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海光信息上市后首次调研纪要 0819
调研纪要
2022-08-21 22:13:18

更多MF纪要研报请看置顶

Key updates:

1.CPU:新一代产品是海光三号,性能比二代提升45%左右,今年销售贡献率预计达到30%左右。海光四号已经流片回来,性能有所提升,预计提升60-70%,跑分与预期一致,海光五号也在研发中。2018年推出海光1号,2020年推出海光二号,2022年推出海光三号,2023预计推出海光四号。

2.DCU:选择GPGPU路线,是全球就九成以上商用AI系统的选择。全精度覆盖,兼容GPGPU,只需稍调整即可运行主流GPU生态的程序,国内唯一支持科学计算和AI加速的产品。DCU与A100是同一代,可达到其七成性能。

3.重点行业:电信、金融、能源、交通、政府、互联网等。电信金融最快,未来能源电力、交通可能是比较大的行业。互联网去年占收入10个点左右,占比也会提高,公司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去年商业出货占20-30%,后续四号、五号出货后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4.生态方面:国内主要服务器厂商基本均已开发出产品,如浪潮、曙光、联想、华三、同方等。公司成立了海光产业生态合作组织,合作伙伴包括OS、数据库、中间件、系统集成、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厂商。

5.团队方面:公司1300余人90%以上为研发,50%以上研发人员持有公司股份,未来每年公司研发人员增长15-20%。

6.竞争方面:公司CPU产品属于x86架构,占据性能和生态优势,同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主要对手是H,H的920性能比海光2号还是有点差距的,单核性能差距更大。如果930出来,距离海光三号还会有差距,如果H工艺退步,性能差别可能会更大。四百万台服务器中95%以上都是x86,这个蛋糕足够海光发展。

7.预期:公司上半年营收25亿,根据此前披露的预告,前三季度营收预计36-40亿,预计未来能够保持健康增长。国产化率有望逐步达到30%以上,目前,纯国产化中,海光百分之五六十份额,未来希望达到70%。

一、公司情况介绍:

海光设立于2014年10月,拿到AMD授权,不断累积技术,完全掌握了x86 CPU完整架构,股本23.24亿,聚集了中科院体系、地方国资和产业资金,无实控人。

产品方面按照高低端分为7000/5000/3000系列,还有DCU产品8000系列。CPU方面采用x86架构,该架构占全球商业IT系统90%以上。性能、安全可控、生态兼容是三个首要要求,海光都能够做到。生态方面国内主要服务器厂商基本均已开发出产品,比如浪潮、曙光、联想、华三、同方等国内主流企业已经开发了诸多产品。公司成立了海光产业生态合作组织,合作伙伴包括OS、数据库、中间件、系统集成、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厂商。性能方面,公司与Intel进行了对比,7000系列对标Platinum和Gold,5000对标Silver,3000对标Bronze。公司与主流产品基本在同一水平线。

安全方面,公司源代码全套存储在国内,CPU证书部署在国内,增加了国密算法来进行加密,是安全没有后门的。另外处理器本身的安全性问题,公司通过内存、容器、虚拟机的加密来解决处理器本身的安全问题。此外公司与国内主要可信计算企业进行合作,如果遇到不可信指令能够直接识别并拒绝运行,能够保证安全性。同时公司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测试,被认定为国产处理器。同时公司的供应也持续稳定。

CPU:公司最新一代产品是海光三号,性能比二代提升45%左右,今年销售贡献率能达到30%左右。海光四号已经流片回来,性能有所提升,预计提升60-70%,跑分与预期一致,海光五号也在研发中。2018年推出海光1号,2020年推出海光二号,2022年推出海光三号,2023预计推出海光四号。

DCU:公司选择GPGPU路线,是全球就九成以上商用AI系统的选择。这是一款全精度覆盖的产品,而且兼容GPGPU,只需要稍微调整即可运行主流GPU生态的程序,国内唯一支持科学计算和AI加速的产品。DCU与A100是同一代,可达到七成性能。DCU生态能够兼容国内外生态。

客户:目前海光得到五大行认可,进入三大运营商系统,并且多家部委核心业务系统也采用海光。互联网厂商(百度、阿里等均有合作)、AI厂商、东数西算、智能计算中心等均是客户。

海光有1300多位员工,90%以上都是技术人员,来自国内顶尖半导体企业,公司为了保留和吸引人才进行了股权激励,已经进行5轮,50%以上技术人员都拿到了公司原始股。公司数据中心中包含5000多台服务器支持研发工作,一半以上搭载的是海光,国内其他家是做不到的。公司还有大量的知识产权。海光是国产替代的最佳选择之一,性能卓越,能够做到平滑替代,满足安全可控,而且能够持续发展。对于海光来说,公司希望做中立的厂商,不光是国产替代,也希望能够在商业市场取得成功。

二、Q&A

CPU/DCU产品相关

1、公司和zen2/3在性能上类似,公司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在什么场景?

