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申万环保:碳中和大会交流
水若冰
航行五百年的萌新
2021-05-19 17:10:21

目录

龙马环卫0513

光大环境0513

北控水务0513

高能环境0514

华测检测0514

玉禾田0514

浙富控股0514

盈峰环境0514

龙净环保0514

卓越新能0514

谱尼测试0514

 


 

龙马环卫0513

 

Q:客户构成情况?

环卫装备业务中,企业客户目前占比约60%,伴随环卫市场化推进,企业客户占比还将不断提高,环卫服务客户则完全为政府。,

 

Q:环卫装备市场发展趋势?

一方面是新能源市场机会。2020年新能源环卫车使用占比仅3.3%,距离2018年国家蓝天保卫战规划提出的80%使用率目标差距甚远,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另一方面就是小型化设备,因为现阶段全国环卫装备的机械化率约68%,大量环卫工人主要集中在人行道和背街小巷,这个区域主要即需要通过小型化装备来实现机械化替代。当前全国环卫工人约500万,其中450万环卫工人拿扫帚工作,考虑到当前我国55周岁以上的占比50%,老年化趋势明显,未来劳动力必然需要机械化替代。

 

Q:环卫服务项目发展特点?

l  环卫项目规模变大。伴随机械化,碎片化被整合,单体规模越来越大,服务年限越来越长。

l  环卫市场大而散。环卫服务业务方面,全行业公开招投标的环卫市场订单有600多亿,但现阶段龙头企业占比非常小,行业目前也还没有绝对龙头,因此上市公司还有很多机会,但需注意的是,尽管行业在不断增长,但竞争对手也在增多。目前企业的能力建设还需要一个过程,环卫服务的订单不是单纯靠增加销售人员就能快速实现订单增长。环卫装备方面,历史上面能够突破十个亿的企业不多,基本上突破十个亿,就能够拿到行业前几。

 

Q:小型化装备无人化的可能性?

无人化驾驶设备已经下线,无人驾驶已经在集美大学、还有一些公园的项目有示范项目。

 

Q:公司新能源产品的竞争力

新能源产品品类较新,对企业技术门槛比较高。目前来讲,新能源产品从市占率和数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现在已经有80多个产品。新能源产品最大的好处是改变行业集中度,例如一些改装车辆公司在新能源业务布局非常少,所以未来中小企业这一块会出现一个断层。尽管市场上已有很多大型车企进来,例如宇通在战略上面做了一个差异化,近来发展较快,但一个行业的竞争需从综合角度来看,不适合单纯从一两年的特定细分领域产品角度看,龙马环卫作为环卫装备老牌企业,优势仍旧明显,目前公司新能源装备产品布局齐全,技术积累扎实,同时还有强大的营销网络,综合来看,公司竞争优势明显。

 

Q:新能源产品采购市场分布特点?

现在整个新能源采购非常少,完全是点状分布,归结来讲,第一就是经济发达地区,北上广深等,第二是存在大气治理需求的46个城市,其他城市非常少。因为项目整体较少,行业各大企业还没有形成优势区域,订单都有交叉。

 

Q:新能源产品今年发展情况预计?

今年新能源车预计增长50%100的概率较大。尽管一季度销售量不高,这主要是由于碳中和落地有一个消化过程,且目前各地区执行新能源环卫车采购的地区还很少,全国有近3000个区县单位,未来只要每个区县采购一辆基本上就跟去年的数量差不多。采购两辆的话,就翻一倍,所以只要新能源装备有更强经济优势以后,普及起来会比较快。

 

Q:新能源产品的经济性情况

环卫车辆品类非常多,不同品类数据有差异。考虑到节省的保养费及柴油费,我们内部测算,洗扫车一年能够省2-3万块钱,如果不考虑折旧,新能源装备有较大经济性,但目前价格较高,主要是整个产业链量太少,没有规模。尽管如果没有环保硬性压力的话,企业可以采购传统柴油车,但行业必须要有这个需求,才能推动规模上升,降低成本,未来才会有经济性。

 

Q:环卫服务项目现金流情况

因为不需要投资建设,一般是两个月开始就产生报表端的收入。非PPP项目的话,是按月回款,然后PPP项目按季,现金流较好。

 

Q:定增情况介绍

定增去年拿到批文,然后目前在个看一个更合适的时间窗口。

 

Q:业绩预计情况

去年大概补贴1.5个亿,扣除补贴净利润约3.6亿,其中装备大概1.9亿,服务1.7亿,今年环卫服务收入36亿左右,净利润2.8亿,净利率7.8%,主要提升在于公司运营更多的项目,管理能力提升,加之项目前期费用较高,后期费用降低。环卫装备收入30亿,净利润2.7亿。未来三年,预期百亿收入,其中环卫服务预计60亿,环卫装备40亿。

 

Q:公司在跟踪的大名单有哪些期待?

大订单其实还是会决定整个行业,也是决定这个企业是否业绩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公司深圳项目五个多亿。三亚那边还有一些地方订单,但订单相对较小。

 

Q:环卫服务项目续签情况

明年会有一些环卫服务合同到期,只要做得好,一般续签会有较大优先权。

 

Q:今年补贴和股权激励的情况

一季度有2000多万的增值税补贴,后续不再有疫情相关补贴,股权激励取决于是否完成相应业绩指标。

 

Q:物业企业进军环卫对公司影响

环卫服务是竞争加剧,但装备方面,这些企业反而是优质客户。物业企业进军环卫主要依靠收购地方中小环卫企业,以前这些中小企业更多看重低价的环卫装备,没注重长期性能,大型物业进来后,反而会推动环卫装备升级进步,大企业会更看重全生命周期的性价比,因此公司的环卫装备会更有竞争力,例如侨银和玉禾田这种大型环卫企业都是公司客户。


 

光大环境0513

 

公司简介:光大环境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骨干企业,下辖两家上市企业: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及光大水务。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环保企业、全球最大垃圾发电投资运营商及世界知名环境集团。

 

Q:光大环境目前垃圾焚烧产能情况?

目前公司在手垃圾焚烧产能总计达14万吨/天,其中投运项目产能7.56万吨,在建产能4.62万吨,筹建0.61万吨,未启动二期1.39万吨。去年公司超越美国Covanta,成为全球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企业。

 

Q:公司危废业务情况介绍?

公司危废业务以无害化为主,危固废综合处置项目58个,年焚烧产能104万吨,填埋67万吨,主要项目在江苏,少量山东项目受处置费降低影响严重,淄博项目处置费从4000元降低到2500/吨,这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工业产废降低,另一方面,受地方危废产能快速增长,竞争加剧影响。

 

Q:面对国补退坡,公司如何应对?

公司对国补退坡政策一直有预期,因此一直在积极做相关准备。

l  技术层面:公司积极推动高参数技术应用,当前主要炉排炉设备使用的是中温中压(温度400℃,压力4.0MPa),其热转化效率在20%左右,公司最早开始在博罗一期项目(2×350t/d)中将原有参数中温中压4MPa/400改为中温次高压6.4Mpa/450,全厂热效率由21.8%提升到25%,入炉吨发电450kwh/t提升到525 kwh/t。随后在苏州江阴三期(2×500t/d)中增加了中温次高压中间再热6.4Mpa/450/430℃,全厂热效率达到28.4%,入炉吨发电达到595 kwh/t。在苏州四期(6×750t/d)采用超高压中间再热13Mpa/430/410℃,全厂热效率达到30%,入炉吨发达到697kwh/t,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l  项目调价层面:公司项目合同均有约定调价条款,保障公司项目合理盈利范围,公司400余座垃圾焚烧厂分布在华东区域,地方政府财政支付能力有保障。

l  管理层面:公司积极推动精细化管理,同时积极拖动协同处置餐厨垃圾、污泥、医疗废弃物等,拓展项目收益水平。目前公司协同处置餐厨垃圾超4000余吨/天,处置污泥680/天。

l  项目建设层面:公司历年垃圾焚烧吨投资约50-60万元,未来项目建设会更加朝着集约型、简约化方向发展,通过不同废弃物协同处置,实现集约型建设,同时会降低项目附属花园、外观装饰设计等预算,节省相应土地、设计费等开支,降低项目吨投资。

l  项目市场拓展:积极拓展国内及国外市场,主要聚焦东南亚和中东欧。同时做好政品、民品两类产品的创新。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之上,积极开拓光大照明、光大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等民用产品,公司正发挥过去十几年在环保领域所积累的经验、市场、品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做到从2G2B2C端并重的转型。

 

Q:十四五期间是否还会继续大力拓展新项目,以及拓展模式?

2020年起,公司新增项目速度开始放缓,2020年订单为1.7万吨,标志着公司市场拓展从十三五期间的高速发展转向十四五的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公司还会继续开拓新项目,但会更注重项目质量。例如对新投资项目要求IRR按照燃煤电价标杆测算。同时垃圾处置费有提升,从往年60/吨左右提升至今年的80/吨。

凭借公司央企及外企优势,同时拥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和融资能力,公司垃圾焚烧项目一直以来以自建为主。

 

Q:垃圾焚烧未来市场空间

十三五垃圾焚烧率约54%,相比德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焚烧处置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伴随我国城镇化进一步提升,国内垃圾填埋场接近封场等,国内垃圾焚烧市场空还有进一步发展空间。

 

Q:公司现金流情况介绍

今年公司资本开支预计约为250亿港币。目前已经运营7万余吨垃圾焚烧,但当前运营现金流还不足以支撑现有项目建设支出压力,现金流转正在近两年还不太现实,待剩余7万吨项目投运,会有明显好转。此外,公司利润也将得到明显增加,包括技术带来的吨发电增加,协同处理,以及投运业务利润比重提升,毛利较低的建造业务占比降低等。

 

Q:公司生物质性项目受国补影响及供热业务情况?

公司从2019年开始即基本暂停新增生物质项目的开拓,将业务中心放在现有项目的运营和建设层面。近三年来,公司生物质项目积极开拓蒸汽销售业务,过去三年蒸汽销售从36万吨增长到134万吨,复合增长率超90%,大幅提高了生物质相关目收益,预计未来三年可达到400万吨蒸汽销售。

供热增加的投资有限,主要针对10公里以内的投资,一个项目管网增加约2000万元,但供热销售收入增加客观,按照200/吨蒸汽销售,公司去年蒸汽销售贡献2.6亿元。生物质供热业务一方面取决于项目条件,产生的蒸汽有销售场景,光大环境90%项目都具备供热条件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公司进行市场化转型,积极开拓客户购买蒸汽,同时还需要纳入到地方政府热力规划。

 

Q:生物质项目未来政策发展?

生物质项目如果没有国补,运营现金流将难以弥补。今年4月,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关于积极运用价格政策支持生物质发电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针对2023年底前达到82500小时的生物质发电项目,设置三年过渡期,给予临时电价补贴。其中,2021年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28元(含税);生物天然气(畜禽粪便、秸秆)发电项目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1991元。生物天然气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在国家生物质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594元基础上补贴至0.75元。因此,从长远来看,公司对生物质项目仍有信心。

 

Q:公司融资成本多少?

