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长安投资华为智能车,影响几何.docx
金融民工1990
长线持有
2023-11-27 21:15:39

会议要点

1. 长安携手华为智车新篇章

华为合作车企主要针对20万以上车型,与主流车企合作广泛,渗透率有望在未来5年达到30%以上。

华为与长安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合资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公司,长安持股不超过40%,华为原则上不与新公司同业竞争。

新合资公司将推动长安在智能化方面的升级,有助于长安电动智能化转型和品牌提升,特别是在10~20万中端市场,有望补足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空缺。

2. 长安联手华为智驾升级

智能汽车的高端市场:华为和英伟达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定位于20万至30万以上高价位段,2021年低端市场仍未普及。大疆拥有高性价比,但面临城区自动驾驶的技术瓶颈。

自动驾驶的未来发展机遇:未来5年内,L3级以上的高等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将从个位数增至10%以上,传统自主品牌核心价格带的战略布局领域。长安聚焦深蓝和起源两个方面,智能化落地为关键。

长安与华为的合作:长安通过与华为合作,将弥补其在智能化领域的不足,华为领先于智能驾驶技术。长安在20万以下的市场拥有强大的品牌和产品积累,合作利于电动智能化品牌向上突破,推动市场份额增长。

3. 长安携手华为助力智能车

长安对华为智能车的投资,对长安产业链是明显的利好,特别是随着新能源平台放量,产业链也将明确受益。

华为到2022年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累计投入已超30亿美金,随着合作深入,将提升华为车Bo业务部门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

通过股权合作,华为的智能车业务能够得到资金支持,减少对华为造车担忧,提升与更多车企的合作意愿,加速华为车业务的落地与发展。

4. 携手长安揭潜力篇

华为有望成为智能车行业龙头,目前整体销量预期在几十万台,但需提升至300万台以上以实现行业突破。

合作对华为产业链有显著利好影响,特别是对中国自主品牌及智能电动车行业的全球竞争力有重大促进作用。

智能驾驶领域有巨大增量市场潜力,华为激励行业进步和产业链落地,有望在中长期内实现更大规模增长。

5. 华为智车催动产业升级

华为对国内车企的挑战:华为作为国内车企的'近忧',其智能汽车进展迅速,从2019年以来只用了4年时间就取得显著技术进步,给其他车企的时间窗口带来压缩。

车企智能化转型对策:车企为应对华为挑战,应迅速加大智能化投入,如理想汽车将投资方向主要聚焦于自动驾驶技术,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华为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共生关系:华为的发展将推动整个汽车行业的竞争力提升,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共同做大市场份额,长期看全行业都将受益。

长安投资华为对产业链的影响:此次投资是中国汽车智能化转型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将明显推动整个行业发展,关联产业链包括电动平台、无线充电、热管理等多个环节及各关联公司均值得关注

6. 华为智车产链投资趋势解析

投资华为产业链的方法:关注在华为体系内具有较高单车价值量、有潜力在华为体系内扩大客户基础的龙头厂商;同时关注那些技术新领域和国产替代率低但有提升空间的行业。

长期投资方向:长期看好整个自动驾驶产业链,不仅包括整车制造商,还有零部件供应商。特别是那些潜在的可在华为产业链内发展的企业,其中核心零部件企业未来存在潜在10倍增长的机会。

行业趋势和投资心态:当产业链趋势明确并且处于增长的右侧时,应保持乐观心态。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迎来的投资机会通常较为丰富,并且会不断刷新之前的高点。

会议实录

1. 长安携手华为智车新篇章

谢谢。各位投资者,早上好。我是开源中小盘和汽车的任浪,非常感谢各位投资者今早参加我们关于长安投资华为智能车行业的电话会议。上周我们发布了关于华为智能车的深度分析系列,详细探讨了华为产业链的投资机会。我们对华为中长期的产业链投资机会持乐观态度。

 

上周三,在华为智能车深度报告的解读中,我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华为当前在20万以上价位段的车型中与车企的合作较多,这些合作几乎遍及所有20万以上的车企。预计未来5年内,随着高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普及,渗透率可能非常快,有望达到30%以上。

 

