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宏观专家论坛】中欧经贸关系走向解读——罗长远
居合
一卖就涨
2021-03-29 07:17:42
中欧经贸关系走向解读 

 会议时间:2021 年 3 月 27 日 19:30 

主持人:沈新凤 

主讲人:罗长远教授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

主题:中欧关系近期 生变,为什么出现变化?是否会影响中欧双方包括 CAI 在内的经济合作?我们是否应该悲观? 

1. 政治和经贸之间是否会互相影响 从中国与主要国家间的外交关系上看,意识形态及其相关问题冲突一直存在;长远来看,对贸 易影响不大。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在欧洲圣火传递遇到的冲突,到 2020 年新冠疫情的全球爆 发,再到当下新疆棉花问题,可以看出在涉及到中国的时候,意识形态问题或与其挂钩的问题 从不缺席。然而,政治层面的紧张关系并不影响中国发展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20 年 统计显示,中国是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总量高达 5000 亿欧元。其中,欧盟对中国的 出口仅次于欧盟对美英两国的出口,欧盟对中国的进口是排在首位的。对于这种意识形态的冲 突,近年来的文献主要涵盖了两种代表性观点,(1)政治与经贸互不干扰;(2)政治会在短 期内对经贸产生影响。我的观点更偏向于第二种,以中国与挪威的关系为例,在诺贝尔和平奖 的问题上,两国关系一度较为紧张,从贸易上看,当时的挪威三文鱼对中国的出口也受到了一 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认为,政治和经贸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总体上看,政治关系的恶化 以及贸易的制裁对双边均会造成影响,但从长远角度看,影响或许不似我们所预期的那么明显。

2. 意识形态的冲突是否会一直持续下去 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上述意识形态或政治层面的冲突仍会频繁出现。2020 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破 1 万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涉及到中国核心利益方 面的问题,其他国家或试图在议题上讨价还价,以达到其自身的其他目的。例如,其他国家 会在中国的新疆、西藏、南海、台湾等议题上挑起更多事端,我们在这方面是要有一定的思 想准备的。此外,海内外媒体信息的高速传播使得我们在这些议题上变得更加敏感。有所不 同的是,因为中国目前跻身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中国是从疫情中恢复 比较早的国家,此时西方国家在这些议题上挑起事端,讨价还价,或者是企图达到其他一些 目的的议题方面,我们会更加敏感。因此,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看待议题的视角会与 此前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不同。

3.如何看待西方媒体、政治人物对中国的看法 随着现代媒体种类、方式的发展,关于媒体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有很大的讨论空间。正如 特朗普在任美国总统期间一直所强调的 fakenews,其实我们对于很多在西方媒体上有关中 国的报道的真实性和目的性应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其实西方媒体很难报道有关中国的正面 信息,这可能是这些国家的媒体本身所代表的一种倾向性,也可能是有关在中国议题上面的 特有的倾向性。因此,理性看待海外媒体的报道是至关重要的。 

 4.中国该如何看待欧洲 欧洲的身份和角色是多元的。第一,从经济体量来看,欧洲仍处于世界重要地位,掌握对全球 事件的话语权,其观点也是有分量的。第二,一个强调要“自强”的欧洲或要表明与美国有差异 的观点。特朗普任美国总统期间,他对欧盟以及北约盟友有诸多批评,认为他们的军火开支占 GDP 的比重达不到标准,特朗普认为欧洲在受美国的保护。因此,德法两国也表达了欧洲自 主独立的态度,尽管欧美在价值观层面较为相近,但从与美国的交往和互动上看,尤其是在 特朗普任期内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使得欧洲不再像以往那般对美国亦步亦趋。第三,一个 “异质性”的欧洲,即欧盟层面与欧盟成员国的层面在对于同一议题的态度并不完全一致。虽然 欧盟在很多的层面是要表达同一种声音,但又在很多议题上,欧盟的成员国仍然有很大的话语 权。所以不同成员国的诉求不同,就发展水平而言,各国差异明显,这样一个层次分明的 27 个国家的 1 个联盟,若想达成内部共识,实际上是不容易的。因此,现在形成的共识是一个 公约数,因此也就排除了欧盟跑偏包括走极端的可能性。第四,一个与中国“亲疏远近不同”的 欧洲,各国态度各异。例如,像北欧的一些小国,如丹麦、瑞典,由于价值观或政治领导的原 因和中国关系比较疏远。像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对中国态度相对中性一些。此外,还 有一类国家,如匈牙利,目前和中国关系比较近。例如,复旦大学要在匈牙利首都开办大学一 事受到了匈牙利政府的支持,同时,春节期间,国家主席也表态将在国家层面上支持这一计划。 因此,在如何看待欧洲的问题上,我们要善于理解上述不同层面的差异。 先知研报·小密圈分享 5.欧洲到底如何看待中国 关于这个问题,更主要是如何看待全球化中的中国,即如何看待来自于中国的进口或者投 资。就来自中国的进口对欧洲的影响而言,在很大的程度上,欧洲的媒体包括不少欧洲的学 者,他们的结论可能跟美国 MIT 的戴维奥特教授的结论有相似的地方,比如来自中国的进 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冲击到欧盟国家的收入分配和就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引起了这 些国家的政治光谱的激化,中间道路的群体变得势单力薄。但是与美国人的研究有很大的一 个不同是,针对欧洲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研究发现,来自中国的进口实际上对欧盟国家产生 了一个创造性的破坏的作用,使得欧盟国家最有生产力的企业越来越有生产力,而没有生产 的企业被淘汰出局。

