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光模块行业专家分享电话会议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2-06-06 23:01:40

 光模块行业专家分享电话会议


时间:2022年6月1日 16:00—17:40

实录内容:

 

【主持人】:各位投资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我们本周的光模块行业系列巡讲的第二场。

    昨天第一场也是请的国内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的王总跟大家做的分享,今天有幸请到光模块的海外龙头公司资深的行业专家李总跟大家再对光模块市场重点数通市场这块情况和展望做一个分享。按照惯例,首先我们这边先简单开个场,然后由李总跟大家做深入的分享,之后进入提问互动的环节。

    开场的部分,在这个时间点我们组织光模块行业的系列会议,大的背景是行业景气度向上的趋势是非常明确的,而且持续性也很不错,数通光模块这个板块本身是跟随云计算、流量成长的,但我们复盘过去会发现,因为一些外部因素,库存的因素、价格的因素等等,年度或者季度之间会产生一定的波动。但是因为流量的增长持续性非常强的,行业短时间出现一个需求比较淡的阶段之后,后面一定会迎来增速提升的周期。而且现在看到行业的格局逐步的稳定,云厂商一般主要的供应商就选三四家或者四五家,头部厂商他们的技术优势、规模优势、成本、工艺、良率、交付能力这些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反应到光模块价格上整体行业价格降幅不太会像早几年降价那么快的。所以现在光模块行业尤其是数通这块,从21年下半年或者四季度行业景气度向上趋势非常明显了,未来高景气的阶段还会延续,云厂商的Capex也会持续增长,一些新的产品也开始逐步上量,所以当前时间点是非常看好光模块板块的发展的。

    我这边开场先讲这些。下面时间主要是交给李总给大家更详细深入做分享。

 

【李总】:谢谢。今天准备的材料基本上分四大块,一个是大概的光模块的市场,大家都知道是电信和数通。第二,最近光模块的需求还有海外的资本开支的状况以及200G、400G、800G放量情况。虽然我们是国外的光模块公司,但是我们其实很大一部分研发包括生产也是在国内的,所以我们对国内的光模块产业链也比较有研究,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包括国内做国产替代,一些卡脖子技术芯片的选择,这方面进展都是蛮快的。最后稍微分享一下光模块的下一代技术,包括硅光、CPO联合封装相关的进展,因为这个里面话题比较多,我就是点到为止,后续大家有一些具体的问题我们在会上以问题的形式多聊一聊。第二是将来有需求的话大家通过天风证券线下再聊。

    

      第一部分,整个光模块目前的市场大概是接近100亿美金的规模,其中数通这块55亿美金左右已经超过了50%。其实光模块这个行业产生大概是在90年代末,到现在20多年的历史。在过去15年历史里面都是以电信市场为驱动,大家说的比如说中国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最近五六年开始,特别是15、17年之后,谷歌、亚马逊海外的云厂商大家云服务,包括现在的人工智能、超算这些大量的数据量的计算,流量的一些扩张。所以整个最近5年数通市场增长非常快的,平均最近增速是在30%以上,而电信市场相比来说增长会比较慢,近期近两年有5G这一波拉动,比如2020年也有八九个点的增长,平均现在看下来可能也就是五个点以内的增长,电信市场增长这块个位数增长不大,已经被数通市场反超了,大家看重点是建议研究数通市场,数通市场是以海外的大客户,亚马逊、谷歌、facebook他们在数据中心建设这边可以说是最超前的,在高速光模块这块的需求也是最先产生。所以大家可以看一看海外大的云服务中心的需求,基本上他们能代表60%以上的数通的需求。其他的40%的数通需求就是一些中小规模的一些数据中心,用的光模块规格也是100G甚至以下的稍微低档一点的光模块。

    数通市场稍微给大家说一下,整个光模块的采购其实还是有比较强的周期性的,刚刚天风证券的分析师也讲到了,有时候需求还是蛮好,有时候又有一个去库存,或者大家业绩有往下掉的过程,确实光模块行业几个特征:

    第一,降价比较猛,它确实属于电子产品行业,每年比较高速的光模块可能会降20%—25%,低速的像现在100G或者40G也能降4%、5%个点,很少涨价,持续不断降价。

    第二,整个光模块的技术迭代节奏很快,按照过往十来年的历史的话,每3—4年升级一次,咱们光模块从最早的一两个G升级到5个G,10个G,后来25G、40G,前几年是100G,现在是200G、400G,将来是800G,所以这些每一代的升级速率倍增,3年左右一个升级周期,接下来的趋势大概对行业的判断,将来的光模块的迭代升级节奏会放缓,包括每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会比以前更久一些,以前40G卖两年半到三年时间很快切换到100G,而100G从16年开始上量,到现在2022年已经有五六年的生命周期了,100G从去年开始非常明确往下走了。但是即使这样也从16年到现在2021年有五年的生命周期很长了。我们对下一代400G也是看好的,生命周期也能有四五年,最基础的背景是光模块按照已有的架构和路线去升级,越来越接近理论极限了,比如说我们能够分析的就是单通道的速率极限,基本上是200G,所以将来的800G或者1.6T,大家肯定目标都尽量做到4通道,如果做不到就做8通道,通道数越多良率越低,所以尽可能还是控制在4通道,但是每通道的速率又达到200G这样一个极限,所以将来的光模块升级在我们看来应该说迭代的速度会慢下来,所以大家很多行业包括大家研究员也都在看,下一代光模块技术会怎么做呢?像相干、CPU、硅光这些都是大家提出的方向,这些方向都是非常有前景的。这个是大概市场这块。

    

     其实去年的话11月份,facebook提出元宇宙的概念,包括公司改名,facebook在今年的200G这块的需求也是非常强,国内在今年2月份也是提到东数西算的战略规划,整个包括国内我们看到今年下半年在三大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都在大规模扩容核心骨干网,也是为将来的数据中心东西部的互联去做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虽然有些概念驱动,中长期还是比较看好光模块这个市场会有一个持续的增长。这个是我们对这个市场的判断。

    短期来看,海外的云厂商的资本开支我们这边也能看到,facebook对今年的资本开支状况的预期,大概是提升50%到290亿美金到340亿美金的范围,去年它是190亿美金,所以这个提升是非常大的,这块资本开支不直接对应光模块采购额的提升的额度,但是还是具有相当的正相关的关系,不一定是正比,但是正相关,我们目前已经看到facebook在200G给我们下达的一些订单,相比去年有200%多的增长,这块还是非常乐观的。

    谷歌这边也是对外声称今年会重点去在资本开支这块,特别是美国的办公室,包括数据中心的一些投资会重点去发力,而且我们已经给谷歌这边正在大规模发2*200G OSFP这样一个全新400G的规格,这个产品价值量就更高,比facebook的200G以及亚马逊的400G DR4价格会更加贵7、80%,所以这块正在上量,我们也是非常看好相关的能够给谷歌发货的公司,包括旭创。新易盛还没有发货也在密切接触。所以国内公司高速光模块从产品发布和开发方面已经跟国外,甚至略有超前,已经属于全球前列了。

