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东吴海外•港股淘金会议纪要•金股推荐
韭菜斌
2021-02-28 20:22:14
【东吴海港股淘金】
2021港股配置思路及金股推荐
2021.1.20
陈李 东吴首席经济学家
张良卫 东吴联席所长、传媒互联网首席
侯宾 东吴通信首席
王平阳 东吴电子首席
马祥云 东吴银行首席
胡翔 东吴非银首席
朱国广 东吴联席所长、医药首席
汤军 东吴社服首席
吴劲草 东吴零售&教育首席
陈显帆 东吴联席所长、机械&军工首席
袁里 东吴副所长、东吴环保首席
曾朵红 东吴联席所长、电新首席
黄细里 东吴汽车首席
欧阳诗睿 东吴海外分析师
【东吴策略观点】
【陈李 东吴首席经济学家】
第一,在资金流上来说,我们认为港股的上涨,不仅是南下大陆资金的推动,也包括欧美资金回流的影响。大陆资金对一部分的股票有影响力,但并不对整个香港有影响。我想指出的是,大陆资金联同欧美资金一起推动港股上涨。
第二,在可预见的将来,进入香港的资金会越来越多。这不仅是因为香港是最便宜的中国资产,且涨幅相对落后于A股和美股,更重要的是香港在2021年会引入大规模的IPO,香港2021年的IPO规模远超2020年,是有史以来最高水平。在目前香港IPO的管道里面,有大量的新经济、新科技的代表,比如下周上市的快手。这些新经济、新科技的代表,也会吸引国内及海外资金进入香港,所以不管香港本身的表现怎么样,它的成分股的变化就会吸引资金流。
第三,由于香港是国内及海外资金共同推动,他们的偏好是不同的,港股可能会百花齐放。南下保守资金偏好更低市净率,高股息的银行、地产,而海外资金更偏好中国的互联网、新科技。部分公募、私募偏好新经济、零售,比如电子烟、或者医药(创新药)企业。在我看来,不同的资金偏好是不一样的,不存在统一的投资策略,每一个细分赛道都能找到不错的标的。我个人觉得香港应该是一个非常自下而上的市场,也不需要自上而下制定统一的赛道策略。
最后一点,我个人觉得香港市场在第一季度跑赢A股的概率非常大。其中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短期资金的共同助力。不仅是大陆资金,也包括海外资金,特别是海外资金,第一季度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对香港来说货币的环境比内陆A股更好。对于国内来说,可能还会有一些收紧的干扰,香港完全没有。第二,业绩。一季报的企业盈利,由于我们认为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非常强劲,所以3、4月份公布的一季报非常的良好,也会吸引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香港。因为我们都知道外国投资者对业绩是极其看重的,所以业绩期会有很良好的表现。我觉得从现在到四月份,港股都能够相对跑赢A股。
主要是跟大家沟通一些跟市场不同的看法。最重要的是香港现在的牛市不是南下资金单独的结果,它是包括不同资金合力的结果,香港从现在到四月份都能不断的跑赢A股,应该用自下而上的方式选择股票。
【欧阳诗睿 东吴海外分析师】
我们认为当前港股市场的上涨并不完全是由大陆投资者推动的:
首先,从交易的角度来看,目前南下资金的周成交金额占整个港股的周成交金额的比重是8%,这个比例在历史上并不属于一个特别高的值,20年曾达到最高点28%。另外,南下资金并不是近期才比较旺盛,实际上2020年南下资金的流入金额就已经很大了,20年净流入了6000多亿港币,和17-19年三年加总的金额差不多,但是整个港股2020年净流入规模只有700亿港币,这说明 20年外资从香港市场撤离了5300亿港币。从去年11月起外资才开始快速追加港股,所以这一轮港股市场的上涨,实际上是南下资金和国际投资者共同推动的一个结果。
但是,大陆资金确实对于一部分的股票有比较明显的定价影响力,主要是两类:
1. 受到美国禁令的影响的股票
美国投资者被要求不能参与,需要在一月前抛售,比如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芯国际、小米,我们也可以在南下成交前十的名单里看到这些名字,那么我们可以判断这些股票近期的上涨都是由大陆投资者来主导的,而且未来南下资金会掌握更大的确定性的定价权。
2. 低估值、补涨的股票
今年以来,南下资金在个股里的市值占比变化幅度最大的几支是:保利物业、长城汽车、东方证券、紫金矿业、复星医药、海通证券,幅度均超过>25%,而这个期间物业股、证券股股价上涨,显然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内投资者的影响。
如何看待美团、小米、腾讯、港交所的上涨?这几支都是一个月、近七天的十大活跃成交股,但是对比南下资金在它市值里的占比,今年以来的提升都不足0.5%,说明南下在资金大力加仓,但外资可能在以更大的幅度加仓这些股票。 
【东吴传媒互联网观点】
【张良卫 东吴联席所长、传媒互联网首席】
坚定看好港股核心资产腾讯、美团、小米,看好SaaS主线、游戏,关注短视频赛道
 
