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申万菱信付娟-科技成长赛道,布局正当时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2-05-26 22:05:45

首先,我讲一下在中长期来看,中国或者A股市场面临的主线,或者这个时代所蕴含的机会到底是什么?

我们领导层有一句话,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想说的是大变局中间是有危也有机。

”大家也感受到了,因为我们的崛起碰到了现在的主流国家,所以竞争力产生了交叉,在这个交叉过程中产生各种冲突。

不管是贸易冲突,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冲突,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这是其中蕴含的“危”。

”我觉得也非常清楚,我们国家现在正在进行制造业的升级

我想说的是,很多人现在因为上海疫情,或者是冲突,或者整个逆全球化趋势,很担心中国的制造业失去竞争力。

我想说你这种担心是对的,但是,也不能过分担心。

为什么担心是对的?

因为我们吃到了过去20年全球化最大的红利,我们是20年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现在全球化的进展到达极致状态之后,适当的回归,回流,我觉得都很正常。

在这个过程中,假设我们在回流,回潮的过程中,假如没有继续进行制造业的进阶,

那我们就可能跟很多国家一样,不能跨过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最后制造业可能就原地踏步或者逐渐衰退

但是,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能像曾经的日本和美国一样,我们能够完成自己制造业的进阶,我们就能够穿越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

所以,制造业的升级创新,不断的向上,才是我们未来A股市场最大的红利或者是主线。

今年A股四个月以来的下跌速度之快,应该说自从2007年以来是没有见过的,

在前四个月的时间,基金中位数的负收益是差不多20%。

所以这样一个崩塌式的下跌,很多人觉得是不是我们长牛慢牛的路结束了。

我认为这个进程是由我们国家自己的工业进化程度所决定的,我们的综合国力所决定的,我们现在面临的投资者结构和上市公司的结构所决定的,它不会被中断。

所以,我依然觉得我们国家有希望迎来历史上的首次长牛慢牛。

所以我们长牛慢牛的基础,是国家真正崛起,整个乐观主义基延,加上财富效应,从买房子向买股票转移,这个大的趋势。

用几句话就带过了我长期的观点,我依然看好中国的高端制造业,看好中国的制造业进阶。

这种制造业进阶,如果用更直白的表达方式就是,我们所有的生产产品的单价提升。

这种单价的提升背后并不是直接提价,而是指背后产品的定价能力,品牌的定价能力,产品的创新含量日渐提高,这是中长期的一个阐述。

接下来进入大家最关心的对短期的市场怎么看。

政策底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

比如在今年3月16号的会议上,大家已经看到了高层或者监管层的表态。

政策底往往会领先市场底2到7个月,这个是历史规律,所以我们现在正在等待真正的市场底。

从过往来看,市场底最后的见底往往取决于盈利底,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企业的盈利底的出现

如果我们没有疫情,没有俄乌战争冲突的影响,按照自然的资本开支周期,商业周期或者是库存周期而言。

正常来看,应该在今年的四季度或者是明年一季度,整个经济或者企业盈利会见底。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底应该会领先于盈利底去见底。

但问题在于,企业盈利的可预测性现在依然不强,

为什么?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内部疫情的扰动。

截止到目前,比如说我们去看上市公司的二季度盈利情况,在疫情解封之后三四季度的业绩恢复程度,我们也无法信度比较高的呈现出来。

刚才我说的决定市场底非常关键的盈利底,到底在什么时候出现,或者以多少的幅度出现,这个事情本身变得不是那么确定

这段时间很多人在反弹的时候也在问,是不是要追进去?

我的观点是大家还是要稳健操作,等到磨底的过程结束,等到盈利底能够真正确定的时候,才是一个相对比较放心大胆去买入的时间点。

这个时间点最早,可能正好出现在我乐融基金建仓的时间。

比如下个月,因为六月份,整个二季度的经营时间段已经完成了,那个时候我们再去摸排一下整个二季度受到影响的实际情况,基本上是有数了。

这个时候,可能资金面对于市场是否能够稳定预期心里就有了底,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就可以再大胆一些,放心一些

有可能这一次的底就在这儿了,这是一种可能性,我们不能完全肯定。

但是,大概率四月份杀出来的低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盈利底或者是业绩底的预期,除非再发生不可测的黑天鹅事件

否则,二季度整个A股以负增长出现的状态,应该就是全年最差的时候,全年最差的时候有可能就对应了全市场相对最底部的位置。

有网友说现在能摸底,但是二季度还摸不了底。

因为现在是五月下旬,上市公司自己对于整个五月份六月份的情况,自己也还处于不确定的过程当中

我们也一直在观察各个企业复工复产的情况,尤其是之前领跌的新能源车板块的车企,

我自己觉得复工复产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甚至有一些还超出我们的预期。

但是六月份,会不会因为什么事情又干扰了?

