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行业深度 种业迎来历史机遇
逍遥游之涅盘重生
2021-12-12 16:28:06

一、国内种业迎来新的政策周期

1.1种业历史上三次政策期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种业经历了三次政策期,塑造了国内种业行业。

第一次政策期:2000年《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开启我国种业市场化进程,市场创新主体大量增加。2000年《种子法》颁布,品种审定制度迈入法制化轨道。2001年2月首次发布《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据统计,2000年-2010年,我国以小麦、水稻和玉米为主营业务的企业由3000多家增长至7000多家;由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承办的企业也高达400余家,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隆平高科于2000年在深交易所上市。除推动种业企业发展外,我国进一步推动事企分开。


第二次政策期:2011年,国务院发文提出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等指导意见,国内种业开启新一轮改革,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农作物种业竞争力,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新格局。文件要求:种业发展要以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扶优扶强为基本原则。部署了九大重点任务:具体包括强化农作物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加强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完善种子储备调控制度、严格品种审定和保护、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和加强农作物种业国际合作交流

第三次政策期: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启了新时代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新篇章。种业振兴系列政策方案逐步落地,政策、法律、监管力度空前。

1.2种业振兴下的新政策周期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两个“关键点”--种子和耕地,种业振兴新周期拉开序幕。2021年7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即将对外印发。

《方案》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重点从产出率、优质率、多样性三个指标提升我国种业发展水平,并提出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等五大行动。

我们认为,种业振兴行动已经并将持续在政策出台、制度保障、监管落实三个层面深度影响中国种业。种业行业种质资源保护和研发创新有望得到空前支持、市场秩序有望不断改善、行业格局有望重塑,最终孕育一批有较强研发能力、产业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重点龙头企业。

政策上,政府高度重视种业安全,种业振兴政策安排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及。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上升至国家安全战略层面,强调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旨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扎实推进南繁硅谷等创新基地建设等。9月8日农业农村部发表署名文章《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指出种业振兴由研究谋划为主转向实施阶段。

制度上,种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不断推进。今年3月第4次《种子法》修订工作启动并形成种子法修正草案,8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了种子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加强了对种子法和刑法衔接的研究,并在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种子法修订的持续推进将完善种业法律。另外, 11月12日,农业农村部发了布关于《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部分种业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相关规章修订主要围绕推进转基因品种商用化展开,转基因种子推广的法规也逐步细化和完善。


监管上,执法监管力度空前,种业市场强监管有望常态化。10月,农业农村部对外公告今年种业监管执法情况。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和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关键季节,强化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加大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力度,形成打击合力,让侵权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目前,各地扎实推进整治措施落实落地,严惩种业侵权违法行为,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全国已查办种业违法案件4000多件。

二、国内种业迎来新的产业周期

玉米、水稻在主粮产量和种子规模中占有相当比例,玉米、水稻大宗品行情改善、农民种粮意愿提升,将有力推动种业的周期向上。从我国的粮食的产量结构来看,玉米和稻谷合计占比高达70%,在我国种业市场结构中,水稻和玉米占比位居前列。


2.1多因素影响下,农产品价格高企

中国玉米市场供给侧改革于2015年启动,完成了镰刀湾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削减5000万亩的目标,此外将2.6亿吨临储玉米库存回归市场,整体国内玉米库存已经消化到历史低位。2021年国内玉米库销比为41.08%,较2015年高点下降了77.01pcts。

同时,在全球新冠疫情大背景下,农产品种植成本高企、全球供应链扰动。拉尼娜气候影响,全球农产品生产面临不利条件。多个复杂外围因素叠加国内玉米库存低位,推动了近两年的玉米行情。截至2021年10月底,国内玉米现货价格2673.2元/吨,较前几年低点已上涨了近70%。


水稻品种我国仍然实行政策保护价。近些年,国内稻谷总量过剩而优质稻米不足。为让稻谷市场化收购更加活跃,使得国内稻谷降库存、提品质,2017-2018年,政府对稻谷最低收购价做了进行了下调。受此影响,国内水稻库销比逐步从2019年高点下滑,去库存取得阶段性的成效。

但近年来,稻谷价格压制和种植成本的抬升已经影响到种植户的生产利润和种植意愿,因此2021年的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向上微调,稻谷价格迎来拐点。2021年50公斤的早籼稻122元,比去年上调一元;中晚籼稻128元,比去年上调一元;粳稻130元与去年持平。


2.2农产品价格景气,农户种植意愿抬升

主要粮食作物价格的周期向上,带来了农户种植意愿的提升。202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6768千公顷,较上一年增加704千公顷;稻谷播种面积300076千公顷,较前一年增加382千公顷,农民种植意愿边际改善。

