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机构投资者一周观点精粹-2022.3.26
myegg
2022-03-26 20:53:50

1、宏观方面包括:1-2月财政数据点评、3月LPR报价保持不变点评、3月新兴产业景气度特征点评、中美利差点评。

2、行业与板块方面,本文给出了七个板块点评分析内容:

1)房地产板块:地产股、地产债怎么看

2)农林牧渔板块:粮食、猪肉;

3)有色金属板块:通胀背景下有色板块投资逻辑;

4)新能源板块:氢能、储能、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等点评;

5)半导体板块:意法半导体涨价、华虹半导体科创板上市;

6)医药板块:CXO板块、中药板块;

7)通信板块:中兴通讯靴子落地。


注:最近5个交易日内,一级行业角度,煤炭、农林牧渔、房地产、综合、有色金属等行业涨跌幅排名靠前,计算机、电力设备、建筑材料、食品饮料、电子等行业涨跌幅排名靠后。概念板块角度,生物育种、饲料、猪产业、煤炭开发、鸡产业等板块涨跌幅排名靠前,航空运输、电子身份证、东数西算、炒股软件、半导体硅片等板块涨跌幅排名靠后。




正文



一、宏观

 

(一)1-2月财政数据点评

 

事件: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5%,上年全年值10.7%,上年同期值18.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长7.0%,上年全年值0.3%,上年同期值10.5%。2022年1-2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下降27.2%,上年全年值4.8%,上年同期值63.7%;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同比增长27.9%,上年全年值-3.7%,上年同期值-14.8%。

 

G券商:1、2022年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5%,进度为近5年最快水平,税收和非税收入双升。但收入一次性计入的因素贡献较大,且主要拖累因素未见改善,预计收入高增的持续性较差。2、从税收结构来看,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外贸相关税种增速较快,是主要拉动项;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速放缓;契税和土地增值税是主要拖累项。3、2022年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7.0%,进度为近5年最快,财政“开门红”兑现。其中,民生类和基建类支出均明显反弹,基建类支出反弹力度相对更大。4、2022年1-2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27.9%,较2021年进度明显加快,主要受专项债发行和实物工作量落地的提振;但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27.2%,土地交易冷淡对收入端的拖累加深。5、2022年预算赤字率回落至2.8%,但财政发力空间仍充足,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1)2022年两本账使用结转结余资金超过1.2万亿;2)在专项债有1.2万亿未使用的情况下,22年新增额度仍维持在3.65万亿元;3)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1.65万亿利润,调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操作较为罕见,有效增加政府稳增长可用资金规模。

 

(二)3月LPR报价保持不变点评

 

事件: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与2月相比,1年期与5年期LPR报价均保持不变。

 

X券商:维持LPR报价不变的政策逻辑:谋定而后动。随着2月金融数据的公布,市场对于央行宽货币操作有较高期待。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后,有部分市场参与者开始预期本月的LPR报价利率将有所下调,但本次LPR利率报价维持不变。我们认为LPR利率维持稳定符合目前的宏观环境。2月以来珠三角及长三角等重要经济带先后暴发疫情,不仅消费将再度受到掣肘,对基建、地产施工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海外俄乌局势、美联储加息、缩表在即等亦对国内稳增长政策形成干扰。谋定而后动,在内外局势皆存变数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此时稳增长政策发力的性价比不高。但,待疫情消退后,稳增长政策有望加码。后续货币政策展望:结构性货币政策有望率先落地,总量政策仍可期待。3月16日,人民银行传达学习了国务院金融委当天专题会议精神,对于货币政策,央行提到“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其中,我们理解“主动应对”代表了近期会有货币政策针对性的落地,而“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则代表了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即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这种情况与去年8月召开金融机构信贷形式分析会后,央行新增3000亿支小再贷款额度的操作类似。

 

(三)3月新兴产业景气度特征点评

 

事件:3月EPMI为49.5,环比下降4个百分点。以同比变化消除数据的季节性特征,数据由2月的同比上行9.8个百分点变为3月的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3月7个新兴产业中处于扩张区间的行业个数为3个,从往年同期来看,3月开工旺季对应处于扩张区间的行业个数一般在6-7个左右。

图片

G券商:3月所有新兴产业景气度均弱于其季节性均值,其中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与季节性规律的差距最小,在下行过程中展现了相对更强的韧性。从分项指标观测,新兴产业产需活动具有以下结构性特征:(1)企业采购和生产活动减弱,进口、采购量、自有库存、生产量四个分项指标环比下降;(2)下游需求有所放缓,出口订单、产品订货指数环比下降,而用户库存环比上行;(3)可能源于节后复工影响,就业指标小幅回升;(4)原材料和销售价格指标环比均小幅上行,由于购进价格项高于销售价格项,利润指数环比下降;(5)企业回款难度增加;而随着稳增长政策积极落地,企业贷款难度下降;(6)企业经营活动预期、新产品投产和研发活动景气度环比均有所下降。从细分行业的结构特征看:(1)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原材料购进价格高位回落,产品销售价格上行,利润空间有所改善;(2)节能环保产业采购继续上行,生产项降幅小,但在成本上行的背景下产品难以提价,利润空间受挤压;(3)生物产业下游用户库存环比上行8.5个百分点,明显大于新兴产业整体情况,但利润项环比降幅亦显著大于整体情况;(4)新材料产业出口订单环比改善,且下游用户库存下降,行业经营预期环比小幅改善;(5)新能源产业下游用户库存环比下降,但由于原材料成本的上行,行业利润环比降幅较大;(6)新能源汽车产业3月产需环比小幅改善,由于原材料价格高位小幅回落而销售价格上行,利润空间环比改善,同时应收账款上行幅度较大;(7)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供需环比均有改善,但下游用户库存上升体现需求端压力,而购进价格大幅上行而终端产品价格下降,利润空间有所压缩。

 

(四)中美利差点评

 

事件:当前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又收窄至0-50bp。

图片

D券商:从金融危机后的历史来看,每当中美利差进入这一区间后往往会重新走阔,并未出现市场所担心的倒挂,其背后的原因大多是美债利率的见顶回落。今年主导中美利差走势的因素更多在美国而非中国。从中国来看,由于疫情冲击和房企违约制约了整体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下行,因此年内的宽信用相对历史明显偏弱,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国债利率在年内很难有显著的上行空间。从美国来看,2022年3月议息会议后越来越多的美联储官员转鹰,尤其是鲍威尔明确表示“有必要在一次或多次会议上把加息幅度提高到25bp以上”后,美债利率已经迎来了一波飙升,其未来的走势无疑是左右中美利差的关键。目前美联储全面转鹰的确意味着其很可能在5月和6月的议息会议上各加息50bp,但市场已经基本对这两次激进的加息行为进行了定价。预计2022年内10年期美债利率的高点就在2.5%附近,很可能在二季度出现,并且在下半年趋于回落。对于中美利差而言,进一步下探的空间十分有限,并不会出现倒挂。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利差的拐点对于股市企稳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从历史上看中美利差的持续收窄往往会加大A股阶段性调整的压力,而中美利差领先于股市企稳,最终随着中美利差重回趋势性走阔,A股也会重回上涨行情,背后反映的是国内经济基本面的企稳反弹,这一行情模式在2016至2017年和2018年底至2019年初都曾上演。