公司垃圾焚烧新建项目一般采取项目贷款模式,贷款利率为国内基准利率下浮10%左右。光大绿色环保板块有发熊猫债,利率3.6%,光大水务有效利率则约3.65%,此外公司去年还获得20亿ABN批文,在融资同时,可以做到出表,有效降低公司负债率。此外,公司水务项目还会考虑去做REITs


 

北控水务0513

 

公司简介:北控水务集团于2008年收购中科成88%的股权进军水务,同年在香港重组上市,目前拥有两大主营业务,分别为传统水务业务和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传统水务方面,目前在全球共有1,300多座水厂,涵盖各种水厂类型,水处理加供水、再生水、海水淡化签约总设计处理量4212万吨/日。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目前公司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签约总额超过800亿人民。2020年公司营收达253亿港币,毛利97.3亿港币。

 

Q:公司轻资产转型情况介绍及现金流情况?

2018年公司提出轻重并举,正式开启轻资产转型。一方面,在水环境治理业务领域,公司通过小股权参股,引入三峡,国寿等大股东共同建设,在建设期确认小部分建造收入,同时通过给项目公司提供建设咨询服务,收取咨询服务费,在运营期提供运营服务。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开拓水环境治理EPC+O项目,2020年公司水环境治理板块获得订单均实现轻资产模式。与此同时,公司在传统水处理方面持续提升,到2020年累计水处理产能达4212万吨/日。通过轻资产转型及重资产投运业务不断增加,预计公司未来3-5年现金流转正。

 

Q:十四五期间,水处理市场发展空间来自哪里?

随着城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水务市场仍然拥有长期发展空间和机遇,简单而言,

l  市政污水新建板块:十四五期间,城镇污水年处理量预计将从652亿吨增长到达850亿吨;城镇污水厂处理能力将从2.28亿吨/日增加至2.65亿吨/日。即十四五期间城镇污水新增规模将超3500万吨/日,新增投资额将超1000亿元。

l  市政污水提标改造:目前北控运营的市政污水厂有1400万吨,80%为一级A标准,17%一级B,未来部分地区将进一步迎来提标改造项目机会。

l  污水资源化方面:《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 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 以上;污水资源化利用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基本建立,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通过污水资源化可有效解决北方缺水地区工业用水难题。

l  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十三五期间政府计划投资1,700亿元人民币清理5,882公里的黑臭水体,实际经住建部和环境部确定的实际工作量还超出政府目标20%。十四五规划提出将基本消除劣V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

l  其他板块:管网业务、建制镇污水处理等也有相应机会。

 

Q:北控相比同行的差异化优势?

l  混合所有制管理优势。母公司为北京控股集团,是北京市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母公司除了对北控水务提供充分的资金及资源支持,同时保留了北控水务前身民营企业优秀的管理层,并给予充分授权和股权激励,保障了快速而灵活的决策机制,极大发挥了混合所有制管理的优势。同时,公司在香港上市,也充分吸收借鉴了外企的效率与活力,接收海外投资者提供的一手信息。

l  经验及管理优势:公司深耕水务二十余年,建设及运营经验丰富。

l  规模及技术优势:全国水务规模最大,可最大化发挥规模优势,同时可有力开展技术研发,并为技术研发提供示范应用和推广场景。

l  全产业链优势“:拥有覆盖全产业链的系统能力,涵盖供水、污水处置、水环境治理等。

l  低成本融资优势:北控水务实际融资成本仅为 3.51%,显著低于可比同行。

 

Q:关于地下污水厂市场如何看待?

造价高,但针对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的地区或邻避效应明显的地区,地下污水厂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

 

Q:关于北控智慧水务的发展情况介绍?

智慧水务是水务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北控水务早在2017年就开始智慧水务布局,两年来,通过对多年积累的运营管理数据深度挖掘,以及对水厂运行规律、机理模型的深入透析,北控水务在云端构建了北控水务智慧大脑(BECloudTM),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以一个集控中心辐射多个水厂“1+N”组团智慧管理模式。例如在北京地区,“1”即位于北京市稻香湖水厂的智慧控制中心,“N”是指北控水务位于北京区域的稻香湖、北苑、沙河、昌祥、潭柘寺、军庄等6座水厂,以及40余个村污项目、7个泵站和2段河道水环境项目。“1+N”组团式智慧管控模式可实现对各个水厂及项目的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工艺流程、人员组织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展示和智能化处理,最终实现北京区域项目的管理集中化,从而使在京项目达到运行更加稳定、维护更加到位、管理更加精细的效果。

 

Q2021年公司盈利预测情况?

水处理项目预计新增300万吨/天,水环境板块则继续轻资产模式,2021预计总体收入及归母净利润为个位数增长。


 

高能环境0514

Q:碳中和战略对公司中长期发展有什么影响?

碳中和主要还是依靠电力、工业等减碳,环保产业起辅助作用,例如工业过程的节能降耗,生活垃圾焚烧以减少填埋等,但整体减碳占比较小。环保细分领域减碳较大的主要是资源循环利用及大宗工业固废等领域。

公司一直在重点布局资源回收利用业务,包括危废资源化、废轮胎、废塑料资源化等。例如工业生产过程中能耗极高的电解铝领域,高能一方面提供设备,帮助处置电解铝企业产生的危废,另一方面,公司借助自身技术储备及与北矿院的合作,为电解铝生产工艺过程提供节能降耗支持,目前公司已在与山东魏桥及南山铝业开展洽谈合作。短期而言,碳中和对危废处置市场价格影响不大。

 

Q:如何看待未来2-3年土壤修复市场的发展?

土壤修复从长远来看,市场巨大,但当前订单释放慢,且订单主要来源于工业场地,这个受限于地方政府的开发规划及地方政府的支付能力等。目前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放缓,对相应项目释放产生一定影响。公司主要针对重点发达地区进行市场拓展,保障项目收益。

政府目前也在积极尝试引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成立省级土壤修复基金等模式,引入社会资本,通过锁定污染土地修复后的出让收益及开发收益,或绑定其他收益性较强的垃圾焚烧、水处理等项目来保障基金收益,从而进一步打开修复市场,目前各地均在积极探索。

 

Q:公司2021年营收预测如何?

整体而言,公司利润预计将增长30%。具体分业务而言:

l  资源化利用:市场空间及机会大,是公司目前重点布局方向,包括危废资源化、废油、废溶剂类、废电池、废轮胎、废塑料、大宗工业固废等,预计2021年利润增长率50%

l  垃圾焚烧:预计今年利润增长率20-30%

l  环境修复:以EPC为主,由于政府购买力下降,短期市场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板块增长可能低于公司整体增长,利润预计10%-20%增长率。

 

Q:公司垃圾焚烧经营水平及是否有开展垃圾焚烧绿电交易?

公司垃圾焚烧项目目前厂自用电率在16%-19%左右,伴随投运项目逐渐步入成熟期,预期后续还有一定增长。公司一季度卖了一部分绿电,后续将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进一步参与。

 

Q:垃圾焚烧后续发展计划?

当前垃圾焚烧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在积极开拓市场的同时,公司将重点做好运营管理及协同处置其他废弃物。同时借助公司积累的运营管理经验,积极承接委托运营业务。协同处理由于具有明显经济优势,公司将根据项目条件积极开拓。

 

Q:垃圾焚烧残渣如何处置?

飞灰一般采取固化稳定化填埋,炉渣方面,公司有一个平台公司,会做资源化利用,尽可能提取有价值物质。

 

Q:公司投资的伏泰科技与公司业务有何协同?

一方面伏泰科技开展的垃圾分类信息系统与公司开展的垃圾焚烧属于一个产业链的前端及后端,另一方面,公司的垃圾焚烧系统和危废系统开发会与伏泰科技开展合作。

 

Q:垃圾焚烧市场的发展及对公司影响?

从新建项目来看:目前大城市绝大多数已有焚烧项目落地,垃圾焚烧新项目较少,县城项目投资不经济、土地不稀缺,因此存在一定天花板,但跨区域处置还有机会。

从运营项目垃圾处置量来看:大城市垃圾分类会导致入场垃圾降低,但由于部分城市清运能力还有较大提高空间,因此整体入场垃圾不会有较大变化,市场比较平稳。

从国补退坡政策来看:一方面是国补退坡至少是十年后的事情,对当前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候,也会设置调价条款。

从投资项目来看:公司对项目投资有门槛设置,垃圾焚烧项目要求500/天以上,IRR达到10%之上。

 

Q:资源化市场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什么方面?

资源化业务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领域,主要考验企业的管理能力,包括技术水平、成本控制、风险控制,最终结果就是比同行收益更高。

 

Q:公司相比同行竞争优势如何?

土壤修复领域,公司是行业龙头企业,垃圾发电领域,虽然是后起之秀,但行业技术成熟,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并不断提升项目建设运营管理能力,建设标准会对标光大环境,同时提高建设速度。资源化利用领域,目前市场空间巨大,至少是几千亿的市场空间,但市场分散,更多是小而散的企业。行业里的头部企业中,除了高能,还有浙富控股、准备上市的广东飞南,金圆环保旗下的新金叶,达钢控股旗下的众德环保做得也还不错。在废轮胎、废油、废溶剂回收利用、废塑料等领域,目前都还没有绝对市场龙头。


 

华测检测0514

Q:碳相关业务及市场空间?

A1)碳核查。目前八大重点行业,发电、建材、钢铁、化工、石化、水泥、造纸、航空要求汇报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华测就是作为第三方机构进行重点排放单位的核查,也就是碳排放核算,这是政府发放配额的基本依据。

2CCER项目的审定与核证。CCERCDM机制类似,由政府签发具备减排效应的项目减排量,重点排放企业在配额不够的情况下可购买额外的CCER用于履约,不管是目前的试点市场还是未来全国碳市场都是适用的。我们需要确认项目是否符合方法学和检测要求并出具审定报告,国家审核后该项目正式注册为CCER项目,之后涉及减排量的签发就需要我们核证项目的年减排量,确认某个时间段内项目是否按照设计文件运行,相关数据和监测的表记都符合要求,然后出具减排量报告,提交给生态环境部专家评审通过后,CCER就可以被签发给业主,随后用于碳市场交易。CCER暂缓前,华测是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审定和核证机构

3)对不在这八大重点行业的企业进行iso14064-1标准的碳核查。这方面的需求一部分来源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但绝大部分是出于上下游客户的要求,像富士康会要求供应商披露碳排数据。这部分拿到了国家认证监督委员会的资质,报告在适用于国际上的互认机制。

4)国际上CDMVCSGS项目,华测国内唯二的受到UNFCCC认可的DUE(指定经营实体),另一家是华夏认证。其实有资质的机构不少,但由于资质维护较为麻烦,其他企业没有着手项目。这块业务需求较大,中国之前注册了较多的风电CDM项目,陆续需要我们作为审定机构进行7年记录期更新。VCS项目国际上认可度较高,国内政府暂不认可,但苹果、微软这些公司是接受使用VCS项目抵消的。VCS项目主要为林业碳汇,国内原先走CCER项目较多,由于CCER目前处于暂停状态,国内业主开始考虑通过国外机制开发。GS项目更为严格,因此项目少,价格高,在非洲、东南亚地区仍有业务。

5)航空碳核查。即CORSIA机制下针对航空公司的碳核查,国内有五十多家企业需要汇报,因为同行压低价格,抢占市场,目前华测业务较少。

6)绿色业务,不是碳直接相关业务。华测作为工信部下备案的绿色发展评价中心之一,以工厂、供应链、园区设计、产品四个维度为绿色制造体系做第三方评价及咨询、同时也开展绿色数据中心评价,电子协会绿色数据中心评级业务。

7)碳足迹核算,基于LCA理念进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需求来自绿色数据分析要求披露产品温室气体的影响,部分国外客户要求披露碳足迹。

8)其他业务:相关咨询业务及报告、减排效应计算、SBT(科学碳目标)的设定。

 

Q:碳核查的付费方?

