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杨锐文1111机构一对多交流会议纪要
龙行龘龘
孤独求败的游资
2021-11-17 18:14:18

一、基金经理介绍
                                   

 

杨锐文先生,2008 年 8 月至 2010 年 11 月担任上海常春藤衍生投资公司高级分析师;

2010 年 11 月加入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代表作:

景顺长城环保优势,2016-03-15 成立,近 1 年 41.56%,近 3 年 222.00%,近 5 年 249.88%。

景顺长城公司治理,2008-10-22 成立,近一年 62.23%,近 3 年 182.27%,近 5 年 216.43%。

景顺长城优选混合,2003-10-24 成立,近一年 33.25%,近 3 年 167.54%,近 5 年 178.28%。

景顺长城创新成长,2019-10-17 成立,近 1 年 34.83%,近 2 年 113.45%。

景顺长城成长领航,2020-05-28 成立,近一年 39.57%。

景顺长城电子信息产业,2020-09-09 成立,近一年 36.94%。

数据来源:wind,截至 20211112



二、市场观点
                                   


我现在对市场相对比较中性,但是我觉得整个大方向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可能地产阶段性随着政策缓解会有一定的缓和。原来的确太过严,按这种连锁反应对经济的冲击,对地产的连锁问题都会暴露很多,所以会有失控的风险。但是我认为整个大的方向不会有任何改变,就算这些股票反弹也只是说估值修复,可能从两三倍到三四倍、四五倍也是可能的。但就像这种机会对轮动型的选手是可能适合,但对我们并不太适合。我们也没办法准确把控这些风险。我们还是依旧去坚持科技成长,当然我后面会展开我们对具体方向性的机会的略微变化。我们为什么还是那么看好这个方向,我们认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过去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到今天变成鼓励生育,会带来一个很大的影响。要去努力降低社会的运行成本,最重要的三个领域就是一个房地产、教育、医疗。教育基本都歇菜了,俞敏洪先生也说了教培时代的结束。医药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量采购价格控制会越来越严格。事实上,单一买家的商业模式会有很大的挑战,对企业的盈利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这里也带来一系列的投资风险性。我们可以看互联网巨头但凡冲击到广大劳动群众的钱袋子,也同样面临到各式各样的挑战。地产到今天为止,都是这个政策都是超严格,在流派如此之严重的情况下还没有放松,这个政策定力足够强大,也说明了决心。


在今天我们经济增长驱动力也面临了一个全面切换,我们知道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就是人口、资本、全要素生产力。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之下,决定了人口不大可能是高增长的。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的问题,这也决定了我们下面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并不认为这个通胀是可持续的,因为任何的通胀一定是总需求的爆发。人口老龄化决定了总需求爆发就是个伪命题。那么随着这基数效应的下降,阶段性的疫情、海运等等扰乱了全球供应链的释放,这个问题会越来越弱化。这是我们的一个观点:人口很难成为驱动力。第二,地产时代的结束, 地产和基建也是高度相关的,也决定了资本很难形成一个强驱动力。所以后面的所有的经济增长只有一个路径,就是我们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那么最核心就是我们的科技和制造,我们今天中国的制造业过去以规模为导向,就是大而全,但是到今天我们整个制造业不断升级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包括我们的发展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那么我们越来越需要专精特新的这种公司来给我们在高端领域或者在一些更细分的领域进行全面的攻克,然后为整个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打奠定基础,所以这里面是很重要的一个机会。在专精特新上,我们整体的科技大背景,我们认为一直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不说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我们现在今天中国已经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的领域,我们就讲一下半导体。其实大家如果去半导体公司去交流一下,或和从海外回来做半导体的华人聊聊,它们会告诉你,美国像 IBM 这种企业里面都是华人,要不印度人。因为白人根本不不愿意做这个事情,其实半导体是个比较苦逼的行业,但这一比较它其实比较适合中国甚至亚洲人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民族特征。所以我相信中国一定是可以全面突围的,并且我们更有可能突围的道路不是我们的先进制程,是我们的成熟制程。先进制程的需求主要是什么?主要是手机服务器、电脑 PC 等等。事实上我们中国制造业占到今天这么重要的地位,老外也不可能不卖给我们。我们今天最重要解决的 90%以上的问题,是需要成熟资产解决的,所以这里面给我们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我们举个例子,就家电里面的变频模块,有个龙头企业,原来一直都不用中国企业,导入非常的困难,它一直用美系的,但是这一次因为汽车缺芯,美系供应商就把生产线调整造更多照顾汽车业务,那么就带来削减了 IPM 的供应。那么这个龙头公司它被迫要切换供应商,引进中国供应商,这个切换速度非常的快,还超出了过去一个半导体审查的周期。我就举这个例子,欧美半导体企业砍掉消费类的芯片去保它的汽车,保它更高端的业务,在缺芯的过程当中给中国企业带来各种各样的机会。这里面这个机会就在于就像欧美这种半导体的大坝它不能出现裂缝,随着时间,它们的大坝一定会崩溃。因为我们今天中国的半导体就像大坝上的裂缝中,它会不断的扩大扩大,所以我觉得在很多领域都同时发生这种状况。就好像我们手机的充电芯片也是一样,原来是 TI 的。然后现在 TI 砍掉了生产线,全部把订单转移到中国的公司。和 IBM 一个道理。其实这些领域的发生是非常广泛的,就好像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公司在接到这种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厂商 5~10 倍的订单,非常恐怖的订单量。5~10 倍的订单怎么来的?整个行业肯定没有这么爆发的增长,那么肯定是国外的厂商砍了供应,被迫加大转移,这意味着我们缺芯带来了中国企业在更快速的进口替代,给中国从 0 的 1 的突破。这种突破,带来全新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产品上,中国企业实现全面的突围,这一点我们是非常有信心的。