公司用主流指标,主要是整型和浮点运算能力,SPEC是可以近似衡量性能的。用这个指标与AMD、Intel来进行对比。

追:不只性能,还有尺寸和功率?

SPEC是包含功率信息的,对比的时候公司也会对比同系列的主频和功率,不会3.0和1.7GHz的进行对比。SPEC是跑一批应用得出一个整体得分,第三方发布的数据。Intel的产品整数基本高12%左右,浮点高8%左右,基本上CPU一代产品也就提升15%左右,而且公司的产品随着迭代,差距还可能进一步减小。

海光三号主频也有提升,单核性能也高了,其中有一款高主频产品,7391。

2、今年海光三号收入占比多少?价格水平?海光三号明年收入占比明年会是多少?价格会下调吗?

今年占CPU收入预计20-30%,CPU价格要根据性能,也会对标Intel,Intel今年提升性能15%左右。公司性能提升30-40%,但是价格不会提升30-40%。明年基本都是三号了,价格不会下调,公司对标国际的行业,基本不会降价,但是公司可能会有特价。

3、海光四号/五号上市时间?公司一年一代,国际大厂没有这么快,未来能够维持吗?

五号2024上市。四号明年Q4上市。公司已经规划到第五代。公司确实比较顺,没有出现点不亮的情况,海光四号现在已经流片回来在实验室验证,性能会比三号提升30%以上。公司其实是压着节奏的,是二号的库存卖完了才卖三号。

4、去年DCU刚有点量,未来情况如何?期望销量、商业化时间表?DCU对英伟达的兼容适配工作量?

客户方面主要是智算中心、AI企业、互联网等。DCU互联网有一部分,政府也有一部分,现在比较平均。A100价格九万多,公司产品三万五,性能70%,性价比比较好,今年和明年推广是主要任务。内部自己看DCU,明年和今年都是重要的推广年,自己给的数字比较保守。但是可能有个临界点,过去之后接受度就会提高很多,会有数量级的增长。明后年或许有质变。比如CPU在2019之前也是缓慢增长,后来就产生了质变。

用编译器实现兼容,稍微改一下就能运行,主要还是推广,让大家信任公司的产品。

5、怎么看chiplet,对公司是否有性价比改进?

chiplet是未来重要的技术方向,公司也正在进行研究推进当中。

下游客户与市场相关

6、政府客户拓展情况如何?

政府不是没有用,只不过海光用在服务器,政府的服务器基本都是公司的,政府第一波信创主要是PC,所以没注意到海光,而且服务器的量也没有那么大。

7、这两年金融和运营商爆发比较快,未来哪些行业接棒?不同行业下游客户增速展望?

电信国产化20%以上,金融5%,现在金融其实还没占多少,但是还是比较重要的,未来能源电力、交通可能是比较大的行业。能源和金融国产化的量应该差不多。去年能源很小所以今年增速可能比较快,占比可能达到七八个点。

增速与国产化替代程度有关,金融占比会进一步提高,金融电信牵头,后面几个行业没有这两个这么快。互联网也会提高,但是他们以前没有太多国产化的动力,公司就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去年互联网占公司收入的10%左右。现在互联网厂商也在主动联系公司,阿里是公司主动联系的,他们现在接受度高很多。交通、能源电网这些占比可能会提高。去年商业出货占20-30%,后续四号、五号出货后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8、21年卖了两个多亿给互联网,主要是什么场景?互联网客户选公司的理由?会不会比Intel同样水平的产品略微低价一点?客户回款情况?

蚂蚁、淘宝都有用,下一步拓展可能是字节这样的客户。有性价比优势,而且同时互联网也注意国产化。毛利给互联网可能降10个点左右。互联网的话价格会低一点,国产替代不会。一般客户收货后30-45天就回款了。

9、与曙光的业务合作?曙光原来占比比较大,其他哪些客户增长快?

都是OEM,跟浪潮、联想等没有太多区别,曙光帮公司做了比较多推广工作和适配,但是未来不会有太大差别。最近华三比较快,但是整体份额差不多。浪潮、华三、联想、曙光这些都是前五大客户。

10、在什么情况下会进入PC市场?如果进入PC市场有授权问题吗?