    在客户拓展这块,我们也是看到有不少的进展,比如说亚马逊这块,大家都知道新易盛在2020年就做进亚马逊,400G DR4的份额从最早期的10%,现在已经提升到接近30%了,所以这个算是国内厂商在海外拓展的一个非常典型的状况,我觉得将来整个数据中心或者说整个光模块数通光模块的市场,国内占据的市场份额会持续地攀升,这个对国内光模块行业来说是非常大的可预期的前景。

    微软这块,相对来说投资会比较谨慎一点。整个资本开支今年大概25%,而且他们会在DCI互联,数据中心互联这块有比较大的投资。相关的产品旭创、新易盛,包括海信都有对应产品的发布,这些产品我们也是对应400G ZR4以及ZR4+相关系列的产品我们非常看好接下来5年的成长,可能在今年2个亿美金的销售额,在2026年可能会达到10个亿美金的销售额,这个算光模块细分市场一个很大的增长的细分产品品类。

    总的来说海外数通市场平均的预计资本开支大概是在30%以上增长,我们对数通光模块增长保持非常乐观的预期,今年至少有30%以上的增长,但我强调是数通,因为电信这块相对比较萎靡一点,最后拉平均下来我们预计全球的光模块市场今年会大概增长15%左右,相比于去年会好一些,去年全球增长大概10%。

    

      具体说一下不同速率的光模块,100G这块全球总市场量大概是950万—1000万支的规模,我们看到已经100G达到非常成熟,而且量也达到了一个峰值的状态了,接下来从2022年往后走,整个100G的量,会保持平稳或者逐步下滑的状态。所以市场份额和市场总量100G都会往下走,因为已经是5年老产品了。接下来重点是看200G,200G今年比较乐观的预期,大概会一下子增长到450万—500万支,相比于去年大概全行业不同机构数据不一样,有的认为300多万支,有的认为是200多万支,但总的来说今年还是仍然有200%以上的增长,这个是里面的需求,70%以上的需求是facebook来驱动的。我说了facebook去年11月份改名,在元宇宙这边发力,其实是数据中心这边扩建非常迅猛,资本开支这块非常大,所以他是占据绝对的200G需求的主力,而国内的BAT,包括百度,包括腾讯、阿里我们在19年的时候就跟他们合作,当初送样400G,后来考虑400G价格比较贵,大家都把需求改为200G,国内市场。所以我们在22年也会发国内的腾讯、阿里200G高速光模块,所以国内国外都会有200G。400G是我们长期比较看好的,我刚才说了我们认为400G生命周期会比较长的一代产品,它上量的过程实话实说没有16、17年100G上量那么猛。在最早我们19年底谷歌送样发货,谷歌考虑到我们400G成本比较高的,简单来说单位G比特的美元成本它基本上相当于7个100G的价格,这个对客户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客户的预期是只要你是差不多4个100G的价格我可以大量采购,因为你的端口密度更高了,你的价格从速率来讲性价比是更好的,但实际上400G在前两年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前两年上量比较缓慢。从大概20年二三十万、四五十万支到去年的160、170万支,今年大概有70%的增长,今年目标增长100万只,到大概260万—280万支这样一个规模,明年应该说还可以再增长100万,到380万支到400万支左右,所以整个400G生命周期会比较长,增长曲线一直处于景气的状态。预计400G的高峰是2024年左右。

    800G新易盛、旭创都有相关产品发布,我们看下来因为800G光模块需要跟配套的交换机、路由器结合在一起使用,整个800G相关的芯片、器件、设备、产业链实际上现在还不是很成熟,大家都是早期供应一些样品,发货量今年预计10万支以内,这里面有5、60%以上的发货主要是旭创,重点客户是谷歌,所以这块我认为大概算下来对旭创的营收业绩也就打比方三四个亿人民币的规模,针对它七八十亿总的营收规模5%左右的份额,目前还占不到大头,800G我们预计到了在2024年之后,800G会上一定的量,现阶段更多的还是一些产品的发布,因为相关的标准包括IEEE的标准,对800G这块都还没有定下来,这个产业属于早期的阶段。

    这个大概是整个光模块的需求状况,包括各种不同速率的需求以及各种不同的客户,海外大客户的一些需求介绍到这里。

    

      最后第三点,我们分享一下光模块的相关产业链,大家都知道光模块属于通信产业链里面比较中游的产业,上游属于芯片、器件,打比方像Inphi、博通、Maxim、Semtech、天孚这些都属于上游的厂商,下游是一些设备商,包括一些电信运营商,比如华为这些网络设备商,还包括中国电信、移动,所以从名字能听出来,上游的芯片厂商技术门槛很高,都是一些大公司,下游的这些设备厂商运营商也是一些大公司,所以光模块行业在通讯产业链里面属于话语权相对比较低,整个行业毛利润也是基本在25%—28%的范围内,很难往上走,像上下游毛利润都是30%甚至40%以上的,光模块行业毛利润会比较低一点。但是好在光模块这一行竞争也不像其他那么激烈,虽然它的产品会不断地降价,但是利润率还比较稳定。整个光模块的需求基本面非常明确,即使采购上会有一定周期性,会有行情好的景气的年份和不景气的年份,整体波动上扬的趋势我们非常坚定的,接下来的800G、1.6T一定会来,这些产品的价值量会更高,对整个相关的光模块公司的一些营收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的,大家还是要有信心,这个行业确实没有像茅台或者说一些高技术新能源这么火热,但是其实它还是有它非常有价值的一面的。

    我分享一下相关产业链的公司,整个光模块行业上游光芯片和电芯片。

    光芯片像博通、住友,包括II-VI它是自己可以产一些,垂直整合自己供应一些激光器芯片,还有就是光芯片的供应商Lumentum,包括国内的光旭也参股了一些能自主供应相关的一些光芯片。所以光芯片这块95%以上的高速率高档的芯片都是日本和美国厂家,刚刚我提到的博通、Lumentum、三菱、住友,反正就是日美厂家,他们都是几十年的积累,国内这块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海信、光迅都可以在25G速率以下的低端的光芯片。这块国内正在发力,像一些创业类的公司也拿到不少的投资,包括西安源杰、武汉敏芯,反正在这块都发展的不错,至少中低端的产品都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国产替代。我还是非常看好国产替代的这样一个机会,对国内公司来说。

    电芯片这块其实垄断也比较强势,现在咱们说的相干的以及200G、400G的高速光模块里面用到的DSP的电芯片,85%以上都是Inphi和博通垄断了,现在还有Credo这也是国外为主,国内橙科微电子也做起来了,也能做一些市场,所以总的来说我感觉不管是电芯片还是光芯片,国产的技术,国产的公司都慢慢起来了,但是总的比例大概还是在20%以下。特别是在高端的芯片上面10%以下。可能只有个位数的市场份额。这块潜力比较大,机会比较多。

