能源汽车的天下,但现在新能源车销售渗透率已经达到 30%,未来尽管销量还会继续增长,但增长不会有之前那么凶猛了。


而且补贴政策退出后,新能源车价格有所提升,导致渗透率还略有降低。


年初的时候,特斯拉率先降价引发电动车全面降价,随后造成对燃油车的挤压。而燃油车 22 年下半年购置税减半,叠加车企端补贴另一半购置税,导致销量有所透支,23 年政策退坡,燃油车销量普遍大幅下降。

还有在新能源车的持续挤兑下,燃油车库存积压,终于开始大幅降价促销,从湖北政府补贴开始,油车开启连锁降价模式。

由于国六 A 实际上为国五向国六的过渡期,现在国六 A 切换为国六 B,国六 B 要求颗粒物排放在前者基础上减少约 1/3,国六 B 非 RDE 车型还有 200 万辆的库存没有消化,为了去库存,车企也有降价的意愿。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由于上游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电池端原材料成本压力缓解,而且特斯拉在新能源车企中盈利能力比较强,毛利率比较高。


今年一季度相比 22 年四季度单车收入平均降 3 万,成本下降约 1 万,每辆车还能盈利约 4 万元,所以人家一点都不着急。

目前看价格战基本接近尾声,那么谁是本轮价格战的赢家呢?大概率还是新能源车。

因为燃油车市场在萎缩,燃油车内部价格战让出的市场份额难以被其他燃油车所占据,参与价格战的燃油车企不仅销量没提升,利润还会受挫。

空出的市场份额会被新能源车占据,再加上汽车智能化最契合的对象还是电动车,这都使得电动车的渗透率继续提升。

但电动车内部也会完成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未来成本始终降不下来的,迟迟无法盈利的电动车企,也会淘汰掉。

所以头部电动车厂商值得长期看好,他的产业链也跟着受益。至于渗透率见顶,其实只要充电桩等配套设施跟得上,新能源车保有量就会继续上升,渗透率还可以提升。

电动车增速放缓倒可能是真的,不过会从原来的翻倍增长变成平稳上涨,总体上还是指数增长的,新能源车产业未来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今年能实现同比增长 30%。

至于产能过剩预期,其实大部分行业都存在库存周期,只是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这方面供应链比整车厂波动要大,只要供给增长快于需求增长,早晚得来一波降价去库存,这需要投资者及时跟踪资本支出存货等数据。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比亚迪
S
北汽蓝谷
S
五菱汽车
工分
2.0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