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TMT电子】科学仪器专家交流纪要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2-05-18 22:27:32

科学仪器专家交流纪要


Q:目前国内主要厂商与海外差距?


A:示波器是时域分析的仪表,在各行各业的用处都比较多。主要作用是在时间域和在功率分析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典型的特殊参数包括幅度、周期等等的参数。在国内和国外把示波器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类。国内的示波器处于中端或者低端及以下。示波器的主要应用领域,比如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组装厂,包括中游电子测量仪器的服务商和下游客户都会使用。国内的示波器会应用在比较简单的应用领域,从事教育、教学,对仪器的指标要求不是很高的领域,然后慢慢渗透到中端的领域。国外的厂商除了教学领域之外,在比如实验室的测试,包括 5G、6G 甚至更高的参数测试的领域比如汽车雷达、雷达电子站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从低端到高端,示波器从单台仪表的价值低走向单台仪表的价值更高,普遍频率越高,覆盖频带越高,性能越好,价值是越高。最高现在一台示波器大概 80-90G 的示波器或者 100G 左右的价格在一百万美金左右。低端的可能几万人民币或者十几万人民币,都可以买得到。目前国内能做到的最高频率的示波器大概在 5G 左右或者 5G 以内。国外目前主流的厂商能做到十几个 G 了,是德能做到 16G,甚至以后会有 20G 左右。是德,泰克、力科已经达到了 79G 或者更高频段,甚至是德已经能达到 110G 的示波器。所以整个的中端到高端是被国外的品牌所占有,国内的品牌还是处在中端、偏低端。


Q:目前国内主要是以低端为主,从低端到高端的核心壁垒是什么?


A:目前业界定义大概经验值是 2G 以内,所以如果达到 2G 到 5G,已经算比较中端的需求。往高端做,最短板的是示波器本身的前端的 ADC,也就是模拟数字转换器,它是负责前端的模拟量信号进行采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入数字中频,然后进行分析。几个方面需要突破:1)就是 ADC 本身的性能,它影响了整个示波器的可测量的频带范围;2)数字中频的运算能力,就是算力,包括实时性。所谓实时性就是因为随着采样率越高,采样的速度越大,所以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数据量就越大。为了使示波器本身死区时间不至于过长,死区时间就相当于采集一段然后进行分析的这段时间,仪表是不采集的,叫死区时间。时间越长就相当于采集不到的数据越多。是德想把采集时间做得越短越好,所以示波器的速度、中频就会要求处理的算力比较高,所以这块也是也是需要突破的点。3)软件:示波器本身对于行业的应用相对较多,所以推出软件的 license,比如去测高阶的USB,串行或者并行的数字处理信号等需要软件来辅助客户进行测量。这一块也需要示波器厂商进行软件方面的研发。


Q:ADC 用多颗芯片拼接成 4GHz 与直接购买 4GHz 芯片,有什么差别?


A:1)因为示波器前端的 ADC 芯片不管是单片的还是多片的拼接,其实都是用的拼接的技术。单片是把拼接做到一片芯片里面。理论上芯片在外部电路的拼接性能要弱于直接做到芯片内核里面,做到里面相对还差。一方面在外部会受到电路级的串扰,另一方面,因为 ADC 之间的通信需要布线,不是基于就是芯片直接去生长的,所以所带来的噪声,包括不稳定因素就比较多,所以性能比较差。大厂都会把 ADC 做到芯片里面。比如是德科技基于磷化铟的 ADC 技术,也是做在一片芯片里面,但是芯片本身内部它是由多颗很微小的 ADC 来来去拼接起。


2)理论上是不能直接买来用。因为大厂的 ADC 能卖给国内的采用率相对受限。比如 TI,在二零一几年左右,能卖给中国的就几十 G 的 ADC。所以基本上基于这样的采样率做出来的仪表,也就能做到 8G 左右的一种仪器。如果再往上做,是比较大的瓶颈。第二个问题是 ADI、包括 TI 所出推出的 ADC,本身是民用级的,推出芯片的初衷不是为了做示波器而用的。但示波器 ADC 无论是流水线型的还是发型,要求 ADC 本身的底噪或者是本身的数据转换率的稳定性比较好。所以从外面直接买一颗 ADC 来做也不是不行,但是整体对于示波器本身的指标的影响比较差,不会做得很好。所以较低端可以这样做,如果想往高端的示波器来做会牵扯到一定的自研的需求,这是芯片的情况。


Q:自研芯片多少级以上必须得自己做?