    器件这块,整个咱们光通信产业越往下游走中国的厂商的实力越强,份额越大,打比方走到光通讯设备了,华为是世界当之无愧的老大,如果不是因为贸易战,华为在全球攻城略地不成问题。越往下游中国的产业链越强,越往上游因为核心技术门槛还是需要相当长的技术积累的,会相对弱一点。光器件这块已经明显可以看到国内厂商的优势了,实际上国内厂商有蛮多光器件公司的,以前的博创、昂纳、光迅、天孚,就很多的公司,大家都能做,因为光器件需求规格都是定制化的,非常散,所以也是养活很多公司。这里边我稍微提两个公司,一个是天孚,天孚他的特点是做一站式的光器件供应商,什么叫一站式?它是专门服务于光模块各种各样的器件他都做,他自己有的他去扩张,他没有的他去收购或者再去招团队不断扩充它的产品线,过去几年天天孚一直是这个发展策略,所以看到还是蛮成功的,至少我这边是负责导入天孚,过去几年从天孚的套管光纤跳线开始导入,后续加入了隔离器,一些AWG,越来越多的器件我们都还是蛮喜欢用天孚的,从整个产品的品质、交付、服务这方面,确实是非常优秀的,这家公司我们还是比较看好,同时它现在也可以看到做一些向下游的拓展,包括说做一些海外的客户,像光引擎的一些业务,也有做一些激光雷达的滤波器的部件,相当于往其他行业横向扩充,整个成长性还是蛮大的,本身公司的内部实力文化也都还是不错,行业里面据说有小华为的称号。当然中国号称小华为的公司不下于十来家,很多。

    

      另外一家公司就是光迅,国企可能发展确实比较慢一点,公司从管理层角度也不像旭创一样,16、17年,一年增长十来倍的营收,他们没有这个压力,也不需要,但是它的技术实力你得承认还是非常全的,特别是垂直整合这块,从最上游的芯片、器件到模块,到下游的子系统和设备,它都能做,而且有国内比较强的产学研的环境和资源,所以它的发展我们认为还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可能爆发力没有这么强,技术实力还是有的。别的公司我就不多做介绍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单独再聊。

    我们继续往下讲,从芯片到起器件刚刚介绍这两个行业的公司,重点大家研究光模块还是看光模块相关的公司。在2017年之前,Finisar的产品开发包括客户的验证,我们会有一些对标的对象,包括我们的项目立项会选一些竞争对手去做分析,那个时候还主要是以比如国外的Oclaro、Lumentum,这种北美的或者欧洲的厂商去对标去竞争。17年之后整个行业都往中国转移,所以我们后来竞争对手转化为旭创、新易盛这些厂商了。非常明显的感觉到当我们身处光模块这个行业,从日美往中国转移,这个东西有好有坏,好的地方中国公司机会来了。为什么中国公司起来了?也是说一定程度上其实整个行业的技术门槛是降低的,我说的技术门槛不单纯指的光模块技术开发,而是过去二三十年里面,国外厂商做光模块主要是垂直整合,我要做一个光模块里面用到一个AWG,用到一个激光器我自己开发、设计、收购相关公司,我所有的技术都是自己掌握。你看国外的公司,以前都是这个路线,现在看下来这个路线跑不通了,全球产业链分工,很多优秀的器件你可以从博通,从住友去买,这个时候更加考验一个厂商的系统集成能力了,这块技术门槛降低了,但是对比工程师的效率、研发的节奏、整个生产的成本这块可能更看重,而不是单纯的技术了,这块其实国内是有相当丰富的产业链资源,最近几年明显看到比如2021年的数据,全球前十大光模块公司已经有五家都是中国公司了,包括旭创、海信、新易盛、华工,还包括19年华为被制裁之后,华为自己也开始做光模块了,以前主要是做一些非常高端的光模块。绝大部分光模块还是外部采购,现在他们也是很大程度上自己来做了。所以国内光模块产业确实是发展起来了,但是稍微如果评价的话,可能没有时间每个公司去评价了,总的行业评价,国内公司在上游的芯片这块,确实是比较弱势的,你可以看到旭创一年大概卖70亿光模块,但是它的芯片进口大概七八个亿,10、20%的进口,绝大部分的芯片都是来自于进口的。其他厂商情况也差不多,或多或少稍微好一点,比如海信、光迅有一些垂直整合的中低端的芯片可以供应。

    新易盛增长是比较快的,有兴趣可以稍后再详聊,特别是最近两年打入亚马逊的供应链在400G DR4这块导入非常成功。后续还得看它有没有更新的产品可以在facebook、在谷歌导入,目前我看到会稍微有一个风险提示大家,感觉产品拓展的进度上没有2020年那么顺利了,所以你可以看到新易盛在Q1的业绩,Q1有一定周期性,咱们行业是有季度性的因素的,Q1一般是淡季,但是它下降的幅度仍然比较大。主要还是在产品这块,在亚马逊这边的老产品比较老了,新产品还没有进一步导入,所以产品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对营收有一定影响。

    刚刚我已经提到了很多像海信、光迅中低端的芯片50%可以自己垂直整合,对于旭创、新易盛、剑桥这些基本上95%的芯片都是外采,天孚是作为专业的器件供应商目前在这些光模块厂商这边,市场份额确实越来越大,因为行业里面基本上没有可比的对象,三环、博创、昂纳都能供应元器件,但是他们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擅长或者特定的品类,不会像天孚品类这么全。

    国产替代的机会,公司我都点过了,电芯片这块就是橙科微,光芯片这块是源杰、敏芯、长光华芯、福建中科,这些都还是非常不错的,国内非常愿意去导入。

    

       光器件这块天孚,现在其实最近大家好多研究也在看的是苏大光电,在硅透镜这块他们也是希望进入到通信,特别是光模块产业链,有一些发展。都不错,还包括光库科技,这些都是光器件的供应商,总的来说器件层面毛利率还是比较高的,能做到像天孚高的时候做到5、60%,低的时候有40%多,整个营收额规模10个亿以内,天孚现在接近10个亿,所以它需要不断地扩充它的品类,向下游扩展,不然的话营收想要进一步拓展实际上是很难的,因为零部件量是很大,一年能发几千万支,但是单价比较低。

    器件这块还比较看好硅光,国内有SiPhotonics也算是硅光行业的老兵。现在比较新兴的就是Sicoya,我们国内的一个资本合资成立的一个公司叫熹联,收购了德国的硅光的团队,实力还是非常强的,他们是光电的单片集成,全行业里面像这种方式做硅光的还是比较少的,几乎没有,需要很强的研发设计能力,他们也在张家港这边开始建自己的封装厂甚至模块厂,硅光做到最后是像以前一样,像卖芯片,这个模式目前跑不通,大概率还是自己开发硅光芯片,到做模组卖模组,大概率现在至少Sicoya是这个路线在走。

