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中望软件:营收略超预期(附近期交流纪要)
太阳花冰淇淋
长线持有
2021-08-05 02:02:17
中望软件:营收略超预期(附近期交流纪要) 营收利润高增长。公司发布2021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06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净利润4866万元,同比增长74.29%,扣非后净利润为1635万元,同比下滑9.79%,经营现金流净额337万,去年同期为负,公司营收略超预期。 3D增速超2D,教育版产品增长亮眼。上半年公司2D CAD实现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39.75%,3D CAD实现收入4910万元,同比增长48.66%,尽管从比重上看,2D CAD仍是公司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但增速上,3D产品超过了2D,值得关注的是,公司面向教育的2D和3D产品上半年均实现了高速增长,公司3D One系列软件新增进入3省4本统编教材,累计进入10余省20余本统编教材;公司深入支持中央电化教育馆活动及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的少年硅谷大赛,20多省市40余场选拔赛。,上半年,3D One系列软件使用量已超过去年全年。 大力投入销售。上半年公司持续进行销售投入,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83.81%,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广告、行业展会、合作伙伴大会等多种形式在国内、国外的工业软件行业内建立起专业、可信赖的品牌形象,同时加强营销体系建设,拓展和优化营销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强化直销队伍向大客户模式转变,培育支持出一批年销售额过百万的经销商队伍,导致销售费用增长加快。另外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5.23%,主要员工薪酬福利、会计准则变化带来的折旧摊销费用以及上市费用等。由于上半年费用增速高于营收增速,扣非后净利润出现下滑,预计后半年有望改善。公司上半年1533万元政府补助,与公司营收有直接关系,整体上看,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均有较好的增长。 2D、3D产品迭代迅速。上半年公司2D CAD产品ZWCAD,重点增强人机图形交互体验,研究跨应用数据交互技术,突破二次开发技术等,并完成了2次产品新版本发布工作。公司的3D CAD/CAM产品ZW3D实现曲线G3高阶连续、突破曲面G3高阶连续、持续强化参数化设计能力、提升大场景装配设计支撑能力、丰富行业专业设计工具,以及增强CAM加工能力等,并完成了3次产品新版本发布工作。 发布国内首款支持Linux系统的三维CAD软件,继承了Windows版本的零件、草图、工程图环境,能带给新旧用户流畅的看图、查图与基础建模体验,可兼容.stl、.step、.iges、.vda等格式,满足Linux用户对国产三维CAD软件的应用需求 新一代3D CAD平台研发持续推进。中望软件的新一代三维CAD图形平台研发项目,重点推进了面向行为的建模特征技术、行业无关的装配数据库以及异构数据兼容等方面的研究,并完成了1次产品内部体验版本发布工作,实现了建筑外形设计的部分功能,包括:体量设计、楼板设计、内外墙体设计、楼梯井设计、电梯井设计、平屋顶设计、玻璃幕墙设计以及族组件设计等功能。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6.84亿元、10.21亿元、14.2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98亿元、2.98亿元、4.17亿元,EPS分别为3.19元、4.81元、6.73元每股,公司受益于工业软件国产化浪潮,一方面营收利润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借助大客户标杆不断升级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建议重点关注! 近期交流纪要 公司概要: 公司定位、使命:解决中国“卡脖子”问题之“工业软件” 同时拥有二、三维CAD、仿真分析CAE自主知识产权和几何内核能力的中国软件企业。 碗里的:2DCAD;锅里的:3DCAD;田里的:CAE 核心竞争优势: 1.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投入占公司营收比超过30% 2.国际化视野与运营,海外营收占比25-30% 3.务实专注的团队 如果按照原有会计准则,20年营收增长超30%,净利润增长超40%。营收结构:2D占比75.25%;3D占比24.74%,ZWsim0.01%。国内占比60%,外销20%,教育20%。 核心驱动: 1.产品持续升级迭代,大中型客户应用更深入和全面; 2.大客户战略初见成效,单价提升; 3.国家政策驱动。 关键业务动作: 1.灯塔客户牵引,全力支持大客户比如HW,CRRC等 2.信创,ZWCAD Linux版本发布,适配国内主流操作系统和处理器 3.教育等级考试证书 4.细分领域做专,做大 5.有序提价,完善多渠道多产品的经销商管理制度 6.拓展生态。 研发提速: 1.研发人员从371人增加到458人,博士14人 2.行业适配:聚焦消费电子和模具行业 3.ZWCAD&3D大版本更新,3500+改进、机电协同 4.2D/3D产品API能力跃升,顶层规划API架构和稳定性 标杆客户: 1.内销:益海嘉里(金龙鱼)、东江控股(模具)、华为、坚朗(国内最大的建筑五金生产集团)、天能动力、万向钱潮、国家电网等 2. 教育:清华大学、武汉理工、中国地质大学、华南理工、东营职业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等 3.