我们不知道。

比如某车企在四月份,是作为上海第一批复工的企业,它一开始先采用单班的生产,它计划在4月底或者5月初的时候进行双班的操作。

但是,因为员工到位的程度可能不符合,它又把双班的生产往后推了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这个本身就是不可测的地方。

在两班生产了一周之后,突然发现它某家供应商,比如因为疫情出现了阳性,可能导致供货又断掉了

突发性的可能就一两天,但这几天因为它已经开到两班,两班停了两天也是一个损失的量。

目前来看,给个大致的范围,比如说我们现在最关心的车,因为车的产业链非常长,他缺一个零部件可能整条链就跑不起来了。


现在大部分观察到的车,尤其是电动车,因为现在每个厂在保供的时候,先保电动车,然后再到燃油车上。

所以电动车复工复产的幅度,截止到最新一周情况来看,大概是复工到了60%-100%的情况

有的企业,比如不在上海的,或者上海零部件供应比较少的车企,可能产能比例已经开足了。

另一方面,疫情影响了需求,影响了居民的收入,甚至影响了失业率,那么这个问题怎么看?

比如说深圳这个城市,自从三月份之后,他并没有疫情。

但有人跟踪深圳的夜光指数、商场客流量,发现即使在他本地没有疫情的情况下,他的消费依然只恢复了八成或者九成

不同消费的类别恢复的程度不一样。

也有人担心,就算是疫情解封,消费也回不去,因为可支配收入预期下降等等。

我想说的是,这些影响有,但是也是暂时的,而且在这中间,我们甚至还发现了超预期的一些需求。

还是以大家最关心的电动车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看了一些电动车品牌的订单获取和交付的情况。

我们发现,很多自主品牌,包括新势力和特斯拉,它的订单量是蛮好的。

某些品牌它的订单量一直都是正增长,根本没有出现过减速的迹


这是比很多人预期的要好

除此之外,有一个消费层面上确实收到了一些影响,比如说5万到10万区间的车型,订单出现了放缓或者负增长的情况。

但再往下,下沉到3、4万的这种代步车,或者是10万以上的车型,目前消费的影响都不是很大。

这也是我想给大家提供的一些信息。

整体上,疫情基本面决定了,这个市场什么时候大家很放心地踏实地去买。

估值交易层面,A股的估值现在的确便宜。不能说是最便宜,但肯定是在便宜的范畴内了。

细分板块来看,如果反弹后续看好什么?


人找的这个自度而言,量无疑口,看好反弹的主力是成长股,


成长股的估值,按照PEG的角度来看,都是低于1了。

这么多的公司PEG低于1,这在历史上也是比较少的一种情况。

很多人关心美债,

的确从过往来看,尤其是今年一月份到现在,整个美债利率的上行对成长股的估值收缩作用非常严重。

但是,我认为,最严重的一波冲击已经过去了。接下来更多地是体现脱敏。

这种脱敏其实从最近美股和A股走势的背离中,你也能感受到。

加息的预期已经非常饱和了。

除非出现更严重的恶性通胀时事件,目前还没有看到,否则很难再出现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的情况。


因为美国自己的经济周期也即将进入衰退,在这样一个时点上再大幅超预期加息是不太可能了。

资本市场变得越来越悲观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我觉得是来自于大家对逆全球化的一个担心。

我也想在这个地方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这的确是压制现在A股制造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逆全球化这个事情,我们分两个层面去说。

首先一个,就是最高精尖的那部分制造业,以芯片为代表的制造

业。

可以看到这方面层面的一些信息。最近拜登来亚洲的第一站,就去了三星的晶圆工厂。

日本和英国首次在半年以内提出,要政府投资支持建设本土的晶圆生产线。

从这些表述上,晶圆制造或者半导体这个环节,作为制造业的部分。这种本土化或者逆全球化的趋势是板上钉钉的一件事情。

也就是说,每个国家都要靠自己。

尤其是这次俄乌冲突之后,大家发现打仗最后靠的是芯片,靠的是科技。

在这个层面上,每个国家都毫无退路,必须要进行自主本土化的生产,或者是供应链的安全的保证。

但是除此之外,假如你把逆全球化这个事情给过度地泛化,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

比如,很多的东南亚的工厂正在接受越来越多来自欧美的订单等等,

让大家觉得中国制造业的优势要失去了,或者被东南亚、日韩所承接。

那我自己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如果我们去问下游的设备厂商,他们的确有一些产业接到了东南亚的订单。

但你如果去问,他这些机器设备是交给哪些客户?你会发现还有很多是送到中国企业到东南亚投资的工厂。

也就是说,在整个东南亚承接欧美产能过程中,中国企业去东南亚投资的比例不低。

第二,美国现在要找“中国+1”

什么意思?

