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泓博医药—受益于罕见病产业资本溢价超7倍蜂拥布局罕见病产业(附相关概念股)
秋名山白神
超短低吸的老司机
2022-11-07 17:39:09

 

 美东时间10月3日,阿斯利康旗下罕见病业务子公司Alexion Pharmaceuticals(亚力兄制药)宣布以溢价超7倍的价格,即6800万美元(约4.84亿元人民币)收购临床阶段基因公司LogicBio Therapeutics。

受该收购消息影响,此前股价一直在0.27美元上下浮动的LogicBio周一直接暴涨644%,当日最高价达到2.03美元。

同一天,辉瑞宣布以116亿美元收购Biohaven公司,短短两天后,辉瑞再次宣布以54亿美元收购GBT公司,这被外界解读为辉瑞开始在生物制药领域寻找新资产以扩充管线,抢占罕见血液学领域。

事实上,默沙东、诺华制药和葛兰素史克在最近一年纷纷在罕见病领域斥巨资收购,而国内药企如北海康成、博雅辑因、康蒂尼药业、上海众强药业、曙方医药、德益阳光也正积极布局罕见病研发管线。

资本不断涌入,将推动罕见病产业的发展,更多罕见病患者将获益于其中。

 罕见病,也叫“孤儿病”,是指那些发病率极低的疾病,一般为慢性、严重性疾病,常危及患者生命。

美国将罕见病定义为患者人数小于20万的疾病,欧盟定义为患病率小于1/2000的疾病,国内尚没有明确定义,2010年5月中华医学会遗传学分会建议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率小于五十万分之一或新生儿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的疾病。

据美国罕见疾病组织(NORD)官网,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超过70000种,罕见病患者人数已超过3亿,其中50%患者是儿童。我国罕见病患病人数约为2000万,且每年新增患者人数超过20万,患者人数位居全球前列。

预计到2024年,全球罕见病用药市场规模将达到2420亿美元。

 罕见病一般症状复杂,诊断难度较大,误诊率高,国内因高水平医疗资源的缺乏和罕见病的重视程度不足,诊断难度进一步提升,根据中国罕见病联盟数据,42%以上患者曾被误诊。此前由于药物研发、上市、支付等政策方面的缺乏,国内企业研发动力不足。此前一些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上市的罕见病药品,在我国上市过程由于审批较慢等原因有滞后,还存在一定产品已上市但相应罕见病适应症未获批的情况,导致了境外药物的不可及。同时由于罕见病通常药物定价高且需终身服用,部分药物年治疗费用超100万,再加上医保覆盖范围小等因素,导致患者家庭负担过重,实际支付能力不足。

 近日,医保局公示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本次调整对罕见病用药的申报条件没有设置“2017年1月1日后批准上市”的时间限制,鼓励的罕见病药19个,显示向罕见病患者人群的适当倾斜

 事实上,近年来陆续有一系列相关领域鼓励支持性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和落地,罕见病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2018年5月,《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发布,目录收录了121种罕见病,涉及到约300万患者,标志着罕见病领域的药品审批和保障有了指导性纲要。

2019年2月,卫健委发布关于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通知,同月


 发布了《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均在于解决此前罕见病诊疗难的问题。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和加快审批的政策,给与罕见病药物优先审评审批通道,脊髓型肌萎缩症(SMA)药物从提交上市申请到获批上市,只花了不到6个月的时间。

 税收方面,国内外罕见病药物均给与增值税减免优惠。医保支付方面也给与了罕见病极大的支持,截至目前,国内共有60余种罕见病用药获批上市,其中已有40余种被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涉及25种疾病,同时,通过对罕见病药品的医保谈判准入,大幅度降低用药价格,今年7个谈判成功的药品平均降幅达65%。

随着国内研发、生产、上市、支付、诊疗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和落地,罕见病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国内罕见病药物市场将以34.5%的年复合增长率,由2020年的13亿美金增长到2030年的259亿美金。

 

1、上海医药(601607.SH)(市值678亿)

在罕见病药板块,成立罕见病药事业部(上海上药睿尔药品有限公司),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多具有临床价值的药品。上药睿尔集中了已上市产品,是国内拥有罕见病药品批文最多的企业之一。另外,公司的商业板块通过中央药房+全国分布式服务的管理模式,与罗氏、辉瑞、赛诺菲、梯瓦等知名药企成功开展多项罕见病药物推广,公司已成为新特罕药进入中国的首选渠道。

 公司以上药睿尔为平台,一方面集中现有的罕见病品种资源,另一方面与该领域的国内外研发机构及研发型公司密切对接,积极引入前沿创新品种,目前共有在研项目16项,涉及全球创新药、首仿药以及多个临床急需的短缺药物,涵盖肿瘤、运动神经元、内分泌、心血管、代谢等多个罕见病门类,包括一类新药1项,二类新药2项及多个临床急需的三类、四类项目。目前已有1项进入Ⅱ期临床,1项进入Ⅲ期临床研究阶段,多个产品进入待申报生产阶段。

2、泓博医药(301230.SZ)(流通市值8亿)

公司自成立以来长期致力于小分子药物化学研究服务,凭借创始人及所带领的药物化学团队在创新药发现,特别是药物化学方面的技术优势,公司多年以来累计为国内外数百家活跃客户提供过医药研发服务,并受到Agios Pharmaceuticals, Inc.、Alexion Pharmaceuticals, Inc.、KSQ Therapeutics, Inc.、Jnana Therapeutics, Inc.、Nuvalent, Inc.、BeiGene, Ltd.等国外罕见病创新药研发客户的充分认可。公司目前拥有以构效关系为核心的分子模型设计技术平台,并且通过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人工智能技术显著提高研发效率、降低成本;截至目前,公司在与客户合作的创新药物研发项目中,已经成功发现了21个临床候选药物。

与药明康德等CRO龙头相比,泓博医药的业务规模并不算大。但其CRO业务所服务的客户却多为国际上的知名客户,比如研发白血病和血液类罕见遗传疾病新药的Agios Pharmaceuticals,Inc.(AGIO.O)、全球领先的罕见病生物药研发公司之一的Alexion Pharmaceuticals,Inc.(ALXN.O)等。

 3、荣昌生物(688331.SH)(市值454亿)

布局罕见病——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处于临床Ⅲ期关键阶段。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患病人数不多,但复发率高、危害大,缺少有效治疗手段。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测算,全球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人数由2016年的约16.38万人增加至2020年的约17.10万人(包括中国约4.89万人)。预计全球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总数将于2025年达到约17.96万人(包括中国约5.12万人),并于2030年达到约18.76万人(包括中国约5.26万人)。


作者在2022-11-07 18:08:11修改文章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持有相关标的,下一个交易日内没有卖出计划。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泓博医药
S
上海医药
S
荣昌生物
工分
4.70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4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8)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2-11-07 19:45
    感谢分享
    1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流年
    超短追板
    只看TA
    2022-11-07 19:10
    它的AI技术研发新药是一个炒作特点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2-11-07 19:11:22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只看TA
    2022-11-08 07:37
    不得不点和赞,总能掘地三尺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11-08 01:37
    做得太完美了点,是要来个拓新梅开二度吗?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11-07 18:24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2-11-07 17:46
    谢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