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奥普特交流纪要
修仙小锦鲤
航行五百年的公社达人
2021-07-04 21:09:30

    Q1国外工业领域机器视觉发展阶段和国内是否有明显差距?
    国外比国内早很多,下游行业发展成熟后对机器视觉依赖比较高,龙头基恩士、康耐视。国内之前是打入苹果的机遇,现在锂电行业对于视觉也很重视。国内生产、国内企业、生产标准严格。
    Q2海外公司大部分收入在欧美、日本,主要来源于哪些行业的应用?
    基恩士、康耐视汽车领域做的好,行业成熟,应用普及。汽车样线在国外,国内是copy,以国外为主导,苹果是样线在国内。食品领域国内要求不高,所以应用不多,比如水果的分级销售,有应用场景但是目前需求少。3C应用大部分在国内,采购在国外。半导体行业核心还是以国外为主,样线在国外,不会用中国的产品,比较难。光伏、物流、医疗都是海外布局的领域,国内的需求都有,大客户有一定认知,但是还没有作为必需的工具。应用阶段不一样,目前3C和新能源是国内需求比较大的。发展会很快。传统汽车赛道落后比较多新能源汽车有优势。机器视觉跨行业很容易,不会出细分领域的巨头。
    Q3国内看好的行业?能有突破的?
    医疗、光伏、半导体、新能源汽车都是好领域,目前食品排在最后,应用场景多但标准有待制订。目前设备上市公司有很多视觉的应用了,已经作为公司竞争力了。
    Q4海外设备厂商格局?集中吗?
    三种模式, (1)大集成商(2)设备商(3)直接采购(如苹果) ,大终端有主导能力后自己做设备
    Q5客户资源迁移对公司做大份额的影响?合作关系如何影响格局?
    不会,比如现在和设备商合作,以后变为共同服务大终端。技术上中游/上游和下游客户都有沟通。可以给设备商更多的技术支持,上游更能明白下游客户的需求,提高供应商拿单的效率。设备商少了上游这块的收入来源,但是还要考虑账期问题。C账期长,相当于垫资了,这部分设备商也加不了多少钱。目前很多客户理解,让公司和下游终端对接。终端和公司合作好,反过来也会问和哪些设备商配合比较好
    Q6设备商对视觉有自己的方案和想法,只在公司采购硬件,两种模式对于设备商价值的区别?
    在锂电行业,都是以整套为主服务CATL等大终端,其他是间接配合为主。有些客户有自己的软件团队,和公司买硬件。机器视觉是技术行业,对需求的把握很重要, CATL以前也买公司硬件,和公司合作后效果超出了以前的期待。视觉技术需要兼容性,和终端客户沟通后,方案才可以更周全。偏方案、服务的行业。整套的收入占比会越来越高。
    Q7大客户自己有视觉能力,小客户设备商主导,中间的更愿意采购中套方案?
    客户都希望采购整套,一家来做,后续服务简单,几家做,后续服务容易产生分歧。按照客户需求来分,需求简单的,追求成本低,需求复杂的,整套方案为主才能保持稳定性。视觉价值量在设备中占比不高,影响未来生产的稳定性不合适。小客户也会买整套因为他们的客户可能很高端,更看重效果和稳定性而不是成本。
   
    08消费电子整体方案少?
    2020年整套方案收入2个亿左右,其中锂电是7000多万,消费电子1.3亿左右。
    Q9中国市场和国外同行比差距不大,是否说明差别不明显了?
    和康耐视和全球合作伙伴, 3C中和康耐视、基恩士共同服务于苹果,某种程度看是一个level,还是有不如他们的地方。新能源更有优势,他们没有应用案例的优势。在特定行业优势,很多其他行业就不如海外企业了
    Q10落实方案要以产品的形式,从各模块看哪些环节有优势?
    光源比较好的积累优势,是一个敲门砖的概念。客户看能否解决问题,国外同行解决不了,我们解决了,就能打进去。现在对软件、硬件要求越来越高了。光源标准产品是大趋势,非标产品是优势。镜头和相机偏标准品,公司后来才开始做,有客户的影响因素在,随着客户的要求进行匹配。软件也在投入, 3D.深度学习部分,康耐视收购也集中在深度学习。公司不会做设备,只做零部件。
    Q11设备调整对软件的要求会有变化,会经常出现吗?软件需要升级的话,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苹果iPhone 8改iPhone 9,很多设备不新增了,视觉设备不通用,有参数差异的部分要做调整,有一部分的收入来源。要看具体项目。目前视觉的确认是苹果进行,每一次改造项目上都有不错的份额,因为苹果要求很高。行业毛利持续很高,每年都是新销售的概念。
    Q12客户改造设备是不是大概率还是选择我们公司?
    对,和苹果是进行研发层面的对接,项目立项时就对接了,视觉的需求是在研发的时候产生。国内很多是在设备样机出来后增加视觉的需求。最后视觉变成可有可无,需要观念上的升级。CATL目前是在前段对接。
    Q13客户定制化要求,如何做到复制和扩张?
    大逻辑是大行业和大客户,海外是标准品主导。目前国内是非标主导,但是非标可以转标准品,行业成熟后可以转为标准方案。和行业龙头做,非标会更多,做的案例越多,积累就会越多,边界就会越大。
    Q14哪些下游从非标开始转标准了?
    非标是满足特定场景需求,把界限拉宽,融合,形成标准方案。随着项目推进,一直在做。
    Q15公司今年整体情况?潜在接触客户?
    保守一点,看行业20%—30%增长。
    Q16从零部件拆分?壁垒?各部件竞争对手?
    光源决定了项目立项,软件算法决定了设备能跑多快。两头是最核心的。相机有一定的壁垒,是标准产品。可以用公式进行选型,偏产品的概念,制造工艺有门槛。早期做代理起家的,大恒等;做零部件的;海康、大华等转向工业机器视觉领域的。各有优势。公司专业度比较高,按照整套视觉方案做战略布局。对于转型的行业,积累在于know how,制造是最弱的环节,因为制造不复杂。
   
    Q17整套方案角度,业内比较有优势的?
    现在很多都提供,大部分做集成,自己有1、2个产品,再去买一些。公司产品都是自己的,有研发优势。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大部分靠客户,拉着产品技术去进步。和其他公司算是同行吧,配合很多,互为客户,竞争不是特别多。
    Q18非标转标准化, Al算法商汤等更有优势?
    AI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还有待成熟,民用的数据要求不苛刻,比如工业一个产包,漏报率是0才有价值,如果是万分之一就没有价值。Al在工业的应用路还很长。
    Q19 20%—30%的增速,行业是否还没有到爆发阶段?
    目前是大行业、大客户的应用,提升空间很大,但是不是爆发式的。需求爆发了,团队也不够用。
    Q20什么时候行业增速达到高水平?机器视觉需求百来亿?
    20%—30%的增速已经可以了,以前增速高是因为基数小。从中国数据看, 2019年103亿左右,恩基士300多亿,康耐视50亿,未来空间很大。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都是很大的增长机遇。
    Q21主动向医疗等扩展?
    业内很多难的方案都找公司来做,但是公司会对业务爆发期进行自己的判断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奥普特
工分
0.41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1)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1-08-18 08:29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