二、重点行业/板块观点精粹

 

(一)房地产板块


3月26日,据湖北日报报道,武汉房贷利率即日起下调,主要银行机构从3月25日起对新签约的按揭贷款首套房利率按照LPR+60BP(1BP为0.01个百分点,目前5年期以上LPR为4.6%),即5.2%执行,二套房利率按照LPR+80BP,即5.4%执行。

图片

C券商:房地产稳增长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焦点。金融委会议后,地产如何转向良性循环,并支撑稳增长目标,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我们发现,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房住不炒”、“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再次强调了“三稳”。当前房地产调控优化的重心在于“一城一策”。不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还是住建部年度会议、部长专访时强调的“落实城市主体责任,强化省级政府监督指导责任”,都意味着当前地产调控的权责主要落在地方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的肩上,而“一城一策”则是当前地产调控的重心。一城一策持续推进,多地出台政策放松调控,以促进释放购房需求。根据我们的统计,今年1月以来,已有35个城市出台政策放宽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含贷款利率随LPR报价同幅度调降),主要以下调首付比例、调降贷款利率加点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郑州等城市放宽了前期收紧的限贷限购政策,政策信号更为明确。整体来看,一城一策的放松调控,已经从三四线城市逐步延伸到主要二线城市。一城一策式的放松调控料将持续推进,疫后购房需求有望逐步释放。值得注意的是,年初以来住建部鲜有采取约谈的形式对地方政府放松调控进行指导,印证现有的调控方向符合政策基调。我们认为,虽然当前房地产销售仍然受到前期政策收紧冲击和疫情反弹的双重抑制,但随着“一城一策”放松调控持续推进,未来需求料将逐步释放。

 

T券商:如何理解渐渐题材化的行情?金融委定调之后,整个板块上涨超15%,尤其以阳光城、华夏幸福为代表的暴雷房企或者潜在违约房企上涨30%以上。市场在超前博弈“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相信“相信”的力量,不排除进一步博弈通过需求政策放松来解决这一轮供给侧问题的可能。这条路径的逻辑和方向没有问题,但是主体信用层面的不透明,解决问题思路的不明确,以及需求放松的客观限制都在,机会更多在于短期博弈的过程,而不是最终博弈的结果。定调之后有哪些政策可以期待?目前可以看到的是1、加强政策联动协调,避免监管机构之间的出牌拥挤;2、协调金融机构与房企的债务展期;3、给房企老板施压,避免躺平。未来有望看到的是:1、收并购支持政策的升级加码,包括传言已久的股权再融资放开,并购重组税费的减免,以及更多定向融资支持和更多并购主体的参与;2、地方政府进一步提前摸排防范化解属地房企的信用风险,避免无序踩踏;3、预售资金监管的进一步优化;4、需求政策进一步放松,在稳定需求的大前提之下解决问题。更明确的信号出现。我们多次提出本轮政策在基本面和信用面右侧的位置,看到压力、感到疼痛之后才能倒逼出政策驱动行情。复盘21年四季度以来板块估值的三轮修复,第一轮来自花样年等躺平,第二轮来自恒大正式违约,第三轮来自传言融创向央行的求助以及随后的高层定调。虽然前两轮行情受内外因素影响都经历回调,但是我们相信融创事件会是一个更加明确的信号,政策容忍度的空间越来越小,政策博弈的胜率和赔率越来越高。为了阻止民营房企的多米诺效应,市场需要更明确的信心和更具体的举措。即使短期受风险偏好影响板块可能经历预期的波动,但是头部房企和优质国央企迎来更好的布局机会,胜者为王,强者更强。(优先:招保万金+龙湖;其次:旭辉、新城、金科等)

 

G券商:不仅需求侧,本轮供给侧具备长逻辑。房企经营空前分化:地产企业的产能是资金,包括融资和销售。top12强信用企业融资市占率从过去6年平均13%,在21年Q4提升至26%,22年Q1提升至32%。行业格局已发生巨变。供给侧政策期待突破:国金融委会议上,提出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房企风险。昨日中国金茂与中国铁建成功发行并购主体公司债权,企业融资工具箱得到拓展,期待供给侧有力政策的进一步出台。需求侧利好在积累:郑州后,多地跟进政策调整,降低首付比例,放款购房政策。按揭贷款利率3月单月幅度达到13个bps,二手下降15个bps,10月以来半年累计降幅达到40个bp。预计各地及央行对需求端的政策力度,会进一步提高。加大配置,坚定持有。优质地产在未来2年具备持续投资机会。行业原材料(土地)价格下降,供给侧格局改善,融资成本回落,需求端政策维护,企业处于历史估值的30%分位水平,具备业绩成长性与性价比。短期供需两端的政策推进,都将为板块带来估值修复机会。A股推荐:保利地产、招商蛇口、金地集团、建发股份、绿地控股、万科A、滨江集团、新城控股、金科股份;港股推荐:中国海外发展、华润置地、龙湖集团、绿城中国、美的置业、中国金茂、碧桂园、旭辉控股集团;物业推荐:招商积余、保利物业、华润万象、中海物业、旭辉永升、碧桂园服务。

 

H券商:当前地产债怎么看?房企展期潮仍会延续,当前时间节点仍需谨慎。当前房地产行业及地产债的困境—销售遇冷、再融资受阻、预期扭转,受此影响,地产内生现金流及外部接续、补充现金流匮乏,截至本报告发布之日,已经有包括融创、龙光多家民营房企公布或者正在酝酿债券展期事宜,我们认为,如若不发生政策上的刺激强干扰,随着销售回款持续不佳及银行、非银持续不断收紧对地产行业尤其出险民营房企的风险敞口,后续展期潮依然会延续,更多房企会卸下“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思想包袱,去勇敢追求“公司自身及权益投资人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我们也认为在“房住不炒”方针指导下,政策虽然会有缓和,但是强刺激并不会轻易发生,且民营房企的腾挪出来的市场空间会有国有房企甚至地方城投接盘,政策倒逼力度有限;此外,保行业≠保企业,保企业≠保债权人,保债权人≠债券投资人,作为最为劣后的债券持仓机构尤其是当考量到产品存在风控要求、期限要求、净值化诉求等因素,信用债品种依然是最为不利的一方。最后,房企财务纪律严肃性受到融资动机及压力等因素影响一直是相对薄弱一环,不排除发债企业年报密集披露的窗口期给市场带来的新的视觉冲击。地产债收益应该在国有及混合所有制房企中进行挖掘。结合上述论述情况,我们认为民营地产债在当下从性价比角度考虑应该不作为一个投资方向,纵然有资质尚佳的民营房企存在于市场但是收益并不具备吸引力,相反部分国有房企虽然略有瑕疵但是依然瑕不掩瑜,债务偿还永远不能忽视外部支持因素,其良好的股东背景、银企关系可以作为强有力支撑点,信贷资源及市场资金终究要投放出去,鉴于此,我们认为当下可以考虑在部分有高收益的纯正国资背景房企或者能得到良好的信贷资源的混合所有制房企中进行选择。后续展望-建议关注违约及展期潮持续蔓延对国有房企进行波及带来的投资机会。本轮违约及展期潮如果持续蔓延,势必会波及到上述弱资质国有房企,并带来其定价及估值上的波动,我们认为,波动即机会、可适当参与。

