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储能热管理专家交流纪要0816
练心一剑
中线波段的老股民
2021-08-17 20:52:03
储能热管理基本情况介绍:

主持人:请李总对储能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以国家电投为例,各大大型发电集团对储能的布局和商业模式,另外就是储能热管理目前市场规模、技术路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A:储能可以分为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发电侧包括“5大4小”,“5大”发电集团:国电投、华能、华电、国家能源集团和大唐,“4小”指地方性规模稍小的发电集团。电网侧主要就是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可能还有地方电网。用户侧就比较宽泛了,包括的应用场景比较多。目前发电侧国电投、华能和华电在电化学储能做的比较多,发电侧国力电投储能这块布局最靠前,也是做的比较多的,在光伏风电新能源装机这部分也是几大发电集团中最大的。电网侧国网和南网都有做示范性项目,但是目前国网这边不不允许直接或者间接投资储能项目,南网相对来说没有这种限值。市场容量从去年开始增速很快,全国20个省市政策要求新上的新能源发电10-20%的储能,储能市场容量与新能源装机绑定。用户侧空间更大,市场容量大小取决于地区的发达情况和场地接入点限制,东部地区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储能系统包括:电池、变流器和控制系统。

其中电池和变流器需要热管理,变流器冷却市场空间也比较大,目前国内基本上都采用强迫风冷,风扇吹不需要空调。国外这部分已经有应用液冷散热的了,比如像做电力电子冷却系统比较好的高澜就有这方面的产品应用。电池的冷却系统,包括:pack、机架和集装箱。去年的时候国内储能系统大部分都是风冷,pack、机架风冷,集装箱装空调。但是问题就是冷却的均匀性和冷却销量都不是很好,电池密度高的时候风冷会出现问题,今年开始都研究了液冷系统,电池包放在箱子里,下面是液冷板,这种方式冷却效果和均匀性都好很多。从行业发展来看,不管是变流器还是电池,未来液冷都是发展方向。比如我们目前的产品,二代的风冷集装箱,大概能装3-4MWh的电池,而液冷的产品大概能装6MWh,有效能量密度可以提升30%-50%,装机量变大,冷却效果均匀性销量都提升了。

未来发展方向:未来进一步提升效率,北部地区半年的时间环境温度不到25度,未来出现新技术采用自然冷却,冬天把外部冷空气交换,提升制冷效率,降低制冷功耗。冷却系统可靠性要继续提高。早期的时候要求不高,未来对这方面要求越来越高。用在储能上的空调与机房空调或者商用空调有比较明显的区别,都应该具有工业级的稳定性。
 
主持人:储能热管理的市场格局怎样?

A:直流侧储能热管理占比估算,电芯占60-70%,电池BMS、pack和辅料15%,热管理占比不大,大概3-5%。未来电芯成本下降,降速会比其他块快,其他部分的占比会提升。储能行业热管理的相关公司来看,目前没有一家独大,英维克(工业空调,产品种类型号多)、江苏黑盾(过去几年在储能行业卖了不少),申菱(可靠性、兼容性强、定制化,储能空调特殊要求:风量、冷量、均匀性(风压、出风口回风口设计、通讯、兼容性等)),再就是其他的一些新公司。
 
Q&A:

Q:是因为当下标准不统一,需求不同所以目前主流的还是工业定制化空调?

A:目前来说是的。像早年的时候,包括机场空调、家用空调,都是非标准的,后来慢慢形成标准。储能的要求和规范也将由定制化慢慢形成标准化。目前需要一个过程。
 
Q:1GWh储能项目大概投资多少钱?之前跟英维克合作主要买了什么产品?

A:大概10-15个亿,热管理大概5000万。跟英维克合作是变电站方面的,箱电方面合作过,储能方面没有配合我们集装箱的产品,后来这方面业务是跟申菱合作的。
 
Q:做储能热管理的公司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A:更加了解行业,深入了解应用场景,挖掘出来具体的要求,形成一套标准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因此具有定制能力的公司应该比较有机会抢占先机。
 
Q:用户需要储能的时候是直接买完整的解决方案,还是说分开买自己组装?

A:市场上有很多系统集成商,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定制产品,包括购买电池、BMS和系统集成。
 
Q:沉浸式液冷和板式液冷哪种更适合储能领域?

A:储能上一般不会设计沉浸式液冷。电芯工作环境温度不高,20-25度左右,比芯片低很多。浸没式液冷在电芯散热方面效果并没那么好。电池和芯片不同,安全问题非常重要,沉浸式有漏液风险。
 
Q:目前英维克为客户提供什么产品?