A:2G 以上的 ADC 就会自己做。因为全球做示波器的厂家,现在有五家是可以自研的,像是德、泰克、力科,罗德与施瓦茨、普源都是自研的。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外采,所以外采的品牌中端的和高端的基本上没有,所以想往上做,自研需求还是比较高的。


Q:2G 往上迭代需要时间?


A:8G 以内的示波器当时去做示波器的 web map,想做到 16G,花了七八年。因为从市场推出和到适用于全球的客户,不仅包括硬件,还有软件等。推出仪表要适应很多客户的需求,做共性的仪表稳定性要比较好,还是需要一定时间。


Q:国内厂商在软件方面布局?


A:基础的 license 做的还可以,比如 USB 等串行总线的。但是比起国外的厂商,软件的覆盖率相对来可能是比较低的。比如和是德的来比,是德的一款示波器的软件要达到三四十种,鼎阳和普源就十来种,还是差的比较多。做软件的需求是根据市场,所以如果一旦示波器应用的范围更广,软件的种类相对会更加丰富。


Q:相关软件要必须匹配应用需求?


A:对,因为如果不要软件,是可以做比较低阶的电参数的测量。如果需要高阶 ADC,就是原厂所带的。软件是应用性里必不可少的一环,客户也可以不要原厂的软件自己去写,但需要了解编程,示波器厂家要开放示波器里面的内核供大家玩。是要看本来的开放性,另外要看整个的编程、平台、应用性等等,相对比较麻烦,而且客户没有能力,所以更多的去依靠原厂提出的软件,包括软件的平台来使用。


Q:国产化加快,国外用户使用国产示波器情况?包括目前的国产化率的情况,在 2G 以上目前大概是多少?


A:1)我们所 cover 的客户分为几种军工政府类的是,通用电子类的和科研机构等。其实我们可以在国产化率要求比较高的是军工政府类的客户。剩下民用的包括南方电子的大厂,国产化率有要求,但是没有军工要求这么高。所以在学校,军工研究所,国产化率的品牌的占比相对要比消费类电子的客户要多,但是也就仅限于中端或者低端的领域。到了中高端以上也没有选择,只有那么几家,基本上都是国外的。但是南方的大厂,比如华为在一九年五月份受限了以后,倾向选择国内的企业,中低端的选国内企业。但除了华为之外,大部分还是愿意选择国外的厂家。2)国产化率,指标不太好比较,但是如果整个的中国的国产品牌占中国整个的市场 20%左右。


Q:华为示波器采购量?


A:华为整个示波器的采购量每年大概是五百万美金左右。


Q:华为只用相对比较偏中高端的产品?


A:是的,低端的也用,但是低端做产线仪器的校准。基本上在 live,因为产线也不太会用中高端示波器。实验室华为的使用比较高,通常都在 8G 以内,也不会太低。再往上就是 40G 左右的,再往上就是 90G 左右。这三个频段的用的比较多。


Q:设备的使用周期大概更换周期是多长时间?会不会有维修的费用?