 

Z券商:为何看好地产股的全年机会?本轮下行有什么不同?本轮地产的核心区别在于供给不足。经历2018年至今的长期去库存,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四大区域住宅去化周期在1.5年以内,且为难以去化的老旧无效库存,但销售面积占全国销售面积的比例超过80%。因此本轮市场复苏的前提是核心区域供给先于需求复苏,目前总量政策宽松的环境下,钳制市场复苏的关键并非政策,而是供给的弹性。政策的力度是否不足?市场对目前数据的快速下行和挤牙膏式的政策节奏,产生的悲观预期导致了近期龙头股价偏弱。我们了解,部分房企原计划加大金三银四期间推货,由于疫情反复,推盘放缓。但疫情导致的供给干扰只是短期因素,在政策与土地市场改善的情况下,供给复苏必然由龙头房企向二线优质房企扩散,市场复苏需要等待的只是时间,而非政策,这一点从目前部分城市首轮集中供地复苏中也能侧面验证。交易的机会来自哪里?我们认为,地产股上行的核心并非博弈政策进一步的放松空间,而在于房企结束4年让利后的经营质量改善。过去四年,房企在内卷的背景下,限价卖房,通过高周转的模式提升规模,本质上是对产业链各方的让利行为。修复企业拿地意愿,必然需要土地盈利质量的改善,一方面提升限价,一方面压低实际地价成本,房企结束让利才能看到供给复苏的弹性。从政策角度,地产股下行的风险在于政策的超预期收紧。在目前供给尚未复苏,需求政策进一步宽松只是迟到,不会缺席。而在供需实质性复苏前,政策不存在向下收紧的空间,这一点从房产税试点推迟中也能侧面验证。因此,在地产市场并未出现全局性过热前,不会收紧的政策与持续改善的土地盈利将持续驱动股票机会。供给端的制约又进一步拉长政策宽松环境持续的时间,在这一基础下,地产股全年存在长期的交易空间。投资建议:除前期由政策放松驱动的白马龙头外,建议两条另类主线:1)土地市场格局改善下,市场已经充分预期21年业绩因项目减值大幅负增长,但具备最强的潜在拿地能力,对应最强的销售弹性与经营质量改善的滞涨龙头:万科A;2)限价放松下,由资产价值修复驱动,股价与PB皆位于底部的小市值央企:信达地产、中交地产。

 

(二)农林牧渔板块

 

T券商:粮价持续上涨,关注什么板块?重点推荐种子板块。2021年以来,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农产品价格上涨,价格均突破近10年高点。2022年以来,地缘冲突、通货膨胀、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可贸易量:1)EW影响下,乌克兰主要作物产量预计下降20-30%,俄罗斯、乌克兰粮食可出口量均预计显著下降。2)美国通胀预期、成本上涨(尿素价格上涨超过100%)等因素引发农民惜售,年初至今美国玉米期货价格上涨25%+,大豆期货价格上涨20%+。3)干旱影响下,巴西大豆产量预计下降9%,阿根廷-7%,巴拉圭-50%;美国旱情预计加重;此外,去年我国秋汛造成小麦晚播,我国夏粮产量存在挑战。我国部分粮食仍存在较大缺口——根据农业部预测,2022年我国玉米产量与消费量缺口约达1500万吨;2022年我国大豆产量与消费量缺口超1亿吨。受上述因素影响,2022年粮食价格有望持续走高。种植产业链相关标的有望受益:1)种子板块:粮价上涨拉动农民种植积极性,且农户偏好购买品质较好的种子以保障产量。我们预计2022年头部种子公司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景气局面。叠加转基因玉米、大豆有望完成商业化销售,技术储备领先、品质优势明显的种子企业有望扩大市占率。继续推荐【大北农】(转基因技术领先,大北农生物转基因玉米扩区面积最广)、 【隆平高科】(参股公司转基因技术储备丰富,传统品种和渠道优势突出)、 【登海种业】(玉米种子龙头,有望把握转基因玉米机遇)、【荃银高科】(背靠先正达集团,有望实现跃进式发展)。2)农资板块:【新洋丰】(磷复肥龙头,磷酸铁打开成长空间)。3)种植运输板块:苏垦农发、北大荒、厦门象屿。4)农业节水板块:大禹节水。

 

J券商:持续重点推荐生猪养殖板块。我们认为农业板块大的投资逻辑没有发生变化。生猪养殖板块投资的核心点仍在于当前猪价处于低位,养殖端亏损加剧,现金流承压背景下产能将持续去化,周期景气复苏可期。虽然一致预期下,养殖端短期产能淘汰或有所放缓,但只要产能去化没有出现方向上的改变,大的逻辑依然稳固。我们认为本轮周期产能去化的潜在演绎趋势,有可能从最初市场预期的线性去产能,转变为阶梯式的过程,即去年七月份以来,首先有一波加速去产能;在今年的二月,以及接下来的三月、四月,由于市场预期的引导,导致产能去化阶段性放缓;但随着猪价低迷,养殖端亏损加剧,资金持续消耗,不排除今年二季度末和三季度,养殖端会有新一轮加速去产能,而在当前饲料成本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或许这种加速会前置。此时把握趋势性机会大于纠结短期数据。核心标的: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傲农生物、巨星农牧、新五丰等。

 