3 (1)关于对来自中国的投资的看法。有很多研究认为来自中国的投资可能在目标方面更多 看中了欧洲具有战略意义的资产。外商投资有 4 种动机,市场的、效率的、资源的 以及战略资产的,这类研究似乎认为中国对欧洲的投资更多看到了欧洲这些品牌的 价值,所以对某些品牌、某些企业有收购行为。 

(2)关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在中国 2013 年推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部分西欧国家对倡议有 一些看法。实际上,我们在跟欧洲的合作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 “16+1”的平台。实际上对于很多西欧国家而言,他们对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这种 合作,可能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或者说尤其是在欧盟强调一体化的背景之下, 中国如果与 16 个中东欧国家合作,可能会在欧盟的内部产生一些不一致的或者是非 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所以在贸易和投资,在一带一路方面,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部 分与美国对中国的看法有相似,但是有的也有所不同。 6. 如何看待中国跟欧洲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我认为特朗普的后遗症依然存在。在一系列的议题上,欧洲经过与特朗普任内的美国政府打 交道,使得欧洲人对美国的看法发生一些变化。 (1)在安全问题方面。特朗普认为欧盟是在美国的保护伞下生活,同时欧盟又不来买美国 的东西,然后欧盟拿从美国贸易赚的钱去买俄罗斯的石油,这对美国人是不公平的。 同时,他认为北约国家军火开支占 GDP 比重不足。所以在安全问题上,欧盟国家有 新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即不能单一的依赖美国国防的力量。 (2)在俄罗斯的议题方面。俄罗斯有一个天然气的线路,一个石油的管道,这个线路其实 在美国和欧洲之间,尤其是美国跟德国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所以在俄罗斯的议 题上,相当部分的国家像意大利、德国,并不是简单的跟随美国。 (3)在贸易议题方面。其实这是美欧之间的一个结构性冲突。在特朗普任美国总统期间,美 国跟欧洲在贸易议题上的争吵是非常激烈的,涉及到两大议题。第一是特朗普认为 欧洲向美国出口了太多的汽车和钢铁。第二是认为欧洲过于注重对农产品的贸易保 护主义。这个议题时至今日尚未解决,是在美欧之间一道非常难以逾越的障碍,也 会成为如果拜登想复活奥巴马时期的 TTIP 的谈判时不得不面对的很大障碍。 7. 中欧关系的前景如何 (1)意识形态之争还会持续发生。但以过往的经验来看,中欧的经贸关系并不会被意识 形态或者与意识形态相关的议题所裹挟。4 (2)中国与欧洲对于全球化的看法有交集,有共识。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它的经济体量很 大,但除了英、德、法、意和西班牙,当然英国现在已经离开了欧盟,每一个成员国 相对而言又是比较小的国家。中国对出口的依赖度是 18%,德国是 47%,法国是 31%,荷兰是 83%,意大利是 32%,爱尔兰 127%,西班牙 35%,比利是 82%。所有 这些国家对出口的高度依赖,使得他们在全球化的议题上面还是主张自由贸易,要尽 可能减少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作为出口对 GDP 的比重是 18%的国家,相对而言,与 欧洲在这个方面有一些交集。美国人对出口的依赖大概只有 12%,所以我认为与美 国相比,中欧之间对于全球化的议题有共识有交集。除了与中国的贸易投资协定谈判 之外,其实欧盟已经与日本、新加坡、韩国、越南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而他们都是 东亚或者东南亚的经济体。 (3)欧盟对于中国的议题上更加超脱。欧盟因为东边是与俄罗斯的关系,遇到了比较多的 障碍,西边与英国的关系短时间之内其实也还有很多的麻烦。这两个议题一定程度 上都受到美国的干扰。如果在中国议题上,欧盟再简单跟随美国的话,其实对于欧 盟而言并不是有利的,所以我认为,欧盟在对中国议题上,相对于在俄罗斯的议题 和英国的议题,要更加超脱一些。 (4)欧盟对于扩大对中国的出口投资有强烈的兴趣。在整个中国招商引资的规模中,其实 无论是来自美国的投资,还是来自欧洲的投资比例都还很有限。所以在中国的投资 空间还很大,这是欧盟是比较看重的。在与中国在完成了投资协定谈判的同时,其 实欧盟还在于两个重要的东南亚经济商谈自由贸易协定,可以看出欧盟对亚洲市场 非常重视。 (5)欧洲在接下来的这一年里面临的选举,可能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葡萄牙目 前完成了总统的选举,现任总统连任,同时葡萄牙又是现在欧盟的轮值主席,总统 应该是比较亲欧的,他的观点是欧洲应避免贸易保护主义。我认为这样的表态对于 欧洲和中国而言,还是有积极意义的。此外,3 月 15 号至 17 号荷兰大选,最后是 亲欧势力获胜。我认为这其实对欧盟而言,也可以说是对中国而言,也是一个算正 面的消息。3 月 28 日是保加利亚的议会选举,5 月份有苏格兰和威尔士的议会选举, 还有英格兰的地方选举。