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耐世特电话会交流纪要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3-08-23 21:41:26

耐世特中报业绩反路演 

经营情况: 

项目情况: 

23H1 共计 32 个新项目开始供应,其中 11 个北美项目,1 个欧洲项目,20 个亚 太项目。北美方面,公司是底特律三大汽 车厂的转向供应商,在非电动领域已经是 全产品配置,本次在电动平台上也在斩获 新订单,保持市占率稳定。亚太地区的变 化在于 20 个项目中开始有R-EPS 的交 付,R-EPS 的利润、ASP 比C-EPS 更高, 产品组合持续优化。 

新订单情况:

23H1 实现 28 亿美元新订单,包括第二份 线控转向订单,此次订单和之前的区别在于,之前第一份订单主要在轮端执行器和 软件,现在包括轮端执行器、路端执行器 和软件开发三大方面,是集成式的方案。 28 亿美元订单中,89%为 EPS,98%为新 能源,新订单特点符合新能源持续渗透趋势;分地区来看,86%北美,14%亚太, 欧洲地区订单在推迟,预计下半年销售比例会有调整,欧洲订单量会有增加。 预计 23 年全年会实现 60 亿美元新增订 单,23Q1 的预测是全年 50 亿美元,现在 有更积极信号出现,上调预测。 

亚太地区收入结构: 2021 年,亚太销售收入 8 亿美元+,当时 份 额 主 要 是 合 资 , 本 土 厂 商 占 比 大 概 40%;今年预计收入 10 亿美元,本土占比会达 50%以上,包括比亚迪、长安、吉 利、奇瑞、理想等都有不错销售收入。 

盈利方面工作: 

1. 合同领域,23H1 存在通胀和价格上 涨(芯片为主),这些成本上涨在合同 之外,23H1会加速从客户处回收成 本。 

2. 生产线调整,一是驱动轴在北美的两 个工厂合并为一个,生产效率提升;二 是管柱生产线向墨西哥搬迁,项目会实 施共三年,今年开始实施,未来对毛利 的影响会逐步显现。 

3. 人员结构优化,在美国推行退休计 划,涵盖部分研发和管理人员,使得人 员布置更为合理。

4. 供应链配置,23 年 5 月在墨西哥召 开供应商大会,之前在美国总部开,今 年考虑到美国关税影响,希望更多供应 商到墨西哥配套供应,优化供应商的结 构,目前响应比较及时。 

财务情况:

收入情况: 23H1 收入 21 亿美元,同比+17.4%,创 历史新高,主要系订单持续转换、中国客 户增量等。此外,外汇贬值和大宗商品下 行带来的收入不利影响,除去汇率和大宗 影响,收入同比+20.4%,三大区域均实现 双位数增长,跑赢市场,尤其是亚太地区 表现显著超市场,收入同比+44%,主要 系本地客户增量业务贡献,亚太地区后续 仍能保持高增长,尤其是本地客户贡献。

盈利情况: EBITDA 23H1 1.86 亿,同比+17.7%, EBITDA/收入同比小幅增长,积极因素受 到外汇和通胀的负面影响。

1. 汇率影响 2500 万:一方面是人民 币、欧元贬值影响,一方面是北美地区 墨西哥比索升值影响,墨西哥销售合同 都是美国客户,都以美金核算,但是采 购原材料和人工都是比索结算,比索升 值造成外汇不利影响。 

2. 通胀影响 1200 万:23H1 年运费、 原材料的商业谈判的积极影响被通胀抵 消,通胀带来(尤其美国)劳动力上 涨,带来制造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虽 然下行,但电子机械等部件价格仅环比 回落,整体依然偏高,上述通胀影响造 成 1200 万损失。

净利润情况: 22H1 亏损 1100 万,主要系税务因素影 响,北美由于运营压力,拨备递延所得税 资产减值 4900 万,今年来看,延所得税 资产减值影响大幅收窄,同时巴西运营实 体过去几年持续改善,之前的递延所得税 资产减值拨回,有 1100 万正向影响。 23H1 实现净利润 3400万,总体来看, EBITDA 和净利润都有同比恢复。 23H2 还是会有通胀、价格压力、美国工 会潜在罢工等影响,但是收入端全年突破 40 亿公司非常有信心,同时运营效率+外 部因素(运费、芯片、大宗)改善,盈利 会逐步恢复。芯片来看,EPS 采购包括原 材料和部件(电机/ECU),这部分部件也和芯片相关材料价格改善,利润率也会有 明显改善。 