回到刚最开始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 IGBT 这种功率半导体企业接到很多下游客户天量的订单。那也意味着明年我们的功率半导体非常可能成为我们的光伏风电、碳中和,以及我们电动车的最重要制约因素,因为它很有可能是不够的。还有一点,现在最主要国外的玩家。它们扩产都是相对保守的,不会像中国企业这样蜂拥而至,它一定会低估进程,所以对中国企业来说其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当然现在中国在这里扩展速度也不算快,但我们认为可能会在未来 1~2 年内 IGBT 的供应会形成新能源发展的很重要的制约因素,所以它有可能成为最短板的存在。这是半导体的这种机会。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这种晶圆厂越来越多,各种资本支出的投放增加,我们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未来的前景会越来越好。因为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变成首选供应商,这是一个我们对半导体的看法。


另外新能源汽车,今天来说我们更看好的叫汽车的智能化,而不是汽车的电动化。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新能源基金,其实它们的持仓其实比较集中在以锂这种材料为主,大家在智能化里布局是偏少的。当然智能化的研究或者大家对这种企业的认知是有欠缺的,但智能化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智能化在今年是受损了,为什么?因为汽车的智能化不仅仅是电动车的智能化,燃油车也是需要智能化的,今年缺芯导致了中国智能化在很多领域停滞,因为车都没有,智能化的需求也没有了。八九月份很多车厂事实上的环比量下降了 30%,今年缺芯严重制约了智能化的推进的速度,那么这个压抑的需求最终会被释放,因为社会的需求依然存在。我们现在感受了智能化的车,很难回的回到去,就好像智能手机对功能机的替代,这是降维打击。所以智能化被压制的需求会最终在明后年逐步的爆发,随着缺芯逐步的缓解之后,它会逐步的爆发,所以我们对智能化,我们认为赛道充满机会。甚至一些传统车的零部件也是一样,因为我们最重要是看未来的车应该是什么形态,它需要什么东西。所以我觉得整个新能源汽车赛道不仅仅它机会在于电动化,还有智能化。我也不是所有电动化的机会都没有看, 我们认为竞争格局好的这种电动化也是一直也是会有机会的,但是可能不会再像今年这种全面的行情,更多是差异化的行情或结构性的行情。中我们更看好的是智能化的机会,这是我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观点。最后就是我们最开始讲的这种专精特新带来的种种机会。因为专精特新涵盖量非常之广泛,事实上我们看到这个市场行情像电风扇一样转,带来了很多标的, 它的估值是杀到相对底部,并且大家现在对三季度业绩过于敏感带来了一些公司的估值形成了明显的戴维斯双杀。但是事实上三季度很多公司的业绩增长或比较弱,不是它本身的潜在增长率出了问题,而是因为去年是个不太正常的三季度,去年一二季度的需求被压制了,然后很多公司的需求集中在三季度爆发,形成了高基数。就带来了今年三季度很多公司的业绩并不好看,这里面也压制了它的业绩增长甚至出现下滑。当然随着时间的基数逐步降低。第二个我们上游原材料的涨价逐步放缓,我相信后面的制造业的业绩以及我们的海运的解决,技术效应的消退,我们很多制造业的业绩会逐步好转。有一些专精特性或者有一些中小市值龙头,重新回到一个高增长路径。那么如果这个转变会带来一个戴维斯的双击的过程,所以我们觉得里面是充满机会的,最重要是我们能把握到多少。事实上如果专精特新这种机会一旦爆发,对主动基金是非常大的挑战,就好像我们 2014 年开始,中小盘股大牛股涨几倍涨几十倍的都有,大家可以看到主动基金能跑赢中证 1000 的那时候非常之少的,这种挑战是巨大的。当然对我们来说,我们不能不布局这些领域,所以我们也会把一部分精力投入在这里面,并且我们的确在这里面看到一些很便宜的公司,我们现在以便宜的公司股价去买入,暴露的风险是很低的。当然它有可能不涨,但如果它重启一个高增长的通道,那么对我们来说很有可能赚大概是双击的钱。