6 月份是法国的大区选举,法国在 2022 年会迎来大选,所以 今年 6 月份的法国的大区选举相当于是一个前哨战,对现任总统马可龙的政策 是一次民意测验。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今年 9 月份德国的大选,因为默克尔已经 明确表示不再担任总理,意味着今年的选举面临默克尔的接班人的问题。前不久默 克尔的党内接班人拉舍特已经选举出来,按照德国选举的惯例,这位主席有望被推 举为德国新一届的总理候选人。但实际上基民盟的选情目前不太好,给基民盟的选 举以及未来默克尔接班人人选造成了很多不确定性。拉舍特在一定程度上跟默克尔 的政见比较相似,如果他能够成为新一届德国总理,这可能对于欧盟的继续推进, 以及对于中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有积极影响。但是我认为在德国选举和法国明年 选举的大背景之下,欧洲政治层面的发展,仍然给欧洲自己也给中欧的经贸关系造5 成一些不确定性。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时间窗口,尽可能早地让中欧的 CAI 协定签 署,成为在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给全球化提供一个新的动力。 总体来看,在民主党人拜登成为美国总统以后,他可能会比较多地推进价值观外交,但是中 国跟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贸易联系所形成的一个价值链,尽管有很多关于所谓价值链去中国化 的讨论,但是价值链的调整并不是一朝一夕、如媒体所说的那么简单。我认为中国坚持价值 链的外交,会比拜登的价值观外交会更加有效。 问答环节 Q1:在我们与欧洲相互制裁之前,在大概 3 月 10 号左右,欧盟议会针对一项关于供应链法 的自发的倡议进行表决,这个球现在是踢给了欧盟委员会,后面有没有法律,这个定义可能 不太清楚。第二个相关联的就是欧洲似乎也是提出过再工业化的战略,中欧之间的关系因为 中美而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未来是不是中欧之间其实也是更多的有竞争关系,尤其是产业的 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A1:我曾经在解放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怎么去看待全球的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和转 移的问题。从数据层面分析,欧洲和美国都先后经历过这么多次的危机冲击,而实际上它的制 造业的表现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看美国,美国实际上从 2008 年也就是奥巴马成为美国 总统以后,制造业占比一直稳定在 11%。可是再工业化、先进制造业战略都是奥巴马时期就提 出来的,在特朗普时期不遗余力地去推进。今天去看美国的统计,它的制造业的比例还大概是 11%。欧洲代表性的制造业强国是德国,在过去 20 年,它的制造业一直是相对稳定的,在 20%。所以要从制造业的比例去看,并不是一个国家主观能提高多少就提高多少,这背后牵 涉很多的因素。举个例子来说,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把资源配置给了这个行业,就意味着另外一 个行业资源的减少,而在民主社会这就会涉及到博弈,涉及到投票,涉及到利益集团之间的较 量,涉及到选举,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地把制造业比例提高几个点的问题。所以如果要说某些 国家的制造业还有提升空间的话,那么首先应该是美国,而不是像德国这样的国家,因为德国 的制造业比例已经很高了。而其它的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或者产业基础决定了,在欧盟内 部的分工中,它们也无法承担所谓的再工业化的角色。所以从数据上来,所谓的再工业化并不 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背后涉及到的资源的稀缺性,涉及到的选举的博弈,涉及到利益集 团之间的较量,就使得这样一件事情并不是像我们简单地说提高几个百分点的问题。日本也是 一样,在过去这些年制造业也是基本稳定在 20%。那我们说要提高制造业的空间,到底说的是 谁?哪个国家要提高?日本没有多少空间,德国也没有多少空间,美国有空间,可是美国两位 总统,奥巴马和特朗普时期都没有做成的事,难道在拜登时期就可以简单的做到吗,我觉得 这个议题并不简单。 Q2: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第一个是说欧盟没有正式批准是去使用中国的疫苗,而有一些中 东欧或者南欧的国家,比如说萨尔维亚或者是匈牙利这些国家,他们用了中国的疫苗,您6 觉得疫苗这块是不是可能是一个未来的冲突点?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后面欧洲比如法国和德 国出现一些极右翼的领导人,您觉得到时候欧洲对华政策会出现怎么样的调整和变化? A2:关于疫苗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可能现在比较过于关注别的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其实我现 在相对而言更加担心我们自己,就说在接种率的比赛里面,我们如果不跑到前面的话,那么 就有可能使得我们本来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优势转变为劣势。