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香橙会2023年氢能年会更新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3-12-20 19:59:46

会议要点

1. 氢能年会探索商业模式

氢能产业现状:电解槽订单高速增长,地方政府和央企推动投资计划,但对真实需求有担忧。中下游燃料电池车和加氢站发展低于预期,尚未发现经济性强且无需补贴的商业模式。

未来市场关注点:绿色甲醇产业链,尤其是航运业带来的需求挑战。绿色甲醇生产需纯绿电制氢,预计氢能需求将占滤清总需求的20%左右。

产业趋势展望:长期看,氢能产业具有巨大潜力,但短期内绿色甲醇成本高,缺乏经济性;欧盟航运政策和企业投资动向为行业发展催化剂。

2. 氢能产业前沿动态与挑战

隆基氢能产品优势显著,单体产氢成本与规模在全球范围内领先,持续扩大产能和优化产品矩阵。

彭博关于中国压碱性电解槽问题的报道受到行业专家针对性澄清,中国压碱性电解槽技术成熟,集群控制运行策略有效。

行业内普遍认为,氢能的真实需求明确,各企业突出差异化优势,上海电气的整体解决方案受关注。

3. 展望与实践落地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已影响行业发展,部分地方政府如上海、河北、广州已获得预算,企业正申报补贴,期待24年示范城市群补贴落地对行业发展产生利好。

年会显示,行业正探讨在摆脱补贴后的商业模式;关注万钢zx提出的氢能高速和新能源走廊,旨在将点连线,推动行业发展。

燃料电池车在长途重载场景具有潜在经济性优势,而目前示范城市群多以点为单位,无法达到长途重载,故依赖补贴。如果经济模式可行,重卡需求预期增长。

4. 氢能行业投资前瞻分析

燃料电池与纯电重卡对比:续航距离超过300公里时,燃料电池的经济性具有优势。

成本与氢气价格因素:氢气价格若控制在23元/公斤以下,燃料电池的燃料成本将有优势。

电堆制造商需求:面对长途运输场景,需要提升产品功率至200kW+,优化氢耗,增强耐用性。

会议实录

1. 氢能年会探索商业模式

各位投资者大家好,欢迎大家抽出时间参加光大电信今晚的汇报会议。我是光大电信的研究员郝谦。今天我们汇报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香橙会组织的2023年氢能年会更新。大家都知道,氢能产业今年的发展与二级市场表现一致性较高。产业端在去年22年底经历了质的变化,无论是消纳原因还是国企央企和地方政府解决低碳目标的举措,我们看到从去年底到现在,电解槽订单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同时,还有更多潜在项目正在孕育。很多国企央企公布了大规模投资计划。尽管如此,大家对真实需求的质疑仍然存在。

 

我们理解的核心原因是没有经济性和商业模式来支撑这些需求能否落地的不确定性。对于中游加氢站和下游燃料电池车而言,从2020年疫情至今,表现都低于预期。到今年年底,大家仍在期待新的发展,尤其是京通高速的情况。过去2-3年加氢站和燃料电池车未能满足期望,主要原因是缺乏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不依赖补贴的真实需求。

 

2023年的香橙会氢能年会上,企业共同探讨如何找到可行的商业模式,寻找真实的需求。会议分两天举办,第一天主要是上游产业链企业交流。第二天则是中下游的燃料电池和加氢站企业进行交流。在电解槽领域,龙头企业有隆基、阳光和名扬等,还有清辉、清晨和上海电气等二线企业。但大家更加关注的是绿色甲醇的发展对未来行业需求的刺激。

 

总体来说,我认为有两点值得强调。第一,大家都在寻找真实的、具有经济性的商业模式。目前看来,受航运减排政策的影响,绿色甲醇市场投资规模值得关注,尤其是适配能源转换设备的电解槽形式。第二,绿色甲醇的催化原因主要是航运业的纳入欧盟碳排放标准,这使得航运业的能源需求在持续提升。甲醇动力船订单量从2021年平均每年20艘增长到2022年的67艘,再到今年的130多艘,表明市场对绿色甲醇的应用空间和前景非常乐观。