三、回答交流
                                   


1、三元装机量已经从最高峰的 80%以上占比下降到 40%,这跟近几年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成本下降较快,三元成本下降不明显有关。您对后面三元电池市占率是否会继续下滑做如何判断?

我觉得磷酸铁锂有它自己的致命缺点,就是它的低温性能很弱,尤其我们的东北这种北方城市,零度及以下,它的问题就充分暴露。现在事实上这也是磷酸铁锂的头号难题,它事实上有明显的地域的属性,全部磷酸铁锂也不行,温度在零度以下,电池的挑战就巨大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无论 LG 包括还有松下,它们都在推 4680。当然 LG 也同样有方案, 是在 4680 里面实现磷酸铁锂的方案,但是这种概率其实并不大,虽然那两套方案都有,但大概率还是用高镍的方案。4680 解决了一个高镍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在可控安全性之下, 那么意味着它要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它更有可能的是 4680 的高镍电池是最主流的,不大可能是 4680 叠加磷酸铁锂,所以 4680 的电池出现,同时也解决了大家对它的安全性的焦虑。所以我们认为未来更有可能是技术并存的可能性。现在还有一种技术方案叫混搭方案, 同时有磷酸铁锂搭配着三元,它的目的肯定是为了解决低温性能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东西是长期并存,不大可能说某一个彻底替代的另外一个,阶段性因为成本优势磷酸铁锂发展的快一点是有可能的,但是它不是完美的一个品种,所以未来我觉得还是并存。当然现在磷酸铁锂经过比亚迪提出刀片电池之后,让磷酸铁锂相当于在这种中高端车也找了相应的位置, 我们可以看特斯拉,看到更多的车厂已经也要采用磷酸铁锂的刀片的技术方案。当然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刀片电池还有进一步的方案,里面那一层用铝塑膜替代铝壳,然后通过灌胶来把它固定住这种软包堆叠的方式来实现,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所以磷酸铁锂自身通过这种刀片电池工艺发生更大的改变,不断提升自身的能量密度。高镍是往 4680 的方向去发展,所以我觉得这对行业都是好事,因为未来我们也可以看到会越来越多超过 1000 公里的这种续航里程的这种车的出现,所以我觉得这两条技术路线随着这种技术应用会并存的发展。


2、储能是未来较为确定的方向,请问相关的正极材料,冷却系统和 PACK,是否有较大投资机会?还有哪些细分方向可以去挖掘?

储能它并不是一个特别高端的应用,我觉得最终还是讲究成本,所以我觉得光储能逆变器和现在的光伏逆变器没有本太本质的区别。它对新技术的应用并不会一个最重要的方向, 可能更多的新的技术应用会在于电动车上,就好像现在的 PET 铜箔等等这种集流体的改进等这种新的技术方向,新技术应用的储能最重要是规模化,把成本降到足够低,然后因为它又没有体积空间的消除,就好像你手机电池是最难做的,笔记本电池就相对简单一点,因为你笔记本要求低很多了。


3、消费里面有没有咱们比较看好的成长性较好的赛道?之前咱们拿过扫地机器人,后来卖掉了,可能是觉得竞争格局开始激烈。比如激光投影仪?这类偏硬件的新消费市场怎么看?