现在主要是服务器和工作站,公司希望跟大家共同做好生态。工作站的性能是完全能够胜任PC的。AMD授权主要就是工作站和服务器,而且服务器的利润还是高于PC的。公司是具备这个研发能力的。公司先专注解决数据中心场景。

11、远期在国内服务器和工作站的份额?

国内整体市场来看,预计未来国产化率逐步达到30%以上。现在纯国产化中,海光百分之五六十份额,未来可能达到70%。

竞争力相关

12、海光在产品迭代方面的经验、储备的能力?面对全球顶级公司,公司用什么竞争?比如AMD一万五千人,公司不到1500人,公司怎么竞争?

海光是2018年推出海光一号,现在四年来,海光一号主要还是吸收为主,2019推出海光二号,现在主要卖的就是海光二号,性能和安全性都有大幅改动,与主流相近,行业推广比较快。在一号和二号迭代中逐渐积累知识产权和研发队伍,1300多人的队伍中管理和销售人员不超过15%,其余都是研发人员。之前研发比较慢,海光三号的研发比之前快很多。海光三号的浮点性能提升30-40%,二号三号基本都是自主研发团队来做的,已经跟AMD分开了两条路了。性能上,公司海光三号四号会与主流产品保持稳定。三号现在已经量产销售,明年四号将会商用,再过一年五号也会商用。整体速度反映了公司的研发迭代速度,比之前快很多,反映了公司自我迭代的能力。研发资本化率下降很快,今年上半年不到30%,后续大致也是这样的水平。公司建立了自我迭代的能力。

AMD他们业务比较多。而且他们需要在各个方向探索,公司站在巨人肩膀上,省去了很多探索。另外公司确实也是一个人当好几个用,也得市场有足够的人可用才行。

13、怎么看与H的竞争?大家能看到的单主要就是运营商,海光和H一比一,未来其他行业会不会也会这样?

桌面级CPU与公司没太多竞争,主要竞争就是H,不管H是否有货,竞争都一直存在。再移动和电信的竞争中,H一直没有退出过,公司在运营商基本一直是和H保持持平的状态。不管H是否有货,四百万台处理器中95%以上都是x86,这个蛋糕足够海光发展,在国产标包当中基本就是海光,基本不受到H影响。生态很难用行政系统来改变,生态里面每年都有大量的用户。ARM涉及到移植,涉及的投入很大。而且H还涉及供应链风险,用户也会有所担忧。H的920,它的性能比海光2号还是有点差距的,单核性能的差别也还是很大的。如果930出来,距离海光三号还是会有差距的。如果H工艺退步,性能差别可能会更大。

电信行业对公司来说是最难的,也占比比较高了,运营商服务器H和中兴多,这是H最主要的领域。金融信创服务器去年基本都是海光的。

14、芯片法案已经推出,接下来情况是更有利于海光还是更有利于Intel?

Intel的真实进步程度不如宣传,从Intel规划的技术路线来看,公司的海光四号基本会跟Intel的性能差不多。除了制程之外,还有架构的差别。公司在架构等方面已经形成自己的技术能力。竞争不只是制程,即便摩尔定律到尽头,后续又会在其他方面发展。

15、CPU和DCU的研发人员分布?未来人员规划?CPU核心团队、SoC团队的人数?有些行业可能需要推广,需要一定规模的销售团队,情况如何?

CPU有前端设计,GPU也有前端设计,后端工艺方面两部门共用,前端工艺两边人差不多,前端的话,GPU不到200人,CPU还是更大一些。

成都公司有他们的员工,天津公司是上市主体,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员工,公司以员工生活所在地为主,没有特别多区分一定要在哪工作。核心和SoC没有那么明确分工,可能会有交叉,大概三百多人。

销售团队已经在增长,今年增长十多个人。

16、2025收入目标多少,后续收入规划?

招股书已经披露上半年业绩情况,收入25亿,去年全年23亿。前三季度预测36-40亿。从市场端来看,x86还是国内主流,ARM也就两三个点,x86阵营里面海光是唯一的国产服务器CPU。政府端并不是公司的主要群体,因为量太小,公司更重视行业端,八大行业,四百万台服务器,按照双路来算,这是公司主要的市场。运营商比较快,金融紧随其后,电力等也是后续的主力。整体来看公司应该能够保障健康增长,Q4会维持健康增长。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海光信息
工分
1.44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