A:维修的费用分为几种,一种是维保的,另外是纯维修的。我们希望客户去买维保,对于原厂是平稳的收入。维修情况比较多,通常是在两到三年之后,维修的频率就会增大。不同厂家有不同的维修的标准,比如是德,罗德是哪个模组坏了就换模组,就看模组的售价或者卖价是多少,去给客户做维修。另外一方面有的厂家是针对于某一种产品,每一年去收百分比的费用,3%-5%,有的也是不管换什么东西,一次的维修费用是百分之几,通常出现在模块化的厂家里面。华为会跟原厂去签每年的维保,维保分为几种。一种是针对某一种用量特别多的,比如综测仪,不按照多少台仪表或者是多少种类的,直接按照每年比如收取 bonus,然后就修多少次或者是保证它能修多少次。如果是修的多了,那就算原厂去服务,如果修的少了,那就比较亏,但是经过计算过的。然后像其他种类的仪表,本身量比较少,我们都是按照单表的每年的百分比去跟他去签合同来来维修的。


Q:2G 以下是否可以用几个 ADC 拼起来,还是 2GHZ 以上如果用低端芯片拼接的方案不可行?低端芯片拼接上限就是 2GHz?


A:示波器要求比较低,比如教育本身就不是用于测量参数的,或用于比较低端的电源、电压的测量,低频参数或者电子兼容性的测量或者电源、电网,包括生产、检测、维护,本身测量的精度就不是很高。所以 2G 以内直接可以外采成熟的芯片公司的芯片去设计就可以,如果在 2G 以上,拼接的技术不是由低端的采样率的芯片拼在一起就能拼成高端,拼接的技术本身是一种应用于高端 ADC 设计的一种技术,只不过芯片里面或者 ADC 整个的模组是进行拼接起来的。基本上厂家很少,很少有厂家去单独研究如何把低端的芯片去拼成高端的 ADC,基本上没有这么研究的,基本上都是从顶层往下设计的。需要生产高端飞机想把它进行几个模组的切割去进行拼接,这样成本和性能是平衡,是这样的设计的思路。所以拼接技术本身不是用不行的东西,是拼成行的东西,不是目的,只是成本和平衡性之间的成本和性能之间的平衡的方式方法。


Q:用外采的然后拼接的方式频率的上限是多少?


A:如果是没有自研的芯片情况,只能去外采,目前我们可以 ADI,包括 TI 的模拟大厂,能卖给国内的有 20G左右的采样率的 ADC。那么根据 Nyquist 采样定律,包括工业里面设计的要求,是 2.5 倍以上或者 4 倍。如果是 20G,至少做到 5-6 个 G,但是也许做不了,因为示波器带宽采取的叫 3dB 带宽,3dB 变带宽之后衰减就比较多,所以只是理论上能达到二点五,正常都是四倍以上。所以 20G 顶多做到 5G 就再做不了了,它的性能会极差,会在更高的频不可信。


Q:5G 频段如果从实际的商业应用的角度大概可以覆盖多少的市场空间?比如全市场里面大概 5G 以下的占比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A:市场占比空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本身仪表对于成本的保护。1)需求量,需求量从低端到高端是个金字塔型的,低端的相对需求量比较大,大概 40%、40%、20%规模,所以 5G 以内的能占 30-40%。但是选择 5G 的仪表的时候,出于成本保护的要求,可能不太会去选只有到 5G 的仪表。比如到 8G,他们可能会选硬件稍微多的去冗余,刚好在 5G 多频段就测不了。所以的客户会选择相对比较高的冗余的硬件的量来去测量。


Q:5G 在 30-40%是从量的角度还是从整个市场空间的角度?如果算上价格,是不是市场会比 30-40%小?


A:可能比 30%要小,但是也在 20-30%左右,因为低端的应用量最大。


Q:普源和鼎阳产品比较?国产化需求对这俩家未来的销售的帮助?