2.3种植意愿抬升,种业有望迎来周期向上

杂交玉米种植意愿上涨,玉米种子或周期上行。量上,市场需求回暖,库存压力减轻,2021年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呈边际向上趋势,较2020年增加39万亩,增幅近17%。虽然西部地区自然灾害致制种单产小幅下降,但2021年整体制种总产增幅明显,较2020年增加近9000万公斤,增幅近10%。价上,杂交玉米种子供需整体宽松,但下游养殖行业产能释放和玉米价格景气推动玉米种子需求向上,加之制种成本抬升,杂交玉米种子价格上行,2021年杂交玉米种子价格已回升至26.01元/公斤,同比增加2.04%,玉米种子价格边际向上。


受政策和收购价格上调双重提振,杂交水稻种子周期向上。量上,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和产量出现双升,2021年制种面积为158万亩,较2020年增加了37万亩,增幅超过30%。价上,杂交水稻整体供需仍偏宽松,种子价格略有回落,2021年为56.1元/公斤,较2020年下降5.08%。随着需求端种粮意愿和成本端生产要素的普遍提价,水稻种子价格有望边际改善。


三、国内种业迎来新的技术周期

3.1全球种业的三个技术迭代周期

全球制种技术迭代更新迅速,主要分为杂交育种、分子育种和智能育种三个周期,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分子育种推广,当前已经向集成“种质资源+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智能育种阶段升级。而我国种业仍处在杂交育种为主的产业发展阶段。随着生物育种商业化的政策不断落地,我国将主粮作物育种将实现向生物育种迭代的历史性跨越,生物育种技术迭代引发的行业格局重塑将拉开序幕。


3.2生物育种推广大势所趋

自1995年,转基因作物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推广,截止2019年转基因作物已累计种植了27亿公顷。2019年全球有29个国家共种植了1.904亿公顷转基因作物,种植区域集中在北美和拉丁美洲,五大转基因种植国家的种植面积占比超过90%。美国以7150万公顷的转基因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占比37.55%。巴西种植面积为5280万公顷(27.73%);阿根廷种植面积为2400万公顷(12.61%);加拿大种植面积为1250万公顷(6.57%);印度种植面积为1190万公顷(6.25%)。

五大种植国的转基因应用率趋近饱和,其中阿根廷转基因应用率将近100%,美国95%,巴西和印度94%,加拿大90%,生物育种技术在五国已广泛运用。

从种植作物来看,全球五大转基因种植品种包括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苜蓿,种植面积共占全球转基因总种植面积的99.7%,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豆48.26%、玉米31.99%、棉花13.5%、油菜5.3%、苜蓿0.68%。

应用率方面,大豆和棉花的转基因应用率较高。2019年,转基因大豆的应用率达到了94%;其次是棉花,应用率为79%、玉米和油菜的应用率仍相对较小,分别为31%和27%。


3.3我国作物育种将迎来由杂交育种向生物育种的周期跨越

政策上,我国对生物育种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农业的重点转向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有序推进生物育种,意味着我国生物育种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产业化阶段。2021年迎来种业政策爆发期,与过去政策侧重于“严格监管”不同,2021年2月18日的《通知》中首次提出鼓励原始创新和农业转基因生物研发成果转化,落实企业在农业转基因生物推广应用中的主体地位,这将是推进转基因成果产业化的强有力措施。其后,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另外,种子法修订草案扩大了植物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环节,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密集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及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我国种业实现向生物育种的周期性跨域奠定政策基础。


制度上,生物育种相关规章不断落地和细化,目前已经到品种审定阶段。11月12日,《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部分种业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对《审定办法》的修改中,增加了转基因品种的审定程序,在品种审定的申请受理、品种试验、审定公告、撤销审定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规定。根据现行种子法,转基因种子需要经历安全证书获批和种子审定上市两个阶段,才能正式推出市场。2020年以来,我国已有4个转基因玉米和3个转基因大豆的生物安全证书,经过品种审定后方可进行商业化种植,生物育种审批制度的落实将加强我国转基因产业化的制度保障。

