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光威复材21年报交流纪要220415
深圳财富club
长线持有的老股民
2022-04-15 22:39:04

【2021业绩说明】

2021年公司实现26.07,增长23%,净利润7.58亿,增长18.18%,相关项目有序推进,研发费用2.3亿,占营收的9%。2021年在新项目产品技术进行研发,包括船用大型风帆叶片,伸缩内长式登机梯,65J产品及700S、800S干喷湿纺募投项目,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也进入了重点型号参研单位供货商;T1100,40X实现突破,包括新产品预浸料批准及供应,阻燃预浸料通过商飞验证,先进复材中心一期二期投入使用,无人机投产交付有序推进。收购威海光晟,光晟以缠绕工艺为主,面向航天领域产品。

2022年公司继续拓展航空航天高端应用,跟随十四五规划投入高强高模纤维产品,在保证批量产品300、800、40J、55J级别产品交付的基础上,继续推进800、40J 两个一条龙项目,及65J项目,和民用800G项目验收的验收工作。做好内蒙公司项目建设,达到年底投产的状态,有序推进T1000高强度碳纤维产业化项目,湿法800等同性验证工作,湿法700前期材料许用值相关工作,尽早在相关型号得到应用。

【问答环节】

Q:包头项目主要产品型号及未来应用?

包头项目是能源板块的碳梁产品产能的安全保障,原来公司碳纤维主要依靠进口,如今为防止禁运情况的发生,保障原材料供应,T300、400、500级别没有受到更多限制,国内企业也在继续满足市场需求,产能逐步释放,未来供应紧张的状况会得到缓解。T300的等同性验证已经通过,可以直接服务于型号,T300生产的过程是聚合加原丝,之前会出现产能不匹配的情况,如碳化1000吨,原丝300-500吨,目前产能平衡,验证过程已完成。包头的碳化及原丝同步推进,第一批次年底达到投产状态。

包头一万吨的产能规划,碳化原丝一体化,湿法及干喷湿纺都有投入,一期4000吨的规划以干喷湿纺工艺为主。

23年达产后首先投放的是12k的700S、800S,主要面向市场需求;之后会进行24k的T300-500级产品生产;远期会进行高端T1000的生产。

Q:包头项目的调整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更多调研纪要详见:深圳财富club)目的是避免低端产品上的竞争。目前气瓶、热场、建筑补墙需求较大,对产品需求达到了大丝束24k,级别的要求达到700、800,前景较为广阔。同时包头项目承担国家T1000产业化项目,得到国家相关项目资金的支持,从市场应用端的需求,公司进行了相应调整。

Q:公司的资本开支计划?

目前主要是产能的扩张,碳梁170万米,预浸料85万米,除包头项目外纤维方面有1030吨的扩产,以及设备方面的部分投入,目前没有大额的对外投资。

Q:收购北京兰科的目的?

公司收购兰科目的是产品上的扩展,兰科产品主要是以缠绕工艺为主的碳纤维壳体,主要是航天领域固体火箭发动机,兰科还涉及缠绕工艺领域的其他产品。

Q:疫情对公司生产和物流的影响?

从一季度的结果看有限,更多的是原材料及更多的发货物流的影响,对生产方面没有影响,疫情期间可以实现闭环生产,个别的原材料在一定时期内受影响,二季度影响会逐步消除。未发货数量以碳梁为例,至少是几十批产品,在千万级别的影响。

Q:2021年的研发费用率下降原因及研发人员的变化及未来展望?

研发费用从绝对值来看在增加,公司完成了定型型号的投入,加大非定型型号的投入。的公司研发费用近年来在10%左右,2021年投入了2.3亿,减少了15%,但是从绝对值角度来说是增加的,800H、800和40J已经进入了验收阶段,2021年基本没有投入,60J、1100、40X有新的投入,细分绝对值是增加的;人员变化上看,人员入职后要进行技术业务上的培养,随着技术能力的提升会进行调岗,研发岗的一些员工会进入技术岗或者管理岗,也存在一定的人员流失,大多数流动的人员是入职不到一年,五年以上员工达到50%以上,三年以上的技术人员在有所增加,骨干技术和业务人员较稳定,没有对产生研发造成影响。公司未来投入重点是下游应用端和设备端,研发费用占比取决于公司需要。

Q:退税何时确认?

2022年有望收到,因为税是审批制,公司列入了国家退税名单,要通过科工集团,省市以及国家部委审批,正在走流程。

Q:军品增值税政策调整?

政策会有缓冲期,按照合同签订时间及执行情况会有一定标准,不会因为政策调整完全更改。

Q:原材料上涨对公司成本影响?

有一定影响。以碳纤维为例,丙烯晴从2021年上半年每吨11000元到下半年13000元,增长20%左右,包括其他材料都有所增长。从成本控制的角度,随着公司的产品放量及工艺成熟,会进行一定的成本控制,原材料上涨的影响有所抵消。

目前产品价格实现了传导,以风电碳梁用碳纤维为例,从2020年100多元上涨到2021年140元左右。而且不仅仅是原材料上涨,还有市场需求的导向影响,目前碳纤维供不应求,原材料上涨对于客户的压力相较于其他因素较小。

Q:产品降价的影响?