相关标的:
1. 腾讯控股
微信生态潜力大。视频号进展超预期,弥补短视频短板,用户时长占比有望回升。完善生态布局,激活生态价值,丰富业务场景,丰富社交体验,打开业务想象力和空间。
 
微信支付展现业绩弹性,支撑公司业绩较快增长;游戏和广告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腾讯是确定性最强的标的,17年开始深度覆盖,持续跟踪,历经波折,在互联网公司中整体的估值水平具有优势,对应21年大概35倍左右。
【风险提示】:国际关系恶化风险,金融监管风险
2、美团基于二点逻辑依然看好:
1)外卖业务单量和每单盈利都存在比较大的提升空间,每日单量8000万-1亿单,每单盈利取决于补贴力度,骑手成本转移,广告变现效率等,利润天花板和空间比市场更乐观;
 
2)公司组织能力及业务边界扩张能力强,新业务布局打开业务想象力和天花板,在社区团购等方向的布局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国际关系恶化风险,金融监管风险
 
3、小米集团
20年5月份发布深度报告《小米集团:流通损耗、渠道变迁与小米生态的竞争优势》推荐小米,我们认为小米依靠其独特的业务模式和非常高效的流通体系,从而构建了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支撑其业务不断取得突破,当前依然看好,美国禁令带来买点,当前手机销售进入缺货状态,高端化取得成功进展,线下渠道积极推进,为扩大市场份额进行了充分准备,手机销量增长和高端化推进将显著带动公司互联网业务收入规模的提升,从而提升利润水平,带来显著业绩弹性。小米生态的手机*AIot战略稳步推进,继续看好其估值和业绩的双击。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技术升级风险
 
4、SAAS赛道:微盟集团、中国有赞
当前saas公司面临的行业大趋势是:中心化电商平台和线下商圈的流量红利殆尽,企业面临传统渠道获客难的问题,希望寻找流量洼地,以微盟、有赞为代表的saas公司帮助商家进行DTC即品牌直营模式的基建,沉淀私域流量变现同时掌握到消费者的数据资产,进一步解决留客难的问题。
 
需求来看,分为线上和线下:
从线上来说,中国最大的流量来源之一,微信生态是天然的私域流量池,存在着巨大的变现机遇,基于小程序的电商SaaS已经产生了规模的交易,视频号的出现又带来了巨大的机会,电商SaaS接入视频号丰富了视频流变现的场景,微信今年也将加大视频号的变现推广。目前基于微信的私域流量电商交易占线上电商交易不到8%,美国中心化电商平台线上交易额占比不到50%,线上交易额排名第二的是Shopify,我们认为未来基于微信的私域流量电商交易仍将快速增长。
 
从线下来看,商家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空间巨大,20年的疫情加剧了商家上云的需求,目前国内SaaS服务渗透率不到8%,全球的数字是22%,电商SaaS公司也在积极拥抱线下门店SaaS的机遇,相比电商SaaS客户群偏中小商家,门店SaaS中大客户的需求较多,而大客的流失率更低、ARPU更高,未来量价均有提升空间。KA客户的年均订单收入可达20-50万,目前国内年收入在2000万以上的零售企业数是十万家,叠加大量的中型客户,这带来的线下数字化空间是千亿规模。
 
整体来看,SaaS行业能看到的市场空间非常大,增速快,发展的确定性强,同时云计算具备类消费的属性,美股Shopify的PS(TTM)估值达60多倍,我们认为在产业趋势向好的情况下,仍然存在良好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用户增长不及预期
 