3.4技术新周期的特点

1)生物育种将重塑市场空间

①占领存量市场空间:从全球转基因推广历史看,转基因较传统品种具备较明显的优势,能够较快渗透,占领存量空间。

以美国为例,1996年美国转基因商业化。10年后,渗透率超过50%;13年后,渗透率达90%以上,美国玉米渗透速度较快。

后发种植的国家整体推广速度更快。从国际上看,一般4-5年转基因渗透率化能达到60-70%。


②打开增量市场空间:转基因技术迭代较快。随着代次的提升,品种在产量、抗性等方面会逐步提升,最终实现降本增效,客户增收,为品种和相关配套产品的增量收费创造条件。

转基因技术先后形成三代递进发展趋势,助力农业种植降本增收。第一代技术主要是抗虫抗除草剂,技术路径中外原理相同,添加了抗虫和抗除草剂基因,其主要贡献在于能够减少农药喷洒次数和延长喷洒的时间窗口,减少投资和浪费。另外,转基因玉米可以降低病虫害和减少玉米霉变,作物产出质量提高,种植收益上升。第二代技术主要特点是抗虫谱更宽,抗虫机制更多,将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效益。第三代技术则是会针对中国特有的害虫,通过更加精准的抗虫技术来提高种植产量。


市场空间测算:本测算主要对国内玉米转基因推广的市场规模进行测算,该测算还未考虑未来玉米转基因代次更迭带来的增益以及配套农化产品带来的增量收益等。

基本假设:玉米亩均用种量参照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1.97公斤/亩计算;玉米种子价格按照今年种子双交会披露数据26.01元/公斤;倒推玉米种子出厂价格17.34元/公斤(按渠道费用占终端价1/3计算);玉米转基因种子溢价我们参照了国外成熟收费模式和国内实际,估15元/亩;国内玉米种子面积参照USDA最新的21年度预测6.3亿亩计算。

转基因推广进度假设:参照国际转基因推广速度和国内后发的优势,我们给予国内转基因市场规模5年渗透率达到70%的水平。


2)生物育种具备较高技术和审批门槛

生物育种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生物育种科研投入巨大,产出周期较长等特点形成了的高技术门槛,国际种业巨头研发投入常年保持10%以上。2020年拜尔孟山都作物科学的研发投入占收入的10.4%,近5年都保持在10%以上营收占比。公司在全球拥有106个种子研发中心,超2万人的科研团队。

生物育种具备较高的审批门槛。生物育种安全证书的审批就需要经过中间试验、环境释放试验、生产性试验,而获得安全证书后相关性状转入受体后还得再进行生产性试验。整个过程需要4-8年时间。已拥有相关品种安全证书的种企自然比未作准备的种业企业有明显优势。此外,新的转基因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修订意见稿对种企相关的人员配置、区域、隔离和生产条件、管理防范措施等做出了说明,进一步提升了门槛。

3)生物育种有利于企业形成先发优势

从国外转基因推广的经验看,生物育种商业化落地后,具备多年研发积累、种子性状和品种储备、第一时间通过审批的企业将获得商业化的绝对先发优势,相关转基因大品种可快速占领市场。而由于传统品种与转基因品种在生产效率,成本等方面不具优势,传统种业企业会受到挤压,甚至退出市场。而综合性种业龙头企业将凭借转基因技术和审批优势、销售渠道优势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从全球范围看,生物育种推广确实加速了区域乃至全球的种业市场集中度,而受益最大的就是早期先发推广的种业企业。在美国转基因种植进一步放开之前,孟山都提前布局转基因育种技术,早在2013年获得美国农业部批准的转基因田间测试品种数量就高达6782个,位居全球第一,此后利用其先发优势一直占据着全球种业最高的市场份额,并入拜耳后仍以23%的全球市场份额傲视群雄。


随着中国生物育种商业化的开放,具备相关技术优势、品种储备和审批基础的种企也极有可能复制全球转基因扩张路径。

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如果转基因品种审定、经营许可等相关规章和细则2022年能够正式落地。

2)最终规章按照11月的“征求意见稿”相关要求不变。申请审定的转基因品种,除目标性状外,其他特征特性与受体品种无变化,受体品种已通过审定且适宜种植区域在受体品种适宜种植区域范围内,只需开展一年的生产试验的审定要求。

3)部分性状企业的转基因性状已经转入相关审定品种,并有扩繁和储备。

我们认为,对于少数2020年就获得安全证书的性状企业和相关品种企业,有望2023年落地制种和推广。而且,转基因配套相关政策越早落地,对早前已获得安全证书的性状企业和相关品种企业越有利。


四、种业板块是波动上升、进二退一的

4.1种业振兴行动仍待持续落地

近年来政策层面已经将种业振兴、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大环境在迅速改善,但制度层面和执行层面仍有待在种业振兴的大旗下持续完善和落地。

制度层面:近年植物新品种权纠纷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制度有待抓紧完善,更好解决存量和增量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判长罗霞曾表示: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积累了丰富经验,有必要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案件进行统一规范,回应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需求。

