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30GW以上,储能投资首选逆变器
林语默
航行五百年
2021-07-26 08:57:33
发改委能源局出台储能指导意见正式印发: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30GW以上,放开电网侧储能限制,多措并举健全储能价格机制 ,与此前征求意见稿几乎一致,储能投资首选逆变器 

 事件: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30GW以上,多措并举健全储能价格机制。 

一句话概括亮点:首次明确储能目标(25年30GW以上,机构认为次数据仅为保守的下限),电网侧储能限制得到放开,成本疏导机制多样化,十四五储能有望全面开花。 

首次明确量的目标:2025年目标新型储能装机30GW以上,折算为储能电池容量约60GWh以上,目前中国现有电化学储能装机6GWh左右,我们估算从发电、电网、用户三侧的需求空间,60GWh也仅为保守估计。 

储能终获“身份证”:文件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也即明确储能可以独立、公平参与各类电力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并获取收益,奠定了储能商业模式的基础。 

电网侧储能有望再次爆发:过去两年压制电网侧储能的最大因素在于2019年能源局下发文件禁止电网投建储能,本次文件重新放开,并指明了两条成本疏导路径:(1)建立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容量电价机制,逐步推动储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2)研究探索将电网替代性储能设施成本收益纳入输配电价回收。 

新能源发电侧储能盈利模式逐渐清晰:一方面帮助新能源削峰填谷减少弃电损失,同时文件明确可以参与电网调峰、调频、容量电价等辅助服务获取收益,且在建设模式上也鼓励探索共享储能方式。 

用户侧储能受益于峰谷电价差扩大:2021年各省出台的工商业峰谷电价均呈现扩大趋势,北京最大价差达1.12元/kWh。因此工商业储能经济性得到加强。

锂电储能仍是主流,关注钠电、氢能产业化进展: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推动锂电降本和商业化规模应用,实现压缩空气、液流电池商业化发展初期,加快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规模化示范,探索开展储氢、储热等研究和示范(注意政策表述,规模应用>发展初期>研究示范)。

强调安全与技术,行业规范程度提升。新增“强化消防安全管理,严守安全底线”以及“以揭榜挂帅方式加强关键技术装备研发”表述,有望促使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加速行业出清。安全性仍是第一要务,不能盲目追求低价,不能忘记眼前的教训,行业初期必要的阵痛和出清也许必不可免,但我们相信大浪淘沙,优质供给必将脱颖而出。

机会关注:储能作为最灵活的调节性资源,在身份问题及价格机制得到解决之后,必然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元素,十四五有望迎来爆发性发展。电池、BMS、储能变流器是价值量和壁垒较高的核心环节,同样也是安全管控最为重要的环节,具有较强技术实力、质量管理能力的行业龙头有望受益。储能行业先知与机构还是看好弹性成长性确定性最明显的逆变器环节:锦浪科技、阳光电源、固德威。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阳光电源
S
锦浪科技
S
固德威
工分
33.03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8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8)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1-07-29 19:56
    谢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7-26 23:43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7-26 17:31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7-26 14:51
    关注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小辣鸡
    超短追板
    只看TA
    2021-07-26 12:36
    这个我总觉得在哪里看过呢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7-26 10:15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镜面
    超短追板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07-26 10:00
    锦浪科技、阳光电源、固德威!!!!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7-26 09:07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