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敏实集团交流纪要(2021.12.14)
股海捞针
买买买的韭菜种子
2021-12-16 12:13:54

👉今日调研纪要合集&2022投资策略报告:调研纪要合集 2021.12.16 

近况交流:

1.客户订单: 11、12月份国内主要客户订单保持环比增长,目前主要客户对于2022年的总体比较乐观,预期产量基本同比增长两位数以上(后续可能会变动)。

2.原材料价格:铝价从10月中旬到现在下降趋稳,目前保持在18,000-19,000元/吨,相对比较稳定,原材料价格压力有所下降。

3.新承接订单:目前基本实现全年目标,创历年新高。

Q&A

Q:新承接订单金额的计算逻辑?

A: 新承接金额是指新订单稳产后当年的总产量乘以产品单价(包含模具的金额)。财务的分类上会把模具计到其他,把产品放到4个BU里。

Q:电池壳业务最新进展如何?

A:电池壳业务的产能端持续在投入,已经投入15~20亿。从基地上来看,国内部分目前产量最大的基地是浙江的安吉工厂,沈阳的工厂刚刚量产,咸宁的工厂厂房已建好,生产线铺设中,成都的工厂在规划中。海外部分,塞尔维亚的工厂刚刚量产,塞尔维亚工厂和捷克的后装总成线工厂的第一个大项目是大众MEB欧洲车型的项目。

从产量看, 今年电池盒产品和模具的营业额预计4个亿左右,明年预计20亿。

从技术层面, 电池盒处理工艺,目前公司主攻挤出+焊接工艺,这方面的产品订单客户有宝马、奔驰、大众、福特、日产、雷诺、特斯拉(通过宁德时代),小鹏、亿纬锂能等。

从布局上来讲,目前上市公司以挤出+焊接工艺为主,公司在台湾并购了一家主打压铸工艺的上市公司——精确实业,两种工艺都有布局。但目前我们认为挤出+焊接工艺仍将占据主流,压铸有技术难度亟待克服且压铸机所需的吨位带来的技术和资金门槛较高。

电池盒的结构更多和车身的结构设计相关,与电芯本身的关联度不大。电芯变化可能会带来的电池盒内部结构的变化,但我们认为电池盒不会被取消。

Q:电池盒在手订单有哪些?

A:截止2020年底,电池盒年化订单(不是在手订单)已经接了有73亿左右,预计到今年年底年化订单接到90~95亿之间。今年营业额预计4个亿左右,明年20亿目标,到2025年目标是100亿,目前在向目标稳步推进。

今年新签客户有PSA,戴姆勒,特斯拉等。明年量产的主要客户是雷诺、日产、宁德时代、大众、宝马和戴姆勒。

Q:电池盒业务未来稳态的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水平如何?

A:毛利率下半年已经有所企稳回升了,明年电池盒业务处于释放量过程,毛利率预计回升。公司希望电池盒稳态的毛利率达到20~25%之间,考虑到其相对低的费用率,电池盒的经营利润率预期能和敏实的传统产品保持一致水平。

Q:特斯拉的订单是海外工厂还是上海工厂的?

A:供给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交付给宁德上海。

Q:特斯拉订单和其他的一些客户单车价值量上区别大吗?

A:产品结构和式样要求上跟其他的产品有区别。因为特斯拉电池壳总成是宁德在做,特斯拉的订单跟MEB这种总成的订单会有一些差异。

Q:你们觉得特斯拉电池技术路线的变化,对我们未来这个单车价值量的影响是往上还是往下?

A:目前市场上我们尚未看到成型CTC方案电池盒的量产,对于CTC方案单看电池盒本身可能会存在设计变更带来的单车价值量几百元的一个下降,但是CTC方案同时带来整个车身结构和底盘结构的变化。

公司在往一些结构件,比如门坎梁,防撞梁,副车架,减震塔等产品扩充,已经接到订单。电池盒的一些功能可能会往车身转移,比如电池盒挡板变薄的话,门槛梁会承担部分保护和防撞的功能,而我们也已经接到了门槛梁的订单。单看电池盒价值量可能会有小幅下降,但它价值量会体现在其他的产品上,所以整体来讲没有下降。

Q:传统内外饰业务的客户结构拓展情况?