A:涉及碳市场交易及纳入重点排放单位的企业的业务,由政府统一采购第三方机构,企业不掏钱。其他业务如ISO14064核查或是碳足迹和核查,由企业自己付费。

 

Q:碳市场纳入更多行业后,预计市场空间?

A:中国仅试点市场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场,未来全国市场开放,哪怕仅新增水泥、电解铝行业这些较容易核算的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都是必然。八大行业部分暂不适合纳入,以化工为例,化工产品多,基准线难以划定。而电力行业相对容易,一般按照装机容量及技术类型的不同,按发一度电分发多少配额。我们技术服务事业部也有传统的认证业务,ISO9000ISO14000ISO18000  GB/T23331等,即审核员按照对应体系审核发证。

 

Q:碳核算如何对接企业的碳排放?

A:华测主营检测业务,土壤、大气、水、噪声监测皆是通过测量仪器去测算,而碳核查是通过核算方式,不直接检测指标。以电力为例,电力涉及的排放源主要有:1)化石燃料燃烧,因此核算用煤量及煤质(煤质由电厂检测,出具相应的结果报告,包含地煤热值、单位含碳量、氧化率等),基于此计算排放量;2)脱硫剂的使用,主要成分为石灰石,含有碳酸盐因而释放二氧化碳,该部分根据石灰石的用量和化学变化计算;3)外购的电/热,用于检修企业发电。不同行业的排放源不同,各有不同的核算方法。

 

Q:核查的采购费用?

A:一般来说一家企业一年约2万人民币,也存在几千元的情况。

 

Q2000多家电力企业是4000万的市场空间?

A:仅电力是的,但八大行业都需要核查,只是电力先纳入交易市场。

 

Q:所以八大行业的其他行业是否纳入碳交易市场对核查业务无太大影响?

A:是的,核算企业的纳入标准是近几年使用1万吨标煤以上,或年排放26千吨二氧化碳以上。碳业务占总集团业务较少,在双碳目标提出之前较为小众,公众也不了解。

 

Q:核查业务的主要成本来源?

A:人员工资和差旅。每个项目都要求实地。核查业务是基本盘收入,华测希望做更高端的,像科学碳目标设定、范围三排放的核算、ESG报告编写及评级提升。

 

Q:上市公司是否有ESG报告编写的需求?

A:有的。SOHO中国之前出了ESG报告,温室气体排放这部分有些漏洞。港交所强制要求披露ESG 温室气体排放,之前华测客户做过,客户自己做的数据经不起推敲,需要协助。国际市场上,目前气候融资正火热,美国USECESG披露展开调研,指出市面上ESG披露混乱需要整治。投资机构也有类似需求,中环联合认证协助蚂蚁金服出具的碳中和报告,范围三排放将差旅、办公用纸、通勤纳入企业温室气体范围,实际上作为金融机构,应计算投资组合造成的碳排放。这类计算较为困难,因此国际金融机构谈及碳中和大多声明2050年实现碳中和,但实质内容少,因为其高碳行业投资大。反观谷歌在零几年就实现碳中和运营,微软称2035年实现碳负排放。华测希望和金融机构做相关的行业白皮书、战略核算、SBT实现。国外一般按照《巴黎协议》1.5度来设定目标,我们认为国内企业也应该有相应的路径和时间表,向我们咨询的企业很多,华测有一套完备的方案,从初级的核算到供应链的碳中和,但多数企业最终选择只做碳核查。集团重视碳中和业务,已与其他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只要客户有碳中和需求都协同进行开发。

 

Q:服务部目前是实验室还是?

A:实体全称为深圳华测国际认证有限公司,不只是个实验室,原本是集团下属一级子公司。目前根据财政部小微企业认定文件,按照原本的架构无法认定参与某些项目,因此我们移动至另一公司底下作为子公司。

 

Q:业务实现盈利了吗?

A:碳业务利润率最高,人均产值100万左右,也是最高的。比起总部其他业务人员少,业务总量还小。碳核查利润不高,但其他部分利润可观,因此整体利润率高。虽然核查业务利润不高但不能抛弃,因为高利润的业务的客户都是从碳核查发展来的。

 

Q:全国碳市场开放后CCER是否会重启?

A:会的,目前得到的消息预计年底或明年重启,CCER停滞之前我们业务量排名第一。

 

QCCER项目都是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项目还是?

A:不仅仅是风电、光伏。CDM299个方法学,国内是214/215个方法学,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开展,之前主要集中于风电、光伏、水电、生物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Q:水电项目可以开展吗?

A:方法学是有的,只是目前暂不接受。

 

QCCER纳入碳交易市场的情况?全国碳市场陆续纳入新行业后是否接受

A:目前试点市场已经接受,只是有不同比例程度的抵消限制,约5%,全国市场开启后也是接受的。

 

Q5%具体定义?

A:假设企业履约配额100万,只能有5%也就是5万来自CCER,其余需要来自配额。

 

QCCER认定的价格?

ACCER认定价格较高,根据项目类型和复杂程度有不同定价,按次计算。付款方式有企业也有中间咨询机构支付,审定在10万左右,核证5-6万,像垃圾发电这样更具复杂性的就更贵。

 

Q:减排认证是否具有国际统一性?

A:减排与否是相比较而来的,根据国际通用的减排量计算标准ISO14064-2,项目是否减排先看基准线情景,举个例子,风电光伏项目不排放二氧化碳,产生的减排量是对比其基准线情景下 -- 电网发电造成的排放量。不管是哪个检测机构作为第三方服务,方法学是固定且国家认可的,不存在核证差异的问题。

 

Q:哪些机构可以进行这些业务?是否容易申请?

A:国家发改委备案的有12家企业。国际上CDM机制也有DEU专门做核证审定的,需要另外做申请,目前可做的机构较多。

 

Q:资质申请是否成为未来检测行业的壁垒?

A:会的,但这部分业务不涉及检测,是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认证机构与检测机构类似,也会检测机构来对我们认证认可。华测是国内唯四受到认监会认可,符合CNAS指标,因此华测出的证书报告可实现国际互认。获得CNAS指标门槛较高,对人员的资质、管理有一套严格的要求且定期审核,未来预计成为行业的壁垒。

 

Q:政府采购是否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A:不存在,因为存在资质壁垒。

 

Q:高壁垒的原因?

A:主要是人员和从业经验,CCERCDM项目涉及范围广,拿到某项资质不意味所有的项目都可以进行。不同于对实验室的设备要求,该行业是对人员管理的有更高要求。华测经验更丰富,出的报告与地方保护主义采购相比更质量更高,无论哪家机构都可以按照公开的标准、文件开展业务,差别就在于资质和经验。

 

Q:核查员在制定CCER时,根据方法学计算可能出现不同结果,是否存在认为可调节的因素?如何解决?

A:项目设计文件完成后都需要第三方进行审定,不存在人为调节的部分,可调节的是额外性的问题,这方面争议较大,决定了项目是否能展开,而减排量的核算都是依据计量设备监测到的记录来计算的,比如电网记录,这些都难以造假。

 

Q:成本可以通过企业单位总成本乘上企业数量来计算?

A:不是,核算的费用由政府负责,未算上后续将开发业务,碳足迹的计算、非八大计算、碳指标的购买。

 

Q:业务是To B还是To G?

A :目前是企业政府各半,假如市场快速发展,比如CCER未暂缓前, To B占比大一些。To G业务不变甚至可能减少,面临数量不变单价降价的问题,而且环保下属设计院、规划院、环评机构等,也开始参与市场分一杯羹。

 

Q:行业参与者情况?

A:第一梯队,即中创碳投、中环联合认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华测较难与之竞争。中创碳投更换管理层后实力依然强劲;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这相当于龙头老大;中环联合认证,现在基本不从事核查业务,转接课题;中国船级社也是第三方认证机构,能力比较强;方圆认证的能力也比较强,在各地的关系打理得当;涉及碳业务的还有像和碳环境、超腾、青岛希诺、杭州万泰、谱尼测试,广州赛宝;华测处于第二梯队头部。

 

Q:行业壁垒是政府关系重要还是经验积累重要?

ATo G业务看政府,To B看资质。

 

Q:碳业务主要是北京?

A:是的,而检测板块则分布于全国各地,一般在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都有自己的项目和大楼,规模较大。

 

Q:行业前景?悲观假设?

A:碳中和呼声很大,但是真正落地转化成业务的,目前来讲还没有特别成熟的路径。悲观的情景就是双碳目标提出之前,盈利最好的业务,CCER16年停止了。

 

QCCER停滞的原因?

A:存在市场的原因。假如双碳目标突然被撤,就类似于特朗普突然退出《巴黎协定》,行业未来发展就不及预期。因为中国属于政策推动,企业是面临着政府的压力来执行,如果没有政策压力,业务方向将集中于出口企业,比如说现在欧盟2023年对电池行业进行税收,对出口产品加税是未来的一个必然的趋势。双碳目标更多的也是应对国际上对我国经济压力的缓解(国外通过税收打压)。即使国内没有政策驱动,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施压不会改变,简单说就是国际上对气候变化持续保持关注,并且增加关注力度的话,中国最为第一大出口国及高排放国家肯定对应要跟上。双碳目标对于华测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市场扩大带来新的竞争者。

 

Q2023年欧洲进行电池行业零排放的情况?

A:欧洲要求交通领域达到零排放的,主要靠氢能源和电车。电池来源于我国的出口,之前华测参与了海关咨询会,就欧洲出台的文件作为第三方机构讨论。

 

Q:就分析来看,业务还是比较乐观的?

A:非常乐观,国内相比国外基础较差,e.g.数据记录、机制建设、公众认知等,发展空间较大。

 

Q:股份公司对业务的管理考核情况?