我们接种疫苗的速度还与我 们所期待的有不少距离,未来存在一定风险。匈牙利、塞尔维亚使用中国的疫苗,但是我觉 得在这个议题上,在一定程度我们可以学美国,我们会把超过我们自身需求的这些疫苗供给 国际社会,但是我们的着力点还是要放在第一位,让我们的同胞尽可能多的能够尽早的打上 疫苗,避免我们未来成为疫情输入高风险地区。 第二个方面对于选举,我坦率地说我个人也并不熟悉选举的议题。目前的发展态势而言,这种 极右翼的政党进入议会得到更多的选票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按照近段时间欧洲的发展态势来看 的话,其实从葡萄牙和荷兰的选举,从德国两个州的选举来看的话,极右翼成为国家主导的政 治力量的概率应该是有限的。如果真的有极右成了这些国家的政治势力的主宰的话,实际上 首先受到影响的不是中国,首先受到影响的是欧盟自己以及它与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基本关 系。 Q3(1):前几天欧洲议会称将取消中欧投资协定的审议,那么议会在中欧投资协定的落地上 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协议的立法的过程最后是否可以通过? A3(1):最终的就是协定批准的流程,我个人也不是很清楚。拿 RCEP 来说,今年 3 月 8 号, 商务部部长就已经称 RCEP 在中国已经得到了核准。CAI 在欧洲的法定的流程,议会肯定是很 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这还是取决于欧洲这些主导国家的这些领导人的政治能量。 这些领导人的选票在一定程度上与进入欧洲议会的议员的选票有很大的关联性。比如,法德 两国对于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有一种相对来说更加积极的看法,他能够支持这些领导人的这些选 票,同时也是相应的这些议员的选票的话,其实对于这个协定最后被批准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议会从来都是各色人等,什么人都有,所以它就是一个“发牢骚”,一个要表达不同观点的地方。 但是最后对这个议案最后对这个协定有决定性影响的,还是要看欧洲议会和欧洲政治的主要光 谱颜色到底是什么。那么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来说的话,我个人还是比较谨慎的乐观的。 Q3(2):对于 CAI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过去还不叫“全面的”,本来就谈的挺好的。您客观地 分析这个协定,是谁发起的?或者说最后这个协定,双方肯定大家都有好处,相比较来说,您 觉得哪个好处更大一些? A3(2):我个人觉得这个协定应该对双方都有好处,但是现在去说评估对谁更有利还为时尚 早。我觉得是更重要的是在特朗普强势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动机之下,欧洲要去寻找它的贸易 和投资空间,中国也要去寻找它的贸易和投资空间。结果他们发现除了美国之外,剩下的就7 是他们二者之间。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是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因为欧盟已经完成了与日 本的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所以无论是从全世界贸易发展的现实来看,还是从特朗普带给全 球贸易的伤害、带给欧洲的冲击和带给中国的冲击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去显示出贸易保护主 义是不得人心的,全球化还应该重启。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欧洲整体,欧盟是一个很大的经济体,但是每个欧盟国家都是很小的,一 个小的经济体,它实际上是承受不起贸易保护主义也承受不起封闭,所以你是我觉得这里面 可能一个更重要的议题是说当欧洲跟中国形成了 CAI 以后,哪一个欧盟国家得利最大,而 不是欧洲整体,所以这也是欧盟现在面临的一个大麻烦。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德国受益很多, 结果还有一大批的边缘的国家就受损很严重,所以欧盟的内部对全球化的看法也不一样,欧 洲对中国的看法它也不一样,所以与欧洲跟中国得利相比,我觉得一个更需要去讨论的是在 中国哪些产业,哪些企业,哪些部门在欧洲哪些国家,它可能会获利更多。目前而言我们讨 论这个话题可能还为时尚早,但是我仍然必须强调一点是我们要从贸易保护主义的阴云之 下,中国能够大踏步地往前迈进一步,从改革开放的进程的角度来看待 CAI,来看待 RCEP, 否则我们就没有充分地挖掘这两个含金量很高的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的价值。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国平安
工分
8.08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3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