A:内外饰部分主要是补足原有的不足。之前敏实的客户结构差不多85%外资品牌+15%中国自主品牌,新势力占比较少。在我们原有一个比较全的客户覆盖的基础之上的,去年和今年有以下一些突破:(1)特斯拉方面,我们除了拿到传统饰条部分的订单,还慢慢拓展到像电池盒的业务。开始是一级配套,后来我们也有二级配套的方式。(2)今年主要是小鹏。所以在传统内外饰部分,公司更加重视造车新势力、特斯拉、中国自主品牌的部分业务,在适时调整以前的客户战略。

Q:未来收并购的思路?

A:敏实过去完成的并购都在传统产品领域,包括2007年美国PTI的并购,以及2013年并购的德国CST工厂。

现在公司的投资合作部,在关注一些机会,目前在看的项目比较多,但是还没有到可以对外公告的阶段。但是所看的一些项目不是像过去的那种做法,就买一些现有的产能,实现快速提升或者进入某一市场。现在更多的会看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的一些整合。

除了并购以外,我们也会比较倾向于合资合作这个方式,比如公司从90年代末开始跟日本的零部件厂合作,近几年我们跟HELLA的合作,所以合资合作也是这些年比较稳健也比较成功的一种做法。

另外补充说明一下,疫情对于欧美的零部件厂是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所以其实原有的竞争对手或存在比较多的经营困难。对于我们来说,一方面可以直接竞争去把订单拿下来;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车厂会跟我们接触,希望我们能够做一些整合,也就是说,海外市场在这两年疫情影响下可能会给公司带来的新的业务机会。

Q:近期浙江疫情对公司生产等有短期影响吗?

A:目前公司这边没有明显的影响,因为除了一些中高风险(宁波镇海区)的地区有限制出行的管控措施外,其他的区域相对还是比较正常的运行。我们的工厂并未在风险地区有布局,我们在北仑区有一个研发中心和一个生产基地,所以这边还是正常在安排生产的。浙江其他的区域在安吉、湖州、嘉兴有工厂,湖州和嘉兴这边目前是属于正常的生产经营状态。

Q:请介绍一下公司2025年的规划,包括板块分开规划情况,人员土地厂房。

A:

1)业务:前面我们有提到了说电池盒是非常明确的是要做到100个亿,其他的BU也会继续保持稳健的增长。2025年的营业额规模可能会到300-350亿。其他的几个产品板块,比如塑件、铝件,大概都会到80-90亿的规模。我们最传统的像金属饰条,就是敏实做的时间最久、目前的市场份额最高的这一块,它的增速可能会略低一些。但是基本上这几个板块我们都展望达到80、90亿的体量。

2)员工人数:现在敏实员工在18,000-19,000人,但人均产值这几年有点徘徊不前,这个部分我们非常不满意。过去这几年我们也是加大了自动化的投入,近期也提出希望未来人均产值能够有一个大的提升,能够控制员工数量。所以就员工人数而言,目前无法给出2025年具体数字,但是我相信人数的增长会大大低于营业额的增长。