外销:SALFACORP(智利建筑行业龙头)、HJERNO(丹麦最大的模具企业)、KALYON(土耳其建筑施工行业龙头)、QUARTA(法国勘察行业Top3)、SUBARU(日本汽车制造商)、LG(电子通讯、电器)等 Q&A 1.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布局 19年就布局了,希望解决大飞机制造的问题。加大研发投入,和浙大CAD实验室成立联合研究中心。未来和中国最主要的几所大学都会合作。航天还是用的PTC,我们目前和华为适配,为以后和航天对接是有益的。 2.在哪些细分领域达到了较高可用性 二维CAD已经完全可用替代国外产品了。和中车之前的合作,就是完全替代了国外软件。三维还需要时间。CAE领域中最先做的电磁,华为、海能达一起在磨合,稳定推进中,高频电磁中应该已经可用了。会先在学校的场景,工业会慢一些。 3.并购上的思路 已经梳理了标的情况,但是现在看的话并购标的很贵,比较难。公司目前也比较慎重。只参股了一个安怀信。如果有核心技术是最好的,现在不太好找。 4.linux版本和windows版本的区别 二维CAD我们是先出的,也会再扩大领先优势。Linux版本的和Windows在使用上基本差不多了。信创如果比较顺利,2-3年会有行业信创,office+cad会解决很多行业问题,届时公司会有优势。3D的适配比2D会更好一些。开发比较注重平台无关性。 5.如何协同研发和市场推广 每个月研发和市场都会对接,进行新的功能开发。 6.产品开发规划和人员规划 如果有500人研发,80-90人去做二维,只是把Linux版本做的更好;50个人去做CAE,稳扎稳打;300多去做三维,100人左右在悟空计划;其他都在中望3D。具体的行业话,模具和消费电子,模具还是很难的,世界模具的能力聚焦在中国,迫切的需要国产化替代,国外产品太贵了。北上广、西安成都武汉六个点增加研发人员,销售人员增加会比较慎重。国内60%是直销的,未来3年向大客户+分销转变。 7.二维和三维的看法 一季度三维的订单和收款增速都高于二维,现在二维三维7:3,未来慢慢扭转过来。3D目前的代码和研发,99%的代码都是广州团队完成的,美国十几个人,广州有200人。 8.产品价格 产品国内国外价格是接近的,二维专业版1299美元,代理商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刚进的代理商利润有30%-40%,长期的代理商利润会50-60%左右。韩国、巴西价格高一些,越南会低一些。国内可能会有少量的折扣。 9.3D有没有研发失败的风险 10年开始做3D,已经经过了10年的迭代。产品本身在过去10年投入了大量资源,代码深入到最底层。过去是没有和大厂磨合的机会,目前的行业背景给了不断磨合的机会,有利于加速产品开发速度。覆盖离散制造业没有问题。 10.如何看模具行业和其他行业的难度 主要是平台能力的区别,模具已经做了三四轮的迭代。比如华为对我们的考验是全方位的,一个零部件2-3000步才能生成,软件是否稳定。行业上层差异还是比较小的,主要是底层平台的锤炼。 11.CAD整体国内市场空间、盗版的情况,中长期中望的市场地位 答:中国市场正版空间,2D CAD在20-30亿人民币,3D CAD在100-150亿,CAE目前是100亿,未来空间更大;从2000年开始和盗版作斗争,中国的正版化率、正版意识正在快速提升。长远的市场地位来看,认为国家政策不是主要推动因素,而主要是由研发的实质性进步、能匹配客户的要求去推动,希望中望未来希望可以和国际知名厂商达到相同的竞争地位。 12.和华为合作的情况、延续性 答:和华为已经合作了2+年,2019年,华为贡献300万左右收入,20年贡献1,800万左右;目前仍在高强度的磨合,一天几次会议,实质性地推动,比如在天线、夹具、无线耳机等一些产品已经充分可用,并且进入供应链相关公司;最近正在克服平板电脑的使用,手机暂时还没有打通,每个产品型号后面有一些技术卡点,会对应到研发小组的具体项目中。合作的不止是消费电子部门,所有部门都合作,只是比如海思部门受限于API的二次开发问题等进度相对慢。合作的产品以3D产品为主。 13.CAE产品整体的规划 答:2017年布局,2018年正式动手,经过3年的打磨,目前主要在电磁方面,华为高频电磁方面已经可行,有一些客户已经在试用阶段,但商业客户还未产生大规模收入。目前收入主要来自教育市场,商业化市场还需要一定时间;对安怀信的投资是一种尝试,现在合作还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未来并购各个产品线都会考虑。 14.大客户付费的持续性、周期波动性 答:比如目前华为的采购还只是冰山一角,未来公司产品在华为公司、华为的供应链公司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是良性的、持续增强的过程。 15.华为CAD国产替代的整体空间、具体节奏 答:公司自己做的测算来看,华为本身有5千-1万套的替换需求,金额在2-3个亿,但它的产业链相关公司空间更大,在18-20亿,华为自身替代需求是比较急切的,但目前要看公司的产品的优化迭代速度什么时候能满足需求;目前已经进入部分华为的产业链相关公司,另外有400+家公司也正在接触,未来都有可能转化。 16.二次开发方面的未来计划 答:伴随着产品的不断成熟,二次开发生态会不断完善,第二次招股书披露的二次开发应用数量是230+种,目前还在不断增加中,生态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中望软件
工分
11.06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4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3)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1-08-07 21:15
    赞!!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8-05 10:20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韭菜籽籽
    假装没套牢的小韭菜
    只看TA
    2021-08-05 07:30
    老师早点休息ya,这也太晚啦!!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