A:每年会有收入和利润目标。

 

Q:人均产值较高,是否薪资待遇也有竞争力?

A:是的。另一方面华测ESG评级低,现在也是通过内部的调整在改善,比如员工福利、信息披露。未来ESG也会作为新业务重点开发,国际社会来看ESG和碳排放的结合是紧密的,国内上市公司披露指引里的征求意见也加入了ESG的相关内容。

 

Q:集团对碳业务的定位和未来发展?

A:集团期许很高,期望碳排业务冲到行业老大,一方面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公司投放了很多资源给我们,动员了所有的事业部及产品线,将其他部门的客户转化为碳业务客户,发挥客户协同作用。未来我们会把ESG放入主营业务,作为国际主流评价,国内尚无机构,数据库仍不完善,否则不光是业绩,我们在行业标准制定及数据库方面在国际上没有地位。

 

QESG业务主要做什么?

A:现在是业务板块分为三个,一是帮企业做ESG的报告,这是每年需要披露的;二是评级改善;三是数据库,A股与H股上市公司通用,目前正在搭建中。

 

Q:上市公司需要披露的ESG报告也是这部分业务吗?

A:可以做。目前数据库里面都是通过公开渠道收集到的数据,基于此制定了290个指标的人工加权评价体系。

 


 

玉禾田0514

玉禾田在1997年于深圳成立,主要业务是物业保洁项目,老板最早在90年初于深圳以餐饮食堂起家。

 

由于餐饮行业没有太多技术标准化,深圳的物业管理公司发展比较早,因此老板认为物业保洁这一块比起餐饮食堂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公司从1997年至2006年一直发展该业务。

 

2006年,公司跟随很多服务地产商逐渐走出深圳,走向内地城市。这些项目中包括了万科、金地、华润万象城、洲际酒店、欢乐谷等。在2009年,玉禾田公司接触到了第一个市政环卫项目,该项目在云南,但公司从中看到了环卫市场化的未来趋势。在2010年,玉禾田承接了佳木斯市的整个业务,期限为10年,由于当时市场仍处于改革摸索状态,因此该项目未经过招投标,而是通过商务谈判的方式成立的,体量在5000/年(在当时属于比较大的体量,一个公司可能做几十家上百家的小项目才能达到该营业额)。在2013年,玉禾田成立了集团公司,计划未来覆盖物业保洁和市政环卫这两个板块。公司是从20142015年开始发展市政环卫的,当时相比物业保洁占比较小,从10%一直上升至25%。在上升至20%后,市政环卫占比迅速增长至50%。玉禾田2015年业绩对赌6280万,倍数为13.5倍,公司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在此阶段高能环境和公司有交流,并投资玉禾田公司。

 

20162018年,玉禾田市场化进程迅猛,释放很多PPP项目。公司为了上市不断拓展业务,在2016年接入第一个PPP项目,该项目位于海口,中标时为2.19亿,期限为15年,总体资本性投入大约1亿。之后,公司大力推进PPP项目。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由于各地区政府提出10%的财政上限要求,且由于前几年PPP工程爆雷,这些导致PPP项目入库较难,因此PPP项目的释放量变少。公司的PPP项目主要集中在2017年和2018年。整个海南(除海口秀英区)的环卫项目由玉禾田(1个)、龙马(1个)和北环(2个)3家公司承包。此外,玉禾田还承包了琼海(周期为21年)、澄迈(周期为21年)、陵水、白沙等项目。一个PPP项目是否优质要从长期去看,在推进的第一年其实是一个与政府的博弈,之后经过层层的考量才能确定。

 

除了2010年的佳木斯市项目通过商业谈判,之后的项目都属于招标项目。由于招标过程周期长,因此行业采取先代管(原合同到期后的过渡期,此阶段没有利润,但需要投入成本,在账务上用成本确认收入,对利润贡献很小),在项目中标之后(不论中标公司是谁)中标金额倒算前期贷款金额,此时才可能体现出利润。在贷款期的质量等因素会影响到中标的意向性。(一些项目即使是招投标,后期也有商务谈判的过程)能参与谈判的公司大多是已经上市的(之前不从事环卫行业)或在环卫市场中规模较大的公司(融资渠道紧张,但在第一梯队)。

 

玉禾田在201688日上新三板,考虑到股东简单化和后期IPO问题,公司于2017829日退市。2018年申报IPO20201月于创业板上市。整个上市过程有7年时间,2013年公司开始筹划。同行业只有侨银股份(中小板),龙马是做设备出身。

 

发展到后期,玉禾田的物业保洁占比变小,只有20%。在上市前,公司控制物业保洁的体量,不准许增加体量,但可以通过项目结构内部调节服务对象,例如原来公司的物业保洁中70%是住宅,由于其毛利低、人工成本高,因此公司将该部分停止发展,而是转向毛利较高的项目,例如地铁、高铁、机场等。

 

不同于市政环卫,一个公司若在物业保洁大搞1亿/年,其项目组成多样,应对的是地铁公司、地产公司、物业公司,其招标周期一般为1年,较少为23年。所以物业方面转型较难。

 

公司也开始思考对一些较为成功的其它公司进行投资,释放出投资并购的信号。但公司后期发现投资并不简单,需要谨慎,很多投资者非常担心企业不能很好地把握,会影响商誉。所以,玉禾田公司在投资方面的控制变得严格,只有在今年控股一家公司(51%)。公司未来主要侧重点是将自身体量做大,且由于现在小公司生存空间小、接大单可能性低,所以投资一般以控股的方式谈判(一般不考虑100%,通常为51%,在未来以其他形式拿下剩下的49%)。玉禾田公司更注重团队的协作与人才的培养,而非并购后带来的利润。公司的团队有7万人,现在有55%是超龄人员(签劳务合同,为其购买对比工伤险同等赔付金额的商业险)。

 

Q:在环卫行业管理7万人,如何做到精细化管理,提升项目运营的毛利率?

A:员工是一点一点地积累的,且公司从一开始就立足于环卫,发展经验、应对经验相对较多一些。在物业保洁这一块,毛利特别低,只有精细化管理做到位才能见效益。这些年公司一直在不断改进管理决策,在同行业中做的相对较好,但是对于自己的要求还相差较远。当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对于所有分组公司的管理是相对扁平化的,且复制性强。如果分子公司有20家、50家、一直到现在的100家左右,集团的管控方式在不断地更新迭代,改变了很多。集团在管理中起到了很大的控制成本的角色。现在已经形成区域化公司,则在管理上也会有所变化,若项目比较集中,则会加一层区域化管理公司,而不是原来的集团直接管理分子公司的扁平化管理。现在区域化管理只有海南和江西,其它地方还不具备区域化管理,职能部门大多是垂直管理,例如财务、人事、采购、车辆等,他们有集团的主管部门招聘、任命、专业事物管理,行政上的管理由当地的总经理管理。

 

Q:现在政府部门对于环卫工人还是比较保护的吗?有规定每个环卫工人每天不能打扫大街超过4000平米,或者在召集200个环卫工人才能有资格去接项目?所以公司有7万人团队,是不是不用担心有这个人员或是报备的问题?或者公司是否会增加一些小型机械化去代替所缺缺少的人员?

A:一个项目一般会要求公司无偿接收原来的环卫工人,这些环卫工人会平移到那我们公司去重新办理,劳动关系发生了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呢,政府可能会要求不低于多少人,因为其计费的标准是按照面积、服务内容来计算的,而不是按人计算的。例如清雪项目费用2000/年, 但它不管你要花多少人与车。还有一种是开口合同, 按照天气预报的大雪与小雪,一场雪清雪多少钱,公司会根据所给的费用去控制配备多少人与车。

公司接受原来转来的员工,一般规定半年内不能开除该员工(除自己离职外),但公司会面临又一风险:员工从事业编制变为企业编制之后闹事。员工在进入玉禾田公司后会面临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原来一个员工一天要打扫固定的面积,现在公司实施智能化管理,员工的工牌或手环可以计算出有效工时,从而计算其工作饱和度。公司通过大数据抓取重新摸底重新改良,从而重新安排工作量与管理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员工会被流失掉且不需要补充,或者通过半机械化的方式减少人员的利用。有时,公司会将一些员工采取机动形式应对突击事件与应急保障,其它员工扩大其工作范围。通过这种方式,工作效率和满意度都可能有所提高。而公司希望在保障工作质量的基础上节省成本,成本控制最后都落实到运营管理上。公司会针对不同的岗位分发操作手册。

公司在对待一个项目时, 60%是固化的,30%40%是可变的。在很短时间内组成领头团队,布置工作任务,确定项目负责人,然后现场招人,分发操作手册与培训。例如财务只需学会使用公司的记账系统、OA审批流程等。则60%的事项在第一时间就得到部署。而剩下的40%根据不同项目会有所不同。

 

Q:一些控股子公司会在每月或每周汇报一些财务数据?或是通过系统就直接动态随时跟踪?

A:现在公司有很多审批流(没有100也有几十),采购有专门的采购流程,当地采购知道应该发起一个怎样的流程,这些是前置的,例如需要买清雪工具。在中间环节公司的集团采购部会对于价格和数量进行一个核定,之后会根据层级金额的大小和类型不同进行流转。每一笔钱通过审批,之后便去签订合同,再经过合同审批流程,自动到电子印章流程。分子公司账户没有钱,没有公章,财务章全部由集团统一保管,且现在采取电子审批。发起是由项目来做,而最后的复核是由集团来做。集团的资金管理部只负责在审批流程结束后进行复核。从开始申请到最后付钱记账整个环节是个闭环。财务可以实时看到集团花费多少材料费。

以月为单位,公司会进行绩效考核,通过经营分析会分析整个月的经营情况,这是固定动作。我们在集团层面也有很多委员会,例如安全委员会。如果分子公司只要出现重大事故,涉及到伤亡,第一时间会报备。全国的案件情况是绩效考核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在每月的会议上,玉禾田公司会选定23家分子公司,讨论其出现的经营问题或者利润变化。

 

Q:公司在大型机械化和小型机械化占比大约为?

A:两轮电动车、三轮电动车、垃圾收集车(后面带有回收箱)是基本电动类型,剩余都是环卫车辆,例如垃圾清运车、勾臂车。公司没有特别统计过,小型机械化很少。

 

Q:环卫车辆的一般使用寿命是多久?

A:会计准侧规定8年,但在实际过程中有5年。设备有两种组成,一部分是旧资产转卖,剩余是自购的。自购的器械如果调动、转手次数较多,则寿命相对会变短。公司会考虑折旧与残值进行转卖、清理。到期如果可以正常使用则一般都会沿用,但要考虑维修成本。

 

Q:玉禾田公司之前向环卫设备商购买装备,现在变成竞争对手?

A:现在采购仍旧和其它属于两个独立的板块,也在和其它人员进行对接。设备商转型的大概99%都会使用自己生产的环卫车。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可以有很多选择。比如中联之前和我们有较多合作,其价格较为优惠且周期比较吻合。

 

QPPP项目之前很多,环卫行业是一个轻资产的行业,PPP项目是不是增长的比较快?