    最后五分钟可以介绍一下光模块的下一代技术,硅光是作为一个专题,要讲一两个小时关于硅光的不同的技术路线,各家公司的优劣势。因为现在硅光的整个技术还属于非常朝阳的发展非常快的状况,整个技术路径还没有完全的收敛。亨通下面的Rockley,Sicoya,Luxtera、Acacia,包括英特尔,大家的技术路线差异都蛮大的,能够实现硅光的集成度的区别也很大,所以硅光只是一个名词,大家不要觉得谁家能够做硅光就很牛,你看你做什么样的硅光,整个市场我们比较看好的是硅光在高速光模块这块,特别是800G和将来的1.6T这块,应该说机会更大一些,在100G和400G,硅光不超过20%的份额,我们还是比较谨慎乐观的。有的很多咨询机构给出的数据是无比的乐观,说2024年可能硅光就是有6、70%的份额了,我们这边看下来应该不大可能,但是整个硅光应该也是将来的一个趋势,现在2020年的数据可以看到整个硅光的盘子是做到五六个亿,不到六个亿,今年可能能做到十来个亿,即使做十来个亿,相对于光模块行业是100个亿的规模,也就是10%左右的规模,硅光未来得发展潜力,将来的市场增长潜力还是很大的,当前时间点还是不够,因为它的硅光方案还是应用场景比较受限,只能做特定的规格。这块硅光比较强的是目前英特尔,英特尔大概占硅光整个发货量的50%,另外一家是就是Luxtera做一些短距的光模块,也有一定的发货量,大概占25%,所以这两家合起来占了七八成的份额,其他都是一些小型公司,业务都在刚刚起步阶段,整个硅光行业目前没有赚钱的公司,大家之所以在投钱还是看好将来的发展。

   

      CPO市场也是应对将来的51.2T交换机更高速的互联,包括将来的AI、超算这些应用场景需要高速率大带宽的短距的应用场景,会有CPO的交换机产品会出来。这块市场我们预计大概在2024年左右会有一定的量,其实现在像Mellanox、思科像博通已经在开发了将来2024年会卖的CPO的交换机了,目前主要是开发阶段,像天孚就跟他们合作,这两年我不认为有很大的发货量,将来CPO市场在特定的应用场景,AI、超算所需要的这种大带宽高速率的短距场景下,还是非常有潜力的,但是CPO短时间内无法突破像常规的数据中心里面用的比如500米、2公里、10公里传输场景的话大概率做不进去。

    最后讲一下相干的方案,因为随着光模块速度逐步提升,速率越来越高到了400G、800G之后,实际上原有的IMDD的通过强度来调制的这样一种方式,这种调制方式已经很难再进一步去提高器件的速率了。所以大家就只能往相干,相干是高阶的调制,同样的波特率下它能够实现的调制速率会更高,这块我们重点看好的就是两个市场:

    第一,是DCI的数据中心互联市场,前面我其实已经介绍了,2025年、2026年有可能就能做到10亿美金,现在是一两个亿美金的盘子,复合增长率70%以上的增长。比较看好,有相关产品的公司会有非常不错的市场。

    另外一块是相干的下沉,在将来的单通道200G的产品上,比如一些短距的10公里、20公里的场景,原来是传统的IMDD的调制方式,都不得不用相干的方式,所以相干这块的大厂商最好要有相应的技术积累的,Finisar在这块是积累了十来年的基础了,相干这块我们的市场是非常不错的,国内正在奋起直追。

    这个是我对整个光模块的情况介绍,大家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Q&A】

【主持人】:下面进入提问环节。等待提问的时候我先抛砖引玉把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请教一下。

    第一,数通光模块需求这块,刚刚李总分享了400G后面量的展望,200G的量明后年会怎么样?800G包括亚马逊往后面升级1.6T,会不会跟19、20年一样,可能当时是准备上400G,100G老产品采购有点放缓的感觉,新产品出期比较贵,规模上不去,导致往后面看会还会出现季节性波动?

 

【李总】:第一个200G的需求我们产业界里面一直,过去是忽略了这块需求。你可以看到整个200G相关的一些标准,落地包括一些标准的发布都是晚于400G的,因为咱们产业界在16、17年,那时候100G正在上量,大家开始探讨400G的标准,大家认为100G升值到400G是比较完美自然的过渡,200G不认为有它的价值。所以400G相关的标准讨论的热火朝天率先落地的。结果到了19年之后大家一看400G产品价格这么高,难度这么大,200G还是有需要的,所以200G的标准才落地,产品才出来。整个行业里面你可以看到发布200G相关的一些产品的公司,其实200G从技术上来讲,它比400G难度门槛是低的,大家觉得都比较简单,本身它的性价比觉得可能最终没有400G好,事实确实也是这样,但是初始阶段,200G能复用很多很多100G相关的器件和产业链,所以一开始200G确实有非常大的成本优势的,而400G由于疫情、半导体产能危机,它的芯片成本迟迟降不下来,所以400G给了200G的过渡空间。我们产业里面对200G的认识是2020—2023年这三年是200G的黄金发展时期。今年200G 450-500万支,明年预计到600万支左右,还是有3、40%的增长。到了2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400G在性价比上就会超过200G,接下来的市场主力肯定是400G为主,200G整体量往下掉。而且实际上你可以看到facebook的网络升级结构也能看到,facebook打算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上400G网络,所以整个200G这块的采购,目前是facebook占7、80%的份额,如果它这块往下掉了,我相信整个行业会往下掉,所以我对200G的认识不变,2020—2023年这三年会持续的增长,接下来它只是作为一个过渡产品,会逐步地往下掉。

    第二个问题,产品在更新换代的时候会不会出现一些比如说我前期要去库存,或者新产品没有来我老产品我的采购节奏会放缓,这个就是咱们这个行业我说的周期性的规律,他们这个周期性直接跟我们背后的产品的技术迭代的周期直接相关,我们的产品每三四年升级换代一次,往往就是在新产品没出来,没法大规模上量,但是老产品又处于生命末期了,比较老化了,很多客户不愿意采购了,整个产能供大于求,大家会看着你急速掉价,对厂商的毛利润有很大影响,业绩就会出现很大的下滑。这个周期性的规律,我们目前看下来过去是这样,将来可能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只是说整个周期会拉长,坡度会下降这样一个情况。目前这个结点我可以非常明确地跟大家说,就处于200G、400G高速放量的阶段,属于新产品正在被广大客户大规模接受的阶段,这个行业在23年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一定是非常景气的,但是24年年初之后整个行业会不会供大于求,会不会说大家在采购高速光模块这块又在等800G、1.6T不敢采购,这个可能性是有的。因为咱们这个行业就是有周期性。

 

【主持人】:整个行业是非常明确一个阶梯上行的状态。大家比较关注,因为光模块行业每年的价格年降一直存在,对于这些厂商他们整体的毛利率后面能不能一直维持的住,整个成本下降的空间有多?或者下降成本的手段有哪些?