A:大的行业客户对国产化需求高,国产化是很好的补充。一方面是现在贸易环境,另一方面,是因为整个的仪表行业比较窄,就多年国外厂家垄断性高,所以国产化对于客户不管招投标,或使用多家备用,或者是测试方案,都是比较好的补充。特别是在中端或者低端的领域,本身对指标的要求不是很高,然后对这价格要求很高的情况下,市场是国产仪表竞争力比较大的市场。国产仪表两家的发展情况,普源比较早,经历起伏,产品线类似,都有示波器、频谱仪,包括矢网等。鼎阳现在示波器能做到 4G,整个功能性比较类似。在中低端领域,像普源做的时间也比较长现在能做到 5G,因为做得比较早,所以客户群体相对也比较多。两家的发展在未来对于中低端的需求比较好。因为如果在中低端去选择,国内的品牌也就这两家可选。而且在客户的使用,目前中低端的需求不是特别复杂的情况下,稳定性,包括使用的口碑比较不错。高校,研究所里面见到普源的产品相对较多,做的时间比较早。鼎阳最近几年陆续开始见到,产品的质量都还不错,这是他们的发展。在未来随着通信技术的迭代,包括行业需求更新,这块是需要国内厂家再往更高的平台去做,个人觉得至少要做到 2G 以内,能覆盖到 5G 的 fr 频段范围内,需求量就会更大。


Q:鼎阳和普源在产品或者是规划,或者是未来的发展更看好?


A:1)从技术端来讲,我个人认为普源优势会更大,因为它有自研的芯片,所需要的积累和需要的时间比较多。能做很多事情,包括对于以后自研 ADC 的发展是可以做出很多事情。普源能够把产品能做得更加丰富,软件能做得更好,我相信它的市场会更好。鼎阳因为最近几年产品性能,包括他们自己的布置渠道下来看覆盖的客户范围,包括客户的反馈也比较好。我觉得就是技术上可能普源优势大,鼎阳在产品本身的设计,设计性能上,然后软件的丰富度上,包括客户反馈稍微好一点。


Q:市场空间占比?中低端和应用占比?


A:1)中低端,低端根据经验分层可能不同。但是把 2G 以内的叫低端,然后把 2G 到 8G 的叫中端的,然后 8G以上处于高端,也是属于大概金字塔形,低端的 30-40%,中端的 30-40%,高端的 10-20%。低端的产品需求量比较大,另外对于测试功能、测量精度比较低,指标要求不是很高,用于教育教学、研发、测量低频的电路、电子兼容性、电源、电网等等。中端是用于教育教学的也有,更高阶的教育教学。然后测量高频电路、电源分析,会看信号完整性,远图等等。然后高端的是高性能的电路研发,包括前沿的研究,比如雷达、汽车、电子等等的研究,高速信号和超带宽、超带宽的信号测量,包括实验室级超前的应用,这都是高端的在做。军工对于高中低端的要求都有,只不过军工所谓高端的,是做雷达的,还有雷达电子站分析的。通信是 5G,包括 6G的会用高端的其他的像电子电路的测量都会用低端的或者中端的产品。还有比如像华为,会做基站,基站也会用高端的示波器进行测试、测量。不管是中高低端都是根据应用来决定的,应用的覆盖频段在多少就要相应的去应用多少,用示波器来进行测试。


Q:低端、中端、高端的厂家有哪些?


A:低端的泰克、普源、鼎阳等的产品,然后中端的是德、泰克,罗德、力科,包括美国国家仪器,恒河、安利等等,高端的产品 8G 以上有泰克、是德,包括力科,基本上就这几家。所以中低端的相对品牌比较多。高端以上的全球就有就有四家品牌。在特别高端的只有是德或者泰克,罗德都做不了。


Q:行业市场空间国内四五十亿人民币?鼎阳和普源占五个亿?是不是有百分之十几的份额了?


A:普源或者鼎阳国内占百分之二三左右。大部分还是是德、泰克、力科、罗德与施瓦茨等。


Q:市场空间?


A:国内示波器 2021 年不到五个亿美金。


Q:有哪些采购的大厂,一年需求多少?


