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PCB及IC载板专家电话会议(20210808)
无名小韭38250923
2021-08-09 21:40:15

PCB行业概况:
PCB可以分类为单面板、双面板、多层板,多层板中包括HDI板(高密度连接板)、软板、刚挠结合板。从高密度连接板继续发展,形成SLP(载板类PCB板),其限宽限距的要求高于HDI板,更难的类别为IC板。
 
从技术参数分类:IC载板为2-10层,类载板也为2-10层,HDI板为4-16层,普通PCB板可达100余层。不同类别之间的板厚也有差异,IC载板板厚最薄,通常厚度在1.5mm以内,最薄可至0.1mm,SLP厚于IC,HDI厚于HLP,最厚的PCB板达7mm以上。最重要的参数为线宽线距(内部线路的宽度和间距),IC载板大概在25um(1mil)以内,类载板为1mil以上,HDI为2mil左右,普通PCB为2mil以上。
 
从工艺角度:PCB使用减成法制成(把铜箔进行线路曝光和蚀刻,留下线路),IC载板使用加成法,因为其线宽线距极小(无法用化学药水)。类载板则使用改良式的加成法,引用减成法工艺加入部分加成法。
 
从应用角度:通信类占三分之一,计算机类PCB应用占20%,消费类电子占15%,半导体占10%-20%,汽车低于10%,剩下的部分为医疗。通信和计算机类总体占比超过50%。2020年整体PCB行业的市场规模为700亿美金,中国占比70%左右,从2018年起每年的复合增长率为5%以内,其中有部分细分行业增速明显:封装基板近两年增速高达25%,未来将会降至10%,而低端板(单面板和双面板)的产值有所下降,每年下降约2%-3%,HDI板每年增长10%,所以主要的增速来自于封装基板和HDI板,多层板的产值略有上升,软板(柔性板)也有所上升。
封装基板的产值于2020年突破百亿美元,预计每年的复合增长率将为10%。技术差别主要存在于线宽线距,也因此导致了减成法、加成法和改良式加层法的不同选择。由于IC载板的限宽限距要求高,其技术难度最大,适配方式也不同,未来的要求会更高,线宽线距将达到0.5nm。线宽线距使得铜厚、电路均匀性、一致性的要求高于普通PCB板,所以对制造设备及药水管控的要求均有别于普通PCB板。
 
IC载板的基材主要为ABF和BT。BT为树脂材料,其使用率高达90%以上,另一种为ABF,由日本味之素公司制造味精时发现,对于IC生产非常有用。BT与ABF均由日本生产。因为BT的专利已过期,日本以外的公司开始生产,但日本的原产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更高。ABF完全由味之素公司生产,其产品的延展性、一致性、厚薄均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产品。味之素为了抢占市场,大量生产产品,压低利润,对其余竞争对手十分不利,因此ABF今年均由该公司生产。由于许多专利是公开的,可以掌握ABF相关技术,如果中国政府不计成本进行研发,经过3-5年的技术积累,可以生产出基本相同的产品。国内能够生产IC载板的公司较少,产值约占全球的50%左右,主要的国际玩家来自于台湾、韩国、日本。
 
国内的载板主要玩家有兴森科技、深南电路,珠海越亚和方邦科技,还有一些欧洲的厂商。国内载板比重约占5%,且以低端载板为主,最近IC载板较为紧缺,主要是因为高端芯片的封装以及晶圆的封装主要在国外,现在不断转移到中国大陆,因此晶圆封装带来IC载板产能需求的提升。且高端CPU、GPU需求上升造成ABF材料紧缺,5G建设中AIP在持续推进,需要大量IC载板。此外,5G手机中也需要BT载板。国内晶圆每年增长约20%,因此国内IC载板需求较大。
IC载板的头部厂家集中度高,日本、中国台湾、韩国、美国在中国大陆的生产产值占全球15%,内资产值占5%,头部商家占将近40%产值,因此载板集中度高。且核心材料都由日本公司生产,ABF由高性能CPU使用,日本味之素市场占有率超99%+,另一家日本公司占不到1%。ABF材料持续缺货,预计到2025会改善。IC载板的设备周期在日韩都在一年以上,国内需求增长,受机材、ABF影响,产能释放慢,年增速约10%-15%。一年半后开始投产。欣兴发生两次火灾,日本IBIDEN也发生火灾,几次火灾后造成IC载板供给无法满足。
 