 

【李总】:首先说结论,总的来说除非碰到特殊年份,打比方18年下半年,19年上半年这种就是刚刚您说道的新产品没来,老产品大家又供大于求,所有的厂商的毛利率都大幅下降,因为当年的100G的高速光模块,本来是市场主力非常吃香的,那年供大于求,当年一年的价格在某些产品上直接腰斩降50%,很多产品降3、40%,这个是超出了咱们这个行业通过技术迭代或者通过规模采购,通过良率提升去实现的成本下降的极限,咱们这个行业每年光模块肯定是降价的,因为电子产品最开始开发的时候,整个量包括研发的成本都是比较高的,所以早期的价格毛利也会比较高,随着产品逐步成熟,整个良率的提升,采购成本的下降,肯定产品会不断下降,基本上的一个规律就是比较成熟的老产品,每年下降10%左右的价格,比较新的新产品打比方现在400G产品,每年下降25%左右,这是我们产业界能够保证我们的毛利润的水平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的一个每年自然降价的水平。如果一旦超过这个降价水平了,那就属于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可能会影响到毛利率水平了。你纵观过往不管是旭创、新易盛,大家的毛利率基本上处于25%—28%这个范围,并没有因为产品的不断迭代,或者因为时间每一年的时间过去,大家的毛利率有很大的波动。除了特殊年份以外,整体是比较平稳的,这个行业就25%—28%的毛利率,不高,但是比较平稳。主要实现我刚才也提到,怎么样去保证我的毛利率的平稳,我的产品不断降价我的毛利率却不变,其实就是通过产品的,第一,产品的迭代的优化设计去降成本,通过设计上去降。第二,通过规模采购上。比如说我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我们做400G产品的时候,我们的芯片跟博通去买的时候,打比方我们今年采购的是100万支芯片,价格15美金,明年他给我们的价格就是13.5美金,你只要等一年就行了,芯片这些产品他会随着自然每年自然下降,芯片早期开始卖肯定比较贵。第二,今年我都买100万个芯片,我如果把这个量提升到200万,我的价格可以再降10%,我又可以给你13.5。所以就是,第一,销售规模增加了可以降10%,第二,时间延长一年我可以降10%。因为光模块绝大部分成本来自于芯片,芯片每年可以非常顺利的只要说随着产业不断地发展,规模不断地提升,你就可以实现20%多的降价。所以对我们厂商来说,我们设计上再稍微使点力,甚至可以拿到更高的毛利率都不是不可能。主要是通过时间和规模来实现降成本。

 

【主持人】:大家肯定还非常关注份额问题,未来您对整个头部几个厂家大家的供应商格局怎么看的?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过去我们看到有一些新进入者,他们一般怎么替代掉老供应商拿到比较大的份额的,包括后面价格竞争未来还会不会出现?

 

【李总】:我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我对光模块行业的理解。

    整个光模块行业随着现在高速光模块的迭代开发,其实投资的门槛越来越高了,我现在做的400G的光模块开发,我是17年开发,19年对外发布。做了两三年花了3000万,一款产品花了3000万人民币,我们虽然是外企,但是8、90%的产品研发是放在国内了。相当于一款产品3000万,很多厂商其实除了旭创、新易盛、海信这些头部大厂,一年光模块卖不了多少。将来高速光模块开发的成本是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我认为只有这些大厂,只有头部的厂商才承担的起高昂的研发成本,因为他有足够的规模,他可以摊下研发费,比如说他能够有10亿或者20亿的光模块销售额可以支撑这个3000万的研发费,而其他很多小厂可能一年也就卖几个亿,他没有办法跟上高速光模块的开发的节奏和成本支出。所以我认为将来可能再出现像旭创在16、17年这种黑马的状况概率不太高了,但是不是没有,因为咱们这个行业还是有技术迭代的,比如CPO、硅光、相干,某一些厂商在器件、芯片或者核心技术上能有一些突破的话,仍然可以得到大客户的认可,他作为黑马还是非常有机会的,但是这种机会认为肯定相比于2017年会少,因为那个时候的100G光模块整体开发的投资门槛没有像现在这么高。

 

【主持人】:后面竞争会不会再出现之前比较激烈的价格竞争或者价格波动比较大的情况?

 

【李总】:会不会有些新的厂家进来会不会有的厂家他们怎么进来,我可以说,你看过往十年光模块行业的发展,国外的这些厂商很多慢慢都被淘汰出局了,有些没有死掉也半死不活了。打比方像AOI、像索尔思,这在七八年前那都是风云企业,都是市场风头非常强劲的,市值非常高的,在咱们这个行业每三四年迭代一次,一旦你在将来的新产品迭代上你没有跟上节奏,这个没有跟上节奏包括你的技术,包括你的产品,你没有开发到市场主力需要的产品,你走错了方向,你没有相关的一些技术储备,那你可能就掉队了,一掉队就很难再起来了,因为这个行业迭代会很快。像AOI就是在100G时代它的芯片出现的很重大的可靠性质量问题,被facebook和亚马逊给剔除了,在16、17年大量采购它的,18年之后它的销售份额一下掉下去,他掉下去之后就再也支撑不起它的高昂的研发成本,所以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掉下来。索尔斯基本上是类似的情况一开始还是有垂直整合,有相当的技术水平的,包括现在很多芯片也是垂直整合,但是在100G这块被旭创打掉队了,很难爬起来了。将来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会相对低一点,因为投资门槛、技术技术门槛会更高,过往有积累的这些公司相对优势会比别人更强一点。至于说将来会不会再降价。我认为降价一定会有,但是它只会发生在一个剧烈的降价,只会发生在产品供大于求的阶段。打比方2024年整个400G已经做到6、700万支的规模,可能大家的产能已经到1000万支了,你供大于求了大家可能都转去买800G或者1.6T了,你的杀价就会比较猛,这个时候会降价。以往来说都会有这样一个阶段,但是怎么样保证你自己在这个行业里面存活的话,实际上先发优势非常重要。你别老想着要赚最后的鱼尾巴的钱,你得拿住大客户,去开发,因为这个行业迭代很快,你得开发客户针对需要的高速的前沿的产品,你看旭创、新易盛,他们之所以能做起来,都不是因为说开发了别的家的供应商非常强势的产品你去开发了,你去打败他了,存量市场你打败别人是很难的,都是在产品更新换代的时候,旭创是在100G产品更新换代的时候那做前来了,Finisar那时候产品策略失误,我们的开发的100G的产品整个成本,包括规格都不是是客户主力需要的,而旭创的100G CWDM4跟谷歌深度绑定,后来facebook、亚马逊大量采购,整个全球市场100G可能有几十个规格,但是旭创的这一款规格占所有100G规格的50%的份额,所以你这个产品选的非常对,客户选的非常对,所以一下子起来了。现在新易盛也是,他是刚进入数通市场,在19年之前他主要是做电信市场,进入数通市场他就绑定了亚马逊,非常成功,而且亚马逊确实上量的400G产品就是400GDR4,这个产品也不是说以前谁家都大量供应的,基本上是旭创有些供应,而且它进去了,份额越来越高,我觉得将来会不会有些新厂商它就是要在一些产品的代际迭代上,比如800G和1.6T上它能够相比于旭创或者说新易盛有些独特的特色,有些自己的优势,它可能才会成长起来。而在大家都很成熟的产品里面,你想要去反转是很难的,因为这个行业整个毛利率水平是比较低的,你通过简单的成本控制是很难打倒别人的。

 

【提问】:跟您请教两个小问题:一个是您刚才给我们也是预估了一下可能今年整体市场的增速,今年相比去年增速是有所上升的。如果再往后看的话,明后年整体的光模块市场的增速,包括分别看数通和电信的话,大概是怎么样的一个速度,能帮我们展望一下吗?