我们都是看好的,就是卖掉不太对。我们最开始卖掉,其实很简单,当时盐田港发生的疫情就是发生了疫情,它的出海口就是在盐田港,它一定会受到盐田港的发货的影响,盐田港整个都停滞的状态了。所以它一定销售收入带来很大影响,但当时市场又比较疯狂,我们进行了减持是这个原因。我们并不是说不看好这个东西,我们认为扫地机器人还是非常看好它空间的,我一直和别人讲一个道理,扫地机器人今天做的这么烂,它不能叫到今天为止发展到今天,它最多就要 70 分的产品,它肯定达不到 80 分,做的那么烂还能卖这么多,说明这玩意真是刚需,因为做的足够好就每个人都买了,正因为它现在做的不够好在进步,所以随着它不断进步,会刺激更多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最近今天出了一个新闻,不是说软银投资了高仙机器人,大家可以看到最认可的对手是谁吗?其实是一个 A 股公司。就是说我们认为扫地机器人的赛道才刚刚开始,我就这样举个例子,中国一年卖多少空调,一亿台左右, 我们的冰箱大概 6000 万台,洗衣机 4000 多万台,电视 4000 多万台。空调相对电视是 2.5:1, 不是每一户只有一部空调。一样的,实际也是有可能,像二三线有一些复式的楼,每层楼就要配一个。它是一个移动的东西,并且我们看我们家庭里面它是唯一移动的机器人,移动的家电,甚至可以做未来的护理机器人,同时把扫地都可以扫了。我觉得大家对这个扫地机器人的定义还是不能停留在现有的形态。它还在不断的发展和迭代的过程当中,它的新的技术应用不断在拓展,所以我相信随着产品的突破,功能的突破,这里面带来的市场需求会更大的激发,并且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在的扫地机器人的技术的飞跃速度远快于竞争对手,所以我们对这里面充满的信心了,这第一点。第二个我们比较刚才讲的激光投影等这些东西我们也是看好的,因为随着成本的下降,我们可以看到最近推出了一个低成本的这种激光投影的。因为代表了一个趋势成本的下降,然后亮度的提升会让市场需求同样是爆发。大家可以看到最近小鹏然后也推出了一个技术方案和吉米联合推出的,在电视里面自己做投影,看投影。你想想电视的封闭空间,它有一个环绕的立体声,天然的这种很多人家里房子不够大,装不了影音房,装修个要几十万。车本身就是个封闭空间。并且我们电动智能车之后,我们连尾气都没有了,我们是可以是在电动车里面睡觉,不存在一氧化碳中毒的问题,所以它会有很多应用场景,所以包括现在说的很多的云宇宙。云宇宙一定是个虚拟世界,它需要这种光学的突破,这种 AI 的技术都是要这种激光投影推升了。


4、海上风电怎么看?

海上风电现在成本降了很多,海上风电特别好的一点是在于它和过去风电有不同,风大的地方往往经济不发达。导致了它会制约风电的装机。海上风电的好处就是它的风比较持续一点,海上一直都有风,它没有太大太多的遮挡,并且它往往都在沿海发达地区,所以海上风电随着它成本下降,我们是看好的,并且我一直说风光储单单风储和光储都不太行,因为它都有天然的问题,但是光储我说天一直下一周的雨,这个就歇菜了,我们这储能配比一定达不到。所以风光储它一定是配比过来的,之所以风电储能打开了风电和光伏的空间,就是说我们认为现在好像光伏风电的这种竞争格局甚至比光伏还要好,所以我们还是看好的。


5、您能具体展开一下您刚才说的汽车智能化,特别是传统燃油车的智能化和电动车的智能化有什么区别,以及它有哪些细分的方向和投资机会?

我其实用了泛用词,汽车智能化事实上代表了一个车的升级。这个升级不仅仅代表是电子的升级。举个例子,我们现在这种奔驰的 s 级有这种空气弹簧。但是现在随着中国的国产化,空气弹簧主动悬挂,车看到一个坡一个凸起来的地方,它的悬挂自动升降,它提升舒适。这东西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机会,我们的智能化有这种感知层、应用层等等,感知层这种有很多毛细血管,大脑可能是华为这种做了,但它也还有更多毛细血管,各种传感器各种元器件的机会。我们还看到越来越多新应用的发生了,车上车机娱乐的系统带来这种芯片的发展。还有随着我们的车载摄像头越来越多,因为要越智能化这种交互功能要会越强,所以会对摄像头的需求会大幅上升,它肯定不像原来的只有两三个摄像头或一两个摄像头,可能要至少十几个甚至 20 个都有可能,因为为了感知周边所有,所以这这些都是智能化的一个范畴。包括我们可以看到新产品,现在有 AI HUD 多么酷炫。在你的玻璃里面,你的导航告诉你左拐右拐,你经常现在看看导航,你还要低头看看,后面只是它直接给你说在前方右拐。都是很好的应用,这里面会带来非常之多的机会,包括未来汽车它仅仅是一个 a 点到 b 点的工具吗?不一定,它是个高频使用的工具,那么让它天然具有入口级别产品的潜力。我们看所有的入口级产品,包括微信,包括手机,它前提是要高频应用。它只有高频应用,才有可能成为入口级产品。未来我们汽车仅仅定位于我们的 a 点到 b 点工具吗?不一定,好像我现在中午去我的特斯拉里面睡觉,因为它那个座椅可以 160 度,总比我办公室的座椅好。有时候你在电动车里面开会,你会身临其境的感觉。因为它封闭空间,所以它这种开会效果还特别好,还不影响别人。所以我认为未来的车的属性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所以它有衍生很多智能化的功能和应用对吧。