G券商:种猪场怎么看。1.当前的补栏情况。种猪补栏情况,集团没有补栏的积极性,很多公司是在压缩规模,很多公司有补栏意向但都在观望,真正付诸行动的不多。中小企业都是在观望,有一些甚至退出了养殖行业。散养户近期春节之后补栏积极性有所增加,尤其是养殖数量在100头左右的,补栏的积极性相对要高一些。下半年和明年会有短时间的缺口,饲料集团、企业的数据来看,饲料的销量是减少的,也就是市场上的猪是在减少的。截至2月份,能翻母猪相对去年底下降了300万头,就两个月的时间,现在还有下降,现在这个价格亏损严重,不得不淘汰一批,压缩规模。仔猪补栏在往年春节过后非常紧俏,各个企业都在抢。今年出奇的冷,大部分基本都是观望,也有是在采购的,一两家偶尔采购,需求量不大,原来的放养全都砍掉了。仔猪价格从去年6月份一路下跌,没有好转,市场价格也是在280-300元左右,卖一头接近亏两百左右。中小企业仔猪补栏也不多。大家对行业不是很乐观。目前集团产能应该都没有达到满负荷,猪舍、养殖场都在那,时机成熟产能就会上来。2、当前的消费情况:1)受新冠疫情影响,目前很多餐饮企业基本都关门了,堂食聚餐基本上都暂停了,大型活动也都停了。现在在农村里,想宴请酒席,还需要报备,可能还不批,所以现在这块管得很严,这个对消费是有影响的。2)受房地产不景气的影响,很多工地都停工。工地上的工人实际上是我们猪肉里最大的一个消费群体,因为他们吃的都很单一,但是他们一定要有猪肉,所以他们的对猪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随着近两年房地产企业的停工停产,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整个房地产实际上跟我们养猪是一样,是非常不景气、很萧条的。目前应该说很多工地都是停的,这也说所说的第二个方面。

 

猪周期投资的不可能三角。在投资中,我们总是希望寻找精确的时点。猪周期投资中,大家期望的理想完美的买入时点是:【能繁母猪存栏去化已经达到很大幅度】;【猪价迎来拐点】;【养殖股股价处于低位】。而在行业深度学习的背景下,上述三个要素已成为猪周期投资的不可能三角。历史上,养殖股走势与猪价走势呈现高度正相关。而2018-2020年猪周期中,能繁母猪存栏大幅去化形成了较强的猪价指引和逻辑关系。至此从2018年四季度开始,能繁存栏就开始和养殖股走势亦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因此,猪价位置,能繁位置,养殖股股价位置三者成为猪周期投资的不可能三角。不完美才是投资的朋友。认清猪周期投资的不可能三角才能正确的选择布局养殖股的时点,避免因为等待而错过布局的机会,以及避免后期基本面完美时布局带来的站岗风险。那么如何选择布局养殖股时点?猪周期投资是逆产业周期的投资思路。从这一角度看,布局养殖股最好的时点其实是:【低猪价,高能繁】。历史已经多次验证:2014年二季度,2018年二季度,2021年三季度都符合我们所讲的最好时点,【低猪价,高能繁,低股价】。那随着能繁和猪价这两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变化(因为亏损,往往是能繁存栏先向下变化),股价的位置也会有所改变。反之,猪周期投资的最差时点是【高猪价,低能繁】,在内卷的当下,二者有一个出现,就可能进入卖出时点。其实,我们一部分人目前所担心的问题只是时间问题。猪价和能繁构建的蛛网模型,是循环往复的,这一模型会反映需求问题,三元问题,养殖结构问题(规模占比提升)等等。只要养殖主体现金流不是永续的,最终都只是时间问题。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只要趋势确定,板块风险收益比能够覆盖时间等机会成本,时间就不是核心矛盾。【目前养殖股的投资时点如何?仍处于犹豫中买入阶段】从上述框架体系来看,目前猪价仍处于低位,能繁母猪存栏虽然有所去化(目前累计去化6%-8%)但仍未达到市场预期猪价拐点到来的15%-20%这一共识阶段。即目前养殖板块处于【低猪价,次高能繁】,距离【高猪价,低能繁】还远,因此,我们认为,养殖股仍处于买入阶段,而且您在买入时还有一定的犹豫,这个感觉是对的。【再次提示养殖板块性投资机会】猪周期的板块性特征明显,板块轮动亦会显著,建议组合配置。我们重点推荐的组合【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傲农生物】,即龙头确定性加管理团队不错值得积极期待的弹性品种。

 

(三)有色金属板块

 

T券商:大通胀背景下有色投资逻辑。看好:(1)铝:减产最多。海外由于能源危机减产,国内限产能,今年大概率维持强势。云铝、神火继续维持推荐。再生铝方面是未来供应增量,立中集团、明泰铝业都是行业龙头,产能很大。(2)铜:最具有金融属性的工业金属,有望收益。推荐紫金矿业、西部矿业(3)黄金:美联储加息即将落地,黄金很有可能创新高,黄金板块标的还没有反应黄金的价格。推荐:银泰黄金、赤峰黄金、山东黄金、紫金矿业(4)钯金:俄罗斯供应全球40%占比,价格有望进一步上升。标的:贵研铂业、浩通科技(5)看好新能源汽车降成本中最有空间的一体化压铸。现在电池成本不断提升,一体化压铸可以降30%的成本(理论推算)。立中集团占据先发优势+全球第一的再生铝,持续推荐。

 

Z券商:早点认清大滞胀的大势所趋,早点配满滞胀品。所谓滞胀品,就是黄金+和能源密切相关+俄供应比例大的品种,在有色里最突出的就是铝。为什么大家没有认清,我觉得预期差有两个,一是认为EW结束了大宗就该跌了。我们不能苟同。因为这次ZZ不管打赢打输,俄罗斯的ZC一定都是变本加厉的,供应链的撕裂只会恶化不会缓和。二是美联储在加息啊!不能苟同。看看美债期限利差快速收窄,这其实是市场在为衰退定价,美联储只是做戏给你看,在经济还在复苏没有滞的时候先尽可能加息,等真正滞了,所谓数据依赖的鲍威尔怂的比谁都快。因为过猛加息和缩表打的不是通胀,打的是需求,打的是美国的财富效应。当前通胀的超级因素,也就是供应紧缺的问题无法因为加息而缓解。滞胀的最大体现,就是通胀跑赢利率。所以,要么就是买通胀跑赢利率的差值走阔,就是黄金。要么就是买通胀的根源,能源和俄大宗。有色里就是黄金+铝,Gold&Lv(铝作为能量块,理应给奢侈品的估值)!从commodity角度认为金价在鲍威尔和布拉德的猛烈嘴炮之下还是左侧的想法我很理解,事实上近期路演中我们受到的质疑还是不少,但是我想说的是,commodity是边际定价的,更注重短期的变化,因为每次期现交割都是收敛预期的时候。但是就像猪周期一样,就像2019年的赣锋锂业一样,equity是看未来现金流折现的,考虑到更长远,尤其是聪明的a股,它是会提前的。我们坚定推荐滞胀中配置黄金的深远价值!