 

【李总】:咱们这个行业技术迭代很快,我给你给三年后四年后的增速可以给,但是数据误差非常大,给一个数据仅供参考。预计2022年—2026年整个光模块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大概在17%左右。这个数据还是非常乐观的,它的第一个逻辑就是将来的200G、400G、800G的高速上量,其实17%这个增长率是蛮高的,具体分解为电信和数通,电信基本上是3%—5%的增长,个位数增长很低。将来这个行业主要的增长其实还是靠数通市场。所以17%的全球光模块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对应的数通市场每年就要增长30%以上,这也是我们目前看下来,我给你分析2022年、2023年都没太大问题,数通市场有30%以上的增长,电信市场大概5%、6%的增长,但是24年之后我确实负责任给你讲我们不确定,虽然有研究机构画的饼比较大,说会持续的增长,但实际上那个时候的一个竞争环境高速光模块上到一定量了,完全要看这些市场需求和产能的匹配状况,如果大家都还是像现在这样积极乐观的去扩产的话,扩产节奏比较快的话可能到时候有一波杀价,2024年会类似于咱们100G时代的2018年,会类似于这个情况。

 

【提问】:我们之前因为也跟踪一些高频数据,也有看到最近国内的一些出口的光模块的数据,它是在最近几个月特别是4月,它是有比较明显的下滑,现在市场也有担心,是不是海外这块的需求是不是变弱了?这块从您这边的角度看的话,是有这样的情况吗?还是说基本上没什么变化?

 

【李总】:我们这边主要是做海外大客户,facebook、亚马逊、谷歌、微软,基本上我们都有在这边有对应的产品在规模发货,我们跟这些海外大客户是就接下来12个月的需求,我们每个月跟他们动态更新他们的需求,所以比如说现在是6月份,我们到6月底时候我们会跟他确认今年的7月到明年6月的需求,所以我们总是能看到大概的接下来12个月的需求,一般前面六个月相对比较准的,后面六个月波动大一点,目前我们看到的就是在过去至少我们之前看到的数据,在年初的数据,确实会需求会比较低一点,这个也是我们行业里面认为是比较正常一个情况。4月份的发货量比较少,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整个客户的需求实际上一二三月属于淡季,当时也有过年,海外也有过节,整体基本上在数据中心导入的节奏会慢一点,整个行业一般就是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这三个季度需求会环比节节攀升,4月份我们看到的需求实际上是有复苏的没有往下掉,但是4月份的交付却是少了,所以您看到的是交付而不是需求,因为4月份有疫情的影响,很多物流发货,包括集装箱出口、流程、海关都变的非常复杂、非常慢,所以4月份确实是发货量这块有一些影响,但是好在说我们后来基本上通过在不同的海关,包括做一些备份的方案,比如说我们可以走一些海外的发货渠道,所以数据上你看到国内出口数据稍微差一点,主要还是由于物流的限制,并不是完全的需求的下滑。

 

【提问】:这个问题再追问一下,因为您说这个是4月份物流的影响,因为光模块大部分都走空运,这个东西五六月份能不能够比较迅速的去把4月份的缺口补回来,因为现在上海的疫情逐步恢复了。

 

【李总】:我相信我们现在看到我们正在积极的发货,我们已经看到5月份肯定会好的。

 

【提问】:您在介绍的时候有提到新易盛它可能在导入新客户等等一些新的技术方面可能存在的一定,这个能不能帮我们稍微展开介绍一下。

 

【李总】:新易盛这家公司它已经证明了从电信市场跨越到数通市场,虽然我们从技术上来讲数通市场的一个技术需求实际上是比电信还低的,门槛低的,因为电信市场对光模块都是用在户外的严苛的环境下,高温高湿,技术上对新易盛没有很大担忧,但是它给我们的证明是它在这个市场拓展这块,在大客户的导入这块,同样是前两年还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在今年这个结点,我仍然还是非常看好,中长期非常看好新易盛的发展,毕竟它现在刚刚进入数通市场,而且已经拿下了亚马逊这样的大客户,它的产品不断地高速开发和扩充的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它400G、800G产品比旭创并没有落后多少,而且它的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还非常强。但是短期风险我提醒一下大家,短期内新易盛200G的产品,正在通过Arista在facebook在验证。乐观的情况下可能到七八月份要跟踪一下,8月份有可能就可以导入,到时候有一定发货量,谷歌也在积极的去沟通,因为谷歌这边是旭创比较强势的,目前旭创跟我们正在大规模发货了,但是新易盛还没有做进去,我是比较看好它能够做进去,但是现在数据还没有做进去,我认为这块是有风险的。说到它的400G主力产品,目前在亚马逊发货,口碑不错,但是亚马逊的需求已经看到了萎靡的迹象,在前两年增长势头基本上是1、200%的增长,所以你看到新易盛每年在海外市场它的增长都是翻倍的,你看去年它家的数据30亿的销售额有20亿是在海外来卖,其实海外很大一部分客户70%销售额来自于亚马逊,在前年大概只有11亿的销售额,去年有20亿,增长非常快,但是接下来亚马逊的400G DR4的需求我们看到今年大概只有20%的增长,整个亚马逊的需求增长没有这么高速了,所以我们对新易盛如果说它的产品不进一步拓宽的话,可能还要保持去年在海外翻倍增长的话我们比较担忧,你反观新易盛去年在国内的市场,大概做了八九个亿,还掉了2、30%,他去年那么高速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海外市场,现在海外市场占比超过70%。所以我还是比较担忧目前它的发展主要靠海外驱动,而海外这块由于产品的老化,或者由于客户需求萎靡,可能业绩上在Q2、Q3会有些影响短期,但是长期我比较看好它。

 

【提问】:跟您请教一下,您讲后面的新技术包括光引擎、硅光这些方向,我不知道这些技术路径如果去推广的话,像咱们包括其他的光模块厂商,我不知道怎么应对技术趋势?