华为的合作重点将下探至10~20万价位段的车型,搭载高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机会非常大。昨晚,华为和长安的合作为未来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今天我将分享两部分内容:首先是简单解读整个合作方案;其次是我们认为长安投资华为对整个汽车电动智能化是一个里程碑式重要事件,将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长安与华为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拟合资成立一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公司。新公司业务将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汽车数字平台、车联网、人工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I-DrivingAssistance)和智能车灯等。华为将关键业务和资源导入新公司,并不再从事同业竞争。长安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超过40%,华为占比超过60%,并有意引入北汽、赛迪斯、江淮、奇瑞等战略合作伙伴。华为作为控股股东,未来股权结构或有调整,但长安为最大的汽车企业股东可能性极大。

 

这次合作的本质是华为把自身的SEOO业务单独成立为公司,并引入多家汽车企业股东,第一个是长安及其关联方。方案核心包含两点:一是长安及关联方持股不超过40%,二是将引入华为的现有及未来战略合作伙伴。

 

我们认为此方案的影响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解读:

 

第一,对长安影响最大,长安可能是最大受益者。华为与合作伙伴的模式不断升级,长安与华为合资的阿维塔品牌合作尚处于High版模式,市场表现出色,助力长安品牌战略向上。今年8月,长安的新品牌深蓝与华为在智能化领域开展合作,这次股权投资的合作将进一步提升长安的自动化和战略协同。

 

第二,长安电动智能化转型面临两大机遇:借助电动智能化提升自主品牌价值,通过与华为及宁德时代的合资品牌推高端品牌阿维塔;在主流价位市场实现由燃油车向电动智能车的转型,提升市场份额。

 

第三,中国传统汽车厂商在电动智能化转型方面相对较慢,除了比亚迪,其他传统玩家转型进度不如新势力快。但随着与华为等的合作,国内自主品牌正在加速智能化的步伐,尤其在10~20万的主流价位市场上需要高阶自驾解决方案的落地。

 

2. 长安联手华为智驾升级

实际上,大家可以注意到,不论是华为还是英伟达的解决方案,它们主要针对的是20万以上,甚至25万到3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大疆推出的产品虽然性价比很高,譬如12万左右的车型可以实现L3级别的自动驾驶,但当前的技术天花板似乎无法实现众多消费者期待的城区自动驾驶功能,比如NAIC或SA的支持。加之这种方案是今年才开始量产,市场采纳仍需时间。

 

因此,在主流价位区间,目前尚未有L3级别以上的高等级自动驾驶升级方案。我们认为未来五年将是最大的行业发展机遇。今年高等级L3级别以上自动驾驶的市场渗透率可能仅略有增长,但到2025年有可能达到10%。预计到2027或2028年,渗透率能大幅提升至30%以上。这也是我们认为未来五年将是高等级自动驾驶快速推广的行业机遇期。这些预期正是传统自主品牌,如长安汽车,所聚焦的核心价格带领域。长安的深蓝和起源项目是在智能化能力方面的具体体现。

 

过去长安在这一领域的能力,尤其与新兴汽车品牌相比,略显不足。然而,通过与华为的合作,两者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互补关系。可以看出华为在智能化,尤其是智能驾驶领域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近期华为推出的ADS2.0全国无图版OTA后,华为已经进入了一个领先地位。这就是华为的优势,也是合作的第一个重要意义。

 

第二个方面,华为在推广20万以下价位段的自动驾驶方面,目前还缺乏在这一价位段拥有强大产品力的合作伙伴。以往与华为合作的车企主要定位于20万以上市场,而20万以下的产品合作相对不足。长安在20万以下的市场拥有强大的品牌和产品积累,因此双方的合作可以很好地弥补彼此的不足,不仅有助于长安在品牌和电动智能化方面取得突破,也有利于其在主流价位段迅速完成电动智能化转型,并推动市场份额的增长。

 

3. 长安携手华为助力智能车

我们观察到整个主流价位段市场在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因此,对于长安及其产业链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显著的利好。这是第一个维度。在此次合作中,最大受益方无疑是长安,若有新的公司加入股权投资,他们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华为智能化赋能的加持,这对长安相关产业链是极其利好的。特别是随着深蓝和起源新能源平台的放量,整个产业链将显著受益。

 