5、心动公司:
我们认为心动公司是游戏行业中比较稀缺的仍然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优质标的,从产业链来说,他是覆盖了研发、发行、渠道一整条完整的游戏产业链,公司的看点在他的手游社区兼分发渠道TAPTAP的资产。游戏行业当前面临的几大趋势是:精品游戏研发成本越来越高,行业对于精品内容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渠道对于内容的分成比例过高,这么一种利益不平衡分配机制非常不利于优质内容的生产,taptap不对开发者分成的这种模式是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在内容方与渠道博弈升级的过程中,心动是受益于这一趋势的。
 
我们认为对taptap的跟踪主要看两方面指标,用户规模和用户活跃度,当前平台MAU超2500万,用户上限我们看到约1个亿,当前国内手游玩家已经6个多亿,平台用户画像为年轻对游戏品质有追求的玩家,这部分潜在用户我们认为在1个亿左右,平台用户增长战略为内容引流,尤其是独占性的内容,公司未来也会加强大DAU赛道游戏的研发,推动平台用户增长。
 
用户活跃度这块,公司也在积极完善社区生态,希望把平台从偏工具属性往社区属性转移,包括沉淀社交关系,比如打通平台与游戏账号;以及大力丰富社区内容,过去平台内容不够丰富限制了用户浏览时长,今年会加大PGC与UGC内容建设,考虑推出用户激励措施。
 
参考朋友圈广告变现过程,我们认为长期广告位开放有望达到3-4条,对应ARPU值有翻倍空间,长期用户规模有望达到1个亿,同时以UGC为主导的平台利润率较高,看好社区资产的长期发展潜力,有望成为游戏行业的核心资产。
 
后续我们也将持续跟踪优质的爆发力的成长公司,类似于17年把握IGG的机会。
【风险提示】平台用户增长低于预期
【东吴通信观点】
【侯宾 东吴通信首席】
1、中兴通讯:
政策以及基建建设节奏逐步明晰,随着招标等诸多催化剂的释放,市场担心的5G网络建设足量推进,中兴作为科技龙头,在技术实力以及市场份额等多方面更具优势和看点,当前时点建议重点关注:
1)之前市场担心5G投资建设放缓,元旦前工信部肖部长放出明确信号,21年将建成至少60W基站,因此5G建设节奏来讲不会放缓;
2)产业链的悲观因素反应充分,积极要素不断出现,一是5G手机终端的渗透率的不断提升,C端应用不断推出,二是移动互联网流量进入拐点;
3)中兴通讯估值水平来看,A股2021年不到30倍,港股在十几倍,相比于业绩预计增速以及和国内其他市场龙头相比估值更有吸引力;
4)市场认为中兴通讯偏周期,但从业绩来看,一方面3至5年内业绩有持续推进,另一方面政企业务有持续的增量。首先传统业务板块来讲,5G份额稳步提升,预计将提升两位数,5G业务增速更快;政企业务加速推进,业绩贡献稳步显现,将支撑下一阶段增长曲线;100%控股中兴微电子,强化核“芯”竞争力,技术优势继续保持。
5)大比例股权激励落地,激励力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信心更足。
 
2、运营商
当前运营商B端创新业务爆发力强劲,ARPU值逐步提升,经营效率改善,股息率持续攀升,而运营商港股和A股估值均处历史低位,重点关注三大运营商估值修复机会,核心观点如下:
1)估值水平来看:三大运营商港股的PB和EV/EBITDA估值都在过去十年最低点,股息率达到8%,具备较强的配置价值;
2)运营商创新业务在起量,ARPU回升,收入和利润不断上涨;
3)2B业务有较好的增量,运营商2B业务产业链内的话语权不断提升,业绩有望超过市场一致预期。 
【风险提示】科技摩擦加剧,5G基建进度不及预期。
【东吴电子观点】
【王平阳 东吴电子首席】
1、港股电子股与A股的估值差异不大,稀缺性是更多的考虑因素。
核心标的中,除AH股同时发行的中芯国际以外,整个电子板块在A股和港股的静态估值差异不是特别明显,甚至部分港股电子公司估值较A股更高。港股电子股投资的吸引力更多的是公司在相关赛道的稀缺性。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较为一致的共同基本面与差异不大的估值水平,往后展望,港股与A股的电子公司更多的是联动,而不是跷跷板。
2、港股电子公司具有稀缺性的标的
消费电子领域:
小米集团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手球和IOT品牌公司,目前高端手机的出货量不断新高,2021年的销量目标很不错;光学赛道领域,舜宇光学科技是全球光学镜头龙头,除了安卓手机端以外,在汽车电子领域也有很好的技术储备,这是近期时市场的热点;苹果产业链端,包括比亚迪电子在内的一批优质公司,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在结构件和组装端都有望发力,持续获取新增蛋糕。
 