 

【李总】:特别是像您说的硅光、CPO这块,主要在力推的是两类公司:一类是下游的像微软、facebook力推的CPO的联盟,他们所需求这块确实是有超算、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的需求,因为CPO它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实现比较低的能耗,比较高的密度,比较大的数据带宽,这是它的优势,但是它同样也有劣势,它的劣势就是不利于维护,将来的可置换性比较弱,定制化比较强,没有办法替换,将来的维修的损坏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它反正是有利有弊,目前大家因为在数据计算这块人工智能计算这块确实有很强的需求,只能说就是暂时去接受这些不利的缺点,去重点发力高速的计算这样一个架构。CPO就是特别适用于高速大带宽的高密度的场景。针对这种情况,实际上光模块公司传统的光模块公司旭创、新易盛确实是比较头疼的,这块力推的都是下游的客户,以及上游的CPO的交换机厂商,比如博通,甚至包括Mellanox,光模块厂商在CPO这块实际上是跟随的策略,因为一旦你做了CPO,做了光引擎,对光模块来说是降级,整个光模块算是小型的系统,它里面是有控制,有协议,有软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硬件,这块附加值就会比较高,溢价权也会高一点。如果你只是单纯做一个硬件的话你就是一个纯粹的加工制造业,对相关的光模块公司确实是不利的。但是好在CPO我反复介绍它只是一个特定的应用场景下的不得不选择的一个技术路线,它将来应该说还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绝对不是一种颠覆性或者说替代性的一个技术,不会说CPO出来之后就没有光模块需求了,因为数据中心里面还是有大量的100米、500米、2公里的叶脊交换机的互联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大家一定是更倾向于光模块方案的。其实我们产业界对CPO是比较看好,一直是比较理性的,没有认为将来要么就是CPO,要么就是光模块,不是非生即死的关系,还是互补的关系。

 

【提问】:比如CPO这块,以后咱们会光模块厂商会选择性的放弃这块市场是吗?

 

【李总】:会跟随,因为这块市场说实话,CPO做光引擎都是高度定制了,跟着客户走了,比如微软或者说facebook要什么样子的,完全是客户定制,咱们现在做光模块是通用件,你facebook不要卖给微软卖给谷歌都可以卖,这种业务对我们来说肯定不是最佳的,如果说这块业务够大,我们协调可以做,不过实话实说我们做进去优势不大,现在天孚这些专业做代工的一些厂商,它其实没有系统开发能力,但是可以做硬件,可以按照你指定的架构和图纸,它去做组装,所以如果说纯粹做组装其实光模块厂商优势不大,但是不是完全不做,不能说放弃,业务够大也会做,但是绝对不会成为主业。

 

【提问】:硅光这块呢?

 

【李总】:硅光有点类似的情形,不过硅光因为不仅仅适用于CPO场景,将来的相干的方案,包括高速800G、1.6T都需要用到硅光,国内国外两种应对方式,一种是Finisar,因为我们也被收购了嘛,在研发投入这块也是抗不住了,我们是用守的策略。硅光我们会保持高度关注,也会做一些预研,但是我们不会押宝,不会把大部分产品往硅光去做。这是国外厂商的情况,在硅光芯片这块观望比较多。

    国内求生欲更强,特别是新易盛、光迅、旭创大家都很担心将来硅光会不会颠覆掉现在的传统的微光学的架构,不管是产学研合作还是自己招聘还是并购都在硅光这块实打实的花钱去做研发,做开发。其实这个开发不仅仅是为当前的400G或者800G产品去用,关键还是为将来的1.6T去做技术储备,现在的硅光方案没有人能赚钱,而且硅光只是个名词,真正能实现不同硅光的集成度,你的集成度越高你肯定能力越强,这块国内厂商比较弱,旭创只是做到把硅光、光波导、调制器做进去了,你看英特尔它能实现的硅光的集成度相当高,因为它在这块有自己的厂,投资的技术储备了十来年,很多的器件,探测器、调制器、光波导、光开关,很多都能够用硅光器件来实现。这个能力是比较强的。

 

【主持人】:第一,想请教一下200G、400G光模块的平均售价现在什么水平?跟去年比降幅有多少?对应的芯片成本这块今年跟去年比大概下降了多少?

 

【李总】:200G这块去年主要是卖facebook,价格基本上是250美金—280美金一个,今年已经降到220—250美金,基本上是降了15%左右。因为200G我说了它的很多产业链器件都是用100G的器件,原来产品比较优的,进一步下降空间比较小的。这个也是新产品,但是下降幅度有限。400G比如去年底亚马逊在发货的DR4的相关产品,去年都是550—650美金,500多美金的价格。今年已经降到了420—500美金以内。所以算下来价格基本上降了25%,降了100多美金,所以整个来看的话,这也是一个趋势,400G它的价格下降的空间会更大,它每年下降幅度更大,200G的话受限于当前的架构,它的下降空间非常有限,所以在不远的将来,2024年整个400G在单位成本上就会超越200G,那时候200G的量在我们产业界认识会掉下去。

    从芯片角度来讲,200G用的很多芯片其实是复用的,它的下降空间基本上,今年的量高速上来了,整个价格会下降稍微多一点,能够有15%—20%左右的降价。400G相关的器件经过前两年的酝酿,现在很多供应商都进来了,比如CDR这块,有国产的橙科,国外的都已经进入到我们的供应链了,不像以前就是博通和Inphi,那会儿是比较贵的。这块芯片整体来说400G这块芯片降价更猛,会降20%以上,所以我们的光模块降价也会跟随。

 

【主持人】:看明年400G包括200G的价格再参考一下价格,原来大家都是参考1G一美金,现在400G的价格往明年感觉很快就要突破1G1美金的界,看看您对明年的价格怎么判断?

 

【李总】:明年我们判断基本上200G可能大概还能降10%—15%,降速更慢,明年量的增长规模没有今年这么大,所有的成本跟价格挂钩的,明年200G再降10%,现在是220—240美金,明年是200—220的价格。400G现在快接近450—500多美金,明年应该说可以降到部分厂商可以降到400美金以下了。我指DR4这款产品,现在给谷歌卖的FR4的产品目前售价是680—800美金,它会持续降价。

 

【主持人】:天孚的光引擎的具体作用面对哪些场景和客户?

 

【李总】:天孚的光引擎是属于前面有人问过的CPO包括将来的硅光技术出来之后,很多时候这些Mellanox和思科这些交换机厂商、设备厂商他们想做一些前沿的开发和一些技术积累,所以找了天孚这个厂家帮忙做一些光引擎的代工,光引擎的功能就是核心的光电转换的模块,里面会有对应的一些激光器,一些隔离器,一些光学器件,这块跟天孚也是比较相关的,天孚比较强的是第一它有比较强的全品类的光学元器件。第二,天孚的高精密加工,包括透镜、光纤都是高精密加工技术可以应用到光引擎里面,确实跟它的优势实现比较好的匹配,但是本身光引擎是一个纯硬件的部件,一个核心的部件,这个部件最终并不是一个成品,对于Mellanox,它不能直接用这个部件,这个部件会发到指定的代工厂,目前就是泰国的工厂Fabrinet,主要是做光通讯产品的一些代工,他那边做一些电路板,再把光引擎去焊接到电路板上,最后加上外壳封装做成最终的产品形式,应用到未来潜在的800G或者CPO交换机里面去做一个小系统去供应。所以天孚这里面的定位还只是一个核心的零部件的组装和测试。

 

【主持人】:天孚考虑也是怕跟下游光模块客户有些直接竞争这种感觉,所以大家也比较关注光引擎产品大概的成本的占比的光模块里面的成本占比,包括市场需求的量有没有大概的判断?