 

(四)新能源板块

 

1、氢能

 

事件: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

 

D券商:三期目标四维部署。1)现状:我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标准约1200万吨。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2)三期目标:①2025: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100-200 万吨/年。②2030: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③2035: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3)四维部署:①构建支撑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建设专业人才队伍;②推进制氢、储运、加氢等氢能基础设施建设;③推进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多元化示范应用;④完善氢能发展政策和制度保障。制氢: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副产氢,长期主攻可再生能源制氢。《规划》要求,结合资源禀赋特点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选择制氢技术路线,1)在焦化、氯碱、丙烷脱氢等行业集聚地区,优先利用工业副产氢,鼓励就近消纳,降低工业副产氢供给成本。2)在风光水电资源丰富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逐步扩大示范规模,探索季节性储能和电网调峰。3)推进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光解水制氢、海水制氢、核能高温制氢等技术研发。工业副产氢已具备产业基础,综合考虑制氢成本和碳减排,最具经济性。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制氢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可再生能源电力价格低于0.15元/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制氢具备经济性。随发电成本下降,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迎来放量。储运&加注:提高气态储运效率加速降本,坚持需求导向有序布局加氢站,支持油气站改扩建&站内一体化加氢模式。1)储运环节,提高高压气态储运效率,加快降低储运成本,有效提升高压气态储运商业化水平。推动低温液氢储运产业化应用,探索固态、深冷高压、有机液体等储运方式应用。开展掺氢天然气管道、纯氢管道等试点示范。2)加注环节,坚持需求导向,统筹布局建设加氢站,有序推进加氢网络体系建设,支持现有加油加气站改扩建加氢站,探索站内一体化加氢新模式。应用: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车、拓展储能等应用,2025年保有量目标5万辆。《规划》要求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示范应用,拓展在储能、分布式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交通领域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应用,有序拓展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客、货汽车市场应用空间,逐步建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的互补发展模式。探索燃料电池在船舶、航空器等领域应用。截至2021年燃料电池车底保有量达0.89万辆,2025年保有量目标约5万辆,2021-2025年复增54%。首个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发布,对制氢-储运-加注-应用指明发展目标和着力方向,重点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攻关和规模化应用,加速全产业链发展。建议关注:制氢【九丰能源】、【金宏气体】;加注设备【冰轮环境】、【厚普股份】;氢燃料电池及整车【亿华通】、【泛亚微透】、【腾龙股份】、【美锦能源】、【宇通客车】。

 

2、储能

 

事件: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

 

Z券商:1、“实施方案”是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总体部署。2021年发改委、能源局曾印发《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本次发布的“实施方案”是对此前“指导意见”的明确和细化。2、强化技术攻关,储能方案将呈现多元化。“方案”指出推动多元化技术发展,开展钠离子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铅炭、液流、氢能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攻关超导、超容等技术方案,研发储备液态金属、固态锂电、金属空气电池等,并将开展多路线、多时间尺度、多场景区域的示范。未来储能体系将呈现多元化。3、完善市场机制体制,实现储能成本的合理疏导。明确新型储能的独立市场地位,推动新型储能参与到电力市场交易中,实现储能系统成本的合理、有效疏导,同时共享储能、云储能等新的商业模式也有可能形成新的储能收益渠道,进一步刺激储能市场化发展。4、电源、电网、负荷侧全面推进,由示范带动规模化应用。1)电源侧:以储能促进风光外送,提升输电通道利用率及新能源外送比例,着重强调风光基地、海风等应用场景,同时在核准、并网、消纳方面优先考虑。2)电网侧:对大电网,借助储能实现调峰、调频、调压,提升系统稳定裕度;对电网末端等薄弱地区,借由储能实现区域供电保证;对土地资源紧张地区,配置储能延缓输变电设备建设等。同时将建立独立储能电站容量电价机制,探索将替代性储能成本纳入输配电价。3)用户侧:配合分布式电源、微网等提升供能质量、降低用能成本。加快落实分时电价机制,需求侧响应补偿机制、减少增容投资等也将进一步完善用户侧储能收益渠道。5、新能源开发规模不断扩张,系统调节需求提升,都对新型储能提出了刚性需求,2021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400万千瓦,“十四五”将是发展新型储能的战略窗口期,储能也将深刻参与到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进程中。电池环节等储能载体、功率变换设备、辅助及管理系统、集成商等都有望持续受益。

 

3、“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Z券商:规划要点解读。【风光大基地】: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

据国家能源局规划,到2030年,规划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约455GW。第一批风光大基地项目总规模97.05GW,22Q1将全数开工;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集中在三北地区,总规模达455GW,当前已完成申报。【分布式光伏】:积极推进京津冀、长三角及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光伏;积极推动农村地区屋顶光伏建设;积极推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屋顶光伏开发利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抽水蓄能】: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动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到2025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超62GW、在建装机容量达到60GW左右。推进4座在建抽蓄电站建设、开工28座抽蓄电站。开展黄河上游梯级电站大型储能项目研究。【煤电】:全面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

优先提升30万千瓦级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推进企业燃煤自备电厂参与系统调峰。力争到2025年,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规模累计超200GW。【核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平稳建设节奏,合理布局新增沿海核电项目。到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GW左右。(21年末总投运装机54.6GW,在建17.5GW)

【氢能】:适度超前部署一批氢能项目。

 

D券商:空间十足,强推风光!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2.4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8%,其中风电、光伏发电分别占7.9%和3.9%。《规划》提出到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发电量比重分别达20%/39%,可再生能源发展空间十足!文件要求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全面推进风光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分布式、大基地并举,推动分布式市场化交易!为实现25年非化石能源目标,《规划》提出以下举措:1)积极推动屋顶光伏、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建设;2)积极推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屋顶光伏开发利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3)积极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支持分布式发电与同一配电网区域的电力用户就近交易;4)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5)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观点重申:能源价格上涨欧洲光伏需求将超市场预期,海外需求及国内分布式需求旺盛;22Q1排产环增超市场预期,22Q2需求旺盛,组件盈利好转、硅料业绩喜人、逆变器盈利有望逐步修复。22年行业量利双升,长期全球碳减排加速开启光伏黄金十年成长。重点推荐:组件环节(隆基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关注晶科能源)逆变器环节(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禾迈股份,关注德业股份)龙头稳固的胶膜和玻璃环节(福斯特、福莱特,关注海优新材、信义光能)以及硅料环节(通威股份、大全股份)等。

 

(五)半导体板块

 

1、事件:继2月份英飞凌涨价函后,意法半导体再发调价通知函,宣布Q2全线产品涨价,包括现有订单。

 