A:华为是示波器里边比较多的买家,国内的厂家和跨国公司也有,比如像诺基亚、苹果、代工厂也会买,但是国内华为比较多的,包括 oppo、vivo,荣耀,也是示波器购买的大厂。华为最近几年稍微降一点,大概在 5-6百万美金,前几年峰值能高一点。


Q:手机厂买走了行业二十到三十的市场?


A:对,差不多。在三十左右应该是有的。


Q:军工客户需求?


A:军工里面有很多央企,大概十个左右,军工整个占比不是特别高,整个军工一年而且才六十多 million 欧元,示波器占 10%吧,六七 million 欧元。在国内,其他厂家可想而知。所以军工不是特别多,但是军工有个特点,就是中高端的需求会多。


Q:六至七个 million 是指一家的采购额还是?


A:就是一家公司,大概也就是五六家吧,所以军工也就是每年年也就是个二十个二三十个门类左右吧就是示波器的采购量。本身示波器对于中高端的需求,应用端相对比较窄。


Q:其他的这可能是百分之四十的市场剩下的百分之六十里面有大的厂吗?


A:基本上都是大的电子代工厂低端中低端的厂会做,比如手持式的。很多做白电市场,然后像底端号就是小型的研发,还有南方的代工电子电路板,车间里面会大量的使用中低端的示波器来进行测试。国外的厂商进去了以后也不愿意多杀价,所以里边很多的都是用都是由国产的或者就是大型集团公司旗下的品牌占有了市场。


Q:2G 以上偏中低端的市场,普源和鼎阳两家能做的市场国产化率大概有多少?下游国产应用不多?


A:这块国产化率现在不到五五开,四六开。国内的或者合资的企业,像国内的厂家,普源,互维、致远、福禄克、安泰信,还有汉泰电子,青岛的一家,都有示波器的,整个示波器的厂家是特别多,有合资的。如果纯国产的应用,在最近几年是确实是有上升的,而且上升的幅度也不小,但 1)对于采购的惯性是存在的,突然换一家,也可能只是从一小点占比往上增,不会一下全部换掉。2)另外一方面就是整个低端的示波器本身要求比较低,所以本身没有特别急于去更新换代的需求,只需要做基础的测量就够了。包括更新、换代、迭代,还比较慢。3)第三个方面,就是价格。国外合资企业杀价,国内也杀,基本上是红海。各家都有占比会分,不会国内的突然涨起来涨很多或者是完全选国内的。4)最后一方面是像厂,本身是与军工不太相关的厂做的低端的电子出版、代工、白电等等产品。所以有两个要求,一方面产品耐用,第二个是稳定性、经济性要好。第三只要能测出来正确的数值,能判别好与坏就可以。出于这样的原因,国产的相对增长不会有特别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可能第四个方面原因比较多。


Q:2G 以上国内厂商的国产化诉求?


A:军工领域 8G 以上不会选择国内,中高端的需求来自于通信。除非是国家有硬性的要求,比如对于军工的研究所或者旗下子公司,有国产化率的要求,会买四十一所,其他国产品牌,体表来去使用。但是像测试级,不是列装的或者不是保障的项目的示波器要求,基本上都属于实验室研发端的,不会要求测试测量仪表的太高国产化率要求,是不多见的。另外中高端大厂的需求,能用到中高端以上的,基本上目前比较大的需求量来自于几个方面是对通信方面的测量,比如 5G、4G 的维护,5G 包括 6G 的研发,企业的层面比如基站,比如雷达汽车的雷达,包括更高阶的串行或并行数据的演读分析等,要求都是对仪表本身的硬件的要求特别高。能测出来的数值是可信的,或者是被业界的认证实验室去认证过的,或者认证实验室使用的仪器来定标的产品,他们希望和应用者进行统一。所以这块基本上我们也是选择国外的仪器仪表相对来比较多,这是厂的需求。另外在比如高校领域,一方面其实教学的任务已经不是很多了,搞科研就需要发论文,那他们就国内的发论文的团队,还是会参照国际上发论文的团体。他们会仿照到或者是会去用国外团队相似的实验室环境来进行搭建。国外的学校用的国外的品牌比较多,所以国内的高端研究、高端领域的用到测试仪表了,也会用国外的品牌比较多,发论文的所测出来数据、参数是比较可信的。


Q:频域高端的壁垒什么?国内高端化为什么一直不好?


