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惠博普——碳中和利刃,蓝氢制备核心,4年10倍增长空间
Kael
2021-12-21 09:31:44

S惠博普(sz002554)S

市场对于碳中和硬科技向来是不吝啬的,兰石重装的六连板已经说明了一切。本文所要介绍的碳捕集(CCUS),既是碳中和最后的关键一环,也是制备蓝氢的关键所在,行业增速4年超10倍,9年超百倍。作为碳捕集技术龙头,惠博普将在双碳政策下取得跨越式发展,其价值理应得到重估。

    另外,作为长沙城投、轨道交通集团、水务集团重要的融资平台,控股股东承诺将会向惠博普注入更多优质资产。届时,惠博普将被打造成一把碳中和的利刃。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1.双碳政策下,碳捕集市场迎来增长元年

2.蓝氢将在长期内成制氢主流,碳捕集为关键环节

3.作为国内碳捕集龙头,惠博普将在未来承接大部分项目

4.打开第二增长极,惠博普至少有翻倍空间

 

一、碳捕集是最具潜力、最具实效的减排手段,市场空间极大

1.什么是碳捕集?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在二氧化碳排放前就对它进行捕捉,从工业过程、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管道或船舶运输到新的生产过程进行提纯、循环再利用,或输送到封存地进行压缩注入到地下并使其发挥有效作用的过程,达到彻底减排和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捕集即通过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富氧化捕集和化学链捕集等方式,将二氧化碳从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抽”出来。运输即用罐车、船舶或管道的方式进行运输,将这些二氧化碳“聚集”起来。利用即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化利用。比如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进而实现强化能源生产、

促进资源开采的过程,比如提高石油、天然气的开采率。封存即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注入深部地质储层,实现二氧化碳与大气长期隔绝的过程。如陆地封存或海洋封存等方式。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最直接的一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被科学界认为是碳存量治理最有潜力的和最具实效的减排手段,是未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国际能源署(IEA)研究结果表明,2060 年累计减排量的14%来自于CCUS,而CCUS是唯一可以实现继续使用化石能源的同时大规模减排的低碳技术,也是工业领域深度减排的关键技术。

 

根据《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在我国,CCUS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仍将扮演重要角色,而CCUS是目前实现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唯一技术选择2)碳中和目标下电力系统实现快速减排并保证灵活性、可靠性等多重需求,火电加装CCUS是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3CCUS是钢铁水泥等难以减排行业低碳转型的可行技术选择;4CCUS与新能源耦合的负排放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保障。


2.碳捕集的空间有多大?

国际数据能源基金会(IEA)数据显示,到2070年全世界实现碳中和,仅CCUS技术就需要占全球二氧化碳减排量的约19%,其余部分则是其他清洁能源技术。到2050年必须增加超过一百倍才能实现净零排放。

我国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1/4,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日益增大,而CCUS技术可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可观的减排贡献,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数据显示:2050年,我国CCUS产值将超过3300亿元/

从需求端看,如图所示,根据2021年中国CCUS年度报告,考虑中国实现1.5℃目标、2℃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路径、CCUS技术发展以及CCUS可以使用或可能使用的情景,中国未来CCUS二氧化碳减排需求为:20250.3亿吨,20304.08亿吨,205014.5亿吨,206018.2亿吨。

从供给端看,我国目前已投运或建设中的 CCUS 示范项目约为 40 个,捕集能力300万吨/年。项目多以石油、煤化工、电力行业小规模的捕集驱油示范为主,仍缺乏大规模的多种技术组合的全流程工业化示范。

(部分已建成CCUS项目)

300万吨到2025年的3000万吨,再到2030年的4.08亿吨,也就是说,这是一个410倍,9年超100倍的行业,复合增速超过了几乎所有的行业。


二、碳捕集为蓝氢制取必备环节

    氢能为终极清洁能源,氢能上游可分为灰氢、蓝氢、绿氢三类。

灰氢是通过化石燃料(比如石油、煤炭等)燃烧产生的氢气,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等排放。灰氢的生产成本较低,制氢技术较为简单,而且所需设备、占用场地都较少,生产规模偏小。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氢气是灰氢。

蓝氢是将天然气通过蒸汽甲烷重整或自热蒸汽重整制成。虽然天然气也属于化石燃料,在生产蓝氢时也会产生温室气体,但由于使用了碳捕捉、利用与储存等先进技术,温室气体被捕获,减轻了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实现了低排放生产。

绿氢是通过使用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制造的氢气,例如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在生产绿氢的过程中,完全没有碳排放,绿氢是氢能利用的理想形态,但受到目前技术及制造成本的限制,绿氢实现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时间。

目前国内的氢气生产主要来源于有着低成本优势的石化企业灰氢气资源,而蓝氢则成为灰氢过渡到绿氢的重要阶段,虽然较灰氢成本有所提高,但低于绿氢成本。作为过渡环节,蓝氢往往被绿氢所掩盖,从而被人们忽略。但事实上,至少在未来十年之内,蓝氢都将会在氢气的制备重占领主导地位。

 

三、百万级项目落地,惠博普打开第二增长极

202111月,惠博普与业主方正式签订了100万吨/年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液化提纯单元部分的分包合同,惠博普为业主提供该项目整套工艺包设计、供货、调试及投产等工作,标志着其碳捕集技术不再停留在概念阶段。这一个项目,就相当于我国已建产能的1/3(我国目前已建成的二氧化碳捕集能力总计300万吨,新增100万吨相当于市占率25%)。这也从侧面说明了CCUS项目的建设已进入加速推进期,刻不容缓。

该项目是我国第一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此前最大规模为15万吨/年),由惠博普负责工艺包设计,主要工艺为将装置尾气产生的CO2捕集出来,经过压缩、干燥、液化及存储后,通过罐车输送至油田进行驱油与封存,最终既提高了地层压力增加单井产油量,同时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按百万吨级CCUS计算,可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占地面积约为9000万平方米,13.5万亩地);相当于60万辆经济型轿车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

惠博普在CCUS领域的探索,十年前便已经开始。2010年,惠博普完成大庆呼伦贝尔油田注CO2提高采收率开发试验地面工程;2012年完成陕西靖边采油厂乔家洼油区二氧化碳驱1号、2号注入站工程;2016年完成冀东油田高尚堡油气处理厂天然气脱碳及CO2回收利用工程;2019年完成塔里木盆地阿克气田二氧化碳处理项目。

    2021年,在将公司的控制权移交给长沙市国资委后,公司发展的最后一丝顾虑也已被打消。10年的厚积薄发,将在碳中和下一朝绽放。


四、结语

作为一家国际化的油气资源开发及利用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碳捕集原本只是惠博普的储备技术,鲜有用武之地,但在双碳政策下,一切变得截然不同。在行业增速达410倍,9年超100倍的情况下,行业头部企业的成长,绝不会低于这个数。

 

2021年的行情由碳中和开启,或许,也该由碳中和来收这个尾。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惠博普
工分
47.97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9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1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9)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1-12-21 10:01
    这不是原来石化股吗?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12-24 08:47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曹曹
    关灯吃面的随手单受害者
    只看TA
    2021-12-24 07:34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12-22 01:34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NeiIHu
    自学成才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2-21 22:51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逆光
    一路向北的老司机
    只看TA
    2021-12-21 21:13
    多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12-21 19:46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至德哥儿
    不要怂的散户
    只看TA
    2021-12-21 19:05
    好人一生平安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悟道的可
    中线波段的龙头选手
    只看TA
    2021-12-21 18:07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NeiIHu
    自学成才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12-21 17:35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 2
  • 3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