M券商:意法半导体产品主要为功率器件、模拟+MEMS传感、MCU,2020年占比分别为32.1%,38.1%,29.7%。海外龙头调涨,预示功率、模拟景气度无忧。功率半导体板块遭错杀,景气度依旧无虞:由于新能源板块回调,功率半导体跟跌,因而市场出现诸多如“原厂mos价格大幅下降”等不实传闻。而据我们产业调研了解,当下消费类MOSFET价格依旧坚挺,中高压屏蔽栅、超结MOS及IGBT依旧供不应求。虽然市场预期由于上游原材料涨价,或导致新能源汽车销量不佳,此处我们难以论证。但按全年最低销量500万辆计,单车平均1.3只模块算,车用模块仍可达650万只,而我们统计上汽英飞凌、安森美及国内时代电气、斯达半导等模块产量情况看,预计依旧有较大缺口。此外,全球光伏装机量预将达230GW,而国内逆变器市占率可达7-8成级别,所需光伏IGBT国内需求可达50亿元,即使英飞凌可供应50%以上,国内依旧将留有较大缺口。模拟IC同样高景气度,看好国产替代加速。此前传言手机砍单,市场一度担心模拟IC需求,但据产业链调研了解,手机模拟依旧较为缺货,需求依旧稳健。且手机模拟IC有充足替代空间,目前一部2000元以下的手机模拟芯片价值量在2美金左右;而旗舰机则会飙增至10美金,平均市场空间至少70亿美金+。国产公司在手机模拟IC市占率总计预将不到10%。同时,当下国内模拟IC加速往工业、汽车等市场布局,我们看好模拟IC黄金赛道长期成长。MCU渠道价格反弹,继续强调汽车工控市场机遇。在前期跟踪报告强调,春节后MCU渠道价格企稳,3月份以来部分主流中高端型号价格开始反弹,ST等部分型号价格已接近甚至超过前期高点,具体来看高端的M3、M4核MCU涨幅较大,对应下游汽车、工控等细分市场需求继续向好。在国际大厂缺货潮优先保证海外客户需求的情况下,我们看好国产MCU公司的破局机遇,当下重点推荐中高端市场产品布局不断完善,下游以工控、汽车等领域为主的国产MCU厂商。建议关注:功率:士兰微、斯达半导、时代电气、闻泰科技、新洁能、东微半导、扬杰科技;模拟:艾为电子、圣邦股份、思瑞浦、芯朋微、晶丰明源、希荻微、力芯微等;MCU:兆易创新、中颖电子、乐鑫科技。

 

Z券商:此外,我们也发现,除ST外,MCHP、NXP和英飞凌等海外主流MCU公司自2022年以来均有不同程度的提价。我们认为海外厂商涨价主要基于:①转移晶圆成本上涨压力,海外厂商对利润率重视程度远高于国内厂商;②海外厂商工控、汽车占比较高,下游订单需求依旧饱满。反观国内MCU厂商,我们观察到仅中颖电子在2022年初以来有一轮涨价,其余例如兆易、国民、中微等自2022年以来均未出现涨价,个别厂商对部分低端消费级MCU产品还进行了价格的小幅下调,中颖电子涨价也是成本驱动的涨价,但中颖面向的是家电类市场且2021年MCU涨价幅度较少。国内MCU厂商和海外MCU厂商价格分化趋势的原因主要系:①国内MCU厂商消费级占比较高,工控和车规占比较低,而消费需求当前市场相对疲软;②国内MCU厂商目前全球市占率依旧较低,目前还处于快速抢占海外客户份额阶段,国内车规级MCU厂商龙头芯旺微,当前订单依旧饱满,但为了快速提升份额,公司也没有任何涨价措施。此前,我们也观察到ST、GD等多款MCU型号渠道价格在2022年2~3月有一定幅度的上涨,ST涨幅远高于GD,GD的产品与STpin-to-pin兼容,因此两者渠道价格有比较强的相似性。2022年以来ST、NXP等海外厂商的涨价,并非行业景气趋势简单复制2021年行情,更多应该关注海外厂商继续涨价背后的国产替代趋势,应当重点关注国内MCU市占率的快速提升以及产品结构的持续升级,建议重点关注国内核心MCU厂商:兆易创新、中颖电子、国民技术、芯海科技、乐鑫科技、芯旺微、小华半导体、灵动微等。

 

2、事件:3月21日,华虹半导体宣布董事会已批准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

 

T券商:1.资本市场的红利。近年来科创板对港股公司两地上市敞开大门,中芯国际、时代电器、复旦微电等港股硬科技公司陆续登陆科创板,上市前,港股均有显著的投资收益,我们认为这是华虹目前资本市场的红利。2.行业周期的红利。半导体行业2021年以来,持续缺产能,晶圆代工近两年以来一直处于卖方市场,提价,挑单,优化产品结构,这是当前时间正发生并且会持续发生的事,所谓的cycle,在华虹半导体上体现为持续向上,目前市场预计全年产能紧张,下半年华虹仍有涨价空间,当然,产品结构优化对长期的影响更加显著,我们认为这是行业的红利。3.国际形势的红利。当今外围环境不确定因素颇多,中美、日韩、俄乌,以及各地的新冠,都对半导体供应链提出了巨大挑战,本土的半导体产能,是供应链稳定的基本保障,在当前环境下重要性类似于“军备资产”,未来5年我们认为华虹将会持续扩产,本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也将加快公司的扩产进度。近期业绩回顾:收入端4Q21和指引均略超预期,毛利率4Q21超预期,本轮涨价周期8寸毛利率上看45%。1.4Q21情况:收入5.28亿美元,YoY +88.6%,QoQ+17.0%;前期指引4.90亿美元,超出指引,略超市场乐观预期。毛利率29.3%,环比上升2.2pct,同比上升3.5pct,前期指引27-28%,超出市场预期,其中8寸毛利率四季度达到40%,大超预期,我们此前就说看好这轮涨价周期8寸毛利率达到40%,四季度已经达到并且22年一月仍有涨价的情况下,我们判断本轮周期8寸毛利率有望达到45%。12寸毛利率四季度达到12.4%,随着折旧逐步释放,涨价抵消掉部分折旧增肌的负面影响,预计22年全年12寸毛利率维持在10%左右。归母净利率15.92%,归母净利润8410万美元,YoY +92.9%,QoQ+65.6%。资本开支3.822亿美元,全年资本开支9.38亿美元,低于前期预算的13亿美元,我们判断主要是设备交期延长导致,考虑到2022年扩产约3w片12寸,略低于21年扩产幅度,22年资本开支预计同比持平。2.指引:1Q21收入,5.60亿美元。毛利率:28%-29%之间,在持续涨价的状况下,毛利率指引环比下降略低于市场预期,但考虑到一月份工厂短时停电带来的一次性影响,预计2Q22有望环比一季度实现毛利率增长。

 

Z券商:华虹半导体是国内重要的晶圆代工厂商。截至2021年底,公司8英寸产能18万片/月,12英寸产能6.5万片/月;2022年公司将扩充12英寸产能至9.5万片/月。公司具备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模拟/电源管理IC、逻辑与混合信号、射频等诸多特色工艺代工平台,竞争优势显著。预计公司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fab产能扩充及相关技术开发。我们看好华虹半导体新建产能对国产半导体设备材料需求的拉动。建议积极关注华虹半导体及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盛美上海、芯源微(未覆盖)、万业企业、沪硅产业(未覆盖)、立昂微、彤程新材(未覆盖)、晶瑞电材、安集科技、鼎龙股份、江丰电子等半导体设备材料公司。