A:示波器短板是 ADC,除了 ADC 之外,CPU、GPU,包括 FPGA,包括 DSP 等,都是影响仪器表里面和新的器件。如果是频域的仪表,还有比如晶振、混匀器或者混平的电路。因为示波器像广播,是要混频某频段来进行分析,对于分析带宽也是有要求。带宽受制于中频,也就是受制于 FPGA,所以整个 FPGA 的研发性能,包括 DSP 的参数、性能等,包括他们的算法,包括实时处理的更复杂的数学参数算法,要实时性很好。这块国内起步还是比较晚的。还有对于测量数据本身的分析,包括软件的算法的算力等,核心的软件的算力 IP,国内比较少。在频域里面,对硬件要求也高,但是没有示波器那么高,所以频率的覆盖能高一些。但也是比较有限的,受制于硬件,还有软件、算力 IP 的问题。


Q:频域如果外购芯片最多能做到多少规格?


A:频率其实现在基本上也都是外购的,国产的 FPGA 性能相对比较差,用在仪表里面大部分也用不了,除非是军工定制的信号。如果限制,比如混频器,包括 Gpu,然后高温的晶振等都是限制不太会卖给国内。


Q:用能买到的硬件,能做到最高规格的是多少?


A:能做到很高规格,但是没人用,参数太差。即便做到 26G 可以做,有 40 多 G 也可以做,100G、几十 G 都可以。现在目前我们自己搭一套出来没问题,但是没有人去会买单因为频谱仪本身对于平均显示噪声、电频,也就对底噪、降噪的影响是综合性的,系统级的,即便搭出来能覆盖大也没人去买单的。


Q:性能不好,主要是软件的 IP 上的做得不行?


A:其实是硬件限制比较多。因为频谱仪整个的结构相当于高精度的接收机,或者高精度的广播,它里面的从射频前端然后到数字中频的运算,包括后端的显示分析,每一步对于硬件的调试是需要多年的经验。即便是把模块都能买得到,组合到一起,也未必能用。因为一旦上到高端的逻辑,不仅是要能测频率的覆盖,应用是必须要有的。比如能测到小信号叫灵敏度,还有动态范围,也就是同时能测到大信号和小信号的能力都是需要的。但是如果是硬件的调试的能力不够,参数是没有办法去满足。


Q:原因为购买的硬件导致软件调试能力或者开发能力不行从而导致产品不行,还是硬件也要靠自己做?


A:首先是硬件搞不定,然后软件就没必要搞,因为硬件都搞不定。硬件参数出来了,在价值下就没有办法做得很好。客户不愿意来,最早比如像四十一所做出来的频谱仪,我们去开研讨会的时候标称的性能还可以,但实际上客户使用下来它的稳定性会极差,指标的漂移会很不稳定。客户可能买一单就不再买了。所以即便做出来硬件的调试的路也是非常长的。然后才是软件的问题。


Q:硬件得自己去自研才有可能实现产品的突破?


A:当然,因为现在器件能买到的可能性都比较多,ADC、CPU、GPU,FPGA,DSP 都可以买到。但是传到一起怎么用?到电路上,怎么做电路设计,这是需要强大的团队很多年经验的积累。


Q:单个的 ADC 采样率,单行片最高线是德能达到多少?


A:这是两个概念,如果看 ADC 的性能全球做的最好就是示波器厂家,但问题是他们芯片不外卖,他们自用。


Q:ADC 采样率是很高,但是也需要堆叠的技术来实现,单芯片最高的采样率为多少?