A:我的理解,英维克目前只提供主机,没有其他的部分,即使跟宁德时代合作,应该也是提供主机,就是室外机。
 
Q:集成商的商毛利率多少?

A:取决因素比较多,看技术难度高低。技术难度高的毛利率会高,供应链把控的好的毛利率会高。集成也是做产品,根据客户需求。
 
Q:国内做集成的有多少?

A:很多,做的好的比较少。
 
Q:抽水蓄能热管理大概是什么形式的?

A:抽水蓄能发展最为成熟,受地理限制比较高。中国的抽水蓄能项目大部分都是在国网这边,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抽水蓄能可以理解为水电站,这种的热管理和电化学储能的热管理完全不同。主要是泵机的发热,而且热管理的量也非常小。
 
Q:车上的电池热管理已经比较成熟了,要求也比较高,车上的方案平移到储能上有什么难点?有什么相同点?

A:新能源车热管理和储能系统热管理的不同点:(1)家用车车上的电池容量较小,小汽车可能50度电,公交车大概200度电,而储能系统一般最小单位都是MWh的。(2)车上冷却系统冷量较小,储能系统都要0.25-0.5C。(3)车上的电压是低压的,储能是380V,系统设计上也有差异。

相同点:车上的规范和标准也可以共用,比如重卡电池量大,接近储能系统了,冷媒、热管可以借鉴,以节约设计成本。
 
Q:银轮股份、英维克、高澜股份?储能液冷和空冷比成本会高多少?

A:三家公司业务范围不同,银轮是更多是做电动车车电池热管理的;英维克产品传统的IDC数据中心、机房,产品形态不同。高澜技术上产品应用于工业空调较多,定位较高。空冷和液冷空调部分成本差不多,液冷需要管道,同样容量的液冷成本略高于空冷,未来液冷逐渐成熟市场渗透率变高之后,液冷成本也会下降。
 
Q:液冷方案,包裹的最小单元是什么?

A:目前,新能源车方面是整个电池包起来的,储能要看每家设计情况,一般一个液冷单元最小包裹一个模组,pack,就像一个抽屉一样。对于一个机组来说,可能几处电池公用一个制冷机组。
 
Q:之前跟英维克合作过,后来是什么原因转向申菱的?

A:我们当时需要定制化要求,英维克是比较大的上市公司,对我们这种需求响应速度慢。对方产品和技术没有问题,但是出于我们自己的要求,他们也没有针对我们需求线程的产品,所以当时没有达成合作,后来是跟申菱合作的。
 
Q:技术能力来看,储能热管理的技术门槛高吗?

A:未来两三年之内还是对储能有理解的公司才能做好,比较专业化,有定制化能力的公司。等标准化的产品打造出来之后,可能就是谁性价比高谁的市场份额很高。像做车液冷系统的,可能很难将产品直接移植到储能这种大规模场景。
 
Q:之前做IDC来做储能会有优势?

A:目前是,技术领先的公司会有优势有机会。
 
Q:宁德时代研制钠离子电池,储能是其应用方向,未来纳米电池对储能热管理的要求会降低吗?

A:有可能,不过钠离子电池还没有成熟的应用,可能未来的储能技术也会变得简单。
 
Q:风冷往液冷切,今年和明年的储能项目里,液冷风冷占比大概什么样?

A:取决于厂商,感觉速度很快,目前市场上都在推液冷,更长期来看可能看市场需求,空冷和液冷都会存在。
 
Q:申菱环境未来做储能方面有优势吗?

A:做定制化空调比较多,做数据中心的很多。在专业方面的设计能力很强,这也是我们跟他合作的原因,例如很多机场廊桥,特殊化定制化的空调,我认为申菱的技术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Q:空冷和液冷未来发展趋势?液冷趋势下哪些公司会受益呢?

A:液冷不会一统天下,未来在储能上会占份额较大,有非常高的可能性超过一半。目前没有哪家液冷技术有很好的积淀或者非常大的优势,高澜的技术积淀比较好,有优势,是目前很多传统数据中心空调厂商不具备的。
 
Q:液冷储能系统方面国内厂商跟国外比较有优势吗?目前选择国外厂商的多吗?

A:国外很早之前就有了,像特斯拉。产品一旦定型,国内产品具有绝对优势的。就像用在数据中心的空调,目前国内产品就有很大的优势。
 
Q:空冷哪个厂商比较领先?

A:也没有太领先的,目前应用的项目多的可能是英维克和黑盾。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英维克
工分
3.87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7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3)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1-08-19 05:51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8-18 08:19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