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刘晓春:从“房住不炒”到“认房不认贷”,本次组合拳为何“软趴趴”?【笔记】
天镜映星穹
中线波段的散户
2023-10-07 21:21:48

一、背景

近期,政府和央行推出了大量经济措施,支持经济的动作明显加快。但是大家对这套政策组合拳的效果,一些人对此充满信心,许多人却依然悲观,近几个月的市场反应也相当疲软。

二、认房不认贷

“认房”和“认贷”是银行审批房贷时用来评定购房者是首套还是二套房的标准。

以往“认房又认贷”是指只要你有贷款记录,不论是否还清,再买房时都会被认为是二套房。

现在的“认房不认贷”是指只要你在当地无房,无论是否有贷款记录,都视为首套房。

对于“认房不认贷”的效果,市场人士观点不一。

第一,刘晓春院长认为,“认房不认贷”是一种“解开束缚”的政策,而不是刺激政策。

在以前,中央为了控制供需,制定了很多管制政策。这次“认房不认贷”按照房价从低到高的顺序逐步解放,意味着我们正逐渐放松管制。

但是,"房住不炒"的原则是不变的,还是要稳定房地产市场,而不是恢复到炒房模式。

第二,刘院长认为通过刺激房地产来发展经济的模式是不可取的。

在过去,利用房地产发展经济,当房地产过热时打压它,发现增长困难后刺激它,导致房价泡沫扩大——这种发展模式是无法长久的。

现在,面对经济相对下行,正常的购房者也在观望,这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确实构成了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有两个。

一方面,要释放市场的正常需求。我们确实需要逐步解开前些年的束缚政策,让市场更多地决定房价走向,但并不代表还要像以前那样刺激房地产,而应该释放真实需求。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在当前“紧运行”的环境下保持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稳定。如果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相对稳定,同时又不像以前那样无限制的扩张,那么需求释放出来,市场就会慢慢正常起来。

三、宏观经济该如何调控?

以往的刺激都是直接放水,并且一上来就把数字告诉大家。但是这次不一样了,沟通方法不一样了,政策密度也变大了。

看得出来,现在的政策组合经过了深思熟虑,但效果不如以前那样立竿见影。那么,宏观经济到底该如何调控才好?什么程度的调控才是合适的?

刘院长认为,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并没有“最优”或“永恒正确”的策略。相反,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制定相应的策略,这些策略可能只在特定阶段有效,超过这一阶段可能就需要调整。

其次,对于经济学家来说,他们往往局限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来看问题。

再者,我注意到很多人都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我们首先要深入考虑他们的立场和利益——他们可能并没有从一个公正的宏观角度来考虑问题。

因此,宏观调控并不是简单的“化学反应”,只要加入某种元素就能得出预期的结果。我们不能只依赖经济学原理,而需要考虑到国际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最后,我觉得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未遇的大变局中,不仅我们国家的发展模式需要转变,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也在转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改变政策规律。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可能是,底层的逻辑在改变,不能仅仅依赖原有的逻辑来应对新的经济环境。

四、关于央行、政府职能

刘院长认为,每个国家的央行职能因为体制、背景、货币机制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哪个央行的职能“多”和哪个少的问题。

央行的职能取决于该国或该经济体本身的机制体制,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央行承担这么多职能就是对的。

刘院长认为,宏观调控、产业政策和金融监管之间的职能应该分开,不应混为一谈,监管不应混入宏观调控中。

每个央行应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来确定央行的职能,而不是变成一个万金油,什么都要干。

张五常之所以这么重视央行调控利率的问题,是因为他的理论强调“交易费用”。

他认为,经济的所有运作都是围绕着如何降低交易费用来进行的。而在市场上,利率就是核心——资金的价格决定了其他所有商品的价格。

这就是为什么他不断强调“租金回报率”,因为租金回报率需要与利率相匹配。然而,自从政府意识到,如果能影响利率,就可以影响市场资源配置的走势。

那么,央行当然会这么样。但是,一旦央行开始调控,就会出现问题。

本来,利率是市场的“无形之手”,是“隐性”的,看不见的;而一旦有了央行,利率就变成了“显性”的东西——只要央行采取行动,市场利率就会变化,进而影响其他领域。

因此,现在市场已经将央行视为一个障碍——这确实很危险。但是,一旦央行或政府已经承担了经济调控的功能,一旦找到了可以控制市场的方法,你让它们放弃这个方法,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现在,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大家都在等待央行的决策。

尽管很多人还在讨论市场的“看不见的手”,但实际上,现在的世界已经很少有真正的“看不见的手”。全世界都在关注美联储的动向。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

当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机制发展到了这个程度,突然发现,本来由经济学来揭示的经济规律,一旦被人掌握,就发生了异化,并且,这种“异化”是无法避免的。

我们可能需要对宏观经济调控理论进行一些调整和修改。

关于政府职能问题,刘院长认为,政府的作用应该是在市场中发挥作用。历史上并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市场,所有关于自由市场的推论都是在一个封闭体系内的推论,我们需要考虑到一个地方和周围、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关系。

再者,政府应该更多利用合适手段来“引导”市场,而不是“替代”市场。

五、政府如何引导市场

极端主张通常并不理想,无论是“全面自由化”还是“严格管制”,都有其不利之处。有的时候,如果我们将时间线拉长,市场总是能自己平衡过来。

如果考量稍微短一点的时间线,或者一个更悠闲的市场范围。为了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为了国家利益,政府肯定会进行调控,不可能等100年。

所以,如果“完全替代市场”或者“完全自由化”都不太行,那就采取折中的方案——“引导”。

那么,政府应该如何引导市场呢?

刘院长引用了格林斯潘的回忆录,回忆录中引述过弗里德曼的观点。

弗里德曼认为,尽管公司的行为可能导致环境问题,但股东可以用他们的分红去治理环境污染。但是格林斯潘觉得不靠谱:为什么要先制造污染,然后再花钱控制污染呢?这不合理。

但是,经济发展肯定会制造一定程度的污染,不能简单地停止发展。正因为我们有了发展,技术水平提升了,才有实力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

那么,如何改变呢?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的方式对污染进行控制,比如对污染多的企业征收更多的税,这样污染的企业的成本就会提高。

而环保的企业,尽管其生产成本可能比污染企业高,但由于政府的政策支持、补贴,其成本可能会比污染企业低,使其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这样,资本就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采用环保的生产方式,这是一个市场自行选择和淘汰的过程。

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么“调控”可能会更有效,副作用可能会更小——不管是污染还是房地产。

政府的调控,应尽可能地利用市场机制,而不是取代市场,这样的方式副作用会较小。

此外,我们需要明白一点:政府过度使用明显的控制手段进行市场调控时,市场会将政府视为对手。这会使得政府在调控市场时的压力更大,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六、张五常的教学理念

所有理论都会被打脸,时间早晚而已——因为任何理论都只适用于当时的世界。所以,学生们该学的是“挑错”,不要只看到“正确”的地方,而是要找哪里出了错。

<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万科A
S
保利发展
工分
2.2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6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6)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3-10-08 15:25
    感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10-08 13:28
    谢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10-08 11:28
    谢谢,不错!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10-08 09:30
    分享的不错!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3-10-07 23:22
    谢谢,不错!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069金韭韭
    关灯吃面的韭菜种子
    只看TA
    2023-10-07 22:29
    认地产就是踏上一条不归路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