A:我们不要过多的去关注它是否是堆叠的。即便是德科技,本身宣称芯片能做多少,其实内部芯片本身的结构也是堆叠的。因为如果不去堆叠起来,芯片的成本会很高,甚至会高得离谱,接受不了。所以只是在成本和性能上的平衡,还包括工艺的限制等。


Q:是德用的是磷化铟的工艺,就是别的厂家工艺的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A:磷化铟是一种材料,不是工艺。其他厂家不一定用磷化铟的材料,但是磷化铟目前是德团队能做高端示波器的一种材料。


Q:普源还是用硅?


A:对,因为磷化铟国内是禁运的,也没法用,不会对外去销售,包括自研的芯片也是不对外销,只是本身内部团队去用。


Q:如果要再往上 5G 上拓展,除了 ADC 卡脖子以外,还有哪些环节更卡脖子?


A:目前是 FPGA。因为国内现在目前 FPGA 的整体性能比以前好,但是现在整体的坑比较多,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Q:普源新的新产品 13G 可以实现吗?


A:个人不去怀疑,因为不是特别先进的技术,只不过就是它的性能需要长时间的验证、实验,包括他们现在已经有团队能做出就是 10G 左右采样率,在往高做理论上应该是可以的,但门槛相对还不是特别高,真正高的是20G 以上的门槛相对来比较高。


Q:未来示波器增速?


A:示波器本身的增速不是很高,每年增量有百分之几,不到百分之十,特别是在未来一九年、二零年、二一年,增长率很低的,限于整体全球贸易衰退,另外疫情的影响,还有整个做 5G 通信的区域:中国、美国、日本,欧洲都不算做太多的,这些区域都被疫情影响比较多,所以整个的增量不是特别高。2019 年四亿刚出头,2020年 4.4 亿。2021 年不到 4.8 亿,所以 2022 年预测也就是不到 5.2 亿。所以从增量来看示波器就相对比较稳定。


Q:频域的规模?


A:如果看射频,射频类,比如包括频谱仪,频谱仪、矢网,整体的盘子会比示波器会大。2021 年,基本上射频类的也在 7 亿出头的规模,会比示波器会多。但是增量与整个仪器表相比没有特别大的增长趋势。但是综测仪会有大风大落的趋势,根据几代通信的相关,比如 3G 切到 4G、4G 切到 5G,综测仪的增长会非常高。


Q:射频仪、示波器的生产厂家大部分都是重合的?


A:是德三种类型的仪表比较多,示波器、频谱仪、信号源,就这三类比较多,然后再加一部分矢量网络分析仪,就叫这三加一,这四类相对比较多,其他的都比较小。这四种仪表叫通用类仪表相对比较多。但是因为业界的应用范围只针对于比如消费类电子用的特别多,像综测仪,它的销量就特别高,甚至是前几种仪表加起来的总和。所以就是大概五种,就比如示波器、频谱仪、信号源,网络分析,还有综测仪这五种算通用类仪表。


Q:四十一所电科仪和创远仪器的产品实力怎么样?


A:四十一所是国家队,基本上做的是就是不管覆盖频段或者射频类的仪表种类相对比较多,创远毕竟是民营的品牌,所以肯定没有四十一所就是覆盖频段那么高。产品的覆盖度四十一所主要还是针对于军工科研院所领域的,然后创远仪器基本上除了上述之外,可能对于民用领域的比较多。像华为用四十一所相对比较多,因为也是股东。但是其他的电子大厂用四十一所仪表相对比较少,创远和普源、鼎阳是有直接竞争的。指标可能做的稍微高一点,但是市场化应用这方面可能会弱一点。四十一所本身的应用,因为他们主要针对是军工的,所以军工的客户用什么他们就研发什么。所以对于整个市场,可能四十一所更多关注于军工市场比较多,基本上也在军工领域和四十一所 pk 的比较多,但是 pk 没什么意义。


Q:是德和普源做的都是时间交织型的 ADC,是流水线型 ADC 的其中一种?一片能对接是能对接上万片?射频的指标?


