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相似的下影线
增的逻辑
长线持有的机构
2024-01-19 12:35:09

回顾2013年6月的走势,当时的背景是07年的史诗级牛市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筹码,叠加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迎来了的历史性大股灾,随后09年推出4万亿刺激后经历了大幅反弹,之后步入牛熊转换时间

我把这难熬的过程分为三阶段,震荡柱顶→熊市下跌→震荡磨底

①10~11h1年步入宽幅震荡柱顶

②11h2~13年进入熊市,震荡下跌

③13年中见底(13.6 单针探底),13.6~14.6年处在震荡磨底阶段

之后的15年大家也应该都知道了,历史第二的杠杆牛到来


 

再看看我们现在所处的情况


 

昨天这根K线,在所处阶段(震荡下跌)出现了明显的单根K线异动,和13年6月那会所处的牛熊周期十分接近

从筹码结构来说和时间来看,临近尾声的概率偏大,较大概率进入磨底环节

参考13~14年的磨底(下图),可以发现的是快速反弹后持续缓慢的小阴跌(可以理解为卖的人越来越少了,同时也有增量资金在承接),不再创新低

交投看似清淡,实际是真正大资金在战略潜伏式建仓,以时间换空间的形式逐步进场(有点类似现在咱们得GJD,跌了多了就抄抄底吸筹)抄着抄着走势就企稳了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做好持续震荡1年左右的准备(跟美联储降息时间有点吻合),这个震荡预计是分化的,边缘没业绩的公司该跌还得跌,部分题材炒作还会延续,如当年的新能源政策(当时byd就在炒新能源汽车了),网游手游,在线支付,军工等行业也先于市场开启上涨

虽是磨底,但急跌之后的反弹,依旧值得我们期待(当下)

但历史显然不会简单的重复,否则就是各种刻舟求剑的故事了

不重复的地方在哪呢?

当时资本市场的主流资金还是已“坐庄”“画图”模式为主,而投资者的专业性并不高,基金、保险占比极低

 


10年后的今天,专业机构占比已接近28%,和10年前比已经多了近3倍多了,显然,玩的人不同了,玩法自然不同


 


抛开个别游资型机构,大部分机构还是遵循基本面法则,研究的的是未来的现金流到底能贴多少现,围绕这点进行拆解,从确定性、可持续性来考量

别看A股这段时间跌的多,带崩的行业如光伏、电车、消费都是有他们跌的逻辑,核心都是对未来现金流下降的兑现罢了,只是A股反应的比较极致,跌起来是肆无忌惮

接下来还是得看未来两三年有显著的行业趋的公司,耐心等待磨底的完成,等待牛市的到来,享受估值泡沫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不持有相关标的。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际旭创
S
宁德时代
S
比亚迪
工分
1.58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5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5)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01-19 16:43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01-19 14:50
    难啊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01-19 14:40
    谢谢老师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01-19 12:52
    底部是个区域,说得轻巧。要知道亏最狠的就是所谓的底部区域,主杀段反而亏不了什么钱。神棍们天天叫嚣底部底部,就算让你买到了底部又如何?买在2700,亏在3200的事情还少了吗?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