综合来看影响不大。从绝对值角度看有影响,公司发展不是单靠一款产品或型号,去年碳梁板块收入低于预期,实现12%增长,上半年毛利率11%,下半年毛利恢复至15%以上;2021年设备收入5000万,预浸料板块增长50%,剔除风电的增长依然是增长的状态。产品的价格下降,2022年一季度利润下降5.6%,主要受降价、疫情及风电预浸料无订单影响,最终结果受影响并不大。

Q:军品大订单碳纤维价格锁定?

11月签订的是2021年的合同,12月签订的是2022-2024年的合同,都进行了降价。因为800产品连续在型号上供应15年,产品合格率稳定,成本下降,应用规模从几吨到200-300吨,需求量上升带来价格下降,多方面共同制定价格。一二季度按原价格生产,三季度进行价格预判,四季度对全年的价格进行了兑现,11月确定了价格,签订了合同;12月签订的2022年-2024年的合同,是根据后期的需求和预判,最终价格以实际交付为准,可以肯定的是价格上两年半的合同相比2021年的合同有一定下调。

Q:2021年报11亿的军品订单没有全部确认收入,2022年一季度是否确认?

去年军品订单确认了8.3亿,2021年执行期满,不会继续确认。

Q:民品领域公司的规划?

民品目前供不应求,公司主要进行差异化竞争。民品的募投项目主要面向碳纤维高强度产品,去年实现3000万的利润,净利率在20%以上,从二季度投产,整体上和预期相符。

目前碳纤维的供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但是目前供应紧张,迎来了理想的发展机会,批量生产的各个企业都实现了盈利。由于国外禁运,国内产能不断增长,目前出现抢单的状态,公司重点布局中高端碳纤维应用,做差异化竞争,40J未实现,公司会更多投入1000、1100、65J,不会用在低端的24k纤维上。

Q:民用碳纤维用在不同领域的比例?

700S、800S为例主要用于民品,基本没有用于风电,气瓶热场占44.38%,建筑补墙34.23%,风电是需求量最大的,占需求的30%左右,但是公司未向风电市场供应碳纤维。

Q:收入变动原因?一季度预浸料收入下降的原因?

去年一季度阶段性的业务是风电预浸料,导致去年基数较高,今年没有后续订单导致一季度同比下降。

Q:上半年碳纤维织物的平均价格由1026元下降至下半年700元的原因?

由于上半年价值量高的军品需求量较大,而且下半年军品订单进行了降价。2020年上半年的平均售价是1200元,下半年是800元,下降了33%,比2021年降价幅度还大,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产品结构的变化,2021年上半年的军品量比较大,下半年民品的量比较大,二是下半年军品价格调整,两方面综合原因导致30%的下降。

Q:风电碳梁?

去年的收入及产量情况:

2021年风电碳梁的产量在895万米左右,8.07亿的收入,相比2020年增长12%,预计2022年略有增长。

去年碳纤维产量对应碳梁的产量:

给客户按长度供货,碳梁用碳纤维一米大约0.6-0.8公斤,推算去年产量在6000吨左右的级别,如果做成碳梁,碳纤维含70%,树脂纤维含30%。

公司的碳梁用碳纤维是否自产:

碳梁用的大丝束可以购买不生产,国内的价格比海外高20%。

碳梁的毛利率水平:

合理在15%左右,原材料占80%以上的成本。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11%,下半年传导后毛利率在15%以上。但是目前国内产能释放后会对毛利率产生影响,这也是公司的对包头项目进行调整的原因。

碳梁的定价模式:

由合同协议确定原材料的消耗值及利润值,每一个环节的价值量都是透明的。目前的报价是明细化,原材料的消耗有理论值,毛利在于对原材料的控制,如模具寿命、材料损耗值和利润值。

去年收汇1.1亿美元。付汇6000万美元,结余5000万美元,结合汇率贬值影响,对利润影响在2400万人民币。

Q:和澳盛在维斯塔斯市场份额上的竞争?

市场的需求量很大,澳盛和公司都无法单独完成全球的订单,更多的还是根据原材料和客户需求研判公司的体量。

Q:复材板块?

复材板块的规划:

公司长远规划在于碳纤维产品端,最初是为解决应用端的需求,之后满足国防需求,入工作梯、大型飞机的零部件、无人机的整机复材部分,AR500、TP500、SG600包括太阳能无人机。

复材板块的收入:

去年复材制件实现一个亿的收入,未来会成为公司主要收入端,价格按公斤算,根据零件复杂程度及工艺难度不尽相同,简单的在一公斤1000左右,复杂的在一公斤数万元。

Q:700S、800S试验线后续的产能规划?