A:我们的PPP项目和工程类不太一样,我们有一个项目总投资才1亿多,但年化就2个多亿,现在已经增加3PPP在一个公司里了。它整个营业收入一年已经达到4个亿了。当时国家将基础设施建设、垃圾中转站公测管理都加了进来,打包成PPP项目,但实际上环卫的清扫清运和以前的没有区别,没有建设期,进厂就正常收费。例如垃圾中转站,投一个就给你钱,不存在押很多资金,因为工程这一块儿几乎没有什么押款,它的回款和正常的市政环卫没有太大的区别。近年来,季度付款的项目变多了,这导致了我们应收账款去年比前年增加的一个原因。应收账款一般和当月的营业额进行对比,一般是两个月的时间。如果我是季度付款,我在第四个或第五个月才能收前一个季度的钱,所以除的时候一定是2点几,去年是2.7。现在的市场化率是50%,其分母是纯的市政环卫的清扫与清运。如果以现在的市场化来看,分母被无限地扩大了,现在谁也不知道分母是多大的体量,例如可能会加入垃圾清运、城市管理、路灯维护、管养等。

 

Q:老板的做事风格?

A:老板很讲人情,想法超前,同时团队能较好地控制风险,两者相辅相成。能向前看的同时又可以总结经验,从而稳定发展。

 

Q:公司在山东高速那边的项目有什么进展或计划?

A:我们在山东曾有一些项目,但前几年政府有一些变动,所以项目现在有一些压缩。重大官司中昌乐与济宁都是在山东,政府不给钱,我们后来也没有做。山东高速下有个孙公司在深圳,是家投资公司,我们就考虑合作。我们去投一家投资公司考虑其背后可以给我带来什么,我们对其进行尽调,其净资产我们占有45%。当时发了一个债,抵押物是一栋楼,其估值约2.9亿。我们认为这只是占用资金,没有太大的风险。

我们投资这个孙公司的同时,也和山东高速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叫山东玉禾田,我们要求控股49%。我们考虑到两方面:山东高速自身的养护任务我们是否能够承接,山东高速在当地的影响力与资源。

在合作之后,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龙马当时和山东也有合作,但是他们认为可能很难有进展,因为山东高速是个国企,其层级较多,上下协同难。我们在成立合资公司之后接了一个比较小的管养项目作为一个起点,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有路桥环卫的一家公司,它以招标的形式分给了一些其它的单位,时间短且分散,它存在一些要求,例如看你的施工与建筑是几级。我们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个公司养大,具备资质后就有能力去承接了。

如果我们和其它供应商一样都养这样的资质,山东高速就很可能和我们合作,因为我们有49%可以分给他们。所以我们未来想把山东玉禾田打造成平台公司,其下的项目都会成立项目主体公司。所以我们在西安收了一家一级资质的壳公司,它没有做过业务,但相应的资质是比较全的,所以我们现在接其他项目到这个公司中。这些事情都在推进中,之前我们的老板和山东高速见面,在山东开了一个市场大会,希望两边的市场人员能通力合作,我们希望以我们的激励措施去激发他们,能更多地把他的资源拉到我们这里。

 

Q:玉禾田的ROE去年和前年比是下降的,其原因是什么?和资产周转率之间有关吗?

A:整个去年我们的业绩很好,得益于疫情。收入的增长和预期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是盈利水平去年是有提升的。如果收入增长的特别快,利润会是一个下降的状态。但收入增长如果放缓,利润可能马上会上来。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去年因为疫情原因,获利是比较大的。我们的单都是下半年接的,所以基本没有产生影响。同时,新项目接的少。去年即使是提出疫情的影响整体利润提升也是比较高的。但是,今年少了疫情,我们在利润指标上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Q:玉禾田有公众号吗?

A:有的,公司有整体的,子公司自己有但不能随意发消息。项目有很多,但是部门会监管不能随便写、不能发布敏感信息,尽量少说低调一些。

 


 

浙富控股0514

公司核心竞争力:

1.         价值链纵深:强大后端深加工能力,前端处置利用率高,金属多次冶炼提炼,提取价值高。

2.         规模效应:浙富控股为浙江最大危废处理企业,目前公司35万吨产能可产生较大规模效应,同时满足收料需求量,处于25-35吨高效合理处置量区间内。

3.         商贸渠道:资源化市场竞争激烈,存在来料壁垒。公司具有约500人优秀采购团队在全国收购原料,未来供需平衡后小规模企业将面临收料困难局面,浙富优势会进一步扩大。

4.         工艺积累:公司在过去10年中以自身规模效应配合打通多类贵金属处置环节,如今可实现全部产业化

5.  管理能力:对来料、产出检验以及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监管能力优秀

 

早期公司业务为制造水电设备及核电设备,公司为这两个细分领域龙头,并有一定的积累。尽管过去营业收益一般,公司持续投入高额资金研发,且从大环境来看未来投资力度增加,行业景气度将会提升,对公司业务带来业绩提高,加之公司新收购的申联环保是资源化领域的佼佼者,浙富控股未来具有成长性。

 

危废行业分析梳理:

产业实情与二级市场投资者认知存在差异。从投资者角度普遍认为危废处置业中无害化产能利用率和毛利率高,盈利前景好,将来或存在资质和资源限制问题;资源化存在产能利用率低、收益差、产能严重过剩问题。资源化企业总体现金流良好,且经历16-18年收并购热潮后直至现在,资源化标的价值持续走高,与市场判断相差巨大。

 

Q:危废行业与经济大环境有关吗?

A:是有关的。所以我们的项目基本上布局经济发达地区,一个是江苏、一个是浙江,因为环保产业有个特点是经济发展好了才有环保问题,经济没有发展好是把环保问题放在旁边的。

 

Q:感觉这个行业的门槛还是比较低的,凭一些政府关系就能上一些产能,是这样吗?

A:危废行业从严格的角度来讲门槛是很高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不规范存在灰色地带导致门槛不高。

 

第一,危废是是个半垄断式行业,需要先拿到资质,但资质是一证难求;第二,危废行业的本质是环境服务业,是为上游的产废企业解决问题的,产废企业产生的危废是有毒有害的,要及时的收运回来,而且把危废合法合规的处置好。危废收料是随叫随到的,特别是在年末和环保检查的时候,是需要很及时的把产废企业的料收走的。第三,我们这个行业是资金和技术型的密集型行业,而且要有规范运营的能力,所以严格来讲门槛是很高的。我们这个行业是整个环保领域里面技术要求最高的。

 

但是危废这个行业欠的账的太多,隐瞒的危废急需处置,所以导致过去几年批了很多有资质但不具备处置能力的企业,这些企业收料之后就直接转运到有处置能力的大型危废企业。所以行业产能利用率很低部分原因是因为很多建了以后是运转不起来的。

 

我们的原料有固态、液态和半固态,全是上游工业企业产生的,包括上游的冶金、化工、电镀、制药、农药等行业。

 

Q:申联现在几个项目的产能进度如何?

A:首先,兰溪自立是在去年拿到证照, 12万吨阴极铜项目是在去年投产,然后兰溪自立旗下另一块32万吨的危废,从20年年初到现在是顺利投产的,目前处于产能的爬坡期,预计是在今年下半年整个产能爬坡到80%,如果顺利的话可以到100%。这个项目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关键的一年。

在泰兴项目方面,总的是77万吨,当时环评时环保部门要求分期投产,去年一期40万吨危废拿到环评并在今年318号点火,投产顺利,二期20万吨预计今年6月份拿到环评,三期是17万吨。

泰兴相比兰溪项目的进度相对慢了一点,因为受去年疫情影响和受到内部设备调试的影响。但今年泰兴和兰溪项目是我们的重中之重,目标是达到满产。

 

Q:我们现在危废投产总共的危废处理能力是什么水平?

A:富阳申能是35万吨(没有满产,有80%以上产能利用率),兰溪自立16万吨,江西自立23万吨(这个23万吨是处置从外面收来的烟灰和冶炼渣的,当然也有自己前端处理过的原料,这个是满产的。江西自立另外自己还有20万吨是处理污泥没有算进来,这块的产能利用率没有做满)8万吨安徽杭富(大概一半利用率),这些正在投产的。泰兴要21年下半年才能投产。

江西自立的烟灰提炼是先富集起来,有些高含量的烟灰是用湿法把锌用电极沉淀收集。江西自立20万吨污泥处置是去年才扩建的。

 

Q:可以介绍一下高温熔融技术?

A:高温熔融技术:炉子中最底部有个金属液和金属渣有个分离区,热值的参数很重要。危废首先要无害化处理,高温后会把危废中的有害物包裹在玻璃体中。另外我们会把金属液、金属渣和金属灰飞再次富集利用,彻底利用。

 

Q:公司的危废资源化板块的特点是什么?

A:我们有两个特点, 1)高品位和高值化资源化回收,每克可以回收99.99%,高品位就是高值化;2)全案回收(技术集成),是指镀金镀银镀铜镀锌镀锡镀镍后产生的污泥中的金属含量我们还可以再富集耦合回收。这个是核心的东西,资源化前面无害化处置是高温熔融技术。收料中有很多不计价的稀贵金属,我们零成本收料后,进行零成本加工富集,富集后金属阴极泥的价值就大幅提升。

 

Q:全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在什么水平?

A:全行业产能利率很低,因为很多企业建了以后是没有办法运行的,特别是去年新的危废填埋和焚烧标准(如果含水率大于60%,溶解性盐大于10%,或者是有机物大于5%,这些都不能进柔性填埋场,危废行业原来80%去填埋的都不能进柔性填埋场)出来后,同行的一些企业不达标,产能利用率就很低。

 

Q:我们现在在前端收料上有什么好的提升办法吗?

A:第一个是自己拓展渠道,和产业园区合作是直接对接。第二是和行业内的危废企业合作收危废,小型企业有关系可以收到料但没有能力处置,可以转给我们处置,是一个利益链。现在从别家危废企业转运过来的危废原来也是我们重要的物料来源之一,我们和其他小企业建立的良好的收料渠道网络体系。

 

Q:前端危废收料如何确保危废中的金属含量的公允性?以及为危废收料价格的变动与什么相关?

A:收危废的时候要找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危废里面的危废含量。具体价格要1个月到2个月重新定价,跟大宗商品价格,危废前端市场竞争、政策有关。

 

Q:现在危废处置费大概多少钱一吨?

A:每个地方不同,平均大概在处置费3000元一吨。

 

Q:如果我们总体的产能利用率到80%,我们产值会达到多少?

A:去年整个合并营收83亿元。新项目的产能利用率到80%后加上后端的金属产值可以到200-300亿元,现在还没有发力。

 

Q:对今年业绩的展望如何?