半导体领域:
重视晶圆厂端,中国最大的两个晶圆代工企业之一的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目前半导体产业正面临着8寸产能紧张的局面,将带动相关的晶圆代工厂景气度向好。 
 
【东吴银行观点】
【马祥云 东吴银行首席】
首推唯一的标的是建设银行H股,当前我们在A股推荐也排前三,港股里排第一。
 
从行业角度的观点,银行业基本面春暖花开,资产质量春暖,业绩花开银行股行情很显然没有涨完。港股的投资机会,我们关注低估值、高股息率的个股投资机会,也就是国有大行。
 
为什么选择建行?从资产质量的角度,建设银行在六大行里相对来说最好的,虽然邮储银行也很好,但是邮储银行报表的历史包袱比较少一点,建行是相对较老的四大行,而且邮储的估值也反应了,有一定的估值溢价,建行的估值还是比较低,建行港股市场的估值2021年PB 0.54x,历史底部,A股涨到0.7x,从AH折价率的角度来看,建行港股的折价率还有25%,在大行里相对来说比较高。结合估值、基本面的资产质量、折价率、股息率(接近6个点),建行的综合性价比最高。
 
一些客观信息:中信银行的港股折价率42%,是两地上市股票里折价最高的主流银行之一,股息率有7-8%。
【风险提示】1)利差快速收窄;2)不良率上行;3)融资需求大幅下滑。 
 
【东吴非银观点】
【胡翔 东吴非银首席】
一个板块一个公司。板块是保险,从偏长期的角度来说,保险板块长期的绝对收益空间是足够大的,尤其是港股这一块。港股的保险股估值处于历史地位的水平,尤其和A股比折价率是非常明显的,比如中国人寿,折价率达到了4折,其他公司基本上也在5、6折这样的水平,所以港股的绝对收益空间是足够大的。另一方面,从保险公司自身角度来观察,保险对于确定性收益,高股息资产的需求是越来越高的,这种资产的稀缺性也是越来越强的,在低利率环境下,这种资产也会经历一个估值重估的过程。几家公司的股息率基本上都在4%-5%的水平,所以在行业长期稳定增长的确定性情况下,低估值+高股息,我们觉得保险版块是值得长期配置的方向,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可以重点关注。
 
远东宏信:
是我们一直重点推荐的。这家公司也符合刚刚说的,低估值、高股息的特征,总体上公司核心业务,是金融租赁业务,和银行比较类似,在整个疫情修复过程中,资产质量、资产规模、盈利都是趋势向上,同时公司在旗下的几块核心产业资产,也有逐步资本化的计划,这将逐步推动公司估值重估,目标空间我们看40%-50%。推荐远东宏信基于:1. 经营层面基本面的改善;2. 核心业务资本化的过程带来估值重估。
风险提示:1)国内经济发展下行影响租赁业市场需求;2)金融监管趋严影响行业发展;3)疫情控制不及预期。
  