 

【李总】:目前在天孚他们给出的预计也是说他们的光引擎今年希望能够发2个亿,明年发4个亿的销售额,但实际上我们看下来,因为这块都是对应的800G以上的高速的光引擎,800G预计上量的话可能要到2024年甚至2026年之后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实际发货量不大,我很难给你一个数量可能几万支的规模。整个价值量光引擎大概是100美金或者说,反正我觉得100美金左右,这样一个价值量,但是这100美金不是说天孚赚的,因为天孚主要是做组装组件和测试,其实这里面核心的硅光芯片,核心的一些器件,基本上都是客户指定的,客户供应的,所以它主要是会导入一些自己的小型的透镜、跳线、隔离器,一些小的被动元器件,这些价值量并不是特别高。主要是做组装和集成。

 

【主持人】:光库的薄膜磷酸锂的调制器,这块进展能不能有个分享?

 

【李总】:薄膜磷酸锂调制器相当于跟硅光是两条路线,它还是在传统的咱们现在这种微光学的技术路线上去做进一步的升级,因为薄膜磷酸锂调制器可以做到更低成本、更小型化、更紧凑的将来的一个方案。这块能选择的供应商不多,国外基本上去年发布了能够量产的能够使用价值的就是富士通,另外一家是住友,这两家占了全球90%的高端的薄膜磷酸锂调制器市场。国内的企业不多,基本上就是光库,因为它是收购了Lumentum的工厂因为磷酸锂调制器体型很大,跟手指一样大,跟光模块一半的尺寸差不多了,肯定大家有非常强的小型化的需求。光库是跟国内的中山大学,反正一些产学研合作做相关的产品的开发,基本上目前在客户这边也有一些验证,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像富士通这样子已经在大客户这边通过了验证的实际的项目产生。最快今年可能会有一些项目机会或者有些产品能够说不定会少量导入光库的薄膜磷酸锂的产品。

 

【主持人】:现在美国的客户有没有担心国内供应链或者我们看海外公司他们未来的份额会不会又返回来侵蚀国内厂家的份额?

 

【李总】:是有这个担心,大家主要是这种政治性的因素,特别像谷歌、facebook,他们再去找供应商买光模块的时候,原来更多是考虑你的品质、价格,可能没有政治考虑,现在为了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实际上确实给了海外这些FIT这些大厂给了不少机会的。因为你可以看到整个光模块中国厂商的崛起是非常强势的,特别最近四五年,总的来说国内的光模块市场份额在海外的市场份额确实越来越高,但是海外客户确实也是有这个担忧,这两个东西是矛盾的,但是都是并行存在的,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目前对海外客户招标的时候,肯定不可能全部选国内供应商,但是也肯定离不开国内供应商,因为国内供应商从产能、品质、价格上确实有优势的。一定有国内供应商也不是全给国内供应商,整个市场好的一点对国内厂商好的一点是,国外在做光模块的厂商越来越少了,很多把光模块剥离出来,自己做做芯片或者相干的光模块,卖卖器件、芯片。FIT主要是定制一些光模块给交换机配套什么的,所以也没有大规模的去做海外云厂商。国外是Molex还在这块拓展还可以,是美国企业。总的来说,海外做光模块的厂商比10年前数量还是减少了不少的,国内发展还是比较快的,大家也进一步关注一下贸易战的状况,我觉得目前看下来其实光模块产品也不在加征关税的清单里面,同时光模块的核心技术基本上除了上游的芯片,部分芯片,整个光模块本身的技术国内也都是能掌握的,断供的风险也不大,整个来说可控,不会像华为这么惨。

 

【主持人】:现在很多光模块厂家也会往其他行业拓展做激光雷达等等这些方向,我们看天孚、旭创都有这个考虑。这块您是怎么看的?

 

【李总】:确实,因为激光雷达这个行业,但是激光雷达产品二三十年前都有的,那个时候因为量很少,用一些森林检测领域,真正进入消费电子领域也就是最近用到车载的激光雷达才开始普及,所以激光雷达这个行业就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相关的一些技术和产品都是新的,你要找一些已有的经验丰富的人才本身就比较少,而光模块刚好跟激光雷达结构上来讲,从架构上是非常类似的,架构和器件上两块都有共通性。整个激光雷达无非三个部件,发射部件、扫描部件、接收部件。而光模块就是发射部件、接收部件,这里面都要用到激光器、探测器,只是具体的规格可能激光雷达更加讲究扫描的速度、扫描的分辨率,而光模块更加讲究调制的速率、功率的稳定性。具体的芯片的规格上会有些差异,但是整个芯片的工艺、芯片的这些制造、整个产品的架构,发射、接收模块非常类似,所以很多光模块的公司会往激光雷达去考虑,很多光模块相关的一些人才也都被激光雷达来挖,我们公司有不少人就是被一些激光雷达公司点名,我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这个产业以前是没有的,确实是有相关的共通性的。从器件和架构上来说。

 

【主持人】:长光华芯的优势,包括它的潜在市场、竞争力方面能不能再分享一下。

 

【李总】:长光华芯是最近几年发展比较快的,因为它有比较强的整个你可以说垂直整合或者说一整条的从研发、设计到流片生产测试的激光器芯片的技术整合能力,但是在我们看来其实它8、90%以上的营收额还是来自于比较低端的高功率的激光器模块,激光器本身的规格和技术上来说,其实门槛并没有那么高,反而国内比较看好的是西安源杰从这个产品品类上,特别是通信用的激光器比较强的。长光华芯也有通信用的DFB通信器,包括好像一些VCSEL激光器它也有,但是它用在激光雷达里面,有的是用在光通讯里面的25G、10G甚至更低速的都有。它家生产工艺能力还是不错,销售额也是规模还是不错的,但是从产品本身将来的技术升级包括技术的不可替代性,它的产品开发难度上应该说还是比较中低的,偏中下的,这是我们评估的长光华芯的状况。但是它马上要上市了,毕竟国产替代他们做芯片的应该都还是不错的。而且是自己有生产能力,能够量产发货,其实这个就是蛮不错的。

 

【主持人】:这次交流一个半小时还多,专家讲得非常充分,非常详细。也感谢李总的分享,今天的会议就先到此结束,如果大家对于整个行业包括想跟李总进一步交流,欢迎联系我们团队。感谢李总,感谢大家。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际旭创
S
新易盛
工分
4.61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6)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2-06-07 19:37
    老师,李总是哪个公司的,新易盛吗?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2-06-07 23:46:15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只看TA
    2022-10-27 08:43
    666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