全年订单目标上调至 60 亿,电动车新业 务是提升订单预期的主要因素之一。收入 端尤其是亚太地区高速增长,主要关注公 司的盈利改善,我们也会在盈利方面做更 多的工作。未来借助产品结构的优化、REPS 在中国增长的机会、线控转向项目 等,在助力收入增长的背景下,盈利预计 也会有不错的恢复表现。 

Q:32 个项目中,中国 20 项目,但是订单金额 10 亿美元,项目占比超过 1/2 但是金额不到 1/6,是否是产品结构原因?

A: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特点是拿单到交付 有时间差,北美是 3-4 年,亚太(主要是中国)1.5年左右,因此收入落后于订单规 模。 20 个中国项目是已经交付、实现收入,但 是年内上量需要时间,体现在收入的增长 不明显。 订单差异:欧洲的单生命周期都是 6 年以 上,最高可达 10-12 年,准备期 2-3 年; 但中国节奏快,尤其是 C-EPS,正常 1.5- 2 年准备期,个别客户准备期不到 1 年, 单个项目生命周期比欧洲更短,因为平台 化程度不够,拿到单子 1-2 年要投产,做 了 2-3 年就到下一单,订单流转率很快, 但是欧洲一个单反映在全年占比很大。虽 然亚太项目多、收入快,但是订单比例可 能不突出,主要是流转率高。 

Q:第二份转向订单的详细情况?

A:SBW 去年有 22 亿美元大单,是海外 主流厂商,供应轮端执行器包括软件模 块;23H1的第二份订单是国际车厂的电车 项目,供应轮端执行器、路端执行器和软 件开发三大方面。 

Q:EPS 和 SBW 的竞争格局? 

A:全年来看,目前主流 EPS 厂商包括博 世、捷太格特、采埃孚天合、万都等,总 体上,捷太格特排第一,耐世特和博世市 占率相当,基本是第二的位置。 EPS 的配套的区域性明显,博世配套欧洲 主机厂,捷太配套日系,耐世特配套美国 三大。分产品和区域有差异,比如 R-EPS 产品中耐世特全球第一,C-EPS 耐世特在 亚太地区是第一位的。

Q:亚太地区订单在公司全年订单比例上的反映 不如欧美表现突出? 

A:亚太市场的订单流转率非常快,项目 的生命周期相对欧美短很多,难以把平台 化做到极致,虽然项目量和收入都较为可 观,但是亚太地区最终在公司全年订单比 例上的反映就不如欧美大。

Q:公司在北美线控转向大单的情况? 

A:第一个线控转向全生命周期 22 亿美 元,主要围绕线控转向,预计 2027 年开 始交付。第二个线控转向是全生命周期 7 亿美元的项目,基于高输出的 REPS 构 建,也预计 2027 年开始交付。

Q:公司和国内客户的线控转向方面合作进展? 

A:有两家深入合作,同四家开展广泛合 作,且客户愿意共同承担前期开发费用。具体的商业化投产时间要依据客户的商业 化节奏和内部战略,乐观看有可能在 2025 年下半年实现商业化。 

Q:为什么我们优势地区在北美,但是第一个线 控转向项目拿到的是欧洲的? 

A:我们的强势区域在美国,博世、采埃 孚的强势区域在欧洲,但我们的第一个线 控转向订单也来自欧洲。我们的特色在于 聚焦于转向的运营,能够更高效、更加定 制化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其他厂商可能 在这些方面的能力稍弱。 

Q:汽车的高端化、电动化、智能化对 C/P/R - EPS 带来的产业趋势影响? 