A:因为频段是看仪表最基本的性能。客户首先看覆盖频段是多少,这是进入视野的第一参数,基于这个参数才看别的参数。像示波器还要看有效位、3dB 带宽的稳定幅度幅度稳定度,包括灵敏度等等。比如频谱仪会看平均显示,噪声、电频、降噪、动态范围等等。但是覆盖频段这是第一要看能不能用的参数。


Q:如果不自己掌握供应能力,是很难做出干净的电路板,所以不太可能鼎阳轻资产的投入去做的?


A:个人认为是的,如果我们纯用国外的,因为国外封锁也要分情况,像华为被封锁就是 5G 芯片不让用,那就是因为华为 5G 做得好,那他去封锁,也会去看哪些会卡脖子。所以这块不是我们来分析的。国外也会做这样的分析。所以如果做到中端,甚至中高端了,也是会被被美国商务部列为重点方向,特别是包括仪器表,这也是美国主要看的方向。所以如果不自研,未来这块如果断了怎么办?现在对轻资产投入当然是方法,但是对于长远来看可能不是特别好的方法。


Q:射频电路干扰太多,理论上应该自己去建一条线就去解决封装的事情,是不是业界常用的?


A:没错,包括是德、泰克在中端甚至高端的波系里面都用的是自研的,它就是单颗一颗封装好。对于本身的性能都是有比较大的帮助。


Q:频谱仪和信号源也是这样?


A:频谱仪本身其实对于 ADC 的要求不是很高,因为频谱仪 ADC 不是影响整个频率的测量范围,而是影响分析带宽。所以可能做到 40G 左右的频谱仪,它的分析带宽也就只能达到 2G 就够了。所以里面用的 ADC 可能 10G 左右的就可以。所以 ADC 本身对于频谱仪来不是特别重要的的模组。相对于 ADC 来讲,频谱仪里面更重要的是比如混音器的模组,数字中的 FPGA,包括高稳晶振的晶振模组,对频域就很重要。除非是实时频谱仪,有一种功能是需要在同样的时间段内能很大带宽的频谱,或者做瀑布图分析,对里面的 ADC 要求是很高。除此之外,不太受影响。


Q:做干净的电路,得去自己掌握电路板包括封装工艺?


A:必不可少,作用是提高它的射频性能,更多的是其实要降噪,就是给整个的系统进行系统级的噪声的处理比较重要。因为去测信号都希望不要夹杂有仪表本身给信号夹杂的噪声。怎么去降噪,怎么去把仪表做得更加纯净是仪表厂商所要考虑的几大问题之一。


Q:工业的客户对于普源和鼎阳的进度看法?


A:从两个地方看,2019 年以前,基本上华为不会用国内厂家,2019 年以后才陆续使用,包括示波器。但是 2019年以后,包括今年示波器主要售卖就是高端的,是有可能用四十一所的。另外像华为就是用罗德的比较多,然后低端会用普源和鼎阳等,都有在产线上也有用,还有用模块化的示波器,也会有多在产线上。单用普源和鼎阳,也有使用的情况,但是我个人没有见过华为特别大规模的来使用这两家中某一家产品。


Q:自研芯片用到自己产品上,然后向客户推广,这个周期大概多少样时间?


A:如果是自研的芯片,我没见到具体的 roadmap 会怎么样。如果是完全跟国外的是 pin2pin 能直接换,就少了很多其他边缘的电路设计,是能节约一点时间,但是我个人觉得最快也得一年多时间、两年,但也要看是不是芯片设计出来,直接把国外的芯片替换掉进行简要的测试就可以推向市场。如果能做到,可能时间会短,但是至少一年,自研有可能也不是特别高端的芯片组,所以要看自研整个设备前端的架构是不是要重新设计,这块比较重要。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聚光科技
工分
0.69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