【东吴大消费观点】
【朱国广 东吴联席所长、医药首席】
 信达生物:
信达生物年内市值大概率能上2100亿,三年内市值大概率到达3000亿,信达生物逻辑如下:
1.首先是信达生物的PD-1单抗产品,在21年之前信达生物的几大适应症都在争取获批,虽然谈判涉及降价,但除了恒瑞医药之外,我们认为信达通过适应症批准的概率比较大,对于2022年信达生物在国内销售量的上市值得期待,同时PD-1的国际化同样值得期待,目前信达生物依靠国际巨头正在进行海外商业化。
2.我们认为信达是BIOTECH公司中国际化能力最强公司之一。创新药方面,医保降价幅度较大,因此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化能力十分重要,因此我们认为拥有较强国际化能力的信达生物与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风险提示】信迪利单抗新适应症临床以及获批进度不及预期;PD-1竞争激烈,降价幅度过大
 威高股份:
威高股份预计2020年的净利润在21亿左右,21年在25-26亿,在25年之前威高股份的净利润能够达到50亿元。威高股份的估值将随着高耗产品的占比提升而提高,我们认为未来5年公司增速相对于过去的3-5年会有明显的增加,所以我们认为威高股份估值的上升是极大概率时间,因此在40倍PE的情况下,2025年之前威高股份的市值可以达到2000亿元,因此威高股份性价比高空间大,威高股份逻辑如下:
1. 首先是包材,包材占据公司收入比率的15%,其中疫苗预灌封包装值得关注,目前市场需求巨大,公司已经相应提价,公司产能为16-17亿,因此这一业务对公司利润贡献将会巨大。
2. 其次是骨科业务,公司的骨科业务在脊柱、创伤、关节方面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数一数二,我们认为公司此块业务增速预期较好。
3. 最后是爱琅医药,我们认为公司爱琅医疗未来几年能够贡献为公司大幅利润,因此我们认为威高股份业绩未来几年加速现象会比较明显。
【风险提示】并购产生的风险;海外市场风险;集采降价超预期的风险;新冠疫情反复的风险
 
【汤军 东吴社服首席】
持续看好【港股优质资产】+【A股稀缺标的】+【低估值】+【沪港通比例持续攀升】,把握龙头高成长
1. 海底捞:顺周期复苏+开店超预期+提价预期,坚定看好未来3年业绩高成长与确定性。
1.疫后餐饮景气度持续回升,2020年全年我国累计餐饮收入3.95万亿(-16.6%),基本符合预期。单12月餐饮收入4950亿(+0.4%,增速环比+1.0pct)。我们看好疫后连锁餐饮继续加速布局,品牌化、连锁化率将进一步提升。
 
2.公司经营稳步复苏,20Q4整体翻台率预计恢复至至去年同期80%。 受疫情影响非连锁中小餐饮企业加速出清,行业分化进一步加剧,火锅龙头海底捞扩张加速,2020年新开门店超过500家,预计20年底签约门店超过800家,公司21年新开门店有望达到600家;伴随产品结构调整及SKU迭代,微疫情下火锅旺季有望逐步提价,业绩加速释放潜力大;我们假设20/21年各线城市门店客单价将稳步提升3%/8%。
 
3.盈利预测:根据开店及经营情况动态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2年收入分别为296.4、578.1、830.0亿元,同比增长11.6%、95.0%、43.6%,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9.5、53.3、75.4亿元,同比增长-59.7%、463.8%、41.4%,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为308、55、39倍。公司作为餐饮赛道的优质龙头在中长期仍将快速扩张,多元赛道及智能化布局或将打开增量业绩空间,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发展,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带来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扩张不及预期;食品安全与负面新闻风险。
2. 颐海国际:看好公司组织变革力推动下不断迭代升级的管理机制、渠道不断深化下多元产品的打造能力,并由此持续带来的C端业务增长潜力。
 
1.产品端:底料产品市场空间仍大,海底捞底料价格调整但不改长期趋势,海底捞开店持续加速,关联方业务仍享海底捞成长红利。疫情之下方便速食产品供不应求,增速显著,小火锅等产品逐步完成消费者教育奠定未来空间可期;在新品研发方面,冲泡粉/饭自20年3月推出以来表现良好,预计全年销售额将达1.5-2亿,21年冲泡系列在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有望迎来双升。亲民价自热系列、一人食底料、24道菜川、粤复调等多款契合市场需求新品有望于21年逐步放量,助力多元发展。
 
2.渠道端:对经销商支持充分,产品高周转保障经销商渠道利润,未来将进一步扩张渠道,目前将持续下沉4-5线市场,预计20年底经销商超过3000家;陆续引入多项制度激励销售拓展渠道。师徒制业绩激励保障销售经验传承,预计目前师徒合伙人180/74个;引入PK大会强化销售评级考核,激发销售活力。今年9月引入区域长制度从上至下把控产品研发与销售,更多符合市场需求新品有望持续下沉。
 
