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硅谷银行事件会让联储基准利率从厂字变八字吗
买家投研
热爱评论的老韭菜
2023-04-17 17:26:02

      昨夜鲍威尔如期加息25个基点。各类资产的价格表现,美元指数大跌0.7%COMEX黄金大涨1.5%LME铜大涨1.6%ICE布油上涨1%;但标普500大跌1.7%,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6%。市场一致解读,鲍威尔是鸽派。决议声明删除“可能适合持续加息”,改为“一些额外的政策紧缩可能是适合的”。这一次鲍威尔的发言,针对硅谷银行事件,认为 “金融状况似乎已经收紧”,并认为银行业风险带来的紧信用效果,等价于加息。市场对2023年,早已过度到“八”字型的尾部加息,而联储仍坚持“厂”字型的尾部加息。

美国银行业紧信用,会导致联储加息从“厂”字变成“八”字吗?我想问题的点在于以下3点:1)银行紧信用导致总资产缩减幅度的大小?2)银行紧信用对企业信用利差的影响大小?3)银行总资产缩减或企业利差变大,对美国经济和通胀的影响大小?

      从1988年储贷危机的经验看,对银行总资产缩减是有影响的,但信用利差的影响没有。1986-1988年,美国商业银行总资产年均值的同比分别是9.2%8.2%6.1%。我们再看1988年的信用利差变化。1986-1988年,美国10年国债利率全年均值分别是7.7%8.4%8.8%;同期穆迪Baa信用利差分别是2.7%2.2%2%。联储1986-1989年的加息周期,并没有导致信用利差的恶化。

图片

图片

      2023年硅谷银行事件对银行总资产和信用利差的影响如何?2020-2022年,美国商业银行总资产年均值同比增速分别是13.4%10.3%5.1%;截止20233月初,资产总额环比2022年底是,-0.4%的下滑。我们假设对硅谷银行事件做悲观预期,2023年底银行资产总额环比年初下滑5%,对应2023年全年银行资产总额均值同比增长-2%。从这个视角看,2023年硅谷银行事件,导致的银行资产规模增速放缓程度,是要大过1988年的储贷危机。

     信用利差呢?2020-2023年截至当前,年均10年国债利率分别是0.9%1.4%3%3.7%;同期对应的穆迪Baa企业债利差分别是2.7%2%2.1%1.9%。这个结论和1988年储贷危机的结论是一样的,高利率并没有导致企业信用利差上行。我此前论述过当前企业信用利差难以上行的原因:1)当前美国企业基本面质量很好,银行难以要求更高回报率;2)银行存款赎回的趋势,是存款人追求高利率货币基金的结果,只会导致资金结构性再分布,不影响总量,银行难以把负债端成本传导出去。

      现在的问题,回到第3点:银行总资产规模的缩减,对美国经济和通胀的下拉弹性多大?目前美联储对2023年经济增速预期0.5%下调到0.4%;高盛对2023年经济增速预期1.6%下调到1.3%IMF此前对2023年的经济增速预期是1.4%。从美国GDP的下拉弹性来看,无论美联储、还是高盛的预测模型,下拉幅度整体的意义都不是很大,因为本身它们预期的增长基数本就很低。按照如此低的增长预期,无论下修多少,如果以增长为权重,联储都应该快速降息。

      对通胀的下拉弹性多大?美联储对2023年核心PCE3.5%,上调到3.6%,并没有因为硅谷银行事件,对通胀下行更乐观。高盛对核心PCE的预期,从2.9%,上调到3.3%。因为核心PCE通胀的预期,是在高位水平做博弈,这直接关系到加息是“厂”字还是“八”字。从我个人的判断,如果看核心通胀的重要变量,劳动力和房租的话,都远未有变好的逻辑。因此,只要美联储还是抗通胀为目标,“厂”字型加息我感觉就是更大概率的事件。


作者利益披露:原创,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截至发文时,作者持有相关标的,下一个交易日内没有卖出计划。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德意志银行
S
汇丰控股
工分
0.49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0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