6、落实在组合层面的管理的话,咱们怎么去进行这么多跨行业的比较跟一些在投资上落实?

在一年多前基本上是我来完成的。但在今天我们因为从去年开始,我一定程度推动了景顺的研究部的改革,然后也给了公司在研究员招聘里面很多建议。所以我们景顺研究团队也从十几个人变成将近现在 27 个人,甚至未来有可能到 30 个人。我现在每周例会的时候,我感觉今天的研究员进步非常之大,我们有一些细分行业的研究已经有口皆碑。其实你问问同行或者某些领域,我们的研究员口碑已经建立起来,因为有些研究员我的的确确是面了四五十个人选出来的那一个。它肯定是不错的,所以我更希望的是建立团队研究、建立产业研究。我和领导一直说我们是幸运的,为什么说幸运?是我经过我三四年的摸索,我们逐步摸索出一个产业研究的初心。我们怎么去做产业研究?有一个建立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在大家都疯狂的去拥抱核心资产的时候,我去投了早中期,大家其实没有看到投资早中期的好处, 我是真正伴随很多公司成长的,并且这个口碑是有口皆碑的,很多公司会觉得你是懂企业的啊,你是懂产业的,那么到今天我们形成一个很好的效应,就在于而很多产业的人都认识我, 甚至我们去约一些半导体公司的董事长,别人约不到我约的到,这些口碑的自我的正循环, 我们逐步形成这种资源网络的优势、产业的优势,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到很多东西,我们深刻去理解。我们可以看美股过去 10 年,如果你不深入产业,你怎么做亚马逊、特斯拉这些股票的坚持持有。今天所有美国成功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它一定是得懂产业它才能做到, 如果单纯的财务分析早就卖了,根本就持有不了。除非你是个趋势投资者,在中途赚一票,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美股,如果今天你不懂这个产业真的很难赚钱。我们怎么去分享企业的发展,我们一定是要以产业为依托。那么经过我们多年的摸索之后,我们逐步形成了我们的模式,我们实际上通过这个模式的优化改进,来真正找到科技成投资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当我们还不断去完善当中,我们现在今天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有产业资源,很多人没有。今天假设别人认识到这一点了,它要做但是想做的也很多,我看现在很多私募也瞄着这个来走。就好像这里一个饭桌一样,我坐在这里就坐了这个位置,其它你们抢这个位置可能很难讲,我要是晚了几年我也抢不到,坐不到这里,但今天我们也坐在这个位置,我们就如何去利用我们的优势,我们对产业的理解不断的增强这个优势,然后在这里摸索一个高胜率的科技股投资的方式。


7、10 月中旬有一个内部交流,您当时对市场未来半年还是相对比较谨慎的,然后说觉得大概率会延续一个经济偏弱和流动性过剩的这样一个并存的局面,这个观点还是继续维持吗?

我还是维持,我觉得经济不可能好,地产弱牵扯了方方面面。但经济弱意味着它的流动性还得要放,它不可能同时踩刹车,然后流动性过剩经济弱。那么很有可能在 A 股是发生过的,2013~2015 年就是这个状况,那时候叫小股票横行。那时候你都不知道小股票怎么炒的, 所以我觉得未来很有可能是中小股票启动,对我们来说挑战真的是挑战。但是相对来说,因为我们一直都会有这种布局,可能我们相对其它人适应性会强一点,但是对我们也是挑战。我一直在说今天很有可能就像我们身处肥皂水当中,泡沫的不断诞生。今年就像是个巅峰赛市场,周期股这风潮,煤炭也是一样。并且国家进入干预,又让波动更加剧烈了,所以我个人觉得未来还会有不断的机会,在不断的机会看我们怎么把握。流动性衡量指标我觉得一个其实对资本市场来说,衡量指标就是它的交易量。这是从我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在债券市场仅仅是信用风险的问题,我并不是太在意,你可以看到我们市场弱的时候,我们经常都是万亿级别的交易量。


8、你怎么看待曾经那些消费电子时代比较牛的股票的未来的投资机会?