美国仔仔细细地梳理了自己会卡脖子的产业,比如电池,生物制药等等。它要把这些产业找一个备选。

也就是说“中国+1”的事情一定会发生。

它找了东盟的很多国家去开会,说我要把订单给你,我觉得这个过程一定会发生。

在这个时点上,没有必要去放大一些悲观的情绪

中国作为一个过去20年全球化红利最大的受益者,我们可能迎来一个拐点。

我们的受益程度其实不会马上逆转,只不过这个速度和斜率要严重地被放缓。

放缓后的去处可能就是东南亚、日韩,这样一些美国现在在找的抓手。

这个现实我们也要正面理性地分析。过往我也去越南、日韩等等调研过。

调研的时候,对他们的一些产业、人口结构、受教育程度也有一些观察。

以越南为例,越南的确是欣欣向荣的一个国家,可能制造业发展很有潜力。

但是中国曾经崛起的时间,只花了十年左右,如果你给越南十年的时间,让它完成我们十年崛起的这个路,我不认为速度会如此之快。

主要就是基于我们的受教育程度,以及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在精密制造加工方面一些隐性知识的积累。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搜一下《溢出》这本书,它讲的就是越南制造业的现状。

基于这几点,东南亚国家的确会成为这一次中美冲突之间的受益者。

但是你说对中国的制造业产生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我自己觉得应该不会。

下一个问题,关于石油危机。

油价的这个危机,我自己觉得,大概率这个担心已经过去了。

但我们也不能轻易去忽略这个因素,这个影响因素,以后应该也留意一下。

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我们也做了一下测算。

油价大概在80美金以上,中国制造业的利润可能会受损。

如果油价快速上行,并且在80美元以上,这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应该是蛮明显的。

假如说,油价一直稳定在某一个价格上,哪怕是100美元 120美元、140美元,

稳定在这个位置上很长时间,那我认为,它对中国制造业影响也是不大的。

最怕的,就是预期不可测。

最怕出现不可预测的快速变化。

以前我研究家电,空调里面用铜很多,

我发现,并不是高铜价时、空调行业就一定受损,而是在铜价快速拉升的过程中,企业无法应对甚至无法转嫁,

这对它毛利率或者净利率的冲击才是最明显的。

所以,这是对油价或者成本的一个担心。

下面,我想跟大家回顾一下我的心路历程。

虽然今年基金有所回撤,但我没有放弃过我的投资理念。

你为什么当初不减仓,你为什么当初不换仓,你为什么就这么集中,你为什么就这么执着,这种声音一直在耳边响起。

我面对的不是净值下跌的问题,而是这种不同理念冲击的问题。

我们去理性地看待,这段时间基金净值的回撤,更重要的是半导体设备的投资出现了比较多的回撤。

我想谈一下我对这个板块的认识。

我也对比了一下,所有持仓半导体设备公司的基金,非常不好意思地说,我的业绩虽然回撤了那么多,但是还是相对表现比较好的。

4001这说明什么可题,其头找开不是最早最高点重仓了半导体设备。

我是在半导体设备下跌到1/3的时候,或者是将近一半的半山腰的时候去抄底了半导体设备。

但是没想到,还是下跌了很多。

认真客观地回顾这个过程,假如说,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回到当时抄底的那个时点,会怎么做?

站在当时那个时点,基于当时的市场环境,我想告诉大家,我可能依然会抄底。

因为对世界所有的判断,都是基于自己在当下那个时间点搜集到的所有的证据,以及对未来的一个展望。

站在那个时点上,我也不知道会发生俄乌冲突,会发生上海疫情。

而从那个时点来看,半导体设备的成长空间依然非常大,更何况孟晚舟回国,中美之间比较极端的对抗可以预想到的一些比较差的事都发生了。

所以最近我的一个反思就是,

我会强迫自己更加关心或者跟踪美国的一些舆论动向,从而去关注它对我们国家科技板块施加压力的程度。

如果仅从国产化的这个角度而言,半导体设备可能有五倍到十倍的空间。

按照自建晶圆线,可能还会有一到两倍的空间。

加上设备企业本身处于高研发投入,利润甚至亏损的情况下,利润率的抬升也依然有几倍的空间。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半导体设备的成长空间依然很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宁德时代
S
中芯国际
工分
3.2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3)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周期穿梭者
    孤独求败的游资
    只看TA
    2022-10-04 20:58
    值得拥有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5-28 17:13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05-26 23:24
    mark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