 

在会议上,中国传奇等企业对绿色燃料的市场规模进行了测算,预计将达到万亿级别,尽管这涉及长时间周期,可能要到2050年。但我们发现一些误区,如用普通网电制备的氢气,不能用来生产绿色甲醇,或者欧盟不会认可其为绿色甲醇。纯绿色甲醇应由纯生物质制取或纯绿色电力制氢加CCUS来生产。我们合理的经济性分析认为到2040年,绿色甲醇的成本需要达到4000元左右,才能与传统甲醇燃料相竞争。

 

长期而言,需要时间进行能源替代,我们认为这是未来增长的关键方向。尽管真正的经济性需要时间,但绿色甲醇无疑是未来的大方向。当前时点,不具备经济性,但预计未来绿色甲醇将占据总需求的20%左右。综上所述,寻找真实需求的阶段性答案可能是离子甲醇产业链。

 

至于电解槽企业方面,三家主要龙头企业如何通过产品差异化展现竞争优势?隆基的代表在会议上分享了其坚定的市场看法,并计划到年底增加产能到2.5吉瓦。

 

2. 氢能产业前沿动态与挑战

隆基正致力于提升其氢生产产品的规模,其今年年初推出的H系列产品拥有业界最低的能耗指标,约为4.0千瓦时/立方米。隆基推出的更大规模的3000标准立方米产品虽能耗略高,但其整体效率仍在全球范围内领先。在扩充产能的同时,隆基也在优化其产品矩阵。

 

近期,彭博社关于中石化库车氢能项目的报道引发了业界关注。报道指出,由于电解槽的运行灵活性不足,项目经常停工,影响了电解槽的寿命。该项目使用了大规模的碱性电解槽。在会议上,农机公司的马军总则明确回应该报道为不实,中国的压力碱性电解槽技术非常成熟,且集群控制策略可以有效适应未来绿电的需求,不会影响电解槽使用寿命。农机总体看好碱性电解槽加上集群控制运行策略,认为这将促进氢能生产的发展。

 

名扬在其氢能产品规格和性能方面声称行业领先。在海上制氢市场,名扬注重考虑海上应用的特殊要求,如体积、重量对施工难度和成本的影响以及环保要求。名扬推出了柔性化、小体积的PM执行站解决方案,且注重从海上风电到氢能的整体解决方案。

 

阳光氢能在电力电子和能量管理方面领先,重点推出了其HBT制氢电源。阳光利用其在逆变器和储能方面的优势,开发了适应绿电波动性的柔性制氢解决方案。阳光氢能致力于通过其Sbt柔性制氢电源差异化产品,满足绿电波动性的需要。

 

上海电气在市场上同样立有一席之地,其产品在氢能领域中标记录表明,上海电气有望在该行业取得进一步发展。业内普遍认为,真实的氢能需求正在增长,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各大企业均在努力展示自己的差异化战略。上海电气更是强调其在工业端设备集成能力方面的优势。

 

对于燃料电池和加氢站行业,企业普遍认为国家补贴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更广泛的低成本氢气供应才是关键。企业期待国家能够促进跨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氢气价格至每公斤25元以下,以实现氢能在长距重载领域的突破。

 

3. 展望与实践落地

先谈近期的补贴动态及其潜在催化作用,大家已知,10月份国家发布了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补贴政策。这与示范城市群的以奖代补机制并无关联。起因是早在2020和2021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已经有相应的补贴。

 

接下来,与示范城市群相关的两个事件成为了行业的焦点。首先,地方政府如上海、河北、广州等已经获得了第一年的国补资金预算。业界预期第二年的国补预算已经落实,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其次,已有企业开始申报示范城市群第一年的补贴。简而言之,地方政府有了资金,而企业也开始行动,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向企业发出了申报邀请。

 

大家现在期待着在2024年,所谓的示范城市群补贴能够实际落地,这对于行业的发展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

 