我觉得消费电子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了,但今天至少说明一点,手机时代已经结束了, 这些公司手机时代一旦结束,对很多公司是个挑战。它只有一个结构性行情或者就存量博弈的行情,没有增量蛋糕。所以只有这种机会,但是这些公司都要转型,新的方向应该加大探索,这个就是与时间赛跑。就好像今天如果所有的机构基金的研究还停留在核心资产,这种模式之下,那么你的研究体系能否适应未来的挑战?这是个问号啊。今年其实对很多基金都是个全面的挑战。我们如果遇到这个问题,那么我们更多就是要如何快速有效的去解决,跳出这个问题,对企业也是一样的。对所有的消费电子的企业也是一样,所以这里面我们就要看企业的管理层,当然首先这个公司不应该有强大的主体,它还跨不过去那就没办法了。所以我们要具体公司具体分析,但我相像中国的消费电子的公司,尤其手机产业链公司,它是几百家或者上千家逐步诞生出来的,有非常强的成本控制能力,非常强的竞争力,它要转型还是能转。所以我相信最重要是这个东西在看企业的转型的方向,原有业务就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9、怎么看待这些军工股的投资的机会?

军工股我也看好,但是对我们来说,不太符合我要投资的方向,而我们还是希望说它真有技术的优势,真有一定的垄断式的优势。对我来说,军工股某种程度和我的投资理念有一定的违背,因为太难跟踪太难研究。我没办法根据下游需求来去判断。要有一定的垄断性,不是说通过招标抢标,和领导关系好,这种模式对我来说是不可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绝对的竞争优势的军工股。但有一些军工股可以释放利润,有一些军工股可能放不出利润,放不出利润对我们来说可能它更多是情绪驱动,而不是业绩或者收益或者增长驱动,那么我们就不倾向。


10、您对汽车整车还有这些传统零部件,投资节奏是怎么把握的?

我觉得每个公司都会有自己的机会,最重要是它这些零部件是在电动化这个时代,包括混动化这个时代。明年肯定混动的元年,因为明年之后尤其二三年之后,应该是很多大爆发的时候,为什么?现在的车厂推出的车型节奏决定了,大规模的去做混动车型,那么它一定就是混动大爆发的元年。无论你在任何一个零部件厂商,在电动化这个过程当中,价值量应该是提升,或者最好大幅提升。如果只是不变的话,那就不是我的兴趣所在了。我希望看到在混动化或者电动化过程当中,价值还是大幅上升。


11、在汽车智能化具体方向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包括像智能驾驶,包括软件这一块, 包括智能座舱这一块,您现在关注的相对细分的一些方向是什么样子的?

我个人觉得因为太大的东西我们还要去评估。我们系统级的软件,包括鸿蒙会不会在车机上推等等这些东西,都有很大悬念,我们还没看到清晰的路径,究竟华为在智能电动车里面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我们也不确定,所以我们今天一定是先在这相对明晰的机会上找,而不是在相对朦胧当中找。


12、刚才您提到半导体也说了,其实今年我们国内的一些像企业比较好,可能有很大的因素是因为外部的订单转移过来,这个因素的话您刚才说明年它们的扩产很保守,但是因为今年转单这个事情,在资本市场它交易的也是比较充分的,现在都已经挖掘到像时代电气这样的一些票了,都在进行补涨,它们涨到现在这么一个程度,您觉得接下来还有多少的空间?或者说您觉得这个预期还有没有预期差?