 

(六)医药板块

 

1、CXO板块

 

Z券商:1)CXO板块已调整至价值区间。目前CXO行业依旧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此前调整本质反应医药在3-4年牛市后,估值体系的回归;梳理2022年医药各细分板块,CXO版依旧是基本面最为夯实的赛道之一。头部公司均已陆续调整至2022年PE在35-45X,PEG在1-1.3水平调整后CXO板块已进入价值投资区间。2)年报和一季报的预期高增长业绩表现。昨晚,药明生物公布2021年业绩,收入/利润同比83%/101%,表现出非常强的增长态势;公司今天上午召开全市场电话会,在去年高基数上,维持今年45%,明后年30-40%利润增长的指引。管理层表示UVL正常沟通中,且对现有客户和新增客户并无影响。公司继续积极扩大产能,加大在欧美和中国的产能建设;此后1个月内所有A股公司将陆续公布2021年报及2022一季报业绩,预期有较强的业绩表现。3)压制CXO板块估值负面因素,Q2有望迎来契机。压制CXO板块估值两个负面因素:1 -明后年高增长持续性;2-中美脱钩的担心;Q2年报季前后随着各家公布自身CAPEX的计划将为2023-2024年提供一些前瞻性数据,近期国际方面角逐开始转入金融层面一定程度削减市场对供应链体系的担心。

 

G券商:开年以来,由于市场对CXO景气度持续性的担忧,叠加市场大幅震荡,CXO板块调整幅度较大。但近期,药明康德公告2022年1至2月在手订单同比增速65%+;博腾股份拟2.66亿元收购凯惠药业加码CRO业务。在手订单高增长+产能扩张加速,显示CDMO景气持续向上。估值消化性价比突出,CXO有望迎来配置机会。自2021年10月起,A股CXO公司估值已大幅消化,重点公司2022年预测PEG均值为1.27(2022.3.22),明显低于三季报末的2.01(2021.10.30)。展望2022年,新冠口服特效药销售有望持续超预期、重点公司产能扩建加快、海外非新冠研发管线有望恢复进展,有望催化国内CDMO领域景气向上。观点:我们重申国内CDMO领域景气向上的判断。中期,国内企业凭借以中国工程师红利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创新,CMC领域的技术积淀,以及CMO领域的固定资产先进程度,有望持续受益于全球小分子CDMO产业转移。中长期,重点公司加快基因细胞治疗CDMO领域产能布局,有望受益于下游商业化元年。重申看好CXO龙头及CDMO公司投资机会,建议关注:1、平台型企业,药明康德;2、CDMO主导型企业,凯莱英、博腾股份;3、CRO+CDMO型企业,康龙化成。

 

2、中药板块

 

A券商:1、政策背景。2016年是国家出台支持中医药发展政策的关键节点,例如2016年初出台《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2016年底出台《中医药法》,规范各方对中药发展的态度,严禁对中医药进行诋毁,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信心。2021年利好政策再次不断出台,2021年2月9日发布《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探讨中药研发等工作;2021年2月10日,颁布《关于结束中医药颗粒试点工作公告》,标志着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正式放开,使得医院进一步重视中医药的发展,推动消费者的认可程度;2021年12月30日,国家医保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在“三医联动”(医药、医疗、医保)的医药市场上,以医保牵头规范和支持中医药市场发展;2022年1月5日,出台《基于“三结合”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下的沟通交流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为中医药企业带来很强的信心,推动了中药行业的良好表现。2、中药配方颗粒。试点放开前,全国只有6家中药配方颗粒企业(简称“国六家”),该市场整体发展速度非常快,按目前发展速度推测,2022年底将达到400-500亿的市场规模。虽然该细分市场规模和整体中药市场相比并不算大,但相比目前处于成熟阶段的医药市场4%-5%的增长率,配方颗粒的市场规模的增长率为15%-20%的水平。该行业的快速增长取决于三个影响因素:(1)配方颗粒相比传统中药饮片更为方便且易于携带;(2)配方颗粒相比于中成药更加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处方习惯;(3)从医院经营角度,配方颗粒属于中药饮片范畴,相比中西成药拥有15%左右的价格加成,为医院提供了利润空间。配方颗粒企业的生产标准是行业重要壁垒。2021年2月份开始,国家政策放开,目前有60-70家企业拥有生产执照可以进行生产,一些非“国六家”的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省内销售基础,这是其在5、6年前筹备进入配方颗粒生产并为之努力的产物,而目前这些公司的体量并不大,体现了配方颗粒企业的高行业壁垒。同时配方颗粒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几个方面的挑战:(1)第一,过去配方颗粒的生产主要按照省级标准,2021年开始在国家层面制定了配方颗粒的相关标准,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各类配方颗粒产品共有600余种,但仅有196个产品符合国标,体现了国家标准之高,可以预期其所带来的投入成本的提升。(2)第二, 2021年2月底,国家出台政策要求配方颗粒生产标准从饮片逐步调整至药品标准,进一步提高药企生产成本的投入压力,不过目前涉及配方颗粒的企业均为品牌企业,本身即以拥有足够强的品牌优势及实力能够支撑标准的提升。(3)第三,中药集采从去年开始实施,2021年年底,湖北省联合17省的集采政策落地,今年年初配方颗粒出现在山东省的集采政策中,集采是较为复杂的过程,涉及标准、成本及备案等因素,具体落地预计出现在2021年下半年,且福建、上海等地区还在申报阶段,推进速度比较慢。至于集采对价格的影响,以中成药集采为例,2021年下半年开始,河南濮阳、浙江金华以及青海推行的中成药集采降价幅度平均为30%,湖北省集采降价幅度为40%,与西药降价幅度相比并不大,之后中药集采可以参考以上降价幅度,配方颗粒属于中药材,其种植归为农产品范畴,存在成本波动性,无法像西药集采那样降价至地板价。(4)第四,配方颗粒营销方面存在挑战,首先是市场准入方面,不同省份的企业需要考虑按照本省标准所生产的药品如何进入别省市场,以及企业如何在成本投入的基础上增强营销资源及团队的建设。3、中药OTC。目前市场最大的热点是中药OTC提价,中药原料价格提高会导致价格上升,而药店成本提高后其利润将会下降,企业需要对应提高营销费用。提价并不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线下零售端的产品动销、线上端的企业品牌建造同样重要,同时企业应该注重商业模式的发展,及时按照销售数据进行调整。4、中药创新药。近几年中药的新药发展很快,去年获批产品数量远超2019-2020两年,表现了国家对其重视的程度。该方向可以分为创新药、改良型新药、经典方以及同名同方:创新药是市场上从未出现过的药品;改良型是指将过往市场活跃药品在治疗适应症上进行创新;经典方即为古代经典名方;同名同方类同西药中的辅料仿制药。经典方是中药创新药的一个捷径,未来发展机会较多,目前国家对此进行了一部分的支持工作,例如成立经典名方专家委员会、建立相关检测平台以及完善注册和招商制度。从企业角度来看:(1)首先,公司需要有自己的科研标准,做到精品营销,确认产品的适应症、有效成分及主要作用,而不是仅仅为消费者讲故事。(2)其次,公司应当确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如果市场竞争已然非常激烈,产品却缺乏明确的治疗理念,它的竞争力就会偏弱。(3)最后,关于临床评价,2022年1月5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基于“三结合”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下的沟通交流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在强调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中药特色审评证据体系,任何药品不能仅依靠说明书或品牌优势,临床验证及人用经验是非常重要的。5、中药抗击新冠。关于近期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诊疗方案是根据现实情况与时俱进的,病症分类方面,强调对于轻型症状患者进行集中管理,对于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进行集中治疗,整体上减轻医疗资源投入。药品方面,新版诊疗方案更新了西药用药以及中药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同时针对儿童病例治疗进行了具体说明。关于近期发布的《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专家共识的更新对中成药使用起到了权威指导作用,其针对处于不同病症时期患者的中成药用药进行了详细说明。专家认为,中成药目前依然存在完善空间:(1)第一,相关产品说明书仍在更新中;(2)第二,缺乏完善的临床验证,临床验证是中成药成功的关键因素,例如疫情期间广为认可的连花清瘟和血必净注射液,二者都进行了十分扎实的临床验证工作。