A:今年展望——泰兴和兰溪两个新项目投产是核心,要发力,在产能利用率上面要提升。承诺16.7亿元,18-19亿元可以期待。

 


 

盈峰环境0514

经营情况

5115战略:5年内获取1000亿环卫合同额,年均复合增长39.07%,环卫营收100亿,年复合增长71.36%

截止2021Q1合同总额400亿,过去3年合同总额排行业第二,再过2-3年合同额将成为行业第一 环卫装备和服务合同双第一。

2020年年化收入19.2亿元,今年目标为28亿元。

过去一年稳健经营,营收143.32亿,同比增长12.89%,扣非净利润14.32亿元,同比上涨14.38%。中联环境营收101.37亿元,同比增长24.01%,扣非净利润14.09亿元。

环卫装备行业第一,2020年营收83.5亿,同比增长18%,售出新能源产品1367辆,同比增长27.85%,售出纯电动设备860台,同比上涨32%

2021Q1在手合同累计共420亿。

 

今年的战术打法

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提升带来缺口,2020年生活垃圾清运量4.16亿吨,同比增长34%,道路保洁151.亿平米,同比增长27%

 

行业三大风口:“碳达峰、碳中和”,推动新能源技术成熟,新能源装备将大放异彩;城市“精细化、物业化”管理推动环卫小型作业装备发展,人行道36亿平米,背街小巷24亿平米,县城小镇道路30亿平米,这些是目前环卫设备难以深入的,而目前环卫司机仅50万,其他450万都是拿着扫把在背街小巷、县城小镇道路的清扫工人;环卫服务规模不断提升,市场化程度提高,预计最终环卫企业top10占到80%左右。

 

新的一年:累计合同达500亿,年营收28亿,构建省级盈峰中心建设,进一步下沉市场,更贴近客户;人才战:每年招聘1000个大学生,其中一半为硕士,做好盈峰城服学院建设;科技战:深圳盈峰研发中心建设,做到从“装备+服务”转变为“科技+服务”型企业,全力研发无人驾驶设备(尖端科技),经济型爆款小型作业设备(具备适用性可复制的装备);信息战:推进IBS168Infore Business System)建设,覆盖装备、城服、固废业务,利用5年内做好数字化转型,2年后第一阶段完成,成为第一家彻底转型的环卫公司。

 

研发与投入

研发重点:智慧环卫云平台的基础上,主要两个方向:新能源环卫车和小型环卫设备。

技术人员:2021预计达到1200人,440主攻新能源,260人主攻小型环卫设备。

研发投入:2021年预计投入1.6亿元在新能源研发,1亿投入小型设备研发。

产品创新:新能源产品组合在业内领先,种类最全。具备行业引领型谱最全的智能小型机器人产品族群,一台车可替代10个人工单位。盈峰致力于推动行业变革,2008年研发第一台纯电动设备,12年推出混合动力设备,之后陆续推出全球首个环卫机器人、5G无人驾驶环卫机器人,入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挂帅名单,2021年推出全球首台5g氢动力环卫车。

核心技术:低碳低噪作业成套核心技术,一体化紧凑设计成套核心技术,无人作业控制系统成套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共有知识产权1248个,发明专利占52% PCT国际专利11 项。

标准化:参与行业标准制定100余项,作为龙头地位掌握行业话语权。

创新平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环卫智能机器人创新平台,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湖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等。

 

Q:环卫行业今年的形势不明确,总体订单竞争情况和去年有区别吗?对未来的预期?,小型设备/电力设备和传统设备利润里的差别?能维持多久?和竞争对手的差别?

A:我们对服务订单获取更有信心,大概率能赢得潜在的商机。过往五年我们一直在改变行业对我们的观点,从以设备为主,到大型订单的获取,城市服务量和影响力都在增长,待执行合同共430亿元,离第一名距离缩小,第三位启迪大约是370亿元,相差10%,而差距也会进一步拉大。年化金额有望达28亿,力争30亿。团队信心增强,拿单成功率有保证,年化订单中标率为47%,去年为35%,第一季度继续保持第二名,和第一名相差不到一亿,后面若出现大单,有望成为全年双项冠军。经营质量方面来说,盈峰直到16年才开始大举进入行业,合同大多为长期合同 在手合同420多亿元,年化30亿元,平均单龄超11年,保持相对稳定的经营。

竞争态势加剧了,去年侨银和玉禾田的上市让大家意识到这是个好生意,地产企业也纷纷收购环卫企业进入赛道,阶段性竞争加剧是必然趋势。中国环卫市场前十名集中度一定会逐步增加,如今绝大多数环卫企业有两种打法,一是在只自己的城市里发展,二是中央领导,盈峰是第二种,开始构建省一级中心,这样的打法才能帮助我们走在竞争前面。关于地产公司进入环卫行业,我们认为很正常,但毫不担心。放眼全球房地产公司,很多到最后都转为房产咨询、资产管理公司,因此地产行业转型,我们都很清楚是在大背景下寻求转型方向。对于物业需求,重要性依次为保安、保修、保洁,保洁是最次,而且中国保洁服务基本外包,我们也不太担心。基于我们的研究,未来中国地产转型应该和欧美类似,最终成为资产运营公司,城市环卫作业仍属于我们这类专业公司。我们不认为房地产会长期在环卫发展,他们只是短期迷茫不知道怎么发展,环卫不是暴利行业,我们是跑着赚钱,他们是躺着赚钱。

 

Q:未来提高设备市占率的途径?竞争策略?

A:一是靠产品增量。从扫路车到往小型设备、中高端设备发展,毛利来自价值创造 -- 产品创新。举个例子,城市绿化需求随着碳中和的提出增加,绿化需要后期修剪维护,现在还是人工修剪,之后我们也会着手园林装备系列化产品。

二是靠客户增量。环卫企业年化超过2000万的有1800多家,但过去三年最终有业务交往的仅800家,近年来政府装备的采购下降,环卫平台上升,从营销战略来说,我们裂变成4个大区,辅助于100个区域,与客户走得更紧,通过新增客户带来增量;

补充:目前盈峰综合市占率在持续提升,约20%,但我们希望达到50%,因为2B业务目标客户集中,对比2B中做到极致的华为,其市占率为70%,而2C,像消费品40%-45%就达到天花板,其客户分散,靠投广告抓客户,规模不清晰。盈峰的直销能力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即使20%的毛利我们也能获利,我们承认仍有客户没覆盖,但可以通过增加直销人员,也就是加大规模解决。

 

Q:利润率下滑的原因?装备售价和成本对利润率的影响?

A20年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因此钢材价格上涨,而人工成本上涨不可逆,造成20年毛利率下滑。过去我们在信息化的投入不够,从工厂的角度,信息化管控提升自动化率,有助控制成本,保持毛利。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对售价也有一定影响。未来发展主要是两个维度,一是加大研发,保持产品活力,二是信息化管理供应链控制成本。

 

Q:未来环卫服务市场化,公司的核心是渠道优势是否弱化,怎么解决?环卫平台客户对价格更敏感,如何解决?

A:目前环卫装备购置比例民营企业和政府六四开。政府单子的毛利高,但民营客户营销难度低,因此要转变盈利模型--聚焦单品。我们对于政府采购是被动的,他们要求什么就是什么。而民营选用的环卫工具不超过20种 我们就可以走打造爆品的路线,提升规模,虽然售价会下降,但整体利润可能更高。大规模低成本制造,其他公司就难以在该单品上竞争,后端利润也更好。总之企业经营不一定价格低赚钱就少,前提是量大,从围绕客户的打法,到围绕单品的打法。

 

Q:未来民营客户采购体量大,如何解决议价权问题?

A:未来民营客户只会选择性价比高的,这也是我们要满足的。

补充:产品最重要的是核心竞争力,通过过去的运营经验,准确定位、打造爆款,也了解哪些产品可以降价,哪些功能可以去掉。进一步发挥我们的能力是重点,做环卫装备的一般都会进入环卫服务,但最后还是回到设备本身,能不能做到性价比高,利润还高。

补充:国内目前有13000多家环卫服务企业,小企业能干就干,“活下去”就好,这类公司占了95%,他们不会考虑我们这样的战略打法,TOP10占有率提升不是行业的终极,占有率不断提高后,就不仅仅是自己拿单,而是相互合作相互整合的阶段。

 

Q:盈峰的作业模式不同,不直接管理环卫工人,中长期来看公司环卫服务定位是什么?未来公司的环卫服务是否会实地作业,自己操办?

A:这是误导言论,16年盈峰刚进入行业的时候,当时很犹豫是装备环服两手抓还是偏装备发展,最终选择我们拿订单和别人合作,到后来我们坚定两手抓的时候,有人就拿之前的举动来议论。

长期以来环卫服务公司的管理模式有两种,一是分包制,二是军事化管理,我们认为都有问题,我们认为手下带领环卫工人的主管是核心,要在他们中间树立起企业文化,致力培养2000-3000的项目主管,再推行信息化管理,搭建工厂化、体系化标准,让环卫从低端劳动密集转向有管理模式的高层水平。

 

Q:中联后续新的动作和管理体系的升级优化?

A:我们秉持的核心价值观:客户、员工,业绩导向,科技创新;2017整合并购上市,每个节点动作盈峰都做到位,在此有两个感触,一是中联和美的都是行业翘楚,组织能力和职业素养在中国都是更高的阶段,也就是职业化程度高,要像其学习。下一阶段,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兴旺靠人才,因此给予高素质人才高激励,希望他们贡献高业绩。通过过去二十年的经验设计了员工合伙人机制,我们希望真金白银地投入成为企业一份子,让员工都分享企业的成果,给投资者、伙伴带来高回报。

 

Q:是否会牺牲短期利润来扩展市场份额?设备端的层面,市场占有率证明了盈峰,是否还有其他方面说服大家盈峰比竞争对手更好的点?

A:装备方面我们的第一目标就是追求市占率,盈峰经历过价格战,有我们独特的方法,关键就是打造爆款、顺应市场,假如做好品控,利润不一定下降 甚至上升。

 

Q:一季度行业利润率下降,预计持续多久?

A20年大宗材料上升较快,对毛利有所影响,很难判断什么时候结束,根据过去的经验,8万是高点,5-6万是比较合理的价格,极端暴利的场景难以维持,长远来看还是会回归正常。

 

Q:盈利压力?

A: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供应链的压力。

 

Q:产品研发投入是否过早?宇通一体化平台的推出,对客户从性价比角度选择产品是否有影响?抢占市场利润率的底线?

A:研发投入并不算早,盈峰作为龙头企业理应先发,只有开始做了新能源普及率才会更高,长期研发投入目标是营业规模的5%,才能真正响应“科技+服务”的口号。客户需要高性价比装备,只要性价比高,那就是对的。

 

Q:新能源环卫设备利润率预计维持在多少?商用车渠道的建立,如各地区维修保养,如何提供服务?