我不明白时代电气为什么这么不堪。时代电气在这里面是最强的,我说技术,无论你其它家现在更多是配 A0 级和 A00 级,真正能进入中端车也就只有它,因为在今天它是最强, 它未来不一定是最强,但是今天它应该是最强的。转单这个问题事实上炒得并不充分,其实今年还不是很明显,因为所以它体现的是明年的订单。我刚讲 5~10 倍订单,是明年的不是今年的,明年客户希望它提供这么大的量,但是它们都满足不了,所以我觉得今年 IGBT 还不是紧缺的因素,今年紧缺的是 PVDF 这种化工品,包括六氟、包括工业硅这类型的产品,而不是其实今年 IGBT  还好没有那么紧,但明年就不一样了,挑战主要是在明年。所以我个人觉得油气储能爆发并且我们的中高端车越来越多之后,其实你可以看我们的车的结构增量, 很多还是连 IGBT 都没有的公司。如果它未来更多中高端的替代,那么需求的跳跃不是今天靠这种 A0 级的这种推动的。


13、IGBT 还有碳化硅,两个都有交替使用,碳化硅这个领域您怎么看?

碳化硅它一定是和 IGBT 并行使用,它很有可能是像三元和磷酸铁锂的关系,它不可能说它会彻底替代掉 IGBT 因为它毕竟贵很多。我们内部也做了个测算,我们认为应该是到 2025 年,碳化硅才是真正的爆发,现在到今天为止供给都是最大问题,所以碳化硅没有爆发那么快,但是会有从明年开始,好像小鹏这种就开始会试水了。但是不代表它爆发,只是代表它是个方向,是个很好降能耗的方式,但它又不可能是完全替代。因为就算碳化硅现在良率也是有非常有限,所以挑战是比较大的。我们可以看到现在 IDM 企业相对来说好扩,只要它厂现有厂房上有位置,它可以通过加线的方式来去增加。还有取决于你厂房有没有地方,有没有可能加设备的空间,还是可以弄的,不然供给怎么能扩得出来。但是你要相信中国企业, 它会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更有优势,因为中国企业决策速度快,等德国人、日本人走一遍流程,一年多过去了,再等它再扩产,4 年过去了,中国可能决策过程就半个月,开始买设备一下子就开干了。


14、在当前的机会上,您的组合是怎么布局半导体的?比如说您最近的半导体的比重大概构成是什么样的?

我们应该是百分之 20 以上是半导体,我说全行业基金,因为我们半导体应该是超过了新能源汽车的。我们有军工、半导体,还有功率半导体,各种各样的都有,还有半导体材料。但我们材料为主偏向买龙头。因为最好它有国际供应商的供货经验,我们现在投了那么多, 肯定用有供货经验的,新的供应商没有人敢试的,不可能也没这个能耐,所以这里面会带来的很大的机会。说实话,设备真正偏向平台级公司的就只有两家。就是其它要不做一个很小的设备,因为小的设备是没有竞争力的,从长期来看都不一定有竞争力。但我觉得设备有一点我不太喜欢,我电子基金是有设备的,有一个东西我一直觉得设备是个二阶导,一直不太符合我的偏好,我更喜欢材料这种持续性。


15、您刚才也提到您跟产业链比较熟,刚才除了提说到华为的产线可能要试片以外, 像华为它自己对海思这一块是属于完全放弃了吗?如果华为完全放弃海思的话,海思原来的一些技术还是比较领先的,包括在安防芯片这些都挺领先,像这些领域它有没有可能逐步的转让出来,这领域里有没有一些投资机会?

已经转了,像安防芯片,富瀚微这种票上涨都是因为受益于小海思的转移。但是我觉得随着华为的自营产线的推出,它的问题也会逐步缓解。这个东西我相信华为,我觉得不用太担心它们真正强大。中国一个科技公司 PK 美国几家公司,同时 PK 苹果、高通、爱立信等, 这很难的,极限打压之下都能活成这个样子不容易的,它缺少时间,所以我觉得具体我们不评论。但我从我们内心当中,我们相信它一定能成功,并且它们寻找解决的方案比我们想象要多,所以我觉得不用太为它们担心,至于在小海思的替代,因为只有小海思对外,小海思去年已经开始找了,不是今年的事。最重要是看这个公司它有没有持续的研发能力,小海思这种只是一次性的事件。一定要看它有没有持续的研发能力,竞争对手给你个机会,你要抓住还要扩大胜利。只吃一口,那没意思。就好像我们今年有一些股票涨的很厉害,半导体公司,为什么?它公司都参与代理商的炒货。其实它道理逻辑也非常顺畅,我也知道我只能赚这一次性的钱,我干嘛不把这次赚了,我也不考虑什么升级不升级。我的产品反正是 low, 我反正把这个钱赚了再说。但是有一些公司又不一样,我有升级,国产突围有 0 的突破的可能性,可能为了长期利益放弃掉所有的短期利益,但我们在今天的选择一定不是选择前者, 而是后者。而所有全市场都认为因为芯片价格下降了,所以周期半导体要跌,根本代理商的价格和上市公司一点关系都没有。


16、现在市场上可能大家也在比较新能源车和光伏,就觉得可能今年是新能源车的一个高点,但可能明年的话大家会觉得从增速上来说,可能光伏会比新能源车更好一些。就想听听您就从这个产业逻辑来讲,这两个大概板块现在在什么样的位置,然后明年怎么看?