3.产能端:公司产能扩张计划逐步落地,预计20年底公司合计产能已达17万吨。21年将持续自建冲泡产线,打开成长空间。长期来看,伴随霸州、漯河、泰国等新老工厂新建及扩建,公司产能有望在2024年达到70万吨,各产品线发展空间较大,产能持续建设将为底料、方便速食、复合调味料等产品放量提供有力支撑,奠基公司长期发展。
 
4.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营收分别为56.39、86.36、123.85亿,同比增长31.7%、53.1%、43.4%。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为9.30、12.49、16.31亿,同比增速为29.4%、34.3%、30.6%,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 109、81、62倍,鉴于公司在进一步脱离关联方2B业务依赖背景下,极强的组织变革力和市场化激励驱动下的产品创新力与渠道力壁垒稳固,考虑行业估值水平及公司业务成长可持续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带来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新品销售不及预期;食品安全与负面新闻风险。
3. 九毛九:太二酸菜鱼扩张超预期+下沉持续,怂火锅赛道扩充有望迎多元增长。
1.品牌多元化独立运作,给予各品牌团队相应品牌15-20%股权,深度绑定团队利益充分调动积极性;多位管理层均有麦当劳任职经历,从供应链到门店经营标准化程度高,运营高效、品控稳定,孕育优质中式快时尚餐厅;
 
2.核心品牌太二经营指标优秀,19年翻座率4.8,客单价75元仍有持续提升空间。疫情中太二逆势正增长,20年11月预计同比19年12月恢复至102%水平,翻座率达到3.8,20年底门店达到231家(新增105家,+83.3%),预计今明两年新开店有望达到125、135家,持续高速扩张。
 
3.2019年我国火锅赛道5300亿规模且增速领先,怂重庆火锅厂定位年轻人火锅,试运营翻座率达4.7,SKU约40-50个;人均消费在120-130元左右。20年8月以来广州总部店试运营效果良好,12月单月营业额突破200万元,12月13号已在海口开设第二家门店,预计有望于21年持续异地试水4-10家门店,持续看好公司多品牌打造能力,或迎第三条增长曲线。
 
4.基于太二扩店超预期及动态经营情况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2年公司总营收27.1、48.2、69.6亿元,同比增长1.0%、77.7%、44.2%;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0、4.3、6.4亿元,同比增速为-37.2%、+311.8%、+49.4%,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 326、79、5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带来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新品销售不及预期;食品安全与负面新闻风险。
4. 电子烟:减害烟草高景气,行业渗透空间广阔,产业链龙头包括思摩尔国际、雾芯科技(悦刻)等
1. 我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约2.9亿烟民基础,电子烟渗透率仅1.2%,较美国30%+、英国50%+仍有较大渗透空间
2. 根据CIC统计,国内电子雾化市场2019年15亿美元,预计到19年达到113亿美元,CAGR达66%
3. 19年全球90%以上的电子雾化产品在中国生产,产业链龙头思摩尔掌握核心陶瓷雾化芯技术,业绩16-19CAGR 173.5%,是类烟草产品的核心供应商。
4. 国内电子烟第一品牌悦刻拟赴美上市,全方位拓店树立渠道优势,20年Q3末专卖店已达5000+家,大幅领先其他品牌总和,抢占消费者心智,市占率已达62.6%,未来成长可期
5. 烟用香精龙头华宝国际,11年收购广东金叶后,布局烟草薄片,是市场上少数拥有烟草薄片生产牌照的民营企业,储备多年加热不燃烧(HNB)薄片技术,与中烟形成深度合作,有望受益于HNB市场成长。
 
【吴劲草 东吴零售&教育首席】
1. 教育板块
1) 学校公司数量多,估值偏低 30%左右的增速对应15-25倍估值,长期被低估。因为面对交易量比较小的问题,当公司得到资金关注时,估值大概率会提升。高校公司即使没有增长,也会有10倍到20倍的分红。未来是高校公司的整合期。
2)推荐标的:中教控股 ;天立教育
中教控股是港股高校公司的龙头。学校的评价为其整合能力,融资能力和规模都带来优势。当前估值在合理位置,比一般高校公司要高,在 20-25倍之间,未来几年复合增速在30%以上。 中教控股具有强力的整合能力和大型项目落地的能力。 未来增速大概会在30%-40%之间。天立教育是K12公司,属于内生增长,政策缩减对其影响不大。未来增速在30%-40%之间。
【风险提示】招生不及预期,并购推进不及预期
 