A:中国乘用车高速发展中,盈峰是为数不多的自己开发到直销,其他企业很多利润空间都被中间商拿走。预计发展到最后竞争最激烈过后,净利率在10%左右,我们希望净利更高,就得做新产品,走差异化路线,因此加大了对小型设备和无人驾驶设备的投入。

 

Q:新能源设备的渗透情况?新能源开支的步骤

A:目前国内来说,上海新能源置换率较高,我们预计2022年新能源渗透率会在15-20%。政府购买能力是关键,企业应带着设备去做推动政府实施市场化,一方面解决了政府新能源指标,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企业自身业务的开展,因此未来新能源的推广力量来自政府。

 

Q:人力资源的缺口出现时间?中长期竞争格局变化?假如机械化提升,传统装备企业是否有更多竞争优势?

A:中国人口红利已经过了,未来5-10年又是一个消退期,环卫爆发点对应的就是GDP的比例,国内环卫投入不到GDP2%,在国外3%-5%是拐点。 十四五规划后环卫投入增大,向3%-5%推进,这个转变预计5年左右完成,一方面是老龄化的适应,另一方面从“拿扫把”到“拿方向盘”,需要政府投入加大投入一起来实现。

短期竞争格局相对不变,相对分裂,有布局能力的环卫企业毕竟是少数,转型,也就是大规模的机械化提升需要时间。随着机械化提升,成型后不同地区突破时间不同,先从一线城市开始,再从一线复制到三四线,由城市向农村突破。

 

Q:我们未来的增量在哪里?

A:小装备是未来的增量,我们准备了500亩地的土地来做小装备,同时也是一个爆款的小装备,一平米厂房2000元,资本开支2-3亿元,政府追着我们贷款,估计合同能签10个亿。小装备可以再造一个盈峰。

 

并且,后面要往小街道清扫,环保部有规定噪音分贝不能超过85分贝,这是有技术要求的,噪音的分贝是看风机的,风机是我们的自造的,可以压到78分贝。目前只有盈峰和龙马能达到标准。盈峰以后要制定行业标准,不能超过70分贝。

 

Q:目前政府招标使用环卫车辆存在哪些问题?

A:政府招标车要考虑用地问题和充电桩问题。深圳的环卫项目的车每天从福田出发到龙岗停车,每天空驾驶20-30公里,因为政府有钱可以补贴。

 

Q:我们有测算过同一个型号的油车和电车的生命周期能有经济性吗?

A:早就有经济性了,乘2.5的时候就有了。只是现在环卫服务公司最大的问题是连油车都不用,这也是湖北系卖的这么好的原因。比如:我答应政府投标的时候是一天扫三回,但一天能扫一回就不错了。这方面就靠政府强压。

 

Q:我们对新员工招聘一般以什么类型为主?

A:我们现在就招三类人,第一类大学毕业生,第二类是中联重科的人,第三类人就是美的退下来的人员。

 

美的家电主要是To C端的,销售人员挖掘的最大价值是在25岁到35岁,但我们是To B端的,人的最大价值是4555岁。

 

我们自己培养毕业生是学华为的一套模式,毕业生到公司是先做售后服务,做三年后就做售前。再下一步做To G端的,先不做环卫服务,先做装备的销售,熟悉政府招投标的流程,包括前期的方案以及怎么跟政府沟通,设计标书,走招投标程序。最后再往上走就可以做环卫服务的项目,环卫服务项目没有一个35岁以下的。

 


 

龙净环保0514

战略梳理:龙净环保以前做的是To-B的工业环保,之所以能够在To-G的环保业务转型下生存下来,主要依靠:(1)龙净的客户都是一些较大的公司,包括电厂、钢厂等;(2)采用EPC模式,对于现金流、应收账款的管控比较到位。目前,公司的业务分为两大板块:工业环保和城市环保。工业环保是传统上做的大气处理,其中也涵盖了电控、管带、臭氧和紫外杀菌消毒、工业水处理,在工业环保这块已经覆盖了烟气、水、节能和设备等方面;城市环保则主要包括垃圾焚烧、危废、土壤。公司现在以工业环保业务居多,但同时也期望在城市环保业务方面有所突破,目前已有3-4个在手的垃圾焚烧项目、4个危废项目,因此在过去三年在城市环保板块是有所投入的,未来也将继续以这两大板块作为发展目标。

 

Q:危废主要做的是无害化吗?

A:对,危废主要做的是无害化,目前没有做资源化。

 

Q:目前危废项目所处的这几个领域,无害化方面当地的竞争趋势是怎样的?

A:危废的平台是德长环保,目前在台州做医药产业园里几乎所有的无害化处理,包括钢铁和焚烧方面,没有做资源化的业务,在当地是最主要的危废处理园项目,没有其他竞争对手。

 

Q:既然该产业园地位特殊,为何在收购该项目时估值并不高?

A:在城市环保业务发展上,多是基于集团的关系和资源,通过地方政府接触到这些项目。德长环保原本是德力西和长江电器两家电器公司合资的企业,由于管理不善,由德力西将这块业务出售给了龙净。除该危废项目以外,龙净在浙江平湖的垃圾焚烧项目也是德长环保拿下的,从19年起投入建设,目前已开始运营。

 

Q:首次接触危废项目,如何运营好德长环保?

A:之前两家公司运营的部分问题在于焚烧的烟气排放不达标,这恰好是龙净的老本行。另外,我们找了专业的团队,专门做危废的处理。

 

Q:危废现在主要是三个项目?

A:目前是三个项目,其中台州的项目作为主要的项目,正在运营中,另外还有两个在山东的在建的项目,最近可能会再收购几个项目。在危废方面贡献利润的是德长环保的项目。

 

Q:山东无害化业务供大于求,为什么项目大多在山东?

A:这些项目是在19年收购的,无害化竞争格局是在疫情之后形成的。17年阳光大股东进入后,重新做了公司发展战略上的评估,提出要向综合性的环保公司发展,便开始逐步布局收购垃圾焚烧、危废项目,危废主要跟着产业走,我们锁定了广东、江苏、山东等区域,因此收购了山东的项目。

 

Q:从现在看山东这两个危废项目未来发展的经济性?

A:第一,这两个项目预期投产情况要到今年年底确定是否能投入运营;第二,我们在产能扩充和建设上是分步进行的;第三,龙净在2020年非气业务在总体业务营收占比中不到10%,危废单体项目对龙净整体的影响并不大。龙净过去以大气和工程业务为主,未来公司期望业务转型,扩大非气业务。过去三年,公司已培养200-300人的危废业务团队,对于之后进一步的扩充做了一些人员、制度、投资管理能力的储备,且没有将业务做大,避开了垃圾焚烧国家国补政策的退坡。另外,公司收的项目均为绝对控股,不做参股的项目。

 

Q:危废接下来的项目?

A:锁定在江苏和广东,即经济和工业发达的地区,危废业务仍然跟着产业走。希望以台州为运营管理中心,以点带面,向四周开始发展。

 

Q:以点带面的发展方式还是收购吗?

A:会做一些自建的小项目,近期自建的项目运用的技术原理和效率与前几年收购的项目完全不同,通过技术迭代能力带来行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因此公司希望“小步快跑”,在危废和垃圾焚烧领域的目标是做到行业内有影响力,追求稳步发展。此外,在烟气运营这块仍然是龙净的最大看点,需要着力发展,在国家碳政策环境下,龙净的烟气运营业务可以说是重工业公司的工业基础设施,是龙净的最大竞争优势所在。

 

Q:重工业企业在盈利情况良好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把烟气业务交给第三方做?

A:第一,企业给第三方做不是为了盈利,而是基于环保的要求,从企业生命线和安全性的角度考虑,企业愿意把烟气项目交给龙净做。第二,从经济性角度,钢铁公司了解自己的运营成本,而龙净能够给出更低的报价,原因是龙净是全产业链,每年对技术设备进行更新迭代降低成本,且积累了多年的经验,有能力降低成本。

 

Q:近几年只拿了莱钢的项目?

A:第一,公司过去三年大力发展城市环保,战略资源和战略目标向这一块倾斜,对于烟气项目的支持力度就不是很大;第二,如果不是过去几年在碳排放方面加强了政策监管,关闭烟气排放不达标的企业,钢铁公司仍然会蒙混过关,去年由于疫情的原因,为了保生产,环保方面是有所放松的,但按照最新的碳的政策,未来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最近,公司仍在和包钢的项目进行长期的谈判,希望今年以内能够拿到1-2个重点项目。此外,除了钢铁烟气项目,公司在锅炉、中石油、中石化的烟气运营方面也有所突破。

 

Q:内部战略有调整到烟气运营方向吗?

A:如果以前90%的对外拓展精力都放在城市环保方面,未来至少会提高到30%以上的精力放在烟气运营上。

 

Q:不考虑电力的烟气运营?

A:不考虑,由于技术的原因,电厂的管理较钢铁来说非常规范,在人员素质不是很高的钢铁、化工行业中,才有发展空间。

 

Q:这个行业里还有谁在做?

A:不知名的非上市公司。烟气运营在疫情后有很多国企的设计院、钢铁的设计院以很低的价格来抢项目,而我们也不愿意垫资,是面临一些问题的。

 

Q:怎么证明并购的可持续性?

A:资本市场买的是长期、可持续的高质量成长,关键点是成长。第一,龙净过去几年总利润是平稳的,没有成长,扣非后甚至是下滑的。第二,在高质量上,过去几年我们的现金流是逐步下滑的,确实没有高质量和超预期的东西可言。第三,长期可持续涉及到环保行业和公司战略的问题。因此公司要从这几个维度上分别去解决问题,第一是从成长的角度,公司新的三年规划期望做到至少20%以上的复合成长,对应15倍的公司估值,今年的增长目标是30%以上,即目标9个亿以上的利润,且扣非后今年的利润增长应该是非常可观的。去年公司的净利润为7个亿左右,扣非后是4.7个亿,其中每年的政府补贴有两个亿左右,在财务报表上要记为非经常性损益,但对于公司来说其实是经常性损益。第二,高质量发展角度,公司一直积极发展运营业务,就是为了对应高质量。去年的经营现金流有20个亿左右,未来也会从提高现金流的角度出发,去要求我们每一个事业部都以现金流指标进行考核。第三,从长期可持续问题来看,节能减排就是降碳,工业企业从安全性、经济性、降低碳排放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会让龙净的市场竞争力上一个台阶。

 

Q:非电业务,如果针对bot或者boo新建的市场,钢铁现在是不是完成了不少?

A:未来至少还有5亿吨钢铁可以去做,拿现有客户的三分之一的钢铁烧结机的运营,即市场的九分之一来看,烟气领域每年能有3-4个亿的净利润。龙净在烟气项目投标的中标率至少在50%,电力相关的在45%左右,非电相关的三分之二以上都是龙净。

 

Q17年之前统计数据显示电力业务的投标中标率很低?

A:统计数据很多是除尘、脱硫脱硝这些分开的,但我们更倾向于用我们经过评估后认为值得去投的项目,经过投标后的中标率。

 

Q:为什么非电的中标率更高?