说实话我们光伏的投资比较失败,我现在和我同事开玩笑,以后再也不要说我们懂光伏, 因为都看错。但我实际上在今天我们是不偏向投资公司的,就是因为光伏有个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和缺点就是它的扩产太容易,它扩展周期太短,无法丈量供需节奏是怎么样的,然后估值很贵,对我来说不是我的偏好。就算有可能需求爆发,但就说不定供给更夸张更恐怖。好像硅料下降会不会形成硅料的减持,我也不知道,其实我很难判断,但电动车有很多环节其实挺有意思的,它的导入周期很长,其实半导体导入周期也很长,因为这次缺芯危机,好多公司没几年根本和你没关系,就好像半导体材料它导入出去是四五年级别的。没有那么简单,为什么我们剩下这些行业,因为难做,所以才剩下它,容易做的早做了,对中国制造业来说还有什么难的。这也为什么这些行业剩下,就是太难做,或者过去 10 年就为了导入。


你看有些半导体公司它的业绩刚开始放量,但是它不是今天导入的,可能 2010 年就开始干这个事情,干了 10 年啥都没看到。现在到收获季节,你和我算 PE,有啥好算的?因为过去我都在烧钱,只有这么个 PE。所以我们有时候在一个企业初期的时候,其实应该更弱化 PE 的概念。它过去为了将来做了什么,这还是我们更考究的问题,这是我最看重的。光伏对我来说挑战的就在于我们知道它需求是增长的,但是我不确定它供给是怎么释放的,对我来说充满不确定性。以我的级别的资金,我不愿意冒风险我一点准备都没有。


17、对整车这块怎么看?

我挺看好汽车的。明年有几个有利因素,一是今年被缺芯压制了很多需求。第二个,虽然我们中国的库存不是历史最低位,为什么不是历史最低位?因为我们的今天的库存周期失效了,我们库存里面有一大堆死库存,这死库存永远都卖不掉。它就占用了,实际上它是无效库存,所以但你从美国来看的话,它库存是很低的。但你可以看到现在这轮车型的预定周期非常长,所以我们觉得明年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的机会是非常大的,最重要是谁能走得出来。第二个我们过去中国只能定位在 15 万级以下,其实很难赚钱,这里面赚不到什么钱,像我们逐步突破 20 万。今天大家去汽车市场看了一下,中国国产是做的越酷炫。搞到现在,看日产日本的车太low 了,不像中国做的那么酷。我相信汽车的智能化电子化过程当中,中国的企业竞争优势越来越强,所以我们觉得汽车充满机会,当你说谁胜谁负不知道,所以我们觉得我们也是走一步看一步,但对我来说不可能只买一个,因为我也不知道谁最终会胜,我只要从它胜的概率来看,但我不看好会有体制制约的公司。所谓体制制约,今天它没意识到, 它原来在这里越强,有可能它内部抵制的压力越大。我们知道改革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对国企挑战是巨大的,如果一个领导没有破釜沉舟一往无前的决心,根本办不成。今天能成功的测试,首先它得要完成体制改革,没有体制改革一切都空谈,它一定改变不了没落的命运。正因为过去它越强大,它的固有势力就越强大包袱越重,转型的难度就更大,要更强更有力的领导才能改变得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连大众在这个过程当中都举步维艰。所以我们不知道谁能胜,但是你首先我投资这些东西前提必须要体制改革,不改革挑战巨大,因为有可能直接错过了黄金时刻。


18、为什么优选的仓位一直比其它产品略低的原因,以及几个在管产品之间的差异?

优选是因为它被动 20%利率债必须的,合同规定。就其它的几个产品差异,优选、环保、创新成长、成长领航是基本上一样的,我也不太投港股,因为我觉得港股不是个友好市场。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是一个行业基金,成长龙头投资 200 亿以上的为主偏大市值一点,公司治理偏绝对收益一点,主要差别在这里。创新成长和成长领航区别不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大金重工
S
宁德时代
工分
0.63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