第二个维度关乎华为本身,华为从介入智能汽车领域起,便采用了集团军模式,其投资体量巨大。据2022年年报显示,从2019年至2022年,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累计投入已超过30亿美元。然而,这些投资需时日见成效,华为汽车领域的收入去年并不突出,更多是零部件合作。今年,随着销售渠道的发展,收入开始显著提升。在超过7000人的研发团队和巨大年度研发投入的背景下,华为车业务部门面临较大现金流压力和盈利挑战。在如此背景下,合作方的股权投资,可为华为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业务良性发展。尽管华为可能并不缺钱,但内部对现金流和收益利润考核严格,外部投资将增强其'输血'能力,从而极大地受益。

 

更重要的是第三个方面,自从上汽提出“灵魂伙伴”概念后,尤其对于在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华为来说,整车厂始终渴望华为造车。尽管华为坚持不造车的立场,整车厂却因其强大的影响力敬而远之,担心一旦合作过深或许会培养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此,通常与华为合作的并非行业内一线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合作,企业对于华为造车的担忧将大幅减少,进而可能吸引更多车企与华为进行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加速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华为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位于国内领先地位,但合作隐忧一直制约着合作和解决方案的落地速度。当这些顾虑减轻,华为的合作及产品落地将大为顺畅,从而为未来业务发展带来巨大帮助。第二维度的影响最为重要。

 

最后,从技术、产品定位及渠道能力等关键维度来看,电动智能化转型后,国内车企集中度有望大幅提升。未来车企龙头将可能缩减至5至10家,占据市场份额绝大部分,这一趋势与智能手机行业变革十分相似。

 

4. 携手长安揭潜力篇

华为在最终的核心竞争要素上,被视为最有潜力留存至最后的龙头车企之一。观察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在公开场合提到的竞争态势,要想在终局中存活下来,企业的销量需要达到300万台的水准。然而,华为目前整体销量的预期明年只能达到几十万台,想要迈向300万台的级别还有较大距离。华为的解决方案需要进一步扩展至20万左右的主流价位车型。这就要求华为与车企有更深入的合作,如与长安的合作,以及未来可能与更多车企的合作,共同开拓更主流的市场。

 

从华为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合作显然是双赢的。同时,我们上周强调了寻找未来在10-20万价位,能够带来大量生产的产业链合作机会。对于华为而言,一方面是提升中国自主品牌,我们已经看到其带来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是带动国内车企一同推动电动智能化的转型,并在全球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提升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球市场地位。

 

长期来看,华为的合作与影响可能还有十倍的增长空间,对整个华为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三个维度是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对于长安与华为的合作,我们应该采取更大的视野来看待其影响,不只是简单的存量思维,即单纯的盈亏考量。通过这种合作,整个电动智能化市场的蛋糕将变得更大,从而造福整个行业。

 

特别是在智能驾驶领域,2024年将是一个重要的临界点。预计到那时,智能驾驶的渗透率可能从当前的一个小比例增长至30%-40%。这个显著的增量市场能带领行业前进。因此,在增量市场中,能够做大市场蛋糕的企业将为所有人带来益处。我们认为这场合作将成为中国智能电动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链成熟。大家不必过于担忧谁将受益或受损,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整体而言,全行业都将受益。

 

就技术发展方面而言,去年相对于今年,技术进步和功能体验的边际变化都不算大。然而,2021年特斯拉将电子电器架构升级后,国内厂商迅速跟进,到今年年底,算法能力显著提高。在智能驾驶领域,国内技术和体验迅速提升,与特斯拉的差距缩小至一年半左右。特斯拉在北美的技术发展将在国内重现,加速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

 

特斯拉作为一种鲶鱼效应,为全球电动车市场带来压力。尽管其全自动驾驶(FSD)尚未进入中国市场,我们预计明年有很大可能性入华,这将为中国车企带来直接而紧迫的竞争。

 

5. 华为智车催动产业升级

对于国内车企而言,特斯拉虽然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但相较之下,华为的影响更为直接和紧迫。特斯拉隶属于更长远的考量,而且考虑到中国的关税政策和数据安全问题,特斯拉的威胁相当有限。相对来说,华为则是中国车企的近忧。一旦华为的智能汽车业务获得成功,就会显著缩短其他车企调整的时间窗口期。尽管华为进入智能汽车领域的时间并不长,自2019年起至今仅有四年,但其技术进步速度惊人。

 

对于国内车企的智能化转型,华为的举动有如“鲶鱼效应”,促使它们加大投入和明确投资方向。即便不少企业仍在犹豫是否加大投资,现在已经到了需要紧急行动的时候。比如理想汽车,它在细分市场的定位是非常成功的,原来在智能化方面的投入已相对较大,却并未感到紧迫性。