2. 服饰板块:
推荐标的:李宁;安踏;波司登
波司登属于品牌升级的典范,比同价位的阿迪优衣库等更具有竞争优势。17-18年重新聚焦羽绒服推广,提升客单价速度快,盈利能力比营收能力提升的更快。 疫情期间同比增长状况更好。估值在20多倍左右。
【风险提示】李宁:新冠疫情影响持续时间超出预期, 李宁品牌或相关代言人影响力意外下降, YOUNG 品牌拓展不及预期,中国李宁拓展不及预期
安踏:疫情全球蔓延情况超出预期, AMER SPORTS 运营不及预期
波司登:品牌升级不及预期,气温波动异常,疫情反复等。
 
【东吴机械观点】
【陈显帆 东吴联席所长、机械&军工首席】优选低估值的高端制造港股龙头
1. 中联重科工程机械板块高景气持续,2021年后周期阶段,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板块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2021年中联重估值9倍,其港股有20%折价,在估值上更有优势。在2021~2022年工程机械后周期阶段,中联重科将是业绩增长表现最突出的企业之一。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下滑
2. 海天国际:宏观到微观均表明制造业复苏,推荐注塑机龙头海天国际,订单数增长好,二季度订单已排满。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海外产能扩张不及预期
3. 中海油油服板块的景气度处于拐点,成本下降、国家能源安全政策、油服进口替代三因素,使得中海油周期波动率受油价影响下降。随着基本面复苏,业绩弹性增大。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波动,油服开发资本投入不及预期,油气产业政策波动 
 
【东吴环保观点】
【袁里 东吴环保首席】从模式改善看优质运营资产估值重构
港股环保股典型特点在于,其一港股核心环保公司大多为行业龙头;其二当前估值显著折价于A股,如垃圾焚烧龙头光大环境当前4倍的PE较A股估值折价70%以上。我们认为核心原因在于港股市场对自由现金流、资本开支的重视程度不同,对行业商业模式和属性判断有所差异。
建议关注:北控城市资源、光大环境、海螺创业
  1. 北控城市资源——具备差异化管理优势的环卫服务龙头
  • 国企股东背景加持,高管持股比例16%。大股东北控水务集团是市政水务环保公用事业行业的龙头公司,北控水务集团核心高管在北控城市资源平台的持股达16%。北控城市资源有望借助北控水务集团的核心影响力和To G端资源复制核心竞争力,相较于北控水务在市政公用领域中20%以上的市占率,北控城市资源在环卫行业中市场份额1%~2%,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 环服行业刚性持续增长,增速年化10%+具备确定性,轻资产模式+良好的现金流水平支撑估值,让北控城市资源能够脱离传统重资产的市政公用类公司的估值水平。碧桂园服务等物业公司也在大举进入市政行业,从行业商业模式和运作壁垒来讲,环卫和物业行业具备高度相似性。
  • 港股市场环服估值折价于物业1倍以上,类比A股环卫服务头部公司估值水平折价20%以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北控城市资源21年估值约14倍左右,对应未来复合30%~40%的成长性。
【风险提示】市场化率提升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率下降风险。
2. 光大环境——焚烧行业龙头地位稳固,三大主业齐头并进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国补退坡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3. 海螺创业——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龙头,资源/资金壁垒构筑护城河,项目投产确定性强
【风险提示】项目拓展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联营公司经营风险。
 
【东吴电新观点】
【曾朵红 东吴联席所长、电新首席】
1. 电子烟板块:
    首先从行业本身角度看,电子烟行业处于低渗透率、高增长的阶段。在美国市场,虽然前年有些政策干扰,但行业正走向规范,整体增长状况不错;在国内,我们觉得电子烟也是一个大的趋势,虽然电子烟替代传统烟的政策还不明朗,但是烟草巨头在做准备,在日本和欧洲等海外地区都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趋势,所以我们觉得,电子烟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处于高增长阶段,潜力比较大;第二,思摩尔公司本身的能力非常强,包括制造能力、产品优势、极强的执行力等,所以业绩爆发的速度也非常快,根据我们的判断,21年的利润在50亿以上,往后也有比较好的增长,所以我们觉得虽然思摩尔国际上市以来已经增长很多,但是往后看,思摩尔还是一个有增长空间的标的。
【风险提示】销量低于预期,政策低于预期
 