 

X券商:广东集采开标,预计中成药普遍降幅还是在40%左右,其中独家品种降幅10%左右;湖北、广东联盟集采实际落地后,可能会开始进行国家级集中采购。中药配方颗粒集中采购预计会在年底到2023年间陆续开始,因相对标准化且在药企端毛利率较高,可能降幅在40%~60%。预计中成药的集中采购对于药品放量的带动效果低于化学药,医院还是会选择品牌力更强公司的产品,因此主要推荐关注龙头,并建议持续关注受集采影响较小的品牌OTC板块:同仁堂(基本面改善+政策利好+长期价值,集采免疫,12个月40%空间):公司基本面硬朗,产品具备量价齐升实力。2021年12月安宫牛黄丸与牛黄清心丸出厂价提升,预计2022年净利润15.6亿,同比增长接近20%;2021年12月国家颁布快速将中药药店与中医诊所纳入医保的政策,同仁堂有中药药店900家(目前医保占比73%),中医诊所510家,将获得医保带来的客流量提升红利;管理层换届完毕,国企改革预期提升。给予50倍估值,目标市值775亿。东阿阿胶(估值较低,集采免疫,6个月50%空间):渠道库存20Q4降至正常水位,20Q4~21Q3报表端收入、现金流、应收和预收账款大幅改善。2021年受到资产减值影响,预计净利润4.5亿左右,2022年资产减值风险出清,净利润有望达到12亿,给予30倍估值,目标市值360亿左右,股价有望随着股权激励与一季报业绩预告释出而上行。寿仙谷(省外扩张带动业绩提速,集采免疫,12个月20%以上空间,市值小弹性大):灵芝孢子粉与铁皮石斛子行业龙头,2020年产能大幅提升后开启省外扩张之路,采用代理商加盟模式铺设专卖店,2021年净利润增长31%提速明显,预计未来3年保守估计维持20%以上净利润复合增长,给予40倍估值,目标市值100亿以上。

 

(七)通信板块

 

事件:中兴通讯收到美国法院判决,裁定不予撤销中兴通讯的缓刑期(即缓刑期将于原定的2022年3月22日(美国时间)届满)且不附加任何处罚,并确认监察官任期将于原定的2022年3月22日(美国时间)结束。

 

T券商:1、美国商务部BIS等部门对公司的监察缓行期结束,监察官任务结束,公司持续加强合规建设,经营管理持续改善,市场对外部因素影响担忧有望逐步消除。2️前期公司披露21年年报,业绩持续释放,收入增长+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优化逻辑不断验证。其中21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三大业务板块、国内/国际市场均实现正增长。运营商网络收入757.1亿元,同比增长2.3%,全球5G和数字化建设需求持续成长;政企收入130.8亿元,同比增长16.0%,新基建、行业数字化、双碳等市场重点客户重点产品快速成长;消费者业务收入257.3亿元,同比增长59.2%,手机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近40%,家庭终端收入同比增长超80%。3️毛利率同比恢复改善,21年整体毛利率35.24%,同比提升3.63个百分点,逻辑持续验证。其中运营商网络毛利率42.45%,同比显著提升8.66个百分点,未来随着运营商网络持续优化成本、原材料成本压力逐步缓解,公司各业务毛利率有望稳步提升。4️规模效应体现,公司21年毛利绝对额403.6亿,相比20年320.7亿元增长近80亿。但21年销售费用增加11.5亿、管理费用增加4.5亿、研发费用增加40.1亿、财务费用增加5.4亿(汇兑损失增加8.6亿),整体费用增加61.5亿元。全年看费用增加慢于毛利绝对额的增加,且短期高强度的销售/研发投入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全球竞争力,推动收入高质量成长,未来费用率有望逐步摊薄,汇兑损益的影响也有望减弱,期待公司规模效应持续体现。

 

H券商:【云计算】运营商加大传输&云计算投资,21年宽带投入【联通】+29%,【电信】+42%;【电信】22年数字化投入+62%。1-2月新华三&锐捷高速增长,重点推荐:【紫光股份(20x)、星网锐捷(15x)、中兴通讯(13x)】等;【通信芯片】国产替代大空间:中瓷电子(40x备考)、创耀科技、光库科技(32x)等;【其他核心个股】:杰普特(28x)、中天科技(15x)、亨通光电(13x)、天孚通信(30x)、中际旭创(25x);沪电股份(20x),四方光电(39x)、华测导航(35x)、广和通(27x)、迪普科技(30x);紫光国微、翱捷科技、天岳先进等。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光库科技
工分
12.84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9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6)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能赢的金韭菜
    一路向北的老司机
    只看TA
    2022-03-27 08:21
    全面的介绍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龙头复利说
    只买龙头的龙头选手
    只看TA
    2022-03-27 23:38
    太棒了,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NeiIHu
    自学成才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2-03-27 12:30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悟道的可
    中线波段的龙头选手
    只看TA
    2022-03-27 12:06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3-27 01:21
    铝再生铝铜黄金钯金一体化压铸等等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韭菜园丁丁
    明天一定赚的萌新
    只看TA
    2022-03-27 00:25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