A:龙净现在的干法脱硫技术在非电行业里具有前期投入低,运营成果好的特点,且市场上没有几家公司能够做。

 

Q:投资者关心的行业层面的发展状况?

A:龙净从自身发展阶段来看,正由原先的EPC模式向bot运营转移,我们认为目前运营业务除了城市环保那一块,已经衍生出了烟气运营的市场,存在爆发的可能性,接下来在资源上也会向这一块做协调。回到定位属性上来看,我更愿意把龙净称为工业生产环保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因为每一个工业项目都需要环保项目,如果能够把工业烟气运营这块市场做起来,其实就是商业地产收租,跟随这些工业企业共同成长,让市场更了解到龙净的市场地位。我们对于未来的定位有一个宣传口号,即“科技领先的低碳环保服务运营商”,要让市场知道我们不仅做大气业务,还有工业环保、城市环保等业务;另外,要把我们从工程到运营上的转型给资本市场讲的更清楚一点,讲述我们运营方面的故事。

 

Q:工程类的订单在电力和非电两块的趋势?

A19年新的订单120亿左右,根据一季度的情况,今年有望比肩甚至赶超19年的高点,电力在总体占比三分之一左右。

卓越新能0514

Q:近期产品销售价格的变化?

植物油涨了很多,我们的原料的销售价格都涨了不少,但总体价格相对原材料的涨价会滞后一点儿。

 

Q:原材料的波动是否能向客户传导?

我们作为工业生产型企业最希望的是稳定,但市场不可能稳定,原材料跟产品售价的变动不会完全同步,但拉长看基本比较稳定的加工毛利。

 

Q:增值税即征即退是补贴?

不是补贴,资源综合利用是国家大战略。退税70%,我们还实际上承担了30%的税负,我们原料获得没有进项发票。

之前生物乙醇给了一部分补贴,当时也是朱镕基总理时代希望解决纯化粮问题。这么多年我们一直是市场化经营,完全靠自己能力活下来。

 

Q:出口欧洲产品多少比例?

80%以上,因为2#产品我们得率在80%以上,都是给到欧洲,剩下3#4#油我们放在国内做成生物基化工产品的原料。

 

Q2#产品达到欧标是什么时候做到的?

2015年开始出口欧洲。像2008年之前、2014年石油也到过比较高的价格,我们在国内当做柴油的替代品来卖,那时候国内几个省有柴油荒,生物柴油卖的很贵。

欧洲生物柴油主要是是用菜籽油来做的,做出来的生物柴油指标跟国内地沟油做的油产品特征不一样,这个过程有些问题要攻克,保证生产的稳定性。2016年我们是陆续开始出口,一个集装性20-30吨,后来慢慢做到几百吨,议价能力比较差。2015年我们把问题都攻克之后,我们就开始以出口为主了,后来就开始用邮轮来运。

 

Q:欧盟市场空间有多大?

欧洲2030年跟1990年原有目标减排40%20209月确定下来减排比例要提升到55%,欧盟2030年生物柴油

掺杂比例要提升到14%,而且这个空间要看结构,用地沟油作为原料的增长空间大,传统原料的量会被限制。

 

Q:生物柴油市场还比较小,影响力不大?

国内一年100多万吨,跟传统柴油接近1.5亿吨比较确实不大。

 

Q:原料够不够?理论量有多大?

地沟油几类,第一类炸鸡炸油条麦当劳这部分,比较好的油;第二类剩饭剩菜,第三类刷锅洗碗的水里面还有油,像龙岩这么小5-60万人的城市,这个废水不能直接排放的,这里要装油水分离池,这也就是狭义上的地沟油了,这部分是酸败的,这部分几天掏一次,会慢慢酸败的,不同地方来的组分结构都是不一样的。

另外还有一块很大的,是屠宰场出来的下水油,叫食品加工里面来的油,包括休闲食品企业生产当中出来的废油,

2014年广义废油脂回流餐桌最高可以判死刑。

3000万吨植物油,30%废油脂出率,大约1000万吨,这里面大约真正回收利用的25%左右,目前估计可能到30%了已经。这个跟废油脂销售价格有关系,最近这个合法售价已经到6000元以上。

 

Q:生产的转化比例?

我们做到98%,给我们1000万吨,我们能做出980万吨,这个指标在包括化工行业也是比较领先的。

 

Q:找谁收购原料?

目前主要福建、两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

前面主要是个体在收,70%主要是江苏泰州人;这几年餐厨垃圾回收有关系,有很多城市是市政管理公司,使用招投标的形式。

 

Q:扩产之后原料能保障供应吗?

国内生物柴油有统计的生产是120多万吨,出口的80多万吨,总共200多万吨,还有一部分用来做油酸,也是很重要的脂肪酸,还有一部分做肥皂。目前已经回收了20%多,200多万吨,今后随着产能的扩大,采购半径要继续扩大,前一阵我们负责采购的老总刚去了一趟成都,之前对我们来说不是重点采购地域,成都一个月就有1万吨油。运费来看350块钱/吨,规模上来了以后稳定了我们希望可以 低于300元,现在看问题不大。

 

Q:原料来源的规划?

我们今年新增10来万吨产能,今年在原有市场做细做实增加3万吨左右,再扩展到远一点,重庆和成都作为重点城市,分别增加4-5万吨。

 

Q:同行有扩产的吗?

应该也会有,但实际产量和产能规划可能差距会比较大。

 

Q:国内其他对手能出口?

2020年出口90万吨,我们出口20多万吨,不到30%,但生产型公司里面我们的量最大,其他大部分是贸易。

 

 

谱尼测试0514 

碳中和业务:

碳中和包括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循环经济,资质和人员是比较重要,我们的优势是人都是10年以上核查经验,在联合国CDM时代就开始做了,现在国家24个方法学,我们都是很熟悉的。

大型的工业企业我们都是能够快速应对的,这是个纯咨询的活儿,同时我们有实验室检测的打底,可以打造协同效应。

 

碳核查:

目前强制的碳核查是省厅每年出钱招标,7个试点也单独招标做一块核查。国家队有做一些国家的阳光工程,但真正给企业给厅局服务的是我们,八大行业的大企业如果要找一家合作也会是找我们,我们是市场化服务的机构。比如我们跟蒙牛,我们从奶源、环境、水质各方面服务,后续如果需要做碳业务,也会是我们。

 

资质:

我们在深圳试点我们就是备案的核查机构,未来会跟全国去打通。

 

碳业务体量:

2020年做了2500万左右收入,放在环境板块,占比5%左右,这两年面临更多机会。现在就是抢市场,业务的关键一个是人,一个是历史业绩。之前我们是10个省市的核查机构,未来要铺开到全国。

2021年上半年已经快达到去年全年的业务量,增量主要是政府委托的经费,找我们培训的多了,政府都是先委托,一个课题几十万到100万都有。企业这块也有咨询需求,设立双碳目标,我们可以做规划、设定节能减排目标。我们通过这些业务跟地市的生态环境厅、地方管委会等业务做协同,所以实际上带来的业务增量远不止板块内的这点增量。

低碳团队50个人,60-70%都是硕士以上,高工占比不少。

 

 

优势:我们是综合性检测机构,我们除了碳核查这块还可以提供各种综合服务,所以我们可能并不一定纠结于碳业务本身的盈利能力。我们环境业务广泛深入到水、土、气各个领域,比如海洋生态环境检测监测我们原来比较少,现在比较多。

 

公司认为自己的弱点和需要补足的地方:

我们刚上市,我们更需要开拓新领域市场。

比如我们和生态环境部的合作,从检测监测、碳的业务他们都在沟通,疫情出现之后直接让我们带队进入,给整个生态环境部、厅整个系统去做防疫、检测。在上市之前我们发展的一直不错,但比较保守,我们没有做很激进的投入或者并购,现在要更多投入。

 

业务板块情况:

 

公司目前在北京、上海、苏州、武汉4个地方有自建的实验室,分别是2万平、7万平、2.5万平和2.5万平。武汉实验室今年年初已经投入使用,上海实验室因为做的是医药板块业务,对装修的洁净要求比较高,所以上海实验室的建设慢了一些,估计在6月底能完成,下半年投入使用。自建的实验室能够锁定公司的用房的成本,如果租用房租每年在涨,但自建每年折旧不变,而且资产还升值。

 

环境业务:

谱尼在全国是龙头之一,占有率来看是数一数二的位置,生态系统我们是国家队,监督第三方,整个国家的生态网就是我们来监督。

合作的深度部、厅、市、县我们都是深度沟通的状态。

增量:以前我们海洋属于起步状态,现在我们介入国家层面,估计一年2-3000万,各个省厅都要做。

 

医学检验:北京、深圳、青岛、黑龙江、厦门、武汉等七个省市,今年常态化防疫,不只检验人,对所有密集的地方都要常态化检疫,整个北京市都是我们做的,这个板块每个月稳定800万;

这块需要医学资质,方法是化学检测,其他地方没有综合性机构的地方可能是拼搭的;

这块去年8千多万,今年应该1亿以上;

另外我们从这里拿到了医学资质,冬奥会专家的抗体检测都是我们做的,后续我们还可以做肿瘤筛查等多种业务。

 

军工:

我们在北京有二级保密资质,收购了一个西安的三级,5月并表,去年是0。军工这几年保密资质原来越难拿了,我们是高分通过。

医学和军工毛利都达到50%以上,净利都到25%左右。今年下半年开始预计能有四五千万的收入。

 

医药CROCDMO两块:

去年2000多万,国家药点改了,检测需求批量释放,做不过来了,2020Q1600万,2021Q1做了2400万;

这块我们现在是产能不够用,现在我们做到兔子,后续我们会做到狗和猴子;

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这个很难拿的,我们2016年在北京就拿到了。

目前产能有瓶颈,北京我们没地方了,场地要求跟高;现在我们在上海弄了新的实验室。宋总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出身,这块业务之前没有发力,但条件都具备的,上市之后我们综合实力加强了,这块着重发力。

CDMO我们会找一个小药厂,相当于配套车间,能合成然后做到原料药就可以了,

 

Q:为什么近期增长预期沟通口径有变化?

原来认为疫情结束这块可能会下滑,但现在看不但没下滑还高速增长,公司过去多年多方面布局,已经进入收获时期,同时开始重视人均效率和利润率指标,未来业绩释放的信心更强。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盈峰环境
S
福龙马
工分
21.77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3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1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7)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我是
    蜜汁自信的小韭菜
    只看TA
    2021-05-19 21:03
    支持下老师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1-05-19 21:10:28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东北民哥
    只买龙头的游资
    只看TA
    2021-05-19 19:04
    复制的太长了。看完得二个钟、玩不动。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1-05-19 19:07:56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常常韭韭
    超短追板
    只看TA
    2021-05-19 19:02
    开始几个股,点击没反应呀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于2021-05-19 19:03:53更新
    查看1条回复
  • 太阳花冰淇淋
    长线持有
    只看TA
    2021-05-19 17:13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