2. 光伏板块:港股的标的主要是保利协鑫和新特能源。
从光伏行业角度看,因为各个国家都重视碳排放、碳中和,所以光伏行业的成长性越来越凸显,平价趋势也很明确,海外已经平价很久,今年中国也大部分平价,所以光伏行业的成长性是比较明确的。从光伏子行业角度看,硅料在今年是供应最为紧缺的环节,没有很多新的产能,但是整个光伏行业的需求增长在35%以上,硅料的需求增长也在30%左右,产能上看,没有太多新增产能,主要还是原有产能的进一步提产以及原来高成本产能的复产,总体是偏紧张的状态。最近硅料的价格有所回升,快达到9万了,所以硅料本身是相对比较紧张的环节,在港股我们的标的有两个,一个是保利协鑫,另一个是新特能源,两家公司都是处于硅料端第一梯队的公司。
新特能源:今年新特的硅料产量在8-10万吨,按照目前的价格,单吨利润在2-3万,所以他的利润弹性较大;公司本身原有的业务是EPC和光伏电站运营,每年有3-4亿的利润,保守估计整体利润20亿,可能会更高,因为港股估值是相对偏低一些的,按照人民币估值,市值不到250亿,是比较便宜的一个标的,而且之前公告了要回A,所以整体上我们认为他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标的。
【风险提示】销量低于预期,政策低于预期
保利协鑫:保利协鑫原来在硅料里面属于龙头,但后来由于资金问题,扩产相对落后,这一次他的看点和特色在于:首先,他的产能属于第一梯队,在8-10万吨的量级上;其次,他的颗粒硅技术已经有所变化,一是下游已经开始用了,虽然纯度还不够,但可以掺杂使用,二是颗粒硅量产后的成本较低,颗粒硅在徐州已经有了6000吨的产能,接下来有1万吨的产能在今年1季度投产,投产后颗粒硅的成本大概在4万/吨,量产之后能够降到3万多,相比西门子法的成本会略低一些,所以我们觉得颗粒硅会作为硅料端补充(广泛应用),协鑫在颗粒硅上有明显的领先优势,颗粒硅会帮助协鑫重新站稳第一梯队的位置,而且之前的资金问题通过配股也得到了阶段性的解决,所以我们觉得协鑫也是一个不错的标的。
【风险提示】销量低于预期,政策低于预期 
 
【东吴汽车观点】
【黄细里 东吴汽车首席】
1.周期复苏。经历了过去3年的深度调整,在经济逐步企稳背景下,乘用车批发销量已经连续6个月转正,2021-2022年数据将持续验证景气复苏逻辑。长期国内乘用车销量依然可创新高。
2.商业模式。110年前福特T型车取代了马车进入寻常家庭,带来了人类出行方式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当下特斯拉打破常规,正在掀起电动智能车对燃油车的革命,本质上是人类又一次出行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一次更高效率生产方式的诞生。电动智能车将成为下一个移动终端,未来的车企将成为平台型公司,具备网络效应,数据积累构建长期护城河,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
3.自主崛起。电动智能车正在掀起的是世界大国对汽车产业重心的争夺赛。“供应链强大+转型包袱小+品牌差距缩小”将助力国产汽车品牌纷纷成立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去争夺过往合资品牌利润最为丰厚的15-25万元价格带,最终实现自主品牌量价齐升。
 
标的:
长城汽车:
1)SUV市占率与利润率有望双升。2)皮卡贡献稳定现金流。3)全新平台推出开启全新产品周期。
【风险提示】销量低于预期,政策低于预期
吉利汽车:
1)新四化与产品模块化生产技术布局全面,以联盟形式全面铺开。2)量价齐升。2020年开启全新产品周期,产品上量势头强劲;产能利用率提升+库存改善,实现降本增效,稳定折扣。
【风险提示】销量低于预期,政策低于预期
福耀玻璃:
1)享受行业红利,HUD前挡风+天幕玻璃渗透率提升,带动汽车玻璃单车价值量迅速提升;2)国内车市回暖上行,业绩复苏;3)福耀美国布局工厂产能释放,市占率有望提升;4)德国SAM铝饰件业务整合完毕,打开铝饰件全新长远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销量低于预期,政策低于预期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长安汽车
工分
5.04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2)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