然而,在年会上,我了解到企业对于补贴的依赖并没有想象中重要。毕竟,行业要想真正健康发展,不能长期依赖补贴。因此,更多的讨论集中在正视补贴减少后,商业模式应如何调整。与此相关,万钢zx在新能源大会提出了氢能高速和新能源走廊的概念。尽管氢能走廊不是新概念——早在大约10年前加拿大就有了类似高速的提议,浙江在2021年也提出了这一概念,但之前并未实际推行。

 

这次万钢zx提出了秦能高速的规划,涉及“两横四纵”——这意味着在东南地区形成了更为广泛的网络。通过秦能高速,将示范城市点连成线,以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氢能高速对于车辆端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是燃料电池车在经济性上能够真正体现优势的基础——尤其是在长途重载的重卡使用场景。

 

当前示范城市群的运营多以点为单位,并不能满足长途重载的要求。普遍的行驶距离仅为100至150公里,载重通常仅为18至25吨。在这样的运营模式下,如果没有补贴支持,实现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能够将长途重载的经济模式打通,那么它的经济性就能够得以展现,重卡的实际需求自然会随之增加。

 

在年会上,杰青科技这家上海的头部企业,在全国范围内1至10月的市场占率已经占据了第二名,业绩增长迅速。据称,上海市今年的推动力度之大是其中一个原因。他们在会上提出的数据和分析极具代表性,而且这两个数字也不容忽视。

 

4. 氢能行业投资前瞻分析

首先,我们对比燃料电池和纯电动重卡的购置成本。基于当前经济性评估,燃料电池的平衡点在300公里续航里程。超过此续航里程,燃料电池在经济性上相较于柴油车具有明显优势,这点毋庸置疑。

 

其次,若氢气价格能够降至或低于23元每公斤,则燃料成本将比纯电动重卡更为优惠。这将成为燃料电池载重场合的又一优势。因此,燃料电池企业首要希望建立健全的基础设施,以支持氢能重卡在更大范围内的运营,目前这还未成为现实。例如,如果我从河北开到上海,由于上海缺乏加氢站,这将导致往返问题无法解决。

 

氢能走廊旨在实现一定范围内氢气价格统一。这样,无论行驶到何处,都能加注价格合理的氢气。目前看来,如何实现上述两点仍面临挑战。然而,如果实现了氢能高速走廊的概念,投资者对加氢站和燃料电池重卡的未来需求增长可以持更加乐观的预期。

 

展望到2025年,达到5万辆的保有量可能并非难以实现。在需求方面,出现了边际催化效应。对于制造电堆或系统的企业来说,面对上述情境,他们需要着重发展三个方面:

 

第一,提高电堆的功率。当前主流功率在100到130千瓦,但考虑更远距离和更高载重情景,至少需要200千瓦以上的电堆产品。虽然头部企业声称已有相应产品,但这些产品尚未大规模量产或广泛应用。

 

第二,提升氢耗效率。300公里以上的长续航场景对氢耗提出了更高要求,较低的氢耗水平将变得极为关键。因为行驶里程越长,在总拥有成本(TCO)计算中,燃料成本占比越高。

 

第三,确保产品的耐久性。长途行驶意味着全生命周期内累积里程数会更高,这提出了对产品耐久性的更高挑战。总结来说,这就是更高功率、更低氢耗以及更好的产品耐久性,都是电堆和系统企业必须面对的发展方向。

 

至于补贴,虽然有助于行业,但目前来看并不是核心驱动力。核心依然是需要国家解决长途重载情境的应用问题,以此推动行业规模化的机遇。

 

总的来说,本次氢能年会提出的各方观点阐述了清洁能源产业链的发展方向。燃料电池产业链希望氢能高速能够真正落地。近期有几个事件性催化剂,例如低碳氢相关的提案以及有关建设名单的讨论,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2024年,整体对氢能行业的成长性持乐观态度。尽管业绩落地可能不会很快,但依然值得关注行业的边际催化效应,寻找投资机会或波段操作。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全柴动力
S
首航高科
S
中国汽研
工分
3.3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