3)厂房和土地储备:①敏实的土地储备用到2025年是够用,但是一些工厂出现了一些搬迁的需求。比如宁波的工厂今年的6月份搬掉了,武汉的工厂建了没有多久,但是政府也有一些重新规划的需求,所以我们有可能土地储备上面可能还是会再继续做一点。②厂房其实就是看订单的需求,我们的订单长则2年提前量,短则8个月-1年的提前量,而厂房就6-8个月就可以盖好。所以就厂房而言,在中国的范围内增加新的地点应该不会特别多,因为目前已经比较全了,基本上在主要的车厂旁边都有工厂了。在海外的部分近两三年在加大欧洲塞尔维亚的投资。塞尔维亚是我们规划的欧洲的一个的基地,因为欧洲的客户对于碳中和、碳足迹比较早对供应商有严苛要求,对于现地化的生产有比较高的一个要求,所以我们在欧洲这个部分会加大一些投入。美国部分要看订单接的情况,近一两年我们是有在美国南部田纳西有在加大一些投入。所以就工厂而言,2025年要看新接的订单有没有一些重大的变化,有的话我们就结合客户的需求,再进一步完善全球生产网络布局。

Q:公司的电池盒挤压技术工艺与竞争对手相比更有什么优劣势?

A:两个方面,一是材料的配方,二是挤出的工艺。因为挤出工艺不仅仅是在挤出工艺本身,它还跟所用的材料也有非常大的关系。

1)材料:我们是行业前茅的材料配方的设计和研发,公司是专门有材料研发的团队。国际上比较知名的汽车厂,比如宝马、大众、日产、戴姆勒等,采购电池盒的订单是有明确的材料验证,包括机械性能、延展性、弯曲等等这些性能都是有非常明确的指标,这些指标其实是比较难的,而我们研发出来的材料牌号是亚太地区唯一获得前面提及的主要客户在亚太地区认可的。

2)挤出工艺:公司也是积累了蛮多年经验的,虽然电池盒只有一年多的实际生产经验,但是我们这个工艺其实是延续了10多年以前的铝饰条、铝行李架的工艺。这两个产品虽然不同,但在挤出这个工艺上它是共通的一个工艺。以前累积的经验都是可以延伸到电池盒工艺上,所以在挤出上的合格率和稳定性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Q:公司对明年汇率的展望,如何管控潜在汇率风险?

A: 总体而言,敏实过去这些年的汇兑损失或者汇兑收益总体上在几千万的范围,风险比较可控。在销售当中外币结算占到差不多50%,美元差不多占到30%,欧元差不多占到10%,其他的比重比较小。我们会把外地的资产、负债规模跟海外扩充做合理匹配,把收入跟支出之间做各种币种的匹配,来降低汇率的风险。此外,我们还运用一些金融衍生产品来锁定货币的风险,用的最多的是远期外汇合约,还有一些其他的如货币调期、外汇期权。总体而言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控制风险,尽可能减少各种货币的暴露,总体风险还是可控的。

Q:在原材料价格下降以及产能利用率爬坡后,金属饰条、铝件、塑件等业务未来毛利率净利率的指引。

A:从原材料价格趋缓和利用率上升的角度,目前没办法给一个非常量化的数字。原材料价格虽然从10月份到现在是一个下行区域,但是同比去年上半年的价格还是高的。所以如果同比来讲,这个价格是属于有压力的一个价格区位,但是环比就是月度环比或季度环比,这个是减缓的一个区位,所以没办法简单的给一个数字。

产能利用率方面,中国乘用车市场10月份和11月份产销量环比都是12%+的改善,但是如果看同比还是负增长。所以从产能利用率的角度上来讲,也没有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或者去年下半年恢复的比较好的态势,总体上利用率还没有达到最优化。如果单单看传统类的产品,主要汽车厂给的明年的预示量也比较乐观,产能利用率还有再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原材料部分没办法预判未来价格走势。如果利用率进一步改善,原材料价格再往下走,对于传统产品毛利率的恢复是正向的。

Q:传统业务未来两年增长的主要客户、主要细分产品类型的指引。

A:目前尚未有定稿的预算数据,基于我们初步的判断,明年除了电池壳之外的三个BU,塑件和铝件的增长比较可期,会有比较好的增速。塑件相对传统类的产品方面,我们接到了北美区域的通用、福特、大众等客户的一些美国市场的格栅订单,尤其是像通用,接到了皮卡车这种比较大型的格栅订单。塑件相对新的产品方面,我们也持续获得一些新的产品。另外,智能前脸、发光格栅、发光标牌、相关的雷达罩等都是塑件未来增长的驱动力。