A: 1. 高端化:C/P/R -EPS 的演变是一个 逐步高端化,但又将保持共存的发展过程。REPS 的驱动平台更重、更高端, CEPS 和 PEPS 主要用于小车。三者适 用的平台不同,必然长期共存,可能在 未来各占 30%的市场份额。 2. 电气化:受益于电气化的影响,我们 在 2017 年就和一家欧洲独立客户以每 年固定投入的方式共同研发线控转向, 并在后期加快了同其他客户的合作,推 动线控转向的普及。我们在研发初期将 线控转向的运用端设置在高端燃油车, 而由于电气化趋势,产品应用端的定位 逐渐转向智能中高端电动平台。 3. 智能化:智能化会推动每个部件的软 件内容增多,以实现自动化驾驶。线控 转向在其中会起到核心作用,能够帮助 释放更多的空间,通过解耦实现底盘空 间布置的优化,同时可以调整参数以优化操纵性能,比如方向盘静默、可变转 向比等。 

Q:根据之前预判线控转向 2030 年的渗透率大 致在 5%,而 L4/5 会在 2030 年前就会逐步运 用,这其中信息传达问题如何解决?A:在软件控制的技术角度上并不矛盾。 前面提及的第一个订单里,客户并没有跟 我们进行全部件的采购,只购买了部分控 制,但是后期却发现受制于自身技术积累 的不完整、数据积累的缺乏,难以自主解 决剩余部分的开发应用,必须借助专业性 的共建厂商和研发团队。所以我们在同第 二个平台的合作中,同时拿到了三个模块 的订单。 线控本身可以相对独立,不需要和 L4/5 共同关联,但是不代表高端车型不需要相互关联。线控转向会赋能更高阶的驾驶, 根据驾驶状态时刻调整,适应自动和手动 驾驶对于自动运行和静默的不同场景需 求,优化驾乘体验。

Q:C/P/R -EPS 的毛利率差异? 

A:每一单合同都有差异。CEPS 的毛利率 不一定就低,只是单位价格相对低,而具 体订单中的毛利率和具体的成本控制和采 购有直接关系。

Q:为什么软件整合能力对于线控转向的发展至 关重要?

A:软件的整合性、安全性、可靠性对于 产品商业化和行业门槛的提升都是很大的 考验。不管海外还是国内客户,都愿意选 择有安全保障、有技术积累的供应商开展 合作。线控制动的发展速度相对更快。相对只针 对纵向的制动,转向对安全性的要求高出 很多,它需要同时控制横纵向,对于软件 处理信息的能力、物理连接的可靠性也都 提出了 100%甚至 200%的超高要求,线 控转向的安全要求非常高。 

Q:公司在 C/P/R -EPS 上的出货量差异? 

A:REPS 出货量最大。CEPS 的单位价值 较低,出货量大,但是收入占比略低。 REPS 在整体出货量上占比在 50%-60%, CEPS 在 30-40%。 

Q:请问公司 60 亿美金订单结构是否类似于此 前提到的 50%以上的 REPS 以及 30-40% CEPS 的订单结构?

A:基本类似,REPS 占比相对会更高,可 能会占到 70%。

Q:请问今年公司订单情况如何? 

A:首先,今年订单情况不会更高。可以 透露的是亚太订单在 2023H1 中只占了 14%,还有大量的订单在 2023H2 才能体 现出来。 

Q:请问公司预计线控转向何时能够批量交付? 

A:公司预计 2027 年左右开始批量交付。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预期的时间节点并 不是最早的时间节点,在现行时间节点很 难预测具体批量交付时间。 

Q:请问公司预计 2023 年亚太部分将会占到全 年订单的多少? 

A:公司测算,如按照预期发展,2023 年 亚太部分最终订单能占全年订单 30%左右 水平。

Q:如果采用厂商-客户共同分担研发费用的模 式,客户将采用专用网还是其他客户均可使用的 网络体系? 

A:这取决于合同签订细节,两种情况均 有可能。

Q:如果出现主机厂愿意协同国内线控转向企业 推导线控转向产品,存在在新的领域弯道超车或 做到基本与公司同步的可能性? 

A:公司相信可能性是肯定存在的。但公 司认为,主流厂商在选取线控转向供应商 时,一定会倾向选择具有生产交付历史的 厂商。当然,不同客户厂商存在不同的策 略。 

Q:请问公司研发团队成员中美人员分布情况如 何?