 

但在今年10月1日之前,理想汽车的核心竞争对手是比亚迪。10月1日后,李想已经把内部的对标对象更换为华为,并非常明确地提出要把账面上的现金尽可能快速地转化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投资的领域是自动驾驶技术。因此,华为技术进步不仅展示了其对国内车企的催化作用,而是已经开始促使整个行业的发展。

 

我们认为,华为加速产业链落地的能力将不仅仅是零和博弈,也就是不会仅仅带来“你好我不好”的局面。相反,它将促进所有企业共同提升市场份额,扩大整个市场的“蛋糕”,从而使行业内的企业都能从中受益。华为的这种推动作用,尤其是对于自驾行业和相关产业链来说,将是明显的长期利好。短期内市场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但从长期来看,我们相信在自动驾驶领域,大家都将受益。

 

长安投资华为是中国汽车行业,特别是电动和智能化转型中的一件历史性里程碑事件。从三个维度来看,这对行业的发展极为有利。关于投资标的的问题,投资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周期选择合适的标的进行投资,无论是中短期还是长期。

 

首先,我们可以关注长安及其产业链的公司,这包括新的电动平台,如阿维塔,以及深蓝起源等标的。相关的产品可能涉及长安提供的屏显、数字声学、AIHD无线充电、数字钥匙等领域。此外,还有配套供应商,如华阳集团提供的屏显系统;彭林股份提供无边框门零件总成和密封件;博骏科技与松芝股份分别在热管理和改性塑料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长安产业链相关的公司都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6. 华为智车产链投资趋势解析

第二部分实际上是围绕华为的产业链展开的讨论。上周三,我们已经与大家分享了华为产业链的深度报告,细化了筛选思路。第一个思路侧重单车价值量大的企业,不必过分担心华为体系内的分配比例,因华为的市场总量正在迅速扩增。因此,能在华为体系内逐步拓展业务,并成为行业龙头的厂商,值得关注。

 

第二个思路是关注那些新技术或者国产替代率较低领域的发展方向,通过提高行业的渗透率或国产化率,实现增长。在这其中,单车价值量大并且国产化潜力大的企业,例如博骏、瑞湖模具、沪光股份、上海研普等,都是可供关注的对象。同样,渗透率低、国产化提升空间大的企业,比如华阳集团和亚太股份等,也在我们的观察范围之内。大家可以参考我们之前发布的深度报告进一步了解。

 

第三个思路关注更长期的趋势。整个自动驾驶产业链的‘蛋糕’将不断扩大,这对行业是一个长期的利好。在整车制造方面,不仅有华为产业链中的长安、江淮、赛力斯等企业,还包括新兴势力比如小鹏、李想,以及可能与华为合作的传统转型企业。零件制造领域则包含了多个细分赛道,如座舱电子、智能驾驶、商业平台、线控底盘、车载半导体等。在这些领域中,华为产业链包括了若干重要企业,如裕太微通信作为泛芯片领域的合作伙伴,及其它潜在赛道的领头羊,比如军事电子领域的华阳集团、伯特利和金万润。

 

其他核心企业,如中创达、德赛西威、北京金正裕泰等,在宝龙科技等公司的带领下,也值得大家密切关注。我们认为,这些企业都站在了白塔行业机遇的前沿。从长远看,它们极有可能成长为价值千亿甚至数千亿的公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制造企业的市值已经达到了万亿乃至数万亿的层面。在这种情况下,核心零部件制造商的市值‘天花板’也随之上移,预示着这些部件企业未来具有十倍增长的潜力。

 

当前,正处于产业链趋势底部的这个阶段,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道路已经越来越明晰,行业正走向甘特图曲线的右侧。在这一趋势下,投资者应当保持乐观。毕竟,当行业进入曲线的右侧时,每一波行情的高点都会超越前一波,不断刷新记录。

 

今天,我们分析了长安投资华为智能汽车的影响,总体上我们对智能化投资机会充满乐观。此次事件不仅是行业成长的催化剂,还加速了整个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如果大家有其他问题,欢迎私下联系,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本次电话会议就到这里,感谢大家参与。祝大家生活愉快,再见。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科创达
S
易华录
S
常山北明
工分
2.32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1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