执行层面:近年打击种业知识产权违法力度不断加大,但行业整体市场环境仍有待改善。据北京种业大会披露数据,2016年-2020年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办公室共计受理复审案件数量160件,比2011-2015年5年期间受理41件增长近300%,但未来仍需要增加打假力度,维护好市场环境。

4.2种业基本面仍在改善途中

种业企业在种子经营的量、利润等方面都在改善的途中。

量:近年来由于我国育种主体逐渐增加,企业育种能力不断提升,申请参加审定的品种数量开始加速增长,过审品种数量开始井喷,叠加市场侵权问题,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主要种业企业销售量受到压制。以玉米为例,2019年主要品种CR5已经较2010年下降16.94pcts。


利润:种子价格行情整体较为平稳,但近年生产成本已经有较大涨幅,而剔除疫情影响,今年两杂种子价格较19年还有下降。杂交水稻种子价格较19年下降6%,杂交玉米种子价格较19年下降2.5%。这就导致种业利润受到压制,基本面改善亟待种子提价落地。

4.3种业技术迭代仍处前期阶段

转基因商业化当前正处于正式推广的前夜,品种审定等配套规章已征求意见,待相关细则出台正式落地。11月1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部分种业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对转基因品种申请审定做出详细规定,转基因商业化取得实质化进展。这也意味着转基因商业化落地推广已经临近。

但目前这个阶段,各转基因性状和品种企业的产品力、渠道力、收费安排等方面有待验证,品种审批和推广节奏尚不确定,整体转基因技术迭代仍处推广前期,商业化后行业生态演化仍需持续观察。

五、投资建议

 

重点关注以下三类标的:

(1)种业龙头国家队:隆平高科(000998)、中化先正达(待上市)。

隆平高科(000998)聚焦种业主业,是国内水稻和玉米种子双龙头,研发投入和能力在国内种企中领先。参股公司的瑞丰125已获安全证书,隆平生物也积极推进转基因研发工作。

先正达集团(待上市)背靠中化集团,具备先正达长年积累的育种和转基因科研实力,有望在种业振兴和转基因商业化中发力。目前公司尚未在国内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未来相关性状品种落地可期。

(2)转基因技术领先的性状企业:大北农(002385)。

大北农(002385)转基因技术行业领先,第一代玉米性状产品(组合)DBN9936和DBN9858已经在全国范围获得生物安全法规批准。公司在转基因玉米性状批准储备上具备明显优势。有望获益转基因商业化。公司三季度受到生猪养殖影响较大,未来随着生猪周期改善,有望迎来多条业务线的边际向上。

(3)优势品种企业:登海种业(002041)、垦丰种业(831888)。

登海种业(002041)立足玉米种植优势区黄淮海,是国内玉米龙头企业。主业突出,2020年玉米种子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87.1%,业务弹性大。公司已与相关转基因性状企业建立合作,未来转入品种快速推广可期。

新三板等板块优质标的:新三板上市公司中的种业优势品种企业(如:垦丰种业(831888)),未来可能成为种业行业不断集中大势下的优质并购标的,建议关注。

六、风险提示

1.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监管效果不及预期。知识产权保护是种业行业秩序良性运转的关键。长期以来品种权侵权诉讼存在“案件少、赔偿低、取证难等”难题,损害了自主研发优势种企的利益。当前,我国不断在政策、法规、监管层面加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DNA指纹图谱技术等技术保护手段也在不断普及,但基层维权情况复杂,最终落地效果和行业秩序的实质性改变需要继续观察。

2.疫后供应链恢复,农产品价格回调,农民种植意愿受到影响。近年,全球疫情扰动了国内国际供应链,推升了上游原材料成本,助长了农产品大宗价格。未来随着疫情的缓和,农产品供需的再平衡可能引致价格的回调,农民种植意愿可能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种子农资行情。

3.转基因相关政策落地和推广进度不及预期。11月1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对《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种业规章征求意见,相关规章对转基因商业化相关审批内容做了规定。本次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节奏上超出市场预期,但不排除后期出于各种考量,最终的办法和细则正式颁布节奏上不符合市场预期。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隆平高科
S
大北农
工分
6.89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5)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正在买入
    买买买的大户
    只看TA
    2021-12-12 17:52
    没有荃银高科不科学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1-12-12 17:59:44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NeiIHu
    自学成才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2-13 10:18
    谢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NeiIHu
    自学成才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2-13 11:22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NeiIHu
    自学成才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2-13 11:22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