A:具体数字尚不清楚。但是公司自 2017 年起便在大陆开展研发,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在大陆的线控转向研发实力强 劲。研发团队的主要研发环境基本为前期 集中在美国,近两年来强化了中国大陆的 研发力度,在主要部件方面也做到了本土 化。此外,中美两地研发技术共享,中国 研发团队聚焦偏向客户化信息的方向。 

Q:基于中国市场供应链及行业业界反应速度相 较欧美更为迅速的发展模式,请问公司如何看待 中国市场是否会因此崛起出线控转向的“后起之 秀”? 

A:首先,中国公司的响应速度相较而言 确实更快,且中国研发团队相较欧美而言 不落下风。但是线控转向龙头品牌的兴起 不 仅 仅 需 要 一 个 硬 性 的 标 准 , 而 是 一 个“软问题” ,需要行业巨头公司切入这 一个重要的机遇。如果中国市场产生了这 种条件,协同上中国供应链及产业的反应速度,确实存在出现本土龙头企业的可能 性。因此,公司会重视任何一端中国品牌 的线控转向项目。 

Q:请问如果出现完全本土化的线控转向公司, 是否因为本土化程度高得原因而在灵活度层面上 超过公司?

A:首先,公司本身完成了一定程度的本 土化,目前是港股上市公司。其次,公司 认为中国市场存在出现完全本土化的线控 转向龙头的可能性。但至于本土线控转向 龙头是否能超过公司存疑。 第一,公司具有百年发展历史,且长期聚 焦线控转向领域;第二,线控转向存在较 高的技术含量,不是简单的金属棒的组 合;第三,公司研发能力强劲,以满足目 前中国客户绝大多数需求;第四,软件是线控转向的核心壁垒,而数据则是重中之 重。 公司具有专用的测试跑道和汽车驾驶实测 数据,形成了数据壁垒。结合实际而言, 在 2023 年 4 月上海车展时,大量客户对 公司的线控转向抱以极高的兴趣,公司的 线控转向也是国内友商中唯一一家放置在 样品车中、可以操作且转向手感、响应速 度反馈良好的实物,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空 壳。 综上所述,依托美国的技术和中国的效 率,公司相信在线控转向领域已经做到了 中国领先、全球一线的水准,并且对未来 成为中国市场线控转向的领导者具备信 心。

Q:请问按照溢价计价,以一台中型 SUV 为例,公司 2026 年线控转向的成本如 何? 

A:公司预计总体而言硬件水平应该是现 有产品性能的 1.5 倍左右,单车价值在 1000 美金以内的水平。但对于这些数值, 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估算标准,众说纷 纭。计量这一成本的话,人端、路端等硬 件成本基本已经成型,而软件成本难以估 量,各厂商的计价模型上也存在差异。 在客户厂商成本接受能力角度考虑,客 户厂商不仅仅以成本定价、还以功能定 价,线控转向本身提供了非常好的性能, 性能偏好的终端消费者接受程度也会更 高。对于产品单价,公司预计在当前的短 期内产品单价会相对高,在中长期角度而 言,随着大规模商业化推动降本,产品单价一定会回落,但最终稳定单价应该比 EPS 价格相对高出 1.5 倍左右。

Q:请问线控转向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A:线控转向的必要条件是底盘与上车身 的解耦。自动驾驶 L5 与否并不决定是否需 要线控转向。经过路测,如果不装备线控 转向,汽车的方向盘转动的频率过快,装 载线控转向后体验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线控转向除了可以增强互联性、释放空间 外,还能具备开拓软件赛道这一潜在价 值。线控转向通过传感器接受工业信息以 及电机算法的反馈,抓取至云端中控以了 解路面现状,能够提供更加完备的自动驾 驶的实现。 

Q:请问公司的毛利率目标如何?

A:公司目标是恢复到 2010 年的毛利率水 平。公司采取包括生产线调整、供应商分 摊采购成本等方法提高毛利率水平。

Q:请问公司是否参与特斯拉 Cybertruck 线控 转向的技术方案设计或了解特斯拉线控转向供应 商的技术情况?A:特斯拉 Cybertruck 的具体信息公司尚 不 清 楚 。 可 以 推 理 的 是 , 特 斯 拉 Cybertruck 是皮卡,而皮卡是非承载车 身,具备底盘与上车解耦的线控转向必要 条件,是利用线控转向的最大价值观。至 于特斯拉 Cybertruck 是否采用“真”线 控转向或者线控转向是否标配,这些细节 尚不得知。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耐世特
工分
2.32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