铝件的部分也会保持比较好的增速,但是不会达到两三年之前50%以上的增速,因为它的基数越来越高,现在有25%~26%的营业额占比,体量已经非常大了。它的增速来自于客户订单的持续拓展,在传统客户中,今年上半年拿到了戴姆勒MMA平台几乎所有车型的铝饰条订单;在新客户当中,扩大了特斯拉的市场份额,拿到了小鹏行李架的订单,电动后车箱盖也获得了多个客户的订单,包括福特和特斯拉。

金属饰条的 BU和塑件和铝件BU的增长相比就没有那么快,因为在4个BU当中,它是渗透率最高的一个产品,尤其在中国传统金属饰条的份额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所以增速稍微低一些,但还是持续在获取新的订单,包括全新的车型和改款的车型。

Q:内部组织或者策略有什么变化,或者有什么机制去保证未来几年板块业务的增长。

A:对于中国自主品牌的业务,以往的策略是偏稳健、保守的增长。过去几年是稳态上升的趋势,今年上半年占到11%左右,未来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时间表,但是中国品牌至少会有15%的占比。我们在量产的营业额当中占比较大的是长城,其订单今年在新承接上比较亮眼,上半年就把全年设定的新业务承接的目标达成了。其他客户比如吉利、新势力当中的小鹏,从传统的业务到电池盒也都拿到了订单。蔚来两三年之前就已经拿到订单,今年也持续获得新的订单,理想也拿到了铝的结构件的订单。

从策略和保障措施来看,一方面管理层对新订单的工作更加重视,客户构成格局更加开放;另一方面,业务人员的考核方式也会更加注重新势力和新能源车这样一些业务。另外在开发资源的匹配上面,之前更习惯于稳步推进的开发流程,时间较长,但是现在要接更多自主的、新势力的、新能源车开发的订单,开发周期(普遍6-8月)非常短,因此公司也在加大力度来适应这样一个节拍。

Q:简单介绍一下收购的台湾压铸类公司的股权状态和客户结构。

A:我们在精确占到44%+的股权,目前是非全资的并表公司,它的营业额体量目前比较小,个位数的亿元水平。

客户结构方面,精确不仅有汽车类的压铸件,还有一些其他工业类的压铸件,但工艺本身是相通的。目前配套的大众MEB欧洲项目会有一些压铸件,从明年开始会做量产的供应,其他的客户也在持续接洽当中,一些新势力客户的订单也有承接。

目前确定明年会投产的还有一个亿纬锂能的项目,是精确生产的。精确也跟敏实一起去塞尔维亚投资,跟敏实是一个互为补充的定位,敏实以挤出焊接为主,精确以压铸为主。所以尽管我们认为纯电的电池盒车厂可能并不会主流选择一体化铸造的方向,但是未来技术路线可能发生变化,还是需要对这部分做一些布局。

Q:我们敏实的客户之一Tesla是一家“软件定义汽车”的公司,敏实作为零部件供应商未来可能会有一些商业模式上的改变吗

A: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特别好的答案,业务团队在做一些探讨,寻找一些外部的资源,也在接触一些新势力,他们对于软件部分比我们有经验。我们确实注意到了这么一个趋势,还在探索新的模式,找寻好的解决方案的路途当中。我们原有的业务中零件基本上不带软件,但是考虑到电动车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能够做越来越多的零件也是敏实的一个成长驱动力,尽管近几年以轻量化为主,智能化也是另外的一个路径,前面我们也提到了除了海拉的雷达罩,我们也在开拓智能前脸、包括门相关的一些智能的部分。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敏实集团
工分
1.72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