AbF以传统器材为主,最大的风险在于没办法拿到充足的材料,且ABF用于高端芯片,有可能受到政治影响被限制。ABF的风险点在于供给端来源单一,且产能释放不足。
 
Q&A:
 
Q:今年全球半导体涨价缺货对PCB成本端的影响?企业如何应对?
A:举例载板:载板中的BT材料目前涨价20%,ABF涨价约50%,涨价幅度较大,ABF产能年增长率达10%-15%,2025年以前看不到IC载板供应缓解的迹象,造成终端产品涨价幅度大。
 
Q:涨价幅度与成本上涨幅度匹配吗?或是超过成本上涨幅度?
A:目前IC载板涨价幅度没超过成本涨价幅度,由企业内部吸收一部分成本上涨,IC载板原材料占成本40%-50%。人力成本占30%-40%。国内IC载板业务利润不高,产能小,内资企业占5%产值,95%由日本、台湾占据。
 
Q:在下游应用领域方面,未来2-3年车和数据中心端是增量较快的下游应用领域吗?
A:IC载板的拉动来自于通信、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领域,例如SLP在手机内使用,苹果从Iphone X开始使用SLP,现在使用量逐步增加,三星、华为开始引入一部分SLP,因此主要拉动来自于CPU和GPU。
 
Q:PCB厂商有在收购标的,如何看待之前做批量板的PCB厂商现在通过收购方式来切入IC载板的动作?对国内IC载板格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A:1.IC载板的年度复合增长率高,2018-2020年年增长率高达25%,预期到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0%+,目前中国内资企业占IC载板份额仅占5%,可以看到商机。
 
2.IC载板和内载板都属于PCB,这几个工厂通过做HDI高密度板,汲取到做线宽线距的经验,在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且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通过收购和建设可以切入,且受政治背景影响,中国制造的晶圆年增长率快,因此IC载板可能会被重视。通过政策的优势能够在资本市场有故事可讲。目前既有市场需求又有技术储备,加上半导体政策支持,是非常值得做的事。另外,中国制造业是从学习他人到成为全球最大比例占有者。目前内部企业占有率5%,相对来说只要技术达到一定程度,以及几家厂商持续大规模投入,专家预计到2025年中国在全球占有率会超过15%。
 
Q:ABF高阶载板的1万平米产能比BT载板的投入要贵多少?
A:从产线设备和供应过程来看基本没有太大差别。
 
Q:BT和ABF一平米载板的产值?
A:BT大概30000每平米,ABF因为材料和工艺的原因大概50000左右。
 
Q:BT和ABF的区别是什么?
A:材料完全不一样,BT是两种高分子材料混在一起做的,是一家日本公司做的。ABF是日本味之素做的,仅此一家。BT目前有三菱、松下、南亚等都可以做。ABF全球99%+都是一家做的。
 
Q:国内厂商从BT切到ABF的难度和可能性如何?
A:切过去的可能性较大。因为IC载板的工艺过程基本只有半加成法、加成法、加成法等几种方法,但只是运用材料不同。BT主要做存储,ABF主要做CPU。
 
Q:BT载版有做存储和mems等,制作这两类产品的BT板有何区别?
A:基本上没有太大区别,性能参数工艺等有些细节会不一样但是大致是一样的。
 
Q:目前国内厂商BT板能力和日本台湾厂商的差距在什么方面?
A:主要在工艺方面,比如电镀的一致性、均匀性不同。最大差距是良率水平差距大。国内良率每家厂商不一样,我们公司一般80-90%,海外良率95%左右。
 
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韭研公社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S
兴森科技
S
深南电路
工分
5.18
转发
收藏
投诉
复制链接
分享到微信
有用 2
打赏作者
无用
真知无价,用钱说话
0个人打赏
同时转发
评论(5)
只看楼主
热度排序
最新发布
最新互动
  • 只看TA
    2021-08-10 22:34
    爆赞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8-10 01:43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只看TA
    2021-08-09 22:56
    谢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涨无忌
    中线波段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08-09 22:11
    感谢分享,老师辛苦了!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熊途牛路
    躺平的老韭菜
    只看TA
    2021-08-09 21:44
    感谢分享
    0
    0
    打赏
    回复
    投诉
  • 1
前往