预计800S产能在800吨左右。目前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是对包头项目进行调整的原因。700S、800S干喷湿纺预演完成,募投项目完成投产,2021年1.75亿收入,4000万左右的利润,之后会回到湿法产品的功能,800的湿法型号是800H,700的湿法型号是700G。今年要重点完成湿法800的等同性验证工作,该型为千吨级别生产线,但是800的规格在5微米,预计产能在800吨左右。700S、800S的应用领域较广,有气瓶、热场、建筑补墙、航空航天和体育休闲,热场、和建筑补墙需求量较大,重点收购的光晟公司700S、800S用于火箭发动机壳体,对于产品性能有要求,干喷湿纺产品表面无沟槽,较为光滑,适合做缠绕工艺,应用空间和前景较大。

Q:国内市场对700S的需求及国产化率?

几千吨以上,2022年在近万吨的需求,国产碳纤维可以满足,国外对700S禁运,只能满足少量需求。

Q:700G的进展?

公司在进行700G项目的验证,700G纤维公司一直在开发生产,从2009年开始,只有很少量的产出,公司前期节点性的完成了参数设置工作,目前按照型号需求和相关单位要求有序推进,年内完成典型件及装机工作。

Q:非定型产品MJ、T800相对于T300的价格水平及毛利率情况?

MJ的价格水平高出T300、500、800几个数量级。非定型产品收入比例,T800占28%,MJ占25%,800、700、300在国防领域是一个数量级的价格,MJ的数量级要高很多; MJ系列自用2000万,生产1.12亿左右,贡献4000万利润。

Q:T700、800、MJ系列销量拆分?

民品和军品的T700涉及700S和700G,700G前期只有很小的产量,主要的是700S,T800里面有800S、800H、800G,800S去年收入1000-2000万,主要的是800H,有9000万收入,800G还在验证。

Q:两个一条龙项目中T800的产能?

威海有2000吨,还有包头的部分产能释放。两个一条龙项目进入验收阶段,年内完成项目验收,产品已经实现小批量供应。2021年非定型产品收入3.72亿,T800占到28%,大概在一亿左右,从验证逐步转向批量交付。

Q:湿法和干湿法成本差距?

湿法工艺原丝的纺丝速度在百米级别,从70-80米到150米左右,干喷湿纺速度在500米,正常在400米左右,原材料消耗上变化不大,成本摊销差别较大,碳化端的湿法10米左右,干喷湿纺在12-13米,效率上有差别,原材料消耗和人员差别不大。

Q:预浸料在高附加值领域和低附加值领域的毛利率差距?

低端民品毛利率在10-20%左右,高附加值领域在30-40%左右。最终取决于销量,目前处于量小,品种和规格多的阶段,去年的风电预浸料收入9000万,毛利率没有休闲领域的高,但是收入贡献很大,预浸料在复材零件的应用是定制化的产品,风电这种大批量标准化的产品并不多,在提高附加值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开发。

Q:小丝束到大丝束的技术壁垒?

小和大的定义是小丝束为1-24k,24k以上是大丝束,核心的技术壁垒是喷丝的过程,在于纺丝,1k是一束有1000根,24k有24000根,每根要从喷丝板喷出,存在喷丝板大小和组合的问题,大到一定程度,有供料压力的变化,喷丝板容易变形,要进行小板的组合,喷丝板大了有凝固成形难以控制的问题,纺丝液和凝固液的交换过快会导致材料不均匀,小板的组合也是一系列的技术问题,还有预氧化过程控制问题。这些都是技术壁垒。

Q:小丝束和大丝束的原材料成本占比?

小丝束的规模效应弱于大丝束,小丝束制造成本端占70%左右,原材料在15-18%左右,大丝束成本中原材料占比较高。公司在包头试验24k满产,原材料占50%-60%,制造费用下降,主要是工艺的优化等等,但是不会有大幅度的改善,主要是自身产品的成本配比决定。

Q:如何看待2021年是高强高模碳纤维元年?

国产碳纤维到现在已经20多年,T300连续15年供货,更多的还是航空方面的推广,在某些领域还是靠进口替代,在40J、55J方面,到2020年10月份国外禁运之后,相关应用领域才启动国产替代,21年开始放量,公司的40J型号在2013年有产出,但是只是做了项目,但是没有批量化生产,2022年真正为型号服务。基于一年的供应和生产线运行,证明公司的技术成熟,可以满足需求,设备稳定,公司有在建产能,MJ系列产品有30吨的项目,根据市场需求,在高端应用量是百吨级别以下,但是收入较为可观,价格和高强系列不是一个数量级。

Q:公司目前受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后续的利润增长支撑点?

挑战是产能扩张速度和市场需求不匹配;外部挑战,国外现在是禁运状态,公司在生产端是受益者,在应用端是损失者;虽然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是国内在建产能至少20万吨,容易造成内耗影响产业发展。

后续利润增长点在原材料端,在碳纤维方面继续发力,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其他非定型产品扩大产能;另外是长远布局,进行碳纤维应用,形成复材系列化产品,如无人机和工作梯,火箭及发动机壳体,包装箱等;还有装备方面,在前期保证自用逐步释放产能,承接行业内对复合材料设备的需求。

$光威复材(SZ300699)$ $中复神鹰(SH688295)$ $中材科技(SZ002080)$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光威复材
S